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汽车,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坐垫的角度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汽车座椅是车辆内部的座椅,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坐姿支持和舒适性。汽车座椅通常由框架、填充材料、外层材料以及调节机构等组成。
2、主要组成部分:
3、框架: 座椅的框架通常由金属或其他坚固的材料制成,以提供座椅的结构支持。填充材料:座椅的填充材料用于提供坐姿的支持和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常见的填充材料包括泡沫、弹簧、棉花等。外层材料:外层材料覆盖在填充材料上,通常由皮革、织物或合成材料制成,以提供座椅的外观和手感。调节机构:许多汽车座椅具有各种调节功能,以满足不同驾驶员和乘客的需求。这些功能可能包括座椅高度调节、倾斜调节、腰部支持调节等。安全设施:高质量的汽车座椅通常还包括安全设施,如头枕、安全带等,以提供在车辆行驶中的安全保护。
4、现有公开号为cn114394043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架椅的骨架和可调节架椅,所述可调节架椅的骨架包括:座盆;座框总成,所述座框总成支撑于所述座盆的底部,且用于将所述座盆抬升或降落;靠背总成,所述靠背总成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座框总成的后侧;前抬升组件和后抬升组件,所述前抬升组件和所述后抬升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座框总成,且所述前抬升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座盆的前侧抬升或降落,所述后抬升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座盆的后侧抬升或降落;其中所述座盆的前侧适于与所述前抬升组件相对滑动。
5、相关技术中,前抬升组件单独实现座盆前侧的升降,也可以通过后抬升组件单独实现座盆后侧的升降,还可以通过座框总成驱动座盆整体的升降。
6、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仅能实现座盆前侧、后侧以及整体的升降,无法根据个人习惯对座盆的角度进一步的进行调整,难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坐垫的角度调节结构,它解决了仅能实现座盆前侧、后侧以及整体的升降,无法根据个人习惯对座盆的角度进一步的进行调整,难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汽车坐垫的角度调节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活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汽车坐垫安装在所述调节架上,所述调节架上形成有前侧、后侧、左则以及右侧;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位于所述调节架后侧的中部,且所述连接组件将所述调节架连接在所述底座上;左抬升组件,所述左抬升组件位于所述调节架的前段靠近左侧的下方,所述左抬升组件用于将所述调节架的左侧抬起;右抬升组件,所述右抬升组件位于所述调节架的前段靠近右侧的下方,所述右抬升组件用于将所述调节架的右侧抬起;所述左抬升组件与右抬升组件一同完成调节架前侧的抬升与下降。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组件将调节架连接在底座上,左抬升组件实现调节架左侧抬起,右抬升组件实现调节架右侧抬起,当左抬升组件与右抬升组件同时启动时,控制调节架前侧角度的调节,使得用户能够根据个人习惯对坐垫前侧的高度以及左则与右侧的角度进行进一步的调整,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连接座安装在所述调节架上,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之间设置有十字轴,所述十字轴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座以及第二连接座转动连接。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分别安装在底座与调节架上,通过十字轴对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进行连接,进而使得调节架调节的稳定性得以提升。
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架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另一端穿过所述限位孔,且所述限位杆穿过所述调节架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调节架间隔设置,且所述限位孔的内侧壁与所述限位杆呈间隔设置。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的一端穿过调节上的限位孔,此时限位杆上的限位板对调节架进行限位,防止调节架被抬高。
9、进一步的,所述左抬升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支撑块安装在所述调节架上,所述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之间设置有第一活动块与第二活动块;
10、所述第一活动块与第一支撑块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
11、所述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活动块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
12、所述第二活动块与第二支撑块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
13、所述第二支撑块与第一活动块之间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接杆。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活动块与第二活动块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的一侧移动,此时,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在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以及第四连接杆的作用下,向相互远离或靠近的一侧移动。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动块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活动块与第二活动块,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拉块,所述拉块安装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且所述拉块与所述第二活动块连接。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气缸安装在第一活动块上,而第二活动块通过拉块连接在气缸的活塞杆上,通过气缸驱动第一活动块与第二活动块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的一侧移动。
17、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支撑块上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调节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支撑块上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座安装在底座上,而第一支撑块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座上,第二安装座安装在调节架上,而第二支撑块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二安装座上,进而使得调节在进行角度调节时的便捷性稳定性得以提升。
19、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靠近所述调节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形成有滑槽,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导轨与所述滑轨的滑槽滑移配合。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底座上的导轨滑移嵌设在滑轨的滑槽内,进而使得底座能够沿滑轨的滑槽方向进行滑移。
21、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架与所述底座之间呈间隔设置,且调节架上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调节架、底座以及导轨,且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导轨的一端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连接在所述连接螺栓上,所述底座与调节架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抵紧在所述底座与调节架之间。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螺栓依次穿过调节架、底座以及导轨,螺母将调节架与底座连接在导轨上,此外,支撑弹簧抵紧在调节架与底座之间,进而使得调节架在进行角度调节时候的稳定性得以提升。
2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动块上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动块上,且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穿过拉块与所述第二活动块,所述拉杆穿过所述第二活动块的一侧形成有外螺纹,所述拉杆上设置有定位轮,所述定位轮螺纹连接在所述拉杆上。
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拉杆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活动上,另一端穿过拉块与第二活动块,当需要将第一活动块与第二活动块之间的间距进行固定时,将定位轮拧紧在拉杆上,使得定位轮的一端抵紧在第二活动块上,进而使得调节架的稳定性得以提升。
2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活动块上设置有主动轮与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二活动块上,所述主动轮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所述主动轮与所述定位轮啮合。
2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二活动块上,由于主动轮与定位轮啮合,因此,在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轮进行转动时,定位轮也会绕拉杆进行转动,进而使得定位轮抵紧第二活动块的便捷性的得以提升。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汽车坐垫的角度调节结构有益技术效果:
28、1.连接组件将调节架连接在底座上,左抬升组件实现调节架左侧抬起,右抬升组件实现调节架右侧抬起,当左抬升组件与右抬升组件同时启动时,控制调节架前侧角度的调节,使得用户能够根据个人习惯对坐垫前侧的高度以及左则和右侧的角度进行进一步的调整,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29、2.通过在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之间设置十字轴以及限位杆与限位板的设置,进而防止调节架被过渡调节;
30、3.通过定位轮与主动轮的设置,使得定位轮能够对第一活动块与第二活动块之间的间距进行固定,进而提升调节架在调整后的稳定性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