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与充电桩的无线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1、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中的动力电池通常需要使用专用的充电桩进行充电。而在每次充电时,一般需要驾驶员手动将充电桩上的充电枪插到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充电座上,并且在充电结束后,需要驾驶员手动将充电枪拔出,插拔过程耗时耗力。在此基础上,无线充电技术应运而生。
2、当前,虽然可以使用无线充电的方式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进行充电,但是并没有实现电池管理系统与充电桩之间的无线通信方式。当出现动力电池充电异常需要断电时,无法及时断电,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与充电桩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以在使用无线充电的方式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实现电池管理系统与无线充电桩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从而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性。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与充电桩的无线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待充电车辆中的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中包含通信总管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3、当所述待充电车辆进入指定无线充电区域时,搜索所述指定无线充电区域内当前可用的无线充电桩;
4、从搜索出的所述无线充电桩中选择其中一个目标无线充电桩,以使所述待充电车辆中的动力电池获得所述目标无线充电桩的无线充电权限;
5、使用所述通信总管理单元搜索所述目标无线充电桩的无线通信单元,以及在搜索到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之后,通过所述通信总管理单元与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建立无线通信连接通道;
6、将所述动力电池的充电信息通过所述通信连接通道发送至所述目标无线充电桩,以使所述目标无线充电桩依据所述充电信息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7、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8、当触发停止充电条件时,通过所述通信连接通道,向所述目标无线充电桩发送停止充电的指示信息,以使所述目标无线充电桩停止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9、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动力电池内的每个电芯中分别包含一个通信分管理单元;所述通信分管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电芯的电芯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通信总管理单元;所述将所述动力电池的充电信息通过所述通信连接通道发送至所述目标无线充电桩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10、通过所述通信总管理单元接收各个所述电芯中的所述通信分管理单元发送的所述电芯状态信息;
11、根据每个所述电芯的所述电芯状态信息,生成所述动力电池的充电信息。
12、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中还包括有第一感应式充电单元,每个所述无线充电桩中包含有各自的第二感应式充电单元;所述以使所述目标无线充电桩依据所述充电信息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无线充电,包括:
13、通过所述第一感应式充电单元将所述第二感应式充电单元提供的交变磁场转换成第一交流电;其中,所述第二感应式充电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充电信息,将所述目标无线充电桩提供的交流电转换成所述交变磁场;
14、通过所述第一感应式充电单元中的ac-dc转换器,将所述第一交流电转换成第一直流电,以使用所述第一直流电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15、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中还包括感应式供电单元;所述方法还包括:
16、通过所述感应式供电单元将所述第二感应式充电单元提供的交变磁场转换成第二交流电;
17、通过所述感应式供电单元中的ac-dc转换器将所述第二交流电转换成第二直流电;
18、通过所述感应式供电单元中的第一dc-dc转换器对所述第二直流电的电压进行降压,以及使用降压后的第二直流电对所述通信总管理单元和各个所述通信分管理单元进行供电。
19、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所述无线充电桩中设置有第二dc-dc转换器;所述第二dc-dc转换器用于对所述目标无线充电桩提供的第三直流电进行降压,以及使用降压后的第三直流电对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进行供电。
20、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停止充电条件包括以下中的任意一种:
21、所述动力电池的电池荷电状态小于电池荷电状态最大值,且所述动力电池的温度超出预设温度阈值;
22、在所述动力电池的电池荷电状态小于电池荷电状态最大值、所述动力电池的温度在正常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若所述动力电池的充电电流超出预设电流阈值或者充电电压超出预设电压阈值,且限流或者限压调控后所述动力电池的充电电流继续超出预设电流阈值或者充电电压继续超出预设电压阈值。
23、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与充电桩的无线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待充电车辆中的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中包含通信总管理单元;所述装置包括:
24、搜索模块,用于当所述待充电车辆进入指定无线充电区域时,搜索所述指定无线充电区域内当前可用的无线充电桩;
25、选择模块,用于从搜索出的所述无线充电桩中选择其中一个目标无线充电桩,以使所述待充电车辆中的动力电池获得所述目标无线充电桩的无线充电权限;
26、建立模块,用于使用所述通信总管理单元搜索所述目标无线充电桩的无线通信单元,以及在搜索到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之后,通过所述通信总管理单元与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建立无线通信连接通道;
27、充电模块,用于将所述动力电池的充电信息通过所述通信连接通道发送至所述目标无线充电桩,以使所述目标无线充电桩依据所述充电信息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28、结合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29、发送模块,用于当触发停止充电条件时,通过所述通信连接通道,向所述目标无线充电桩发送停止充电的指示信息,以使所述目标无线充电桩停止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30、结合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动力电池内的每个电芯中分别包含一个通信分管理单元;所述通信分管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电芯的电芯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通信总管理单元;所述装置还包括:
31、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充电模块将所述动力电池的充电信息通过所述通信连接通道发送至所述目标无线充电桩之前,通过所述通信总管理单元接收各个所述电芯中的所述通信分管理单元发送的所述电芯状态信息;
32、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所述电芯的所述电芯状态信息,生成所述动力电池的充电信息。
33、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中还包括有第一感应式充电单元,每个所述无线充电桩中包含有各自的第二感应式充电单元;所述充电模块在用于以使所述目标无线充电桩依据所述充电信息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无线充电时,具体用于:
34、通过所述第一感应式充电单元将所述第二感应式充电单元提供的交变磁场转换成第一交流电;其中,所述第二感应式充电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充电信息,将所述目标无线充电桩提供的交流电转换成所述交变磁场;
35、通过所述第一感应式充电单元中的ac-dc转换器,将所述第一交流电转换成第一直流电,以使用所述第一直流电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36、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中还包括感应式供电单元;所述装置还包括:
37、第一转换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感应式供电单元将所述第二感应式充电单元提供的交变磁场转换成第二交流电;
38、第二转换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感应式供电单元中的ac-dc转换器将所述第二交流电转换成第二直流电;
39、第一降压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感应式供电单元中的第一dc-dc转换器对所述第二直流电的电压进行降压,以及使用降压后的第二直流电对所述通信总管理单元和各个所述通信分管理单元进行供电。
40、结合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所述无线充电桩中设置有第二dc-dc转换器;所述第二dc-dc转换器用于对所述目标无线充电桩提供的第三直流电进行降压,以及使用降压后的第三直流电对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进行供电。
41、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停止充电条件包括以下中的任意一种:
42、所述动力电池的电池荷电状态小于电池荷电状态最大值,且所述动力电池的温度超出预设温度阈值;
43、在所述动力电池的电池荷电状态小于电池荷电状态最大值、所述动力电池的温度在正常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若所述动力电池的充电电流超出预设电流阈值或者充电电压超出预设电压阈值,且限流或者限压调控后所述动力电池的充电电流继续超出预设电流阈值或者充电电压继续超出预设电压阈值。
44、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步骤。
45、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步骤。
4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与充电桩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该方法应用于待充电车辆中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中包含通信总管理单元;当待充电车辆进入指定无线充电区域时,搜索指定无线充电区域内当前可用的无线充电桩;从搜索出的无线充电桩中选择其中一个目标无线充电桩,以使待充电车辆中的动力电池获得目标无线充电桩的无线充电权限;使用通信总管理单元搜索目标无线充电桩的无线通信单元,以及在搜索到无线通信单元之后,通过通信总管理单元与无线通信单元建立无线通信连接通道;将动力电池的充电信息通过通信连接通道发送至目标无线充电桩,以使目标无线充电桩依据充电信息对动力电池进行无线充电。通过该方法,在使用目标无线充电桩对待充电车辆的动力电池进行无线充电的过程中,通过电池管理系统中的通信总管理单元与目标无线充电桩中的无线通信单元建立无线通信连接通道,从而可以实现电池管理系统与目标无线充电桩之间的无线通信,进而有利于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性。
47、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