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气保用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72065阅读:889来源:国知局
缺气保用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缺气保用轮胎(run-flat tire)。
【背景技术】
[0002] 日本特开2011-184000号公报公开了一种侧部增强型缺气保用轮胎,该缺气保用 轮胎在其侧壁部(side wall portion)处包括具有新月形截面的侧部增强橡胶(参照专利 文献1)。

【发明内容】

[0003]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4] 在如上所述的传统的侧部增强型缺气保用轮胎中,通过侧部增强橡胶获得在被刺 穿时的缺气保用性能。
[0005] 然而,由于侧部增强橡胶非常硬,因此难以改善正常行驶时的乘坐舒适性能(ride quality performance)〇
[0006]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确保缺气保用性能的同时,改善正常行驶时 的乘坐舒适性能。
[0007]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8]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缺气保用轮胎包括:一对胎圈部,所述胎圈部分别埋设 有胎圈芯;侧壁部,所述侧壁部分别相连于所述胎圈部的轮胎径向外侧;胎体,所述胎体跨 设在所述一对胎圈部之间并且包括位于所述胎圈芯之间的主体部和绕着所述胎圈芯从内 侧朝向外侧折返的折返部;胎面,所述胎面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轮胎径向外侧;侧部增强 层,所述侧部增强层配置在所述主体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并且被构造成朝向所述胎体的 冠部以及朝向所述胎圈部分别在厚度上逐渐减小;和侧部层,所述侧部层在所述主体部的 轮胎外侧配置于所述侧壁部,所述侧部层构成轮胎外表面,所述侧部层满足Gs/Gt6 < 0.35, 其中,Gs是所述侧部层在所述主体部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大宽度CW的位置处的厚度,Gt6 是所述侧壁部在所述主体部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大宽度CW的位置处的整体厚度。
[0009] 注意,当Gs/Gt6>0.35时,侧壁部的整体厚度变得较厚,并且纵向弹性(vertical spring)减小较少,使得在正常行驶时的乘坐舒适性能的改善少。
[0010]在该缺气保用轮胎中,适当地设定了在胎体(carcass)的主体部的轮胎宽度方向 上的最大宽度CW的位置处侧部层(side layer)的厚度Gs占据整体厚度Gt6的比例。这使得 在确保缺气保用性能的同时,轮胎的纵向弹性(轮胎径向上的弹簧常数)能够减小,并且能 够改善正常行驶时的乘坐舒适性能。
[0011] 第二方面是根据第一方面的缺气保用轮胎,其中满足CW/SW = 0.95~0.99,其中, SW是轮胎截面宽度。
[0012] 当CW/SW<0.95时,侧部层的Gs过厚,因此在正常行驶时的乘坐舒适性能方面改善 很少。当CW/SW>0.99时,难以将侧部层布置于侧壁部。
[0013] 在该缺气保用轮胎中,适当地设定了胎体的主体部的最大宽度CW相对于轮胎截面 宽度SW的比例,从而实现侧部层的适当的厚度。由此减小纵向弹性,改善了乘坐舒适性能, 并且提高在缺气保用行驶时从侧壁部散热的能力,使得能够确保缺气保用耐久性。
[0014] 第三方面是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缺气保用轮胎,其中满足CW/TW= 1.07~ 1.11,其中,TW是所述胎面的胎面宽度。
[0015] 注意,当CW/TW<1.07时,侧部增强层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范围较窄,侧部增强 层的硬度更容易影响乘坐舒适性能。当CW/TW>1.11时,较难将侧部层布置于侧壁部。
[0016] 在该缺气保用轮胎中,适当地设定了胎体的主体部的最大宽度CW相对于胎面宽度 TW的比例,使得侧部增强层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区域比以往宽。由此即使当采用了与以 往相同的构件作为侧部增强层时,也抑制该侧部增强层向一侧偏,并且能够改善乘坐舒适 性能。
[0017] 发明的效果
[0018] 根据本发明的缺气保用轮胎获得了如下优异效果:能够在确保缺气保用性能的同 时,大幅度改善正常行驶时的乘坐舒适性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胎体具有包封套结构(envelope structure)的 缺气保用轮胎以包含轮胎轴线的截面剖切而示出的轮胎赤道面的单侧的半部截面图。 [0020]图2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胎体不具有包封套结构缺气保用轮胎以包含轮 胎轴线的截面剖切而示出的轮胎赤道面的单侧的半部截面图。
[0021] 图3是示出根据比较例的缺气保用轮胎的轮胎赤道面的单侧的半部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0023]【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0024]在图1中,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缺气保用轮胎10包括一对胎圈部12、侧壁部14、 胎体16、胎面18、侧部增强层20和作为侧部层的示例的侧部橡胶22。注意,各图均为示出在 轮胎赤道面CL的轮胎宽度方向一侧的一半缺气保用轮胎10的截面图。注意轮胎宽度方向是 指平行于轮胎轴线方向的方向。轮胎赤道面CL是指经过平行于轮胎轴线的轮胎宽度方向的 中央的平面,轮胎赤道面CL垂直于轮胎轴线并且是与胎面18的表面相交的大圆。
[0025] -对胎圈部12是与轮辋(在图中未示出)嵌合的部位,并且均埋设有呈绕轮胎轴线 的环状的胎圈芯24。胎圈填胶26设置在胎圈芯24与后述的胎体16的主体部16A和折返部16B 之间。胎圈填胶26由比构成胎圈部12的表面的橡胶以及侧部橡胶22硬的橡胶构成。注意,在 各图中均示出了一对胎圈部12中的一个胎圈部12。
[0026] 侧壁部14是与对应的胎圈部12的轮胎径向外侧相连的部位。
[0027] 胎体16跨接在一对胎圈部12之间,并且包括位于胎圈芯24之间的主体部16A和绕 着对应的胎圈芯24从内侧朝向外侧折返的折返部16B。在图1中,各折返部16B的端部16E延 伸到夹在后述的带束层30和主体部16A之间的位置。即、胎体16具有所谓的包封套 (envelope)结构。
[0028] CW/SW=0.95~0.99,其中,SW是轮胎截面宽度。注意,轮胎截面宽度SW是指由日本 机动车轮胎制造者协会(JATMA)发行的2012年度版年鉴(YEAR BOOK)记载的"截面宽度",并 不包括设置于各侧壁部14的外表面的轮辋保护部(rim guard)28或装饰(在图中未示出)。 在使用地或制造地适用TRA标准或ETRT0标准的情况下,遵从各标准。主体部16A的最大宽度 CW是主体部16A的被布置在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最远处的各外表面之间的轮胎宽度方 向上的距离。例如,在SH表示轮胎截面高度时,最大宽度CW在轮胎径向上的位置是在从胎圈 部12的轮辋基线BL朝向轮胎径向外侧0.6SH的位置。
[0029]当CW/SW<0.95时,侧部橡胶22的Gs过厚,因此在正常行驶时的乘坐舒适性方面改 善很少。当CW/SW>0.99时,难以将侧部橡胶22布置于侧壁部14。
[0030] 另外,CW/TW=1.07~1.11,其中,TW是胎面18的胎面宽度。注意,胎面宽度TW是指 JATMA发行的2012年度版年鉴规定的"胎面宽度"。
[0031] 当CW/TW<1.07时,侧部增强层20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范围变窄,侧部增强层20的 硬度容易影响乘坐舒适性能。当CW/TW>1.11时,变得难以将侧部橡胶22布置于侧壁部14。 [0032] 注意,已经以轮胎截面宽度SW为基准、也以胎面宽度TW为基准说明了主体部16A的 最大宽度CW的范围;然而,这些范围彼此并不矛盾。最大宽度CW的轮胎宽度方向位置位于胎 面宽度TW的位置(胎面端部)与轮胎截面宽度SW的位置(最大轮胎宽度位置)之间即可。 [0033]带束层30和增强层32设置在主体部16A的轮胎径向外侧。带束层30例如由利用橡 胶覆盖多根钢帘线(在图中未示出)而形成的两层帘布层构成。增强层32设置在带束层30的 轮胎径向外侧。增强层32例如由利用橡胶覆盖有机纤维而形成的帘布层构成,增强层32被 构造成具有比带束层30宽的宽度并且覆盖带束层30。
[0034]胎面18设置在主体部16A的轮胎径向外侧,具体地,胎面18设置在带束层30和增强 层32的轮胎径向外侧。胎面18在其两侧相连于各侧壁部14的轮胎径向外侧。在胎面18的表 面上,适当地形成周向主槽34、36和横向主槽(在图中未示出)等。
[0035]各侧部增强层20布置在胎体16的主体部16A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并且被构造成 朝向胎体16的冠部16C以及朝向胎圈部12分别在厚度上逐渐减小。侧部增强层20由具有与 胎圈填胶26相同的性质的橡胶构成。
[0036] 具体地,在沿着轮胎宽度方向的截面中,侧部增强层20形成为具有新月形截面,该 新月形截面在胎体16的最大宽度CW的位置处最厚。侧部增强层20的在胎体16的冠部16C侧 的端部延伸到隔着冠部16C与带束层30在轮胎径向上重叠的位置。侧部增强层20的在胎圈 部12侧的端部例如延伸到胎圈芯24的附近。注意,侧部增强层20的两端部的位置不限于此。
[0037] 侧部橡胶22在主体部16A的轮胎外侧布置于各侧壁部14,侧部橡胶22构成轮胎外 表面并且具有厚度Gs,厚度Gs比侧部增强层20的在主体部16A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大宽 度CW的位置处的厚度Gr薄。
[0038]侧部橡胶22的厚度Gs为Gs/Gt6 < 0.35,其中,Gt6为侧壁部14在主体部16A的最大 宽度CW的位置处的整体厚度。当Gs/Gt6>0.35时,侧壁部14的整体厚度Gt6变厚,并且纵向 弹性(轮胎径向上的弹簧常数)减小较少,使得在正常行驶时的乘坐舒适性能的改善少。注 意,就轮胎制造上的观点而言,Gs/Gt6的最小值为大约0.5。
[0039]各厚度均是在沿着胎体16的轮胎宽度方向的截面中沿着主体部16A的外表面的法 线方向测量的。不论主体部16A和折返部16B是否彼此重叠,厚度Gs均以主体部16A的外表面 为基准。
[0040] 因此,如图1所示,在折返部16B在主体部16A的最大宽度CW的位置处重叠于主体部 16A的情况下,厚度Gs是侧部橡胶22的厚度与折返部16B的厚度之和。
[0041] 在主体部16A的最大宽度CW的位置的轮胎径向内侧,胎圈填胶26的厚度和侧壁部 14的整体厚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