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车平台及包含其的换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50693发布日期:2024-02-07 12: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载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平台包括电池更换口和移动门,所述移动门安装于所述电池更换口处,用于关闭或者打开所述电池更换口,所述移动门还包括移动门驱动装置,所述移动门驱动装置与所述移动门连接,驱动所述移动门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车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门关闭时,所述竖直驱动装置用于对所述移动门沿竖直方向进行支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套设于所述第一液压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压缸固定于所述载车平台下方,所述第二液压缸和所述第一液压缸沿所述移动门的移动方向依次布置并朝向所述移动门延伸且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移动门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门包括的相对可分离的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所述第一移动部和所述第二移动部沿相反方向水平移动,将所述电池更换口打开或者关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驱动装置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一移动部和所述第二移动部各自与对方的相背侧均连接有两个间隔布置的所述水平驱动装置以带动所述第一移动部和所述第二移动部沿相反方向水平移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驱动装置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一移动部和所述第二移动部在平行于其移动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所述竖直驱动装置,所述竖直驱动装置朝向所述第一移动部或所述第二移动部的一端设置推顶部,所述第一移动部或所述第二移动部对应设置配合部,在所述移动门关闭时,所述推顶部与所述配合部配合而对所述第一移动部和所述第二移动部沿竖直方向进行支撑,进而使得所述移动门与所述电池更换口的上表面相齐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载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载车平台靠近所述电池更换口的下表面,所述第一移动部或所述第二移动部上对应所述竖直驱动装置设置有安装板,所述配合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载车平台对应所述安装板设置有避让槽。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平台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载车平台的下表面,所述导轨用于支撑所述移动门移动,所述移动门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导轨相配合,以使所述移动门沿所述导轨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载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门沿与行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移动,所述导轨包括沿所述行车方向分别位于所述载车平台两侧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导向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移动部连接的第一导向部以及与所述第二移动部连接的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一导轨配合,所述第二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导轨配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载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包括第一水平导向槽和与所述第一水平导向槽连通的第一竖直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部可在所述第一水平导向槽内移动以引导所述第一移动部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导向部可在所述第一竖直导向槽内移动以引导所述第一移动部沿竖直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一导向部位于所述第一竖直导向槽的最高点时所述移动门与所述电池更换口的上表面相齐平;

12.一种换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载车平台和换电设备,所述换电站还包括: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平台安装于所述载车平台安装区时,所述载车平台的表面不超出所述地基。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的深度大于所述载车平台、电池包、所述换电设备以及预设间隙的总厚度,所述预设间隙为电池转运设备从所述换电设备上转运电池包的伸出机构所占高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载车平台及包含其的换电站,载车平台包括电池更换口和移动门,移动门安装于电池更换口处,用于关闭或者打开电池更换口,移动门还包括移动门驱动装置,移动门驱动装置与移动门连接,驱动移动门移动;移动门驱动装置包括水平驱动装置和竖直驱动装置,竖直驱动装置驱动移动门沿竖直方向移动,水平驱动装置驱动移动门沿水平方向移动,以关闭或者打开电池更换口。通过设置电池更换口并利用载车平台下方空间,为换电站的换电设备提供位置空间,在非换电期间,可通过移动门关闭电池更换口,方便电动汽车在换电之前或之后行驶通过,同时也避免行人或杂物落入电池更换口内。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平,黄春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