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混动系统的驱动增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28382发布日期:2023-12-29 21:03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混动系统的驱动增程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增程器,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应用于混动系统的驱动增程器。


背景技术:

1、目前行业内混动系统的增程器多采用固定速比实现,即发电机和电机固定速比连接,实现发电功能,部分增程器可实现发动机和电机共同驱动。但此类增程器工作模式单一,无法匹配更多动力和传动系统需求。

2、因此,如何实现一种具有多功能模式的增程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应用于混动系统的驱动增程器,以解决现有增程器工作方式单一,不能满足混动系统实现多动力模式的要求。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应用于混动系统的驱动增程器,包括:

4、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具有发动机输出部;差动装置,所述差动装置具有差动输入部、差动执行部和差动输出部,所述差动输入部与所述发动机输出部连接;电机,所述电机具有电机输出部,所述电机输出部与所述差动执行部传动连接;输出装置,所述输出装置与所述差动输出部传动连接。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混动系统的驱动增程器,采用具有非固定速比的差动装置,利用发动机和电机对差动装置的不同作用方式,可实现速比连续可调,从而实现输出连续可变。较普通增程器,不仅具有增程功能,同时可作为连续可变的驱动传动系统,实现多种动力模式传输。从而更大程度的利用发动机和电机的工作高效区,提升系统效率。

6、优选地,第一选择元件,所述第一选择元件具有第一固定部、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差动输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结合部选择性地与增程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结合部选择性地与所述差动执行部连接。

7、优选地,所述差动输入部为差动输入轴,所述差动执行部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及第一齿圈,所述差动输出部为差动输出齿轮或差动输出轴,所述差动输入轴与所述第一太阳轮、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一齿圈的其中一个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太阳轮、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一齿圈的另外一个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轮、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一齿圈中的第三个与所述差动输出齿轮或所述差动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差动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结合部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太阳轮、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一齿圈中的第三个结合,或与所述第一太阳轮、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一齿圈的另外一个结合。

8、优选地,所述差动输入轴与所述第一行星架连接,所述电机输出部与所述第一太阳轮连接,所述第二结合部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齿圈结合,且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差动输出齿轮连接,所述差动输出齿轮与所述输出装置传动连接。

9、具体地,所述变速机构包括第二选择元件、第一中间轴、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及第二齿圈,所述第二太阳轮转动支撑在所述第一中间轴上,与所述差动输出齿轮连接,所述第二行星架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选择元件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三结合部和第四结合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齿圈上,所述第三结合部选择性地与所述增程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结合部使所述第二行星架和所述第二齿圈连接或断开,所述第一中间轴与所述输出装置传动连接。

10、具体地,所述变速机构包括第三选择元件、第一中间轴、连接轴、第一挡位齿轮副和第二挡位齿轮副,所述连接轴空套在所述差动输入轴的外周,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结合部和所述第一齿圈;所述第三选择元件设置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第一挡位齿轮副和所述第二挡位齿轮副的输入齿轮空套设置在所述连接轴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三选择元件的两侧,或所述第三选择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轴上,所述第一挡位齿轮副和所述第二挡位齿轮副的输出齿轮空套设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轴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三选择元件的两侧;所述第一挡位齿轮副和所述第二挡位齿轮副的输入齿轮为所述差动输出齿轮。

11、优选地,所述差动输入轴与所述第一行星架连接,所述电机输出部与所述第一太阳轮连接,所述第二结合部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太阳轮结合,且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差动输出轴传动连接。

12、优选地,还包括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第二选择元件、第一中间轴、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及第二齿圈,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差动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行星架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选择元件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三结合部和第四结合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齿圈上,所述第三结合部选择性地与所述增程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结合部使所述第二行星架和所述第二齿圈连接或断开,所述第一中间轴与所述输出装置传动连接。

13、优选地,还包括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第三选择元件、第一中间轴、第一挡位齿轮副和第二挡位齿轮副,所述第三选择元件设置在所述差动输出轴上,所述第一挡位齿轮副和所述第二挡位齿轮副的输入齿轮空套设置在所述差动输出轴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三选择元件的两侧,或所述第三选择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轴上,所述第一挡位齿轮副和所述第二挡位齿轮副的输出齿轮空套设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轴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三选择元件的两侧。

14、优选地,所述发动机输出部、所述差动输入轴、所述差动输出轴和所述第一中间轴同轴布置。

15、优选地,所述发动机输出部、所述差动输入轴和所述差动输出轴同轴布置。

16、优选地,所述差动输入部为差速器齿圈和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齿圈和差速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差速器壳体上,所述差动执行部包括第一半轴齿轮、第二半轴齿轮、行星轴及转动支撑在行星轴上的多个行星轮,所述差动输出部为第二半轴齿轮延长轴,所述第二半轴齿轮延长轴与所述第二半轴齿轮一体设置,所述差速器齿圈与所述发动机输出部传动连接,所述电机输出部与所述第一半轴齿轮连接,所述第二结合部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半轴齿轮结合,所述第二半轴齿轮延长轴与所述输出装置传动连接。

17、优选地,还包括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第二选择元件、第一中间轴、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及第二齿圈,所述第二太阳轮转动支撑在所述第一中间轴上,与所述第二半轴齿轮延长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行星架与所述第一中间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选择元件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三结合部和第四结合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齿圈上,所述第三结合部选择性地与所述增程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结合部使所述第二行星架和所述第二齿圈连接或断开,所述第一中间轴与所述输出装置传动连接。

18、优选地,还包括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第三选择元件、第一中间轴、第一挡位齿轮副和第二挡位齿轮副,所述第三选择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半轴齿轮延长轴上,所述第一挡位齿轮副和所述第二挡位齿轮副的输入齿轮空套设置在所述第二半轴齿轮延长轴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三选择元件的两侧,或所述第三选择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轴上,所述第一挡位齿轮副和所述第二挡位齿轮副的输出齿轮空套设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轴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三选择元件的两侧。

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混动系统,包括上述驱动增程器和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控制电机使电机转速与发动机转速相配合,以实现增程过程中,还可以实现电机发电的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