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线型轻轨平衡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4394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线型轻轨平衡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外线型轻轨平衡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另外由于我国幅源广阔,地质环境复杂,铁路难免曲折转弯较多,铁路机车在运行过程中要经过许多弯曲的铁路,现有的铁路机车多数采用是刚性结构,在转弯的过程中由于向心力和离心不平衡,从而导致铁路机车晃动较大,一方面影响安全,另一方面对铁路机车里面乘客安全有一定影响。

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外线型轻轨平衡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调节效果显著的外线型轻轨平衡调节装置。

一种外线型轻轨平衡调节装置,包括轻轨车辆和支撑构件,所述轻轨车辆与支撑构件之间设置有平衡构件,所述平衡构件的下部设置有轮部,所述支撑构件上部中线位置设置有外线轨道,所述轮部与外线轨道接触连接,所述平衡构件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左右两侧边分别设置有第一柔性推杆构件和第二柔性推杆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柔性推杆构件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套装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连接在轻轨车辆的左下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柔性推杆构件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套装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另一端连接在轻轨车辆的右下端。

优选地,所述轮部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套装有导轮。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的中线位置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两端与支撑构件之间均设置有导辊,所述导杆的左右两侧部与平衡构件之间均设置有连接部件。

优选地,所述支撑构件的形状为T型。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平衡构件包括控制部,控制部左右两侧边分别设置有第一柔性推杆构件和第二柔性推杆构件,轻轨在转弯的时在控制部自动调节下,使得轻轨离心力与向心力达到平衡,轻轨可以平稳的转弯,安全可靠,结构简单,同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弯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并结合图2所示,一种外线型轻轨平衡调节装置,包括轻轨车辆30和支撑构件4,所述轻轨车辆30与支撑构件4之间设置有平衡构件,所述平衡构件的下部设置有轮部10,所述支撑构件上部中线位置设置有外线轨道3,所述轮部10与外线轨道2接触连接, 所述平衡构件包括控制部200,所述控制部200左右两侧边分别设置有第一柔性推杆构件110和第二柔性推杆构件10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柔性推杆构件110包括第一气缸130,所述第一气缸130套装有第一活塞杆120,所述第一活塞杆120的另一端连接在轻轨车辆30的左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柔性推杆构件100包括第二气缸20,所述第二气缸20套装有第二活塞杆21,所述第二活塞杆21的另一端连接在轻轨车辆30的右下端,所述轮部10包括驱动电机15,所述驱动电机15套装有导轮11。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15的中线位置设置有导杆12,所述导杆12的两端与支撑构件4之间均设置有导辊14,所述导杆12的左右两侧部与平衡构件之间均设置有连接部件16,所述支撑构件4的形状为T型。

本实用新型平衡构件包括控制部,控制部左右两侧边分别设置有第一柔性推杆构件和第二柔性推杆构件,轻轨在转弯的时在控制部自动调节下,使得轻轨离心力与向心力达到平衡,轻轨可以平稳的转弯,安全可靠,结构简单,同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