载具及其带引导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03928发布日期:2024-05-09 21:49阅读:15来源:国知局
载具及其带引导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载具,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上的载具。


背景技术:

1、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照顾者使用可供儿童或宠物乘坐的载具来减轻外出时的负担。然而,当移动距离长而需要以车辆配合进行运送时,现有的手提式载具可能因无法稳定地固定于车辆中,导致载具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倾斜、甚至掉落,从而存在使用上的安全性风险问题。因此,如何将载具稳定地固定到车辆或移动装置上,仍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一种载具。所述载具包括:箱体,具有底部及连接所述底部的周壁,所述底部与所述周壁限定一容置空间;支架装置,支撑所述箱体,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结合于所述箱体并环绕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周壁;以及带组件,包括具有至少两个端部的带体,所述至少两个端部能分离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

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载具还包括:第一连接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与对应设置在所述带体上的第二连接器能分离地连接。

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带组件包括用以供使用者穿戴的背带,所述背带的带体具有两个端部,所述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器;以及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器,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相对两个短边,并分别与设置所述两个端部上的所述第二连接器能分离地连接。

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带组件包括用以与车辆座椅配合的固定绳,所述固定绳的带体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器;以及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器,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一长边,并分别与所述固定绳的两个第二连接器能分离地连接。

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绳的带体具有两个端部,每个所述端部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器。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绳的带体呈y字型并具有一第一端部和两个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车辆座椅配合,以及所述两个第二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器。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之一者为卡合环,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另一者为卡合钩。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支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且沿所述箱体的纵轴方向彼此分离设置,并且结合于所述箱体且由所述箱体的周壁的一侧沿所述箱体的横轴方向经所述箱体的底部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周壁的另一侧;以及所述第一连接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邻近于所述第二支架处。

9、在一实施例中,箱体的周壁外侧上设置有用以容置且定位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定位槽,以避免所述第一连接器过度移动;和/或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用以避免所述第一连接器过度移动的定位凸起。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带体的至少两个端部以绕设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

11、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载具。所述载具包括:箱体,限定一容置空间;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结合于所述箱体并环绕所述箱体的周壁设置;以及配合件,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载具的相对两侧,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用以与调整带组件连接,所述调整带组件包括连接系带和设置于所述连接系带的一端的连接件,所述连接系带的该端通过连接件与配合件连接,并且其另一端连接至车辆座椅。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配合件设置在所述载具的两个短边侧,并且每个所述短边侧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配合件。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配合件设置在所述载具的两个长边侧,并且每个所述长边侧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配合件。

14、在一实施例中,在每个所述长边侧上相对于所述长边侧的中心线对称地设置有两个所述配合件。

15、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载具以短边抵靠所述车辆座椅放置时,所述调整带组件连接在靠近所述车辆座椅的配合件与所述车辆座椅之间。

16、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载具以短边抵靠所述车辆座椅放置时,所述调整带组件的一端连接于远离所述车辆座椅的配合件,且另一端从位于所述中心线处的把手与所述箱体之间穿过并连接到所述车辆座椅。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载具包括把手,所述配合件设置在所述把手的枢转轴下方;和/或所述配合件设置在所述长边侧的中心线上。

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支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且沿所述箱体的纵轴方向彼此分离设置,并且结合于所述箱体且由所述箱体的周壁的一侧沿所述箱体的横轴方向经所述箱体的底部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周壁的另一侧;以及所述配合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邻近于所述第二支架处。

19、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载具。所述载具包括:箱体,限定一容置空间;支架装置,至少部分环绕并支撑所述箱体;固定带组件,包括带体、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带体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当所述载具放置于车辆座椅上时,所述带体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箱体远离所述车辆座椅的靠背的一侧绕过所述箱体的底部,并且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分别与所述车辆座椅连接,以将所述载具固定至所述车辆座椅。

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载具还包括:至少一带引导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和/或所述箱体上,供所述固定带组件穿过,以使所述固定带组件与所述载具之间具有至少一个连接点。

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结合于所述箱体并环绕所述箱体的周壁设置,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并且结合于所述箱体且由所述箱体的周壁的一侧沿所述箱体的横轴方向经所述箱体的底部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周壁的另一侧。当所述载具放置于所述车辆座椅上,所述至少一带引导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远离所述车辆座椅背靠的一侧,和/或所述至少一带引导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远离所述车辆座椅背靠的一侧。

2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带引导机构包括固定扣,所述固定扣呈c型结构,并且将穿过所述固定扣的固定带组件约束于所述c型结构所形成的空间中。

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组件具有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固定扣的数量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数量成比例,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于所述车辆座椅的上方,所述带体分别穿过相应的所述固定扣并绕过所述箱体的底部,并且通过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于所述车辆座椅。

2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组件的带体呈倒置的y字形,并具有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和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端。

2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载具还包括把手和/或顶棚,所述把手和/或所述顶棚上设置有所述带引导机构。

2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并与所述箱体间隔设置,所述至少一带引导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上。

2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架上设有对称分布的多个固定片,所述载具包括多个所述带引导机构,每一带引导机构对应设置在其中一个固定片上。

2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架上设有对称分布的多个固定片,所述载具包括多个所述带引导机构,每一带引导机构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相对的两个固定片上。

2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架上还设有锁定座,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锁定槽,所述锁定座插入到所述锁定槽中。

3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组件包括约束带组件和延长部件,所述约束带组件包括至少一约束带和位于所述约束带末端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约束带穿过所述带引导机构,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车辆座椅的isofix插口可拆卸地连接。

3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约束带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三支架远离所述箱体的一侧,或所述约束带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箱体之间。

3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带引导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和/或所述箱体上。

3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载具包括两个所述带引导机构,两个所述带引导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的相对两侧上,所述第三支架上设有相对的两个固定片,每一带引导机构与一个固定片固定。

34、在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带引导机构包括底壳和面壳,所述底壳和所述面壳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底壳设置在所述箱体上。

3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面壳具有容纳所述固定片的容纳槽,并且所述固定片插入到所述面壳的容纳槽内,并与所述面壳固定。

3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装置包括顶棚架和引导件,所述顶棚架支撑罩设在所述箱体上方的顶棚,并且顶棚架的末端枢接于所述引导件,所述至少一带引导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引导件上的第一带引导机构。

3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组件包括彼此相连的肩带和腰带,所述第一带引导机构和所述引导件共同限定出供所述肩带穿过的至少一通道。

3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道内彼此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凸肋和第四凸肋,所述第三凸肋和所述第四凸肋在所述肩带的延伸方向上交替设置。

3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和两个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环绕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周壁上,所述两个第二支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且沿所述箱体的纵轴方向彼此分离地设置,所述腰带环绕在所述两个第二支架的一侧。

4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带引导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装置上的第一带引导机构和第二带引导机构,所述固定带组件包括彼此相连的肩带和腰带,所述肩带穿过所述第一带引导机构,和/或,所述腰带穿过所述第二带引导机构。

4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并与所述箱体间隔设置,所述至少一个带引导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上的第二带引导机构,所述固定带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二带引导机构的腰带。

42、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载具。所述载具包括:箱体,包括本体和底部支撑件,所述本体能拆卸地罩设于所述底部支撑件上,所述底部支撑件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部,与固定带组件配合,以将所述载具固定至车辆座椅上,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件的两侧的向外周缘处。

4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载具还包括:支架装置,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件的下方,其中所述箱体经由所述底部支撑件安置在所述支架装置上,所述支架装置能与安装到车辆上的固定座组件的卡合部卡合。

4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支撑件在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部处具有凹部,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部具有卡杆,所述卡杆位于所述凹部中。

45、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载具固定至所述车辆座椅上时,所述固定带组件的一端从箱体远离所述车辆座椅背靠的一侧连接至所述底部支撑件的至少一个连接部,以及所述固定带组件的另一端穿过在所述载具顶侧设置的提手,并与所述车辆座椅连接。

4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载具的底部还设置有固定座组件,所述固定座组件固定至所述车辆座椅;或者所述载具的底部还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载具,并且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辆座椅。

47、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载具。所述载具包括:箱体,包括本体和底部支撑件,所述本体能拆卸地罩设于所述底部支撑件上;以及至少一个带引导机构,设置在所述载具的侧部、底部和顶部中至少一者上,用于引导穿过其中的固定带组件,使得所述固定带组件与所述载具在至少一个位置处结合。

4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带引导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载具的底部的多个第二带引导机构,每个所述第二带引导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出供所述固定带组件穿过的通道,所述通道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

4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二带引导机构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载具的远离车辆座椅背靠一侧的底边缘处;和/或所述多个第二带引导机构包括四个第二带引导机构,两两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载具的底部。

50、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固定带组件将所述载具固定至车辆座椅上时,所述固定带组件穿设过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

5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带引导机构的壳体包括底壳和与所述底壳相连的面壳,所述底壳和所述面壳限定出所述通道。

5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道还具有连通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的侧方导入口,且所述侧方导入口具有引导斜面。

5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道内彼此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肋和第二凸肋,所述第一凸肋和所述第二凸肋在所述固定带组件的延伸方向上交替设置。

5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带引导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通道中的凸轮,所述凸轮具有工作位置和失效位置。在所述工作位置,所述凸轮将所述固定带组件抵顶在所述通道的侧壁上;以及在所述失效位置,所述凸轮解除对所述固定带组件的抵顶,所述固定带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带引导机构自由移动。

5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带引导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载具的侧部或/和顶部的第一带引导机构,所述第一带引导机构被构造成具有开口的c型结构。

5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组件卡合于所述c型结构的容置空间中,以限制所述固定带组件和所述载具在车辆座椅的左右方向上发生相对移动。

5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组件的一端在所述载具的上方连接于所述车辆座椅,以及所述固定带组件的另一端在所述载具的下方连接于所述车辆座椅。当所述载具放置于车辆座椅上时,所述固定带组件穿过设置在所述载具的顶部的提手,绕设至所述载具的远离车辆座椅背靠的一侧,并且穿过所述第一带引导机构和/或对称设置在所述载具的底部的第二带引导机构。

58、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载具。所述载具包括:承载部,其定义一承载面;以及支架装置,设置在所述承载部的底面,以支撑所述承载部,其中所述底面为所述承载面的一相对面。所述载具通过固定带组件固定至车辆座椅,所述固定带组件的一端从所述载具远离所述车辆座椅的背靠的一侧、与所述支架装置能拆卸地连接。

5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组件包括第一系带和第二系带,所述第一系带和所述第二系带各自的一端从所述载具远离所述车辆座椅的背靠的一侧、与所述支架装置能拆卸地连接。

6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组件还包括连接系带和长度调整器,所述第一系带和所述第二系带的各自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长度调整器的一相同侧,所述连接系带的一端延伸通过所述长度调整器的另一侧而形成调整端,而所述连接系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车辆座椅。

6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组件还包括长度调整器,所述第一系带和所述第二系带的各自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长度调整器的各自一侧,并且所述第一系带或所述第二系带中任一者或二者以所述各自另一端延伸通过所述长度调整器而形成调整端。

6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载具通过所述支架装置安装至固定座组件,以固定于所述车辆座椅。

6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组件还包括一支撑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系带和所述第二系带之间。

6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载具还包括连接组件,从所述承载部的底面与所述车辆座椅之间穿过,并且连接在所述固定带组件与所述车辆座椅之间。

6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组件与所述连接组件彼此分离设置。

6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连接织带,其各自一端设有各自的第一连接件作为连接端,各自另一端设有各自的第二连接件作为固定端。所述两个连接织带的固定端借由其各自的第二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车辆座椅,所述两个连接织带于所述支架装置下方沿横向方向延伸,并于其连接端以其各自的第一连接件连接至所述支架装置的对应的连接部。所述固定带组件的第一系带和第二系带分别连接至对应的所述连接部。

6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组件与所述连接组件形成一体式结构。

6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连接织带,其各自一端部设有各自的第二连接件作为固定端,各自另一端部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固定带组件的第一系带和第二系带。所述两个连接织带的固定端借由其各自的第二连接件连接至所述车辆座椅,所述两个连接织带于所述支架装置下方沿着横向方向延伸远离座椅背靠方向,并以其连接所述第一系带和所述第二系带的端部延伸通过对应的连接部。所述固定带组件的第一系带和第二系带分别连接至对应的所述连接部。

6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其结合所述承载部且环绕设置在所述承载部的周边;以及第二支架,其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并结合至所述承载部的底面,所述第二支架自所述承载部的周边一侧经所述底面延伸至所述承载部的周边另一侧。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7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其结合所述承载部且环绕设置在所述承载部的周边;第二支架,其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并结合至所述承载部的底面,所述第二支架自所述承载部的周边一侧经所述底面延伸至所述承载部的周边另一侧;以及第三支架,其具有与所述第一支架相对应的形状且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

7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组件包括车辆安全带,所述载具与所述车辆安全带配合以固定于所述车辆座椅,该车辆安全带包含一肩带与一腹带,其中该肩带的一部分于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下方延伸,该腹带延伸于该第二支架与该第三支架之间并形成多个支撑点。

7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载具还包括织带支撑组件,其能拆卸地连接所述载具与所述车辆安全带。

7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织带支撑组件包括连接织带和导引夹件,所述连接织带的两端连接至所述支架装置,并延伸穿过所述导引夹件并由其转向,以及所述导引夹件夹合于所述车辆安全带的肩带,以调节所述连接织带的张力。

74、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载具。所述载具包括:承载部;支架装置,结合并支撑所述承载部;至少一带引导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用于与固定带组件配合以将所述支架装置固定于车辆座椅上。

7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呈环形结构;第二支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以及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大致平行设置,并且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所述带引导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中的至少一者上。

7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对称分布的多个固定片,所述载具包括多个所述带引导机构,每一带引导机构对应设置在其中一个固定片上。

7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对称分布的多个固定片,所述载具包括多个所述带引导机构,每一带引导机构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相对的两个固定片上。

78、在一实施例中,每一固定片朝靠近所述第三支架的方向倾斜。

7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组件穿过所述带引导机构,并能拆卸地连接所述支架装置与所述车辆座椅。

8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组件包括约束带组件和延长部件,所述约束带组件包括至少一约束带和位于所述约束带末端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车辆座椅的isofix插口能拆卸地连接。

8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约束带组件包括两个所述约束带及位于两个所述约束带之间的遮蔽网,所述固定带组件包括与所述遮蔽网相连的第二连接端,所述支架装置上设有固定环,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固定环能拆卸地连接。

8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遮蔽网为长方形或梯形。

8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约束带组件包括两个所述约束带、位于两个所述约束带之间的遮蔽网,及位于两个所述约束带之间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位于所述遮蔽网的一侧。

8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条的两端分别设有供所述约束带穿过的日字扣。

8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遮蔽网包括位于其边缘的收纳部,所述约束带和/或所述支撑条活动穿设于所述收纳部。

8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约束带组件还包括与两个所述约束带同时相连的第一扣具,所述延长部件包括延长带、第二扣具、及第三连接端,所述延长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扣具和所述第三连接端相连,所述第二扣具与所述第一扣具能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车辆座椅能拆卸地连接。

8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之间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构成所述承载部。

8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组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支撑板之间。

8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架包括与所述带引导机构相对的阻挡部,用于阻止所述固定带组件的一部分从所述第二支架的外侧通过。

9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组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三支架远离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

9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呈环形结构;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大致平行设置;以及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三支架之间。所述带引导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和/或所述支撑板上。

9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带引导机构包括底壳和与所述底壳相连的面壳,所述底壳和所述面壳共同限定出通道,所述通道具有供所述固定带组件穿过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

9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道还具有连通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的侧方导入口,且所述侧方导入口具有引导斜面。

9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道内彼此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肋和第二凸肋,所述第一凸肋和所述第二凸肋在所述固定带组件的延伸方向上交替设置。

9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壳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面壳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

9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架上设有相对的两个固定片,所述载具包括两个所述带引导机构,每一带引导机构的面壳与一个固定片固定。

9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带引导机构还包括穿设于所述支撑板的定位座,所述底壳与所述定位座固定。

9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组件穿过所述带引导机构,所述固定带组件包括约束带组件和延长部件,所述约束带组件包括至少一约束带和位于所述约束带末端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车辆座椅的isofix插口可拆卸地连接。

9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约束带组件包括两个所述约束带及位于两个所述约束带之间的遮蔽网,所述固定带组件包括位于所述遮蔽网上的加强带和与所述加强带相连的第二连接端,所述支架装置上设有固定环,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固定环可拆卸地连接。

100、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带引导机构。所述带引导机构设置在载具上,用于与固定带组件配合,以将所述载具固定于车辆座椅上。

10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带引导机构设置在所述载具的底部、侧部和顶部中的至少一者并被构造成具有开口的c型结构,使得所述固定带组件能够卡合于所述c型结构所形成的空间中。

10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带引导机构的壳体包括底壳和与所述底壳相连的面壳,所述底壳和所述面壳共同限定出通道,所述通道具有供所述固定带组件穿过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

10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道还具有连通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的侧方导入口,且所述侧方导入口具有引导斜面。

10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道内彼此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肋和第二凸肋,所述第一凸肋和所述第二凸肋在所述固定带组件的延伸方向上交替设置。

10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带引导机构设置在所述载具的支架装置上,所述支架装置上设有对称分布的多个固定片,所述带引导机构的底壳或面壳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固定片。

10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带引导机构设置在所述载具的支架装置上,所述支架装置上设有对称分布的多个固定片,所述带引导机构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相对的两个固定片上。

10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带引导机构设置在所述载具的支架装置上。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三支架、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之间的支撑板,所述带引导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和/或支撐板上。

1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壳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面壳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

1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载具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置在所述载具的支架装置上。所述支架装置包括顶棚架和引导件,所述顶棚架的末端枢接于所述引导件,所述带引导机构设置在所述引导件上,并与所述引导件共同限定出供所述固定带组件穿过的至少一通道。

1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道内彼此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凸肋和第四凸肋,所述第三凸肋和所述第四凸肋在所述固定带组件的延伸方向上交替设置。

1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带引导机构具有供所述固定带组件穿过的通道。所述带引导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通道中的凸轮,所述凸轮具有工作位置和失效位置。在所述工作位置,所述凸轮将所述固定带组件抵顶在所述通道的侧壁上;以及在所述失效位置,所述凸轮解除对所述固定带组件的抵顶,所述固定带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带引导机构自由移动。

1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带引导机构还包括调节按钮,所述调节按钮与所述凸轮连接,以推动所述凸轮在所述工作位置和所述失效位置之间转动。

1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带引导机构的壳体限定出与所述通道相邻的安装腔,所述调节按钮安装在所述安装腔中。

1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增强件,当所述凸轮处于所述工作位置时,所述固定带组件适于夹持在所述增强件和所述凸轮之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