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机动车的内饰板或外饰板的平面元件
背景技术:
1、机动车的内饰板例如是机动车的乘客舱中的仪表板、中控台、门内饰板、前排座椅的靠背的背面侧的饰板或类似物或者是这种内饰板的一部分。
2、机动车的外饰板尤其是机动车的车身部件。
3、公开文献de 102012108962 a1公开了一种陆地运输工具、水上运输工具或飞行器的乘客操纵单元,该乘客操纵单元具有作为平面元件的矩形板,该乘客操纵单元另外还具有可以利用可旋转的隔板或光阑式节流阀(irisblenden)封闭的两个空气出口,所述可旋转的隔板具有四叶螺旋桨的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机动车的内饰板或外饰板的平面元件,该平面元件具有可封闭的开口和功能件。
2、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实现。
3、根据本发明的平面元件具有平面的可见侧、与可见侧彼此对置的背面侧、开口以及带有至少三个关闭元件的可移动的封闭件,所述关闭元件在关闭位置中共同封闭平面元件的开口,并且在打开位置中完全或至少部分地开放开口。根据纺织面料“平面的”、“平面形的”和“平面元件”应理解为大致二维的或实质上为二维物品,其厚度相对于其长度和/或宽度或者说其面积可以忽略不计,或者说其厚度仅为其尺寸(特别是其在其面积中的最大尺寸)的一小部分,优选小于其尺寸的10%。
4、平面元件在此理解为内饰板或外饰板的一部分,然而也可以理解为补充内饰板或外饰板的附加元件。
5、平面元件在此理解为内饰板或外饰板的一部分,然而也可以理解为补充内饰板或外饰板的附加元件。
6、对内饰板来说,平面元件的可见侧是其朝向乘客舱的表面,该表面对于乘客舱中的车辆乘客是可见的。对外饰板来说,可见侧是其从机动车的外部可见的表面。“开放”意味着,垂直于可见侧看向平面元件,开口完全或至少部分地,也就是说,开口的面积的尤其是至少50%,且优选至少70%、85%或90%是未被占用的。
7、在打开时,即,在封闭件从关闭位置运动到打开位置中时,根据本发明的平面元件的封闭件的至少三个关闭元件从假想轴线离开彼此分开运动,使得它们开放平面元件的开口。在打开时,关闭元件在假想轴线的径向平面内运动或者也以与假想轴线的径向平面成锐角的方式运动。“在轴线的径向平面内运动”还可以理解为,关闭元件平行于或大致平行于平面元件、平行于或大致平行于可见侧或者平行于或大致平行于平面元件的背面侧的运动。关闭元件在打开位置中优选位于平面元件的背面侧的后方,即在背面侧的与可见侧彼此对置的那一侧上。假想轴线尤其穿过开口,特别是穿过开口的中心,或者说在关闭位置中在至少三个关闭元件之间穿过。特别是,在关闭位置中,轴线垂直于至少三个关闭元件的可见侧的切向表面延伸。
8、尽管本发明不排除气密的封闭件,但是并未规定,关闭元件在关闭位置中气密地,也就是说流体密封地封闭开口。设置了平面元件的开口的完全或者很大程度的光学封闭或者说遮盖。
9、根据本发明的平面元件具有内部元件,在封闭件的关闭位置中,该内部元件位于封闭件的背面侧上的凹入位置中。也就是说,在封闭件关闭时,内部元件在凹入位置中被封闭件遮盖。在封闭件打开时,内部元件可运动到升高位置中,在该升高位置中内部元件位于平面元件的开口中或在平面元件的可见侧上从开口伸出。内部元件具有例如扬声器、操纵元件、一个或多个显示器、加油口或电动车辆的充电插座,它或它们会由于内部元件的升高而容易接近并且比处于凹入开口中的位置更容易接近。
10、从属权利要求以在权利要求1中给出的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作为主题。
11、本发明的一设计方案设置了第二控制曲线部和第三控制曲线部,所述第二控制曲线部在旋转驱动时使关闭元件运动到打开位置中,第三控制曲线部在旋转驱动时使内部元件从凹入位置运动到升高位置中。不一定存在第一控制曲线部。本发明的该设计方案能够实现封闭件的打开并且在相反的旋转方向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封闭件的关闭,并且能够实现利用旋转驱动来升高和降低内部元件。
12、控制曲线部优选成型且布置为,使得在旋转驱动中,所述控制曲线部从关闭位置开始首先沿第一旋转方向打开封闭件,并接着升高内部元件。通过沿相反方向旋转,内部元件首先再次下降,并且接着再次关闭封闭件。
13、本发明的优选设计方案规定,在关闭位置中,至少三个关闭元件与平面元件的可见侧表面齐平。在此“表面齐平”意味着,处于关闭位置中的关闭元件的可见侧在围绕开口的区域中没有垂直于平面元件的可见侧的偏移,并且优选齐平地延续平面元件的可见侧,使得平面元件的由封闭件封闭的开口在视觉上和/或在触觉上不可察觉或几乎不可察觉。
14、在本发明的该设计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平面元件的开口的封闭件的至少三个关闭元件尤其被可运动地引导,使得在打开时所述至少三个关闭元件在第一运动阶段中从(在这种情况下与平面元件的可见侧表面齐平的)关闭位置首先运动到中间位置中并且在第二运动阶段中从中间位置运动到打开位置中。以相反方式进行关闭,也就是说,封闭件的至少三个关闭元件从打开位置运动到关闭位置中。在第一运动阶段中,至少三个关闭元件沿着或者基本上沿着假想轴线从与平面元件的可见侧表面齐平的关闭位置运动到中间位置中,在该中间位置中关闭元件位于平面元件的背面侧的后方。“平面元件的背面侧的后方”意味着,至少三个关闭元件在平面元件的背面侧上能够从中间位置彼此分开地运动到打开位置中。在第二运动阶段中,根据本发明的平面元件的封闭件的至少三个关闭元件从轴线离开彼此分开运动,直到它们在平面元件的背面侧的后方处于打开位置中并且从可见侧通过开口观察完全或者至少部分地或者说大部分地位于平面元件的开口之外。
15、本发明的一设计方案设置了用于关闭元件的第一运动阶段的第一引导件和用于第二运动阶段的第二引导件,其中第一引导件能够可运动地引导第二引导件,或者反之亦然。根据本发明的平面元件针对至少三个关闭元件中的每一个或多个可以具有公共的第一引导件和/或公共的第二引导件,或者针对至少三个关闭元件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自身的第一引导件和/或自身的第二引导件。第一引导件以可运动的方式将关闭元件从关闭位置引导到中间位置中,且反之亦然,以及第二引导件将关闭元件从中间位置引导到打开位置中,且反之亦然。第三引导件以可运动的方式将内部元件从降低位置引导到升高位置中,且反之亦然。
16、本发明的一设计方案设置了引导套筒作为用于关闭元件在第一运动阶段中的第一引导件,该引导套筒能够在第一套筒中或上轴向移动。第一套筒和/或引导套筒附加地能够是可旋转的。第一套筒或引导套筒可形成第三引导件,在该第三引导件中或上以可移动方式引导内部元件。
17、第一控制曲线部优选将旋转转换成平移,使得旋转驱动将封闭件的至少三个关闭元件从关闭位置运动到中间位置中,且反之亦然。本发明的该设计方案能够实现在第一运动阶段中利用旋转驱动使关闭元件运动。在进一步旋转时,第二控制曲线部优选使至少三个关闭元件从中间位置彼此分开运动到打开位置中,以及在持续的进一步旋转中,第三控制曲线部使内部元件在处于打开位置中的至少三个关闭元件之间升高。通过具有相反的旋转方向的旋转驱动使封闭件以颠倒的顺序和相反的运动方向关闭。
18、本发明的上述在说明书中提及的特征和特征组合、实施方案和设计方案,以及以下在附图说明中提及和/或在附图中绘出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不仅能以相应给出或绘出的组合的方式使用,而且也能够以原则上任意其他组合的方式使用,但或者也能够单独地使用。本发明的不具有一从属权利要求的所有特征的实施方案是可行的。一权利要求的单个特征也能够通过其他公开的特征或特征组合替换。本发明的下述实施方案是可行的,所述实施方案不具有所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而是具有一实施例的特征性特征的原则上的任意部分,必要时结合了一个或多个其他实施例的一个、多个或所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