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成像原理辅助行驶的标示方法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81645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感官成像原理辅助行驶的标示方法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感官成像原理辅助行驶的标示方法,就是由驾驶者大脑通过观察判断后,完成功能性的判断,并产生具体的距离参考,让驾驶者不需改变驾驶习惯,就能够大幅度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技术背景
[0002]世界各地每日都会有车祸发生,其中多数是由于驾驶人,对车身前后左右与接近物体的距离没有计算好而造成的。驾驶人坐在驾驶座上无法凭借肉眼就轻易判断出车头左右两端与接近物体的准确距离,所以驾驶人需要用经验去判断车头与接近物体的相对位置。因此,往往导致初学者或驾驶技术不精者,无法正确判断车头与接近左前方及右前方的相对来车、人或物体等是否会造成擦撞。常常需要降低车速或停车观望,不但影响行车流畅性,甚至应该闪避却判断错误而产生擦撞,造成车身的擦伤磨损。所以,在车上安装感官成像辅助标示,让驾驶人可以轻易做出判断,非常具有实用和必要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主要是是提供一种感官成像原理辅助行驶的标示方法,运用透视原理和大脑视觉构建的特性,利用视觉水平线和道路分道线的透视成像,包含下列方法:
(1)在水平线上标示有不同距离,水平线上不同距离处标示有垂线交错角,其水平线上的不同距离与垂线交错角之间形成夹角,夹角的角度与水平线上的距离成反比;
(2)在直线上标示有不同距离,大脑视觉呈现的直线距离和直线上标示的距离成反比;
本发明还能够提供一种感官成像原理辅助行驶的标示系统,其包含:前车安全距离判断标示,设置在驾驶区前方置物平面上,位于车体的前挡风玻璃上,在驾驶者前方视角范围内,前车安全距离判断标示可以反射方式投影在前挡风玻璃上、也可通过可透视贴纸贴在前挡风玻璃上。前视左侧距离判断标示,设置在车体的前挡风玻璃上,位于前车安全距离判断标示的第一端,在驾驶者前方视角范围内。前视右侧距离判断标示,设置在车体的前挡风玻璃上,位于前车安全距离判断标示的第二端,在驾驶者前方视角范围内。左侧后视镜标示,设置在车体的左后视镜上;右侧后视镜标示,设置在车体的右后视镜上。提供直观式的视觉辅助,提高驾驶者对前后左右的整体距离感与预判能力。
[0004]本发明所提供的通过感官成像原理辅助行驶的标示方法,与其他技术比较,具有下列的优点:
1、驾驶者在行驶过程中可通过前车安全距离判断标示来判断前方车距,让驾驶者在行车时可维持安全车距,提升驾驶的安全性。
[0005]2、驾驶者可通过前视左侧距离判断标示与前视右侧距离判断标示,随时保持与左右方车辆的距离,能够在车道中安全行驶,大大降低驾驶者出现偏离车道驾驶的可能。通过前视左侧距离判断标示与前视右侧距离判断标示分别设有数条安全行车标示线,让驾驶者可方便在街道汇车、或窄道行驶时达到安全距离目测辅助判断的效果,降低了擦撞后刮伤车身的可能性。前视左侧距离判断标示与前视右侧距离判断标示分别设有A标示点、B标示点、C标示点及D标示点,让驾驶者可通过A — D标示点来判断转弯时车轮安全弯角的位置,解决驾驶者的视线死角,并且在转弯时可准确判断是否有越线。
[0006]3、驾驶者可通过左侧后视镜标示设置在车体的左后视镜,右侧后视镜标示设置在车体的右后视镜。左侧后视镜标示设有左右距离标示线,左右距离标示线设有数条距离参考线,左侧后视镜标示设有前后距离标示线,让驾驶者可通过左右距离标示线与前后距离标示的参考线达到准确判断后方距离的效果,让驾驶者在倒车时可安全倒车进入目标区。
【附图说明】
[0007]图1本发明是建立驾驶者前后左右的整体距离感和预判能力的组合示意图。
[0008]图2是本发明前车安全距离判断标示的示意图。
[0009]图3是本发明前视左侧距离判断标示的示意图。
[0010]图4是本发明前视右侧距离判断标示的示意图。
[0011]图5是本发明左侧后视镜标不的不意图。
[0012]图6是本发明右侧后视镜标示的示意图。
[0013]图7是本发明前车安全距离判断标示的校正方式示意图。
[0014]图8是本发明左侧后视镜标示与右侧后视镜标示的校正方式示意图。
[0015]图9是本发明前车安全距离判断标示校正后的示意图。
[0016]图10是本发明左后视镜的左侧后视镜标示与右后视镜的右侧后视镜标示的校正方式示意图。
[0017]图11是本发明左侧后视镜标示与右侧后视镜标示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感官成像原理辅助行驶的标示方法,运用透视原理和大脑视觉构建的特性,利用视觉水平线和道路分道线的透视成像,包含下列方法:
(1)在水平线上标示有不同距离,水平线上不同距离的标示有垂线交错角,水平线上的不同距离与垂线交错角之间形成夹角,夹角的角度与水平线上的距离成反比;
(2)直线上标示有不同距离,大脑视觉呈现的直线距离和直线上标示的距离成反比;运用上述(I) 一 (2)的方法形成辅助驾驶人的标示系统,并将(I) 一 (2)的特性构建在一个视觉面上,充分利用大脑视觉构建的特性,加上数值辅助参数即可提供驾驶人前、后、左、右的整体距离感和预判能力。并由标示在直线上的距离和标示在水平线的夹角,利用大脑视觉构建的特性,从而提供驾驶人自动参照校正的作用,当其角度达到最大吻合时,即为大脑视觉构建的特性而做出最好的判断。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前车安全距离判断标示T10,可设置在驾驶区前方置物平面上,前车安全距离判断标示TlO可以用描绘、贴纸、投射、转印或投影方式显示在前挡风玻璃T63上,而使得前车安全距离判断标示TlO是位于驾驶者T66前方视角范围内。前车安全距离判断标示TlO设有数条距离标示线T101,其数字是以正体字印刷。若前车安全距离判断标示TlO为反射式时,距离标示线TlOl上所标示的数字以倒体字印刷。
[0020]如图1和图3所示,前视左侧距离判断标示T20,可以用描绘、贴纸、投射、转印或投影方式显示在前挡风玻璃T63上。前视左侧距离判断标示T20位于前车安全距离判断标示TlO的端T631上,在驾驶者T66前方视角范围内。由左到右依序设有A标示点T21、B标示点T22、C标示点T23及D标示点T24,其中A标示点T21、B标示点T22、C标示点T23分别设有安全行车标示线T211、T221、T231,安全行车标示线Τ211、Τ221、Τ231可分别与A标示点Τ21、Β标示点T22、C标示点T23形成倾斜角度T212、T222、T232,是介于100度一 130度之间。D标示点T24设有车轮轨迹标示线T241,可与D标示点T24形成倾斜角度T242,是介于100度一 130度之间。D标示点T24与车轮轨迹标示线T241设有数条越线警示线T25与警戒线T26。驾驶者T66如果有压线或是越过其中越线警戒线T25或警戒线T26时,即表示前后方车轮有越线的情形,马上提醒驾驶者T66应该将车体T60转回摆正。若驾驶者T66是行驶在山路时,就可以避免驾驶者T66有越线跌落到山下的情况发生,提升了驾驶者T66行驶安全性。
[0021]如图1和图4所示,前视右侧距离判断标示T30,可以用描总、贴纸、投射、转印或投影方式显示在前挡风玻璃T63上。前视右侧距离判断标示30位于前车安全距离判断标示10的T632上,在驾驶者T66前方视角范围内。由右到左依序设有A标示点T31、B标示点T32、C标示点T33及D标示点T34,其中A标示点T31、B标示点T32、C标示点T33分别设有安全行车标示线T311、T321、T331,安全行车标示线Τ311、Τ321、Τ331可分别与A标示点Τ31、Β标示点T32、C标示点了33形成倾斜角度了312、了322、了332,是介于100度一 130度之间。D标示点T34设有车轮轨迹标示线T341,可与D标示点T34形成倾斜角度T342,是介于100度一 130度之间。D标示点T34与车轮轨迹标示线T341设有数条越线警示线T35与警戒线T36。驾驶者T66如果有压线或是越过其中越线警示线T35或警戒线T36时,即表示前后方车轮有越线的情形,马上提醒驾驶者T66应该将车体T60转回摆正。若驾驶者T66是行驶在山路时,就可以避免驾驶者T66有越线跌落到山下的情况发生,提升了驾驶者T66行驶安全性。
[0022]如图1和图5所示,左侧后视镜标示T40,可以用描绘、贴纸或转印方式显示在左后视镜T64上。左侧后视镜标示T40设有车身线T41,设有左右距离标示线T42,左右距离标示线T42设有数条距离参考线T44,左右距离标示线T42可与车身线T41垂直连接。左侧后视镜标示T40设有前后距离标示线T43,可与左右距离标示线T42交叉连接,前后距离标示线T43可与距离参考线T44相叠设置。
[0023]如图1和图6所示,右侧后视镜标示T50,可以用描绘、贴纸或转印方式显示在右后视镜T65上,右侧后视镜标示T50设有车身线T51,设有左右距离标示线T52,左右距离标示线T52设有数条距离参考线T54,左右距离标示线T52可与车身线T51垂直连接。右侧后视镜标示T50设有前后距离标示线T53,可与左右距离标示线T52交叉连接,前后距离标示线T53可与距尚参考线T54相叠设置。
[0024]如图1所示,前车安全距离判断标示TlO可以用描绘、贴纸、投射、转印或投影方式显示在前挡风玻璃T63上。其校正方法是以车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