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车载防盗报警的,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车身控制器的电子防盗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1、在现代车辆工程领域,电子控制系统已经成为了车辆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控制算法,实现对车辆各个系统的监控和控制。其中,车身控制器是车辆电子控制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通过接收和处理来自各个传感器的信号,实现对车身功能的控制,如车门锁控制、灯光控制、雨刷控制等。与此同时,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车辆的安全报警系统也在不断进化。电子防盗报警功能已经成为中高端车辆的标准配置,它通过传感器检测车辆的非正常状态,如非法开锁、非法启动等,并发出报警声提醒车主和周围人注意。
2、此外,安全气囊控制器也是车辆安全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碰撞情况,并在必要时触发安全气囊展开,以保护车内乘客的安全。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现有的电子防盗报警系统通常采用独立的传感器和控制模块,如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来实现对车辆状态的监控。当检测到异常状态时,控制模块会触发报警喇叭发出报警声。同时,安全气囊控制器中也集成了六向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车辆碰撞情况。
3、现有技术问题:现有的电子防盗报警系统和安全气囊控制器通常是独立设计的,各自独立工作,无法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工作。这样不仅增加了车辆的制造成本,也限制了系统功能的扩展和升级。
4、此外,现有的电子防盗报警系统通常无独立的电池供电,存在蓄电池断开导致报警功能失效的风险。因此,如何将现有的车身控制器与电子防盗报警功能集成,并充分利用安全气囊控制器的传感器数据,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功能性,是当前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车身控制器的电子防盗报警系统,将电子防盗报警功能集成到车身控制器中,实现了对车门锁控制、灯光控制、雨刷控制等多种车身功能的监控和控制。相比于现有的电子防盗报警系统,本发明能够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服务,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和用户满意度。
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身控制器的电子防盗报警系统,包括电子防盗报警系统、车身控制器、安全气囊控制器和六向传感器,其中,所述电子防盗报警系统电性输入连接车身控制器;所述车身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六向传感器。
4、所述电子防盗报警系统的操控方法如下步骤:
5、s1:将带有六向传感器的安全气囊和车身控制器安装在行驶车辆内,通过导线将车身控制器的输入端和安全气囊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6、s2:安全气囊控制器中的六向传感器在车辆运行时对车辆信息进行采集;
7、s2-1:六向传感器通过车辆行驶过程中力矩的传导并判断分析,从而判断出车辆行驶的轨迹;
8、s2-2:六向传感器对车辆的六个方向进行扭矩传感器,根据六向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9、s2-3:结合实时卫星地图、判断出车辆行驶的轨迹和六向传感器分析的数据,实时测报车辆行驶路径;
10、s2-4:通过实时播报的车辆行驶路径,结合车辆行驶轨迹和行驶路径的路况,总结出车辆最佳行驶路线并规避行驶路径上的已知风险;
11、s2-5:六向传感器对车辆六个方向行驶过程中附近的车辆进行映射,附近车辆靠近本车辆时,提前预警;
12、s2-6:预警通过喇叭提醒驾驶人员,并通过车身控制器控制方向盘或刹车器,及时控制车身转向或刹车;
13、s3:车身控制器收集安全气囊控制器中六向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14、s4:电子防盗报警系统利用六向传感器的数据进行电子防盗报警功能的判断和控制,判断车辆是否发生异常,并在必要时触发电子防盗报警功能。
15、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提出的基于车身控制器的电子防盗报警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六向传感器电性输出连接力矩传感器、扭矩传感器和相对映射传感器,其中,所述力矩传感器双向连接所述六向传感器;所述扭矩传感器双向连接所述六向传感器;所述相对映射传感器双向连接所述六向传感器。
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防盗报警系统中设有车载喇叭,所述车载喇叭和车载电池电性连接,且所述车载喇叭连接内设有储能电池。
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六向传感器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判断模块和预警模块,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输入连接所述六向传感器;所述数据分析模块输入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判断模块输入连接所述数据分析模块;所述预警模块输入连接所述数据判断模块,且所述预警模块电性输出连接所述车身控制器。
1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判断模块判断车辆状态是否正常的步骤为:
20、a1:数据判断模块将判断分析出的数据与限定车辆的正常参数进行对比;
21、a2:如对比的数据在限定的参数指标范围内,则判断出车辆处于正常状态,而当对比的数据在限定的参数指标范围外,则判断出车辆处于异常状态;
22、a3:判断出正常状态则不影响车辆运行并持续处于判断状态中,而当判断出异常状态,则通过预警模块预警对驾驶人员进行警示。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基于车身控制的电子防盗报警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24、1.提高系统集成度:本发明将现有的车身控制器与电子防盗报警功能集成,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工作。这样不仅简化了车辆的电子控制系统,降低了制造成本,也方便了系统的维护和升级;
25、2.优化资源利用:本发明充分利用安全气囊控制器的六向传感器数据,实现了对车辆状态的全面监控。相比于现有的电子防盗报警系统,本发明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到车辆的非正常状态,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6、3.降低系统负载:本发明采用现有电喇叭作为报警喇叭,并使用车身控制器收集安全气囊控制器中的六向传感器数据,增加独立的电池供电。避免了蓄电池电量不足,以及非法断开导致报警功能失效的风险;
27、4.高系统功能性:本发明将电子防盗报警功能集成到车身控制器中,实现了对车门锁控制、灯光控制、雨刷控制等多种车身功能的监控和控制。相比于现有的电子防盗报警系统,本发明能够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服务,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和用户满意度;
28、5.提高系统扩展性:本发明的设计思路可以进一步扩展和升级,如集成更多的传感器和控制模块,实现对车辆更加全面的监控和控制。这样可以为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持,满足用户对车辆功能不断提升的需求。
29、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