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用电控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39785发布日期:2024-01-06 23:2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用电控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人驾驶汽车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用电控座椅。


背景技术:

1、经检索,无人驾驶汽车,也称为自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或机器人汽车,是一种能够感知其环境并在很少或完全没有人工输入的情况下行驶的汽车。无人驾驶汽车依赖于各种传感器和电子计算机,具有超出人体限制的环境感应能力和信息处理速度,能够在短时间处理大量的路况信息,因而能够做到脱离驾驶员自动行驶。

2、申请人认为,无人驾驶汽车通过传感器来获得路况信息,再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来控制汽车的效率,要远超出人体眼观耳听获得路况信息后再通过手动操作控制汽车的效率,因而正常上路的无人驾驶汽车往往具备更高的安全性能。然而,传感器和电子计算机在运行的过程中,有着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一旦传感器或电子计算机发生故障,有可能会造成交通事故。且由于无人驾驶汽车的乘客不参与驾驶行为,对交通事故的发生缺乏应有的警惕性和预见性。

3、申请人发现,由于无人驾驶汽车缺乏手动操控设备,也不担心乘客干扰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无人驾驶汽车乘客的自由度较高。为了有效利用车内空间,无人驾驶汽车的座椅往往更加舒适,能够为乘客提供更好的乘坐体验,却无法在交通事故意外发生时,对乘客提供更好的保护,甚至会因为座椅的调整以及乘客的活动,降低乘客在车内受到的安全防护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用电控座椅,可以实现通过座椅端的触控屏控制电控座椅的位置以及朝向,满足乘客的车内社交需求,且乘客还能够通过座椅端的触控屏,来控制电控座椅内按摩组件和空调组件的启闭,电控座椅内的按摩组件和空调组件不仅能够很好的提高座椅内乘客的舒适度,还可以缓解座椅内乘客的路途疲劳,保持座椅内乘客的精神状态,同时电控座椅的两侧扶手内均安装有安全气囊,且安全气囊的气囊出口交错排布,一旦电控座椅的瞬时加速度超出预设值,两侧扶手内的安全气囊将会从气囊出口处弹出,形成双层气囊保护电控座椅乘客的人身安全。

3、2.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用电控座椅,包括底座,在底座的底部设有导轨,且底座内部中空,在底座远离导轨的一端安装有封板,在封板的四角处均设有螺栓,通过螺栓将封板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在底座内安装有内置空调和控制器,其中内置空调的散热端紧贴底座的侧壁,在底座的侧壁上安装有散热板,该散热板的位置与内置空调的散热端相对应,在底座的中心位置设有套筒,在套筒一侧的底座底面上开凿有安装槽,且安装槽贯通导轨,在安装槽内安装有导轨止驻装置,该导轨止驻装置包括安装板,导轨止驻装置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该安装板共有四个,在四个安装板之间连接有气缸,该气缸远离安装板的一端设有伸缩杆,该伸缩杆远离气缸的一端连接有止驻器,在止驻器远离伸缩杆的一端分布有弹性柱塞,在套筒内套接有转动轴,该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有座椅,在座椅的一端连接有调节轴,且座椅通过调节轴连接有靠背,在座椅的两侧均安装有扶手,在扶手的外侧安装有转动件,在转动件上连接有连杆,在连杆远离转动件的一端套接有触控屏,在靠背内设有安装座,在安装座上安装有按摩头,且按摩头的分布贴合人体脊背曲线,在靠背和座椅内均埋设有输气管道,在输气管道上开凿有出气口,且出气口均指向座椅上方区域,在扶手的内侧面上开凿有气囊出口,在扶手的内部安装有气囊,可以实现通过座椅端的触控屏控制电控座椅的位置以及朝向,满足乘客的车内社交需求,且乘客还能够通过座椅端的触控屏,来控制电控座椅内按摩组件和空调组件的启闭,电控座椅内的按摩组件和空调组件不仅能够很好的提高座椅内乘客的舒适度,还可以缓解座椅内乘客的路途疲劳,保持座椅内乘客的精神状态,同时电控座椅的两侧扶手内均安装有安全气囊,且安全气囊的气囊出口交错排布,一旦电控座椅的瞬时加速度超出预设值,两侧扶手内的安全气囊将会从气囊出口处弹出,形成双层气囊保护电控座椅乘客的人身安全。

6、进一步的,散热板外安装有废热通道,该废热通道通向车厢外,有效防止内置空调散发的废热提高车厢内温度,影响乘客的舒适体验。

7、进一步的,套筒顶部外侧设有卡槽,在封板的中心位置开凿有圆孔,该圆孔与套筒相匹配,在圆孔的外侧设有卡环,该卡环与卡槽相匹配,提高底座的密封性能,有效防止外界环境影响底座内的电子元件。

8、进一步的,安装槽的底部开凿有通孔,安装槽底部开凿的通孔与弹性柱塞相吻合,便于弹性柱塞通过安装槽的底部通孔止驻底座的移动。

9、进一步的,导轨的外侧连接有滑槽,该滑槽埋设在车厢的底部,在滑槽内设有止驻凹槽,该止驻凹槽与弹性柱塞相匹配,便于底座沿着滑槽滑动的同时,有利于底座通过导轨止驻装置固定停止在滑槽的某一位置。

10、进一步的,调节轴为电控轴,通过电机驱动促使靠背与座椅之间的夹角调整到适宜乘客的角度,提高乘客的舒适度。

11、进一步的,触控屏与控制器通过网络连接,便于乘客通过触控屏操作控制器,完成对控制器关联电子部件的操作。

12、进一步的,内置空调具有两处输出口,内置空调的其中一个输出口通过管道与套筒连接,在套筒内设置有输气接头,在转动轴内开凿有中空管道,该中空管道与输气管道连接,便于内置空调向输气管道输送温度调整后的气体。

13、进一步的,气囊包括舒展导气道和膨胀空腔,通过舒展导气道实现气囊的定向展开,有效防止双层气囊排布不佳的现象。

14、进一步的,舒展导气道的初始端连接有充气机构,该充气机构包括先导充气端、气动开关和总充气端,舒展导气道的初始端与先导充气端连接,舒展导气道的终末端连接在气动开关上,气动开关的两侧分别与膨胀空腔和总充气端连接,便于控制膨胀空腔的膨胀成形为乘客提供缓冲防护。

15、3.有益效果

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7、(1)本方案可以实现通过座椅端的触控屏控制电控座椅的位置以及朝向,满足乘客的车内社交需求,且乘客还能够通过座椅端的触控屏,来控制电控座椅内按摩组件和空调组件的启闭,电控座椅内的按摩组件和空调组件不仅能够很好的提高座椅内乘客的舒适度,还可以缓解座椅内乘客的路途疲劳,保持座椅内乘客的精神状态,同时电控座椅的两侧扶手内均安装有安全气囊,且安全气囊的气囊出口交错排布,一旦电控座椅的瞬时加速度超出预设值,两侧扶手内的安全气囊将会从气囊出口处弹出,形成双层气囊保护电控座椅乘客的人身安全。

18、(2)散热板外安装有废热通道,该废热通道通向车厢外,有效防止内置空调散发的废热提高车厢内温度,影响乘客的舒适体验。

19、(3)套筒顶部外侧设有卡槽,在封板的中心位置开凿有圆孔,该圆孔与套筒相匹配,在圆孔的外侧设有卡环,该卡环与卡槽相匹配,提高底座的密封性能,有效防止外界环境影响底座内的电子元件。

20、(4)安装槽的底部开凿有通孔,安装槽底部开凿的通孔与弹性柱塞相吻合,便于弹性柱塞通过安装槽的底部通孔止驻底座的移动。

21、(5)导轨的外侧连接有滑槽,该滑槽埋设在车厢的底部,在滑槽内设有止驻凹槽,该止驻凹槽与弹性柱塞相匹配,便于底座沿着滑槽滑动的同时,有利于底座通过导轨止驻装置固定停止在滑槽的某一位置。

22、(6)调节轴为电控轴,通过电机驱动促使靠背与座椅之间的夹角调整到适宜乘客的角度,提高乘客的舒适度。

23、(7)触控屏与控制器通过网络连接,便于乘客通过触控屏操作控制器,完成对控制器关联电子部件的操作。

24、(8)内置空调具有两处输出口,内置空调的其中一个输出口通过管道与套筒连接,在套筒内设置有输气接头,在转动轴内开凿有中空管道,该中空管道与输气管道连接,便于内置空调向输气管道输送温度调整后的气体。

25、(9)气囊包括舒展导气道和膨胀空腔,通过舒展导气道实现气囊的定向展开,有效防止双层气囊排布不佳的现象。

26、(10)舒展导气道的初始端连接有充气机构,该充气机构包括先导充气端、气动开关和总充气端,舒展导气道的初始端与先导充气端连接,舒展导气道的终末端连接在气动开关上,气动开关的两侧分别与膨胀空腔和总充气端连接,便于控制膨胀空腔的膨胀成形为乘客提供缓冲防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