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20520发布日期:2025-01-17 12:48阅读:7来源:国知局
底盘部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底盘部件,该底盘部件具有:至少一个关节壳体,其中,该关节壳体具有盲孔状的凹部;以及连接元件,其中,该连接元件的端部区段接合到凹部中,并且该连接元件的端部区段具有外侧接合轮廓,并且凹部具有内侧接合轮廓,其中,外侧接合轮廓和内侧接合轮廓彼此形状对应地构造,以便实现关节壳体与连接元件之间的形状配合连接。


背景技术:

1、这种底盘部件由专利文献de 10 2010 041 791 a1已知。在此,关节壳体通过将塑料材料围绕连接元件的端部区段进行浇注或注射成型而形成。

2、在负载较高的情况下,存在底盘部件不再满足要求的风险。关节壳体可能会屈曲、不期望地强烈扭曲或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进一步改进开头提到的类型的底盘部件,使得底盘部件能够承受更高的负载要求。特别地,应当提供替代实施方式。

2、本发明的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底盘部件来实现。本发明的优选改进方案可在从属权利要求和以下说明中得到。

3、底盘部件具有至少一个关节壳体。特别地,底盘部件构造为摆动支承。底盘部件优选地具有两个关节壳体。这两个关节壳体可布置在底盘部件的彼此背对的两个端部处。因此,车辆的底盘的各个组成部分可通过该底盘部件铰接地彼此连接/被连接。特别地,两个关节壳体布置和/或构造为彼此镜像对称。

4、关节壳体具有盲孔状的凹部。特别地,凹部构造为盲孔。此外,底盘部件具有连接元件。优选地,连接元件将第一关节壳体与第二关节壳体连接。连接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端部区段,其中,连接元件的端部区段接合到凹部中。特别地,连接元件具有彼此背对的两个端部区段。在此,端部区段之一可分别接合到关节壳体的凹部中。优选地,关节壳体的凹部被连接元件的端部区段完全填充。

5、连接元件的端部区段具有外侧接合轮廓,并且凹部具有内侧接合轮廓。外侧接合轮廓和内侧接合轮廓构造成彼此形状对应,以便实现关节壳体与连接元件之间的形状配合连接。优选地,连接元件的外侧接合轮廓和凹部的内侧接合轮廓形状配合地彼此接合。凹部的内侧接合轮廓可构造和/或称为配合接合轮廓,以便与连接元件的外侧接合轮廓形状配合地相互作用。特别地,内侧接合轮廓和外侧接合轮廓构造为彼此对应地构造的突出部和/或凹入部。接合轮廓优选地实现为沟道、凹槽或接片。特别地,关节壳体通过关节壳体与连接元件之间的形状配合连接而被固定,以防止从端部区段脱下和/或防止围绕连接元件的纵向轴线旋转。优选地,通过形状配合连接,连接元件不仅以形状配合的轴向固定而且以形状配合的旋转锁定相对于容纳部和/或关节壳体固定。

6、根据本发明,在关节壳体内布置有加强件,其中,该加强件具有保持区段,并且该保持区段与连接元件的端部区段连接。

7、这里的优点是,底盘部件和/或关节壳体由于加强件而能够承受更高的负载要求。特别地,加强件构造为独立的部件。优选地,关节壳体和加强件形成由至少两种不同材料构成的混合部件。特别地,加强件的材料比关节壳体的材料更硬和/或更抗弯曲和/或更抗断裂。

8、特别地,加强件至少部分地或完全地嵌入关节壳体的材料中。关节壳体可由塑料材料形成。关节壳体优选地由纤维增强的塑料材料制成。因此,加强件可完全被关节壳体的材料包围。由此保护加强件免受外部环境影响。

9、根据改进方案,关节壳体具有构造为凹处的关节容纳部。关节容纳部或凹处可构造为球形。加强件包围和/或围绕关节容纳部。换言之,关节容纳部可被加强件环绕和/或围住。特别地,关节容纳部构造成用于可铰接运动地容纳关节球头。替代地,关节容纳部可容纳和/或保持用于关节球头的球壳。关节球头可构造为球头栓的组成部分。为了生产底盘部件,关节壳体优选地利用注射成型工艺同时围绕关节球头和/或球壳以及连接元件的端部区段注射成型/被注射成型。

10、根据另一实施方式,加强件的第一腿部从连接元件的端部区段的第一侧开始朝关节容纳部的方向延伸。此外,加强件的第二腿部从连接元件的端部区段的第二侧开始朝关节容纳部的方向延伸。在此,端部区段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彼此背对。换言之,连接元件的端部区段位于第一腿部与第二腿部的端部之间。加强件具有环形区段,其中,该环形区段将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彼此连接。在此,环形区段围绕关节容纳部延伸。特别地,加强件通过环形区段形成一种环,该环被引导成围绕关节容纳部。环形区段优选地构造为断开的环形区段,其中,在两个腿部之间的区域中具有间隙,并且该间隙被关节壳体的材料和/或连接元件的端部区段填充。

11、根据改进方案,加强件具有至少一个穿透部。特别地,加强件具有多个穿透部。在此,至少一个穿透部或多个穿透部被关节壳体的材料填充。通过至少一个穿透部或多个穿透部改善了加强件与关节壳体的材料之间的形状配合连接。优选地,多个穿透部布置成一排,其中,该排穿透部形成在第一腿部、环形区段和第二腿部中。加强件可具有多排、特别是两排的穿透部,其中每排具有多个穿透部。多排可构造成彼此平行。特别地,具有多个穿透部的相邻排的穿透部被布置和/或构造成彼此偏移。

12、根据另一实施方式,加强件的保持区段通过连接件或通过关节壳体的连接区段与连接元件的端部区段连接。在此,连接件可构造为单独的部件。特别地,关节壳体的连接区段被实现为关节壳体本身的一件式组成部分。关节壳体可由塑料材料形成。在此,连接区段可利用用于形成关节壳体的注射成型工艺同时形成或被形成。优选地,关节壳体的连接区段形成在加强件的保持区段与连接元件的端部区段之间。在此,关节壳体的连接区段一方面能够形状配合地接合到连接元件的端部区段的外侧接合轮廓中,另一方面能够形状配合地与保持区段相互作用。

13、根据改进方案,加强件的保持区段材料连接地、特别是通过粘合连接和/或通过粘接剂与连接元件的端部区段连接。

14、根据另一实施方式,加强件的保持区段形状配合地接合到连接元件的端部区段的外侧接合轮廓中的一接合轮廓中。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加强件的保持区段直接与连接元件的端部区段相互作用。特别地,加强件由于保持区段与端部区段之间的形状配合连接而被固定以防止从连接元件脱下。

15、根据改进方案,加强件为了形成保持区段而具有第一保持片和第二保持片。保持片可基本上构造为l形。第一保持片在端部区段的第一侧接合到连接元件的端部区段的外侧接合轮廓中的一接合轮廓中。第二保持片在端部区段的背离第一侧的第二侧接合到连接元件的端部区段的外侧接合轮廓中的一接合轮廓或所述接合轮廓中。特别地,两个保持片的自由端分别接合到端部区段的外侧接合轮廓中的接合轮廓中。两个保持片的自由端可彼此面对地取向。换言之,连接元件的端部区段布置在两个保持片之间和/或在两个保持片的自由端之间。在此,加强件直接保持在端部区段处。特别地,两个保持片的自由端构造成与端部区段的外侧接合轮廓中的接合轮廓形状对应。

16、连接元件可具有纵向轴线,其中,连接元件可沿纵向轴线的方向从凹部中延伸出并且远离凹部延伸。特别地,连接元件构造为杆或管。连接元件可由金属或优选地加强的塑料形成。例如,底盘部件构造为摆动支承,其中,在连接元件的彼此背离的两个端部处分别设有关节壳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