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物桌、座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11236发布日期:2023-09-20 20:10阅读:25来源:国知局
置物桌、座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指一种置物桌、座椅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车辆的广泛使用,为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有些车辆的内室中在座椅周缘设置有桌板结构,以在消费者乘坐于座椅时,在其周围提供便于取放随身物品的置物平台。

2、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由于现有的桌板结构承重能力有限,无法承载重量较大的物品,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置物桌、座椅及车辆,能提升置物桌的承重能力,从而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置物桌,能安装于一安装基础,其中,所述置物桌包括:

3、桌板结构;

4、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均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均与所述桌板结构转动相接;

5、所述桌板结构具有打开状态,在所述打开状态,所述第一连杆的至少一部分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下方,沿着由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至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二连杆向上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杆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部分相抵接。

6、如上所述的置物桌,其中,所述第一连杆包括固定相接的第一杆段与第二杆段,所述第一杆段与所述第二杆段之间形成有夹角;

7、在所述打开状态,所述第一杆段沿水平方向延伸,沿着远离所述第一杆段的方向,所述第二杆段向上倾斜延伸,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于所述第一杆段的下方顶抵所述第一杆段。

8、如上所述的置物桌,其中,所述第二连杆包括固定相接的第三杆段与第四杆段,所述第三杆段与所述第四杆段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第三杆段与所述桌板结构转动相接;

9、在所述打开状态,所述第三杆段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三杆段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杆段的部分下表面相抵,沿着远离所述第三杆段的方向,所述第四杆段向下倾斜延伸。

10、如上所述的置物桌,其中,

11、所述第一杆段远离所述第二杆段的一端连接设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与所述第一杆段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延伸段与所述桌板结构转动相接;

12、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沿着远离所述第一杆段的方向,所述延伸段向下倾斜延伸,所述延伸段与所述桌板结构之间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三杆段与所述桌板结构之间的连接处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13、如上所述的置物桌,其中,所述连接结构设有两组,两组所述连接结构间隔设置,所述桌板结构设于两组所述连接结构之间,且所述桌板结构分别与两组所述连接结构相接。

14、如上所述的置物桌,其中,所述桌板结构包括:

15、第一桌板,所述第一桌板沿第一方向具有第一侧与第二侧,所述第一桌板的第一侧表面形成第一置物平面;

16、第二桌板,所述第二桌板沿第二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桌板相接,且所述第二桌板向所述第一方向弯曲延伸,使所述第二桌板沿第二方向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桌板的第二侧;

17、所述第二桌板具有收缩状态及展开状态,所述第一桌板能沿所述第二方向往复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二桌板在所述收缩状态与所述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18、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第二桌板的至少一部分展开于所述第二桌板沿第二方向的一侧并形成与所述第一置物平面朝向相同的第二置物平面,在所述收缩状态,所述第二置物平面的面积为零;

19、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20、如上所述的置物桌,其中,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桌板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形成有弯曲部,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弯曲部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桌板相接,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桌板的第二侧;

21、在所述第二桌板由收缩状态向展开状态切换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端向远离所述弯曲部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端向靠近所述弯曲部的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二桌板由所述展开状态向所述收缩状态切换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端向靠近所述弯曲部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端向远离所述弯曲部的方向移动。

22、如上所述的置物桌,其中,所述第二桌板的至少一侧表面上设有多个凹槽,各所述凹槽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凹槽沿第三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二桌板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两侧边缘;

23、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界定出的平面与所述第三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24、如上所述的置物桌,其中,所述第一置物平面与所述第二置物平面平齐并相接。

25、如上所述的置物桌,其中,所述桌板结构还包括两支撑构件,两所述支撑构件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桌板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两侧以及所述第二桌板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支撑构件活动相接。

26、如上所述的置物桌,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包括安装板及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于所述安装板朝向另一所述支撑构件的一侧,所述桌板主体通过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安装板滑动相接;所述第二桌板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两侧边缘分别与两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安装板相接触;

27、且在所述第二桌板呈所述展开状态,所述第二桌板形成所述第二置物平面的部分沿第三方向的两侧搭接于两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导向件上。

28、如上所述的置物桌,其中,所述导向件包括滑动相接的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能沿第二方向相对往复移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安装板相接,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桌板相接,所述第二导轨嵌入至所述第一导轨中;

29、在所述第二桌板呈所述展开状态,所述第二桌板形成所述第二置物平面的部分搭接于所述第一导轨上。

30、如上所述的置物桌,其中,所述桌板结构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设于所述第一桌板的第二侧,所述背板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支撑构件能拆装地连接,所述第二桌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桌板与所述背板之间;

31、在所述第二桌板呈所述收缩状态,所述第一桌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落入所述背板的投影中;在所述第二桌板呈所述展开状态,所述第一桌板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与所述背板的投影错开。

32、如上所述的置物桌,其中,所述背板沿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朝向靠近所述第一桌板的一侧延伸形成有挡板,所述挡板遮挡所述第一桌板与所述背板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间隙。

33、如上所述的置物桌,其中,所述背板朝向所述第一桌板的一侧设有导正件,所述导正件设于所述背板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桌板位于所述第一桌板的第二侧的部分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导正件相抵接。

3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座椅,其中,所述座椅包括如上所述的置物桌。

35、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置物桌或座椅。

3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置物桌、座椅及车辆,置物桌通过设置具有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连接结构,在桌板结构呈打开状态时,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均与桌板结构相接,且第二连杆由下至上顶抵第一连杆,向桌板结构及第一连杆提供向上的支撑力,从而提升置物桌的承重能力,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