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红外轴温远程监测弹性形变储能电磁转换质能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7748阅读:来源:国知局
铁路红外轴温远程监测弹性形变储能电磁转换质能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铁路红外轴温远程监测弹性形变储能电磁转换质能转换装置,由一个大箱体、一个行程变换机构、一个弹性储能机构和一个机电转换机构构成,行程变换机构设置在大箱体的上端,弹性储能机构和机电转换机构设置在大箱体内,其特征是:行程变换机构由一个主驱动杆、一个辅驱动杆、一个驱动连接杆、一个长齿条、一个弹簧杆、一个弹簧杆连接柱、一个摆动弹簧和一个弹簧座构成,主驱动杆的一端设置在一条铁轨的下方,主驱动杆的中部通过第一连接轴与设置在大箱体上部的第一支撑柱相连接,主驱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与驱动连接杆的上端相连接,驱动连接杆的下端通过第三连接轴与辅驱动杆的一端相连接,辅驱动杆的中部通过第四连接轴与安装在大箱体上部的第二支撑柱相连接,辅驱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五连接轴与长齿条的上端相连接,长齿条的下端通过第六连接轴与弹簧杆的上端相连接,弹簧杆的下端通过第七连接轴与弹簧杆连接柱相连接,弹簧杆连接柱安装在大箱体的下面,弹簧座安装在辅驱动杆的下面,摆动弹簧设置在长齿条上端和弹簧座之间,弹簧杆由一个外弹簧帽、一个内弹簧帽、一个内弹簧、外帽连接杆和内帽连接杆构成,外弹簧帽扣在内弹簧帽上,内弹簧设置在内弹簧帽内,外帽连接杆与外弹簧帽相连接,内帽连接杆与内弹簧帽相连接,弹性储能机构由一个主驱动齿轮、一个辅驱动齿轮、一个辅驱动齿轮套管、一个转向控制器、一个蜗卷弹簧、第一塔齿轮、第二塔齿轮构成,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和第三驱动轴相互平行的固定安装在大箱体上,转向控制器内设置有第一推力弹簧、第二推力弹簧、第一转向控制齿和第二转向控制齿,第一推力弹簧和第一转向控制齿串接在转向控制器的上端,第二推力弹簧和第二转向控制齿串接在转向控制器的下端,第一驱动轴穿过主驱动齿轮中心所开圆孔与主驱动齿轮光滑的相连接,主驱动齿轮可绕第一驱动轴转动,转向控制器设置在主驱动齿轮一侧,转向控制器的中部固定安装在第一驱动轴上,转向控制器的转向控制齿从转向控制器上下两端伸出并与主驱动齿轮的内齿弹性的相啮合,转向控制器可控制主驱动齿轮单方向转动,辅驱动齿轮套管穿过辅驱动齿轮中心所开圆孔与辅驱动齿轮轴线相互重合的固定安装在辅驱动齿轮的中心位置上,辅驱动齿轮套管可转动的套在第一驱动轴上,蜗卷弹簧安装在主驱动齿轮另一侧,蜗卷弹簧的一端通过第一插销固定安装在主驱动齿轮的内侧,蜗卷弹簧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插销固定安装在辅驱动齿轮套管上,长齿条的中部通过弹簧杆与主驱动齿轮弹性的相啮合,长齿条向下运动时长齿条的中部可在弹簧杆推动下与主驱动齿轮弹性的相啮合,长齿条向上运动时长齿条的中部可在摆动弹簧的推动下与主驱动齿轮脱开,第一塔齿轮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二驱动轴上,第二塔齿轮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三驱动轴上,辅驱动齿轮与第一塔齿轮的小齿轮相啮合,第一塔齿轮的大齿轮与第二塔齿轮的小齿轮相啮合,第四驱动轴固定安装在第二塔齿轮的大齿轮边缘上,第四驱动轴与第二塔齿轮垂直,机电转换机构由一个往复运动驱动杆、一个驱动滑块、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一个支撑架构成,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大箱体上,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固定在支撑架的两侧,支撑架的上面开有一个滑孔,往复运动驱动杆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第四驱动轴上,往复运动驱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五驱动轴可转动的安装在驱动滑块的下端,驱动滑块的上端从支撑架上面所开滑孔伸出,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设置在驱动滑块的中部,第一磁体的S极指向第一线圈N极指向第二线圈,第二磁体的N极指向第一线圈S极指向第二线圈,当列车的振动通过铁轨施加在主驱动杆的一端时,列车的振动通过行程变换机构的主驱动杆、驱动连接杆、辅驱动杆、长齿条传递到各弹性储能机构的主驱动齿轮上,列车的振动通过行程变换机构的行程幅度放大,带动长齿条大幅度的上下振动,并通过长齿条、弹簧杆、摆动弹簧和转向控制器带动主驱动齿轮单向转动旋紧蜗卷弹簧,将列车的振动动能转化为蜗卷弹簧的弹性势能存储在蜗卷弹簧中,蜗卷弹簧通过辅驱动齿轮套管驱动辅驱动齿轮转动,并通过辅驱动齿轮、第一塔齿轮、第二塔齿轮和往复运动驱动杆带动驱动滑块沿支撑架上面所开滑孔上下移动,并通过驱动滑块带动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在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之间大幅度的上下振动,上述振动不断的进行下去,在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引起的交变磁场作用下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不断的输出交变电流,通过上述过程将地铁列车的振动动能转化为电能。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