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主动安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84895发布日期:2025-04-11 17:35阅读:2来源:国知局
座椅主动安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具体涉及一种座椅主动安全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市场的扩大,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顾客对汽车产品的品质、精细化以及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座椅是车辆接触和使用最频繁的零部件之一,且汽车座椅作为顾客最先感知的产品,随着汽车市场需求的变化,零重力座椅应运而生。

2、零重力座椅的零重力模式为:座框前端向上抬起,靠背向后倾倒,腿托呈略微倾斜姿态。在零重力模式下,虽然乘员能够以十分舒适的姿态躺在座椅上,但是无形中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当乘员在非标准姿态下,如:躺姿状态下,安全带对乘员的约束作用会下降,一旦汽车发生碰撞,乘员的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座椅主动安全系统,能够在零重力乘坐姿态下,实现安全带自适应调节,使安全带处于最佳约束状态。

2、一种座椅主动安全系统,其关键在于,包括:

3、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具备靠背角度调节模组、座框倾角调节模组以及安全带点位调节模组,所述安全带点位调节模组包括出口调节机构、插扣调节机构和下锚点调节机构;以及

4、主动安全控制器,其与所述靠背角度调节模组、座框倾角调节模组以及安全带点位调节模组连接,所述主动安全控制器用于接收靠背角度调节模组和座框倾角调节模组的调节参数,并通过所接收的调节参数向安全带点位调节模组发送工作指令,以使所述出口调节机构、插扣调节机构和下锚点调节机构能够自适应移动至安全带最佳约束状态。

5、采用上述结构,在零重力乘坐姿态下,主动安全控制器能够接收靠背角度调节模组和座框倾角调节模组的调节参数,并通过所接收的调节参数向安全带点位调节模组发送工作指令,以使出口调节机构、插扣调节机构和下锚点调节机构能够根据乘员的坐姿自适应移动至安全带最佳约束状态,有助于提升座椅的安全性,同时还能带给乘员更加舒适的保护。

6、作为优选:还包括预警系统和被动安全控制器,所述预警系统集成于车辆上,用于主动识别碰撞事故;所述被动安全控制器与所述靠背角度调节模组、座框倾角调节模组、安全带点位调节模组以及预警系统连接,所述被动安全控制器用于接收预警系统的碰撞信息,并通过所接收的碰撞信息向靠背角度调节模组、座框倾角调节模组以及安全带点位调节模组发送工作指令;所述靠背角度调节模组和座框倾角调节模组接收到工作指令后,靠背和座框能够回位至正常坐姿状态;所述安全带点位调节模组收到工作指令后,安全带出口、锁扣和下锚点能够回位至座椅正常坐姿状态下的最佳约束状态。

7、作为优选:所述被动安全控制器接收到预警系统的碰撞信息后,靠背和座框在0.2s内回位至正常坐姿状态;安全带出口、锁扣和下锚点在0.2s内回位至座椅正常坐姿状态下的最佳约束状态。

8、作为优选:所述靠背角度调节模组、座框倾角调节模组、出口调节机构、插扣调节机构和下锚点调节机构均配置有快速复位装置,用于使对应的靠背、座框、安全带出口、锁扣和下锚点能够在短时间回位至座椅正常坐姿状态下的最佳约束状态。

9、作为优选:所述座椅本体的安全带为三点式安全带,包括安装在靠背肩部一侧的出口部件、以及安装在座框左右两侧的插口部件和下锚点部件;

10、所述出口调节机构具备四向调节功能,用于控制所述出口部件上、下、左、右移动;

11、所述插扣调节机构具备四向调节功能,用于控制所述插口部件前、后、左、右移动;

12、所述下锚点调节机构具备四向调节功能,用于控制所述下锚点部件前、后、左、右移动。

13、作为优选:所述插扣调节机构包括前后移动模组和左右移动模组,所述前后移动模组包括底座、可前后滑动地装配在底座上的过渡块、转动装配在底座上的丝杆、以及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电机,所述过渡块螺纹套接在丝杆上,所述插口部件固定装配在所述过渡块上;

14、所述底座连接在左右移动模组上,左右移动模组用于带动底座左右滑动。

15、作为优选:所述座椅本体还包括头枕角度调节模组和腿托角度调节模组,头枕角度调节模组和腿托角度调节模组均与所述被动安全控制器连接;

16、所述被动安全控制器通过所接收的碰撞信息向头枕角度调节模组和腿托角度调节模组发送工作指令后,头枕和腿托能够回位至正常坐姿状态。

17、作为优选: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底座以及位于底座上侧的座框,所述座框后端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座框前端转动连接有上联动部件,底座前端转动连接有下联动部件,所述上联动部件与下联动部件通过销轴互相铰接,所述下联动部件与底座之间设有调角器;所述上联动部件在对应销轴的位置设有座框溃缩机构,车辆发生碰撞后,座框溃缩机构能够迫使座框快速回位至正常坐姿状态。

18、作为优选所述座框后端转动装配有靠背,靠背上设有靠背溃缩吸能结构;

19、所述座框溃缩机构上安装有第一溃缩保护装置,所述靠背溃缩吸能结构上安装有第二溃缩保护装置,所述第一溃缩保护装置和第二溃缩保护装置均与被动安全控制器连接,所述预警系统将事故碰撞信息反馈给被动安全控制器后,被动安全控制器能够选择第一溃缩保护装置和/或第二溃缩保护装置打开。

20、作为优选:所述主动安全控制器连接有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能够以手动输入方式或者智能识别自动输入方式获取乘员信息,所述出口调节机构、插扣调节机构和下锚点调节机构能够根据乘员信息自适应移动至安全带最佳约束状态。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2、1、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座椅主动安全系统,在零重力乘坐姿态下,主动安全控制器能够接收靠背角度调节模组和座框倾角调节模组的调节参数,并通过所接收的调节参数向安全带点位调节模组发送工作指令,以使出口调节机构、插扣调节机构和下锚点调节机构能够根据乘员的体型以及坐姿自适应移动至安全带最佳约束状态,有助于提升座椅的安全性和乘员乘坐舒适性。

23、2、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座椅主动安全系统,预警系统能够主动识别即将发生的碰撞事故,并将碰撞事故信息提前反馈至被动安全控制器,被动安全控制器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将靠背和座框快速回位至正常坐姿状态,以及将安全带出口、锁扣和下锚点快速回位至座椅正常坐姿状态下的最佳约束状态。如此,便可以使座椅和安全带能够更好地保护乘员,最大化地降低碰撞伤害值。

24、3、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座椅主动安全系统,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座框上的座框溃缩机构能够使座框瞬间回到正常坐姿状态,为座椅的安全性提供多重保障,与此同时,溃缩过程本身也会吸收能量,减缓座椅冲击力,从而优化对乘员的伤害值。

25、4、座椅整体系统将主动安全系统与被动安全技术相结合,形成了综合性的保护措施。主动安全系统可以在事故发生前减少碰撞风险,而被动安全技术能够在碰撞发生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乘员受伤,从而实现更高效的安全保护。

26、5、除零重力乘坐姿态以外,本发明提供的安全系统同样能够适用于其他任意姿态的座椅模式,如:仅有靠背倾斜、仅有座框前端上抬或仅有腿托展开等模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