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后背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84930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后背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后背门的改良方案,详细来说,涉及一种提升树脂制门内板的刚性的方法,该门内板的上部由一对铰链支承在车身后端上部。
【背景技术】
[0002]迄今为止,在具有位于车身后端的后背门开口部的掀背车等上安装有能够沿着上下方向摆动的后背门,该后背门用于打开、关闭该后背门开口部。在这种后背门的上半部安装有窗玻璃,在该窗玻璃的上方设有铰链安装部,该后背门经由安装在该铰链安装部上的铰链与车身后端上部连结在一起。用户使后背门下部上翻来打开后背门开口部,另一方面,将上翻状态的后背门往下押来关闭后背门开口部。
[0003]有时候存在这样的状况:在关闭后背门开口部时,只将后背门下部的左侧或右侧的端部往下押。一旦采用这样的关闭方式,载荷就会作用在后背门下部的左侧端部或右侧端部。此时,由于后背门上半部上安装有刚性较高的窗玻璃,因此能够保持形状,但是由于后背门下半部上没有安装具有像窗玻璃那样的刚性的部件,因此有可能发生左侧端部或右侧端部承受载荷而变形的情况。现有技术中采取了各种方式来防止这样的变形。
[0004]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后背门,其具备近似矩形的树脂制内板和组装在内板上的近似矩形的树脂制外板,在内板的面向外板一侧的面上安装有沿着内板的外周延伸的、由金属管构成的矩形加强部件,利用该加强部件确保刚性,来防止如上所述的变形。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2 - 101740号公报(段落0010、段落0011、段落 0012、图 1、图 2)

【发明内容】

[0008]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9]但是,由于安装了金属制加强部件,因此专利文献I中的后背门的重量增加。而且,也产生安装加强部件费时费力等问题。
[0010]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既抑制重量增加,又提高刚性,由此防止后背门下半部的变形。
[0011]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2]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对设置在门内板上的加强肋的布置方式做了改进。
[0013]具体而言,本发明是以一种车辆用后背门为对象,采取了后述的解决方案。该车辆用后背门由近似矩形的树脂制门内板、树脂制门外板以及窗玻璃构成,该门内板的上部设有在车宽方向上相互留有间隔的一对铰链安装部,并且在该门内板的上半部上形成有窗用开口部,该树脂制门外板组装在上述门内板上,将该窗用开口部围起来,该窗玻璃安装在已组装了上述门外板的上述窗用开口部上,上述门内板上的铰链安装部与在车宽方向上相互留有间隔地设置在车身后端上部的一对铰链连结在一起,使该车辆用后背门能向上摆动来打开车身后端部的后背门开口部,并且能向下摆动来关闭该后背门开口部。
[0014]第一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门内板的整个外周缘上突设有朝上述门外板一侧立起的环状第一立壁,在上述门内板上的上述窗用开口部的内周缘中的至少下缘上突设有朝上述门外板一侧立起的第二立壁,在上述门内板的上述一对铰链安装部的下方设有将上述第一立壁和上述第二立壁连接起来的一对加强肋,该一对加强肋在车宽方向上相互留有间隔,上述一对加强肋中的位于车宽方向右侧的加强肋布置在由车宽方向左侧的上述铰链安装部、上述门内板的下端缘的车宽方向右端、以及虚拟角落部所围起来的区域中,并且布置在将上述车宽方向左侧的铰链安装部和上述第二立壁连结起来的直线上,该虚拟角落部位于上述门内板的下端缘的车宽方向右端一侧,且位于上述门内板的车宽方向右侧的侧端缘的延长线、以及上述门内板的下端缘的延长线的相交处,上述一对加强肋中的位于车宽方向左侧的加强肋布置在由车宽方向右侧的上述铰链安装部、上述门内板的下端缘的车宽方向左端、以及虚拟角落部所围起来的区域中,并且布置在将上述车宽方向右侧的铰链安装部和上述第二立壁连结起来的直线上,该虚拟角落部位于上述门内板的下端缘的车宽方向左端一侧,且位于上述门内板的车宽方向左侧的侧端缘的延长线、以及上述门内板的下端缘的延长线的相交处。
[0015]第二方面的发明是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具有下述特征:上述加强肋的前端具有截面呈L字形的刚性部。
[0016]第三方面的发明是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发明或第二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具有下述特征:上述加强肋的前端与上述门外板粘接在一起。
[0017]发明的效果
[0018]根据第一方面的发明,在门内板的铰链安装部下方设有在车宽方向上相互留有间隔的一对加强肋,各加强肋以与门内板形成为一体的方式设置在门内板上,将门内板的刚性较高的部分即第一立壁和第二立壁连结起来。因此,两加强肋的存在使得后背门下半部的刚性变得较高。
[0019]而且,右侧的加强肋布置在由左侧的铰链安装部、门内板的下端缘的右端、以及虚拟角落部所围起来的区域中,并且布置在将左侧的铰链安装部和第二立壁连结起来的直线上。该虚拟角落部位于该下端缘的右端侧,且位于门内板的右侧的侧端缘的延长线以及下端缘的延长线的相交处。因此,后背门下部的右端部被往下押时,作用在后背门上的载荷就会经由刚性较高的右侧的加强肋和第二立壁作用在位于从该右侧的加强肋延伸的直线上的左侧的铰链安装部上。由于左侧的加强肋也采用与右侧的加强肋同样的布置方式,因此当后背门下部的左端部被往下押时,作用在后背门上的载荷经由刚性较高的左侧的加强肋和第二立壁作用在位于从该左侧的加强肋延伸的直线上的右侧的铰链安装部上。
[0020]由上述可知,通过以与门内板形成为一体的方式将一对加强肋设置在门内板的下半部上,后背门下半部的刚性就会提高,并且通过将这些加强肋按上述那样布置,当后背门下部的左右一侧端部被往下押时,载荷就会经由后背门的刚性较高的部位而作用在铰链安装部上,从而能够防止较大的载荷作用在后背门下半部的左右一侧端部上。因此,既能够抑制重量增加,又能够抑制后背门下半部变形。
[0021]根据第二方面的发明,由于加强肋的前端具有截面呈L字形的刚性部,因此加强肋的刚性更加提高,能够更进一步抑制后背门下半部变形。此外,通过在加强肋的前端设置刚性部,能够使该加强肋的基端部具有较小的厚度。因此,能够防止在门内板上的与该加强肋相对应的部位产生缩痕,从而能够防止该门内板的外观受损。
[0022]根据第三方面的发明,通过使加强肋的前端与门外板粘接在一起,能够使加强肋和门外板共同发挥提高后背门下半部的刚性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后背门的立体分解图。
[0024]图2是门内板的主视图。
[0025]图3是从相当于图2中的II1-1II线的位置将车辆用后背门剖开来的箭头方向剖视图。
[0026]图4是示出变形例所涉及的车辆用后背门的、相当于图3的图。
[0027]图5是整体立体图,示出变形例所涉及的车辆用后背门的门外板。
[0028]图6是示出变形例所涉及的车辆用后背门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0]图1和图2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后背门(以下称为后背门)I。该后背门I能够向上摆动来打开位于掀背车的车身(未在图中示出)后端的后背门开口部(未在图中示出),并且能够向下摆动来关闭该后背门开口部。在上述车身的、与上述后背门开口部的左右两侧下半部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转向灯(未在图中示出),为了使该转向灯在车身后方露出来,上述后背门I的下半部分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越靠下方就越窄。上述后背门I由近似矩形的树脂制门内板3、组装在该门内板3上的树脂制门外板5、以及窗玻璃7构成。
[0031]上述门内板3是一体式的板材,如图2所示,该门内板3具有上半部分呈梯形且下半部分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越靠下方就越窄的主体部8,该主体部8的整个外周缘上突设有环状外侧立壁(第一立壁)9,该外侧立壁9朝着上述门外板5 —侧立起。在该外侧立壁9的整个突出端上设有朝外侧突出的接合用凸缘11。在上述门内板3的上半部分形成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窗用开口部13,在该窗用开口部13的上侧设有在左右方向上相互留有间隔的一对铰链安装部15、15。在上述窗用开口部13的整个内周缘上设有环状内侧立壁(第二立壁)17,该内侧立壁17朝上述门外板5 —侧立起。在该内侧立壁17的整个突出端上设有朝窗用开口部13内侧突出的接合用凸缘19。在该内侧立壁17下缘和上述外侧立壁9下缘之间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位设有用于安装汽车号牌(未在图中示出)照明用灯(未在图中示出)的灯安装部21。在该灯安装部21的下端,也就是说在外侧立壁9下缘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位形成有用于安装锁装置(未在图中示出)的锁装置安装部23,该锁装置能够与固定在上述车身上的撞板(未在图中示出)扣合,且能够自该撞板脱离。
[0032]在上述主体部8上突设有朝上述门外板5 —侧立起的一对矩形板状加强肋25、25,该一对加强肋25、25分别位于上述门内板3的上述灯安装部21左右两侧且位于上述一对铰链安装部15、15的下方。各加强肋25以越靠下方越位于左右方向上的外侧的方式斜着布置,各加强肋25将上述外侧立壁9和上述内侧立壁17连接起来。
[0033]参照图2来具体地说明上述各加强肋25的布置方式。右侧的上述加强肋25布置在由左侧的上述铰链安装部15、上述门内板3的下端缘的右端24a、以及右侧虚拟角落部26a所围起来的区域,也就是说由图2中的斜线所示的区域Al中,并且布置在将上述左侧的铰链安装部15和上述内侧立壁17连结起来的直线上。右侧虚拟角落部26a位于该门内板3的下端缘的该右端24a—侧,且位于上述门内板3的右端缘的延长线以及下端缘的延长线的相交处。
[0034]另一方面,左侧的上述加强肋25布置在由右侧的上述铰链安装部15、上述门内板3的下端缘的左端24b、以及左侧虚拟角落部26b所围起来的区域,也就是说由图2中的斜线所示的区域A2中,并且左侧的上述加强肋25布置在将上述右侧的铰链安装部15和上述内侧立壁17连结起来的直线上。左侧虚拟角落部26b位于该门内板3的下端缘的该左端24b —侧,且位于上述门内板3的左端缘的延长线和下端缘的延长线的相交处。
[0035]图3是从相当于图2中的II1-1II线的位置将后背门I剖开来的箭头方向剖视图。在左侧的加强肋25的基端部上形成有沿着左侧的加强肋25的厚度方向贯穿的三个重量减轻孔27,这些重量减轻孔27沿着左侧的加强肋25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地排列着。该加强肋25的前端具有截面呈L字形的刚性部33。该刚性部33的前端朝左右方向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