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防撞梁总成、车辆的防撞结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91507阅读:755来源:国知局
车辆防撞梁总成、车辆的防撞结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防撞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防撞梁总成、一种具有这种车辆防撞梁总成的车辆的防撞结构、以及一种具有这种防撞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0002]车辆的设计既要考虑车辆的性能品质,也要满足相关的安全法规,如出厂的车辆需要满足“2015版C-NCAP管理规则”中的安全性能。另外,消费者也对汽车的安全性能也越来越重视。
[0003]已知地,车辆的前防撞梁是车辆安全性能中的重要部分,其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刚度、韧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塑性,这样,车辆在受到撞击时,前防撞梁将吸收大部分的冲击能量,以起到一定的缓冲能力,使乘客和车辆少受损失,起到保护作用。目前,车辆的前防撞梁都为单个吸能盒结构,即前防撞梁本体通过单吸能盒与发动机的机舱纵梁连接。
[0004]现有的这种防撞结构虽然能够起到较好的吸能缓冲结构,但是,本申请人通过研究发现,这样的防撞结构在受到冲击力吸收能量时,单个吸能盒由于受力不均匀而很容易发生折弯现象。若发生严重碰撞事故时,防撞梁的吸能盒将会发生比较严重的折弯,不能有效分解撞击力并吸收撞击能量,导致机舱纵梁朝向驾驶舱的移动量增加,从而使得驾驶员与乘客受到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辆防撞梁总成,以能够明显减轻或防止弯折,从而更加有效地将碰撞力分解到其安装位置结构的各个部分,以有效地吸收撞击能量,减少其安装位置结构的变形量。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种车辆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本体,所述防撞梁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安装位置的纵梁连接的第一吸能件和用于与所述安装位置的边梁连接第二吸能件,其中,所述第一吸能件和所述第二吸能件具有中空结构。
[000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防撞梁总成中,由于防撞梁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吸能件和第二吸能件,并且第一吸能件和第二吸能件具有中空结构,这样,该车辆防撞梁总成装配到所需的安装位置时,例如,装配到车辆的前部来形成车辆的前防撞结构时,第一吸能件将和发动机的机舱纵梁连接,而第二吸能件将和机舱边梁连接,车辆发生碰撞时,防撞梁本体的端部第一吸能件和第二吸能件将同时受力而不会弯折或者发生轻微弯折,以保证传力通道的通畅并有效吸收撞击能量,同时将碰撞力有效地分解到机舱的纵梁和边梁等结构件上,从而显著地减少机舱结构的变形量。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能件和所述第二吸能件沿着所述防撞梁本体的长度方向布置,且所述第一吸能件和所述第二吸能件之间具有间隙。
[0010]进一步地,或可选择地,所述第一吸能件和所述第二吸能件形成为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的中空柱状结构。
[0011]进一步地,或可选择地,所述第一吸能件和所述第二吸能件两者远离所述防撞梁本体的端部同时连接有过渡板,所述过渡板用于连接所述纵梁和所述边梁。
[0012]进一步地,或可选择地,所述防撞梁本体包括平直段和两端的弧形段,所述弧形段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吸能件和所述第二吸能件。
[0013]进一步地,或可选择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本体的前部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前部吸能结构。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前部吸能结构形成为截面形状为V型的折叠板,所述V型的折叠板的两个侧边连接于所述防撞梁本体。
[0015]更进一步地,或可选择地,所述前部吸能结构包括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段结构。
[0016]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的防撞结构,所述防撞结构包括边梁和纵梁,所述防撞结构还设置有以上任一所述的车辆防撞梁总成,其中,所述第一吸能件与所述纵梁连接,所述第二吸能件与所述边梁连接。
[0017]如以上对车辆防撞梁总成的具体描述,该车辆的防撞结构中,通过第一吸能件和纵梁连接,并且第二吸能件与边梁连接,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将碰撞力分解到其安装位置结构的各个部分,以有效地吸收撞击能量,减少安装位置结构例如发动机机舱或车辆尾部的变形量。
[0018]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前防撞梁结构和/或后防撞梁结构设置有以上所述的车辆的防撞结构。
[0019]当然,如上所述的,该车辆的前防撞性能和/或后防撞性能将得到显著的提升和改进。
[0020]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辆的防撞结构的示意图,其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防撞梁总成。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防撞梁本体,2-纵梁,3-第一吸能件,4-边梁,5-第二吸能件,6_过渡板,7_平直段,8-弧形段,9-前部吸能结构,10-折叠板,12-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辆的防撞结构的示意图,其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防撞梁总成,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本体1,其中,防撞梁本体I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安装位置的纵梁2连接的第一吸能件3和用于与安装位置的边梁4连接的第二吸能件5,其中,第一吸能件3和第二吸能件5具有中空结构。
[0028]这样,该技术方案中,由于防撞梁本体I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焊接或者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连接)第一吸能件3和第二吸能件5,并且第一吸能件3和第二吸能件5具有中空结构,例如形成为盒体或者中空柱状结构,这样,该车辆防撞梁总成装配到所需的安装位置时,例如,装配到车辆的前部来形成车辆的前防撞结构时,第一吸能件3将和发动机的机舱纵梁(纵梁2)连接,而第二吸能件5将和机舱边梁(边梁4)连接,车辆发生碰撞时,防撞梁本体I的端部第一吸能件3和第二吸能件5将同时受力而不会弯折或者发生轻微弯折,以保证传力通道的通畅并有效吸收撞击能量,同时将碰撞力有效地分解到机舱的纵梁2和边梁4等结构件上,从而显著地减少安装位置例如机舱结构的变形量。
[0029]根据以上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吸能件3和第二吸能件5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形式和布置方式,只要能够实现第一吸能件3与安装位置的纵梁2连接,第二吸能件5与该安装位置的边梁4连接即可,例如,在进一步的结构中,如图1所示,第一吸能件3和第二吸能件5沿着防撞梁本体I的箭头所示的长度方向布置,且第一吸能件3和第二吸能件5之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