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骨架与坐垫骨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98548发布日期:2025-04-22 16:13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骨架与坐垫骨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与靠背连接,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骨架与坐垫骨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座椅的设计也在不断进步。作为车内直接关系到乘客舒适度和安全性的组件之一,汽车座椅的质量至关重要。其中,座椅靠背骨架与坐垫骨架的连接结构是确保座椅整体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汽车座椅设计采用了多种不同的连接方式来实现靠背骨架与坐垫骨架之间的固定。这些方法大致可以分为机械紧固件连接、焊接连接以及一体成型等几大类:机械紧固件连接:通过螺丝、螺栓或铆钉等方式将两个部件紧密相连。这种方法便于安装和拆卸,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松动,影响稳定性。焊接连接:适用于金属材料间的永久性连接,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然而,焊接点容易成为应力集中区域,增加断裂风险,并且一旦损坏难以修复。一体成型:利用模具一次性制造出完整的座椅骨架,能够提供最佳的整体性能。但是,这种工艺复杂,成本高昂,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车辆。

2、汽车座椅的历史与汽车工业的起步密切相关。早期的汽车座椅设计非常简单,主要是为了提供基本的乘坐功能。随着人们对驾乘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汽车座椅的设计和技术也经历了显著的发展。早期发展阶段:最早的汽车座椅仅为简单的木制或金属框架加上皮革或织物覆盖,主要功能是支撑乘客。舒适性提升:20世纪中期开始,随着记忆棉、通风系统、加热装置等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座椅的舒适性得到了大幅提升。安全性增强:随后,安全带、头枕以及侧面气囊等安全设施被集成到座椅设计中,大大提高了乘车安全性。智能化趋势:进入21世纪后,智能调节、按摩功能、电动化调节等智能化特性逐渐普及,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驾乘体验。

3、目前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向是提高安全性,在车祸发生时,追尾或者被追尾时,驾驶人员非常容易受到伤害,虽然有安全带的保护,但是仍然无法避免的受到伤害,而汽车座椅与靠背是直接与驾驶人员接触的部位,因此,提高汽车座椅与靠背的安全性是非常必要的。

4、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骨架与坐垫骨架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骨架与坐垫骨架连接结构,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座椅与靠背在车祸发生时对无法配合安全带对驾驶人员进行保护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骨架与坐垫骨架连接结构,包括坐垫机构,所述坐垫机构的一端铰接有靠背机构,所述坐垫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移动件,所述移动件包括杆套,所述杆套中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远离所述杆套的一端与所述靠背机构铰接,所述坐垫机构下侧设置有运动机构,所述杆套与所述运动机构连接,所述移动杆与所述运动机构连接,所述坐垫机构还包括翻转件,所述翻转件与所述靠背机构连接,所述运动机构与车辆控制器电性连接,车辆控制器与碰撞传感器电性连接。

4、具体的,当驾驶员驾驶车辆追尾他人车辆时,运动机构带动杆套向靠近靠背机构的方向移动,使得驾驶员腿部向后侧移动,减小撞击发生时,驾驶舱溃缩,对驾驶人员造成的伤害,同时翻转件带动靠背机构向靠近坐垫机构的方向翻转,使得靠背机构向前侧翻转,减小驾驶人员后侧的同乘人员头部被靠背机构后背的撞击;当驾驶员驾驶车辆被他人追尾时,运动机构带动移动杆向远离杆套的方向移动,同时翻转件带动靠背机构向靠近杆套的方向翻转,使得靠背机构的上端主动向驾驶人员的颈部靠近,减小被追尾时驾驶人员颈部受到的伤害。

5、通过坐垫机构的设置,使得车辆追尾他人车辆时,能够通过运动机构带动杆套向后移动,使得驾驶员的腿部以及臀部向后移动,减小碰撞发生时,驾驶员的腿部受到的伤害;并且通过翻转件的设置,能够在追尾时,将靠背机构向前侧翻转,减少后侧同乘人员受到的伤害;同时通过移动杆的设置,能够使得车辆被追尾时,移动杆向后侧移动,并且通过翻转件带动靠背机构向前侧翻转,对驾驶人员的颈部进行一定程度的支撑保护,配合安全带的设置,提高了座椅对驾驶人员以及同乘人员的保护,提高了座椅的安全性。

6、优选的,所述坐垫机构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气囊,所述气囊中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气囊的上下两端连接,两个所述气囊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气囊连通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杆套的内部空间连通。

7、具体的,使用时,当车辆被追尾时,杆套向靠近靠背机构的方向移动,使得移动杆在杆套中滑动,使得杆套的内部空间被压缩,从而使得杆套中的空气通过连接管进入到气囊中,使得气囊向上膨胀,同时拉伸第一弹簧,气囊带动支撑板向上移动,支撑板将驾驶人员的膝关节处向上抬起。

8、通过支撑件的设置,使得车辆发生追尾事故时,杆套移动时,移动杆压缩杆套的内部空间,使得杆套中的气体压入到气囊中,使得气囊膨胀,气囊带动支撑板向上抬起,从而使得驾驶人员的膝关节处向上抬起,使得驾驶人员不易踩油门,减小车祸发生后驾驶人员失去意识或者操作失误导致发生二次事故的可能性。

9、优选的,两个所述杆套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气囊的底端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

10、通过支撑架的设置,使得支撑件得以安装。

11、优选的,两个所述移动杆远离所述杆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铰接轴,靠背机构固定套设在所述铰接轴上,所述铰接轴与所述移动杆之间设置有锁止装置。

12、具体的,使用时,需要调整靠背机构的倾斜角度时,打开锁止装置,之后转动铰接轴,使得靠背机构的倾斜角度得以调节,调节完毕后,锁定锁止装置。

13、进一步的,锁止装置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14、优选的,铰接轴与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两个翻转件,两个所述翻转件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翻转件包括固定套设在所述铰接轴上的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的外圈固定套设有齿轮,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能够与所述齿轮啮合,两个所述翻转件中的两个齿条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齿轮的上下两侧,两个所述翻转件中的两个单向轴承的有效转动方向相反。

15、具体的,使用时,当车辆追尾其他车辆时,锁止装置解锁,杆套向靠近靠背机构的方向移动,杆套带动齿条向后移动,同时齿条与齿轮啮合,位于下侧的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单向轴承带动铰接轴转动,使得靠背机构向前侧翻转,同时另一个翻转件中的单向轴承空转;当车辆被其它车辆追尾时,移动杆向后侧移动,同时齿条与齿轮啮合,位于上侧的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单向轴承带动铰接轴转动,使得靠背机构向前翻转,同时另一个翻转件中的单向轴承空转。

16、通过两个翻转件的中心对称设置,使得杆套与移动杆发生相对移动时,无论是被追尾还是追尾别的车辆,都能够使得靠背机构向前侧翻转,对驾驶人员的颈部进行支撑保护以及对后侧同乘人员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

17、优选的,所述翻转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的滑轨,所述滑轨中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齿条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齿条上固定连接有梯形的抵接块,所述移动杆上固定连接有倒梯形的接触块,所述接触块的斜面与所述抵接块的斜面接触,下侧所述齿条上的所述抵接块位于所述接触块的前侧,上侧所述齿条上的所述抵接块位于所述接触块的后侧。

18、具体的,使用时,当杆套与移动杆发生相对移动时,接触块与抵接块的位置发生相对移动,接触块使得抵接块向靠近齿轮的方向移动,抵接块带动齿条移动,使得齿条与齿轮啮合,同时齿条带动滑块在滑轨中滑动,并且压缩第二弹簧。

19、通过抵接块与接触块的设置,使得正常状态时,齿轮与齿条脱离啮合,方便正常使用时对靠背机构的倾斜角度的调整;在发生事故时,能够通过杆套与移动杆的相对移动,使得齿轮与齿条啮合,方便在发生事故时自动调整靠背机构的角度,对驾乘人员进行保护。

20、进一步的,所述坐垫机构上包覆有弹性包覆层,所述靠背机构上包覆有弹性包覆层。

21、通过坐垫机构上的弹性包覆层的设置,使得杆套以及移动杆移动时,能够带动坐垫机构上的包覆层移动,从而使得驾驶人员发生移动。

22、优选的,所述坐垫机构下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运动机构,所述运动机构包括电磁滑轨,所述电磁滑轨中滑动连接有三个电磁滑块,其中两个所述电磁滑块与所述杆套固定连接,另外一个所述电磁滑块与所述移动杆固定连接。

23、具体的,使用时,需要杆套移动时,启动与杆套连接的两个电磁滑块,使得电磁滑块带动杆套移动;需要移动杆移动时,启动与移动杆连接的电磁滑块,使得电磁滑块带动移动杆移动。

24、进一步的,电磁滑轨与电磁滑块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6、1.通过坐垫机构的设置,使得车辆追尾他人车辆时,能够通过运动机构带动杆套向后移动,使得驾驶员的腿部以及臀部向后移动,减小碰撞发生时,驾驶员的腿部受到的伤害;并且通过翻转件的设置,能够在追尾时,将靠背机构向前侧翻转,减少后侧同乘人员受到的伤害;同时通过移动杆的设置,能够使得车辆被追尾时,移动杆向后侧移动,并且通过翻转件带动靠背机构向前侧翻转,对驾驶人员的颈部进行一定程度的支撑保护,配合安全带的设置,提高了座椅对驾驶人员以及同乘人员的保护,提高了座椅的安全性。

27、2.通过支撑件的设置,使得车辆发生追尾事故时,杆套移动时,移动杆压缩杆套的内部空间,使得杆套中的气体压入到气囊中,使得气囊膨胀,气囊带动支撑板向上抬起,从而使得驾驶人员的膝关节处向上抬起,使得驾驶人员不易踩油门,减小车祸发生后驾驶人员失去意识或者操作失误导致发生二次事故的可能性。

28、3.通过两个翻转件的中心对称设置,使得杆套与移动杆发生相对移动时,无论是被追尾还是追尾别的车辆,都能够使得靠背机构向前侧翻转,对驾驶人员的颈部进行支撑保护以及对后侧同乘人员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

29、4.通过抵接块与接触块的设置,使得正常状态时,齿轮与齿条脱离啮合,方便正常使用时对靠背机构的倾斜角度的调整;在发生事故时,能够通过杆套与移动杆的相对移动,使得齿轮与齿条啮合,方便在发生事故时自动调整靠背机构的角度,对驾乘人员进行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