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延长杆的火车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8013发布日期:2018-08-24 19:25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延长杆的火车扶手,用于火车车门正对较低矮的站台或站台之外时,供乘客上下车时手扶。



背景技术:

老式火车车厢地板距离地面的距离超过了80厘米,对于一些较低的站台或停车室沉闷位置在站外之外时,许多行动不便者上下火车时非常吃力。尤其是下车时,因为扶手在身后,需要反手把握,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技术解决方案,通过所述带有延长杆的火车扶手,下车时不用反手也能把握扶手的延长杆,保持身体稳定。本实用新型表现为一种带有延长杆的火车扶手。

本实用新型由横杆、竖杆、圆角矩形片、滑动片、延长杆、转轴构成(图1)。

横杆有两根,包括横杆1、横杆2。横杆1的一端跟竖杆0的上端相连,一端上有垂直于横杆1截面的螺孔10。横杆2的一端跟竖杆0的下端相连,一端上有垂直于横杆1截面的螺孔11。

竖杆0是圆柱体构造,其两端分别跟横杆1、横杆2的无螺孔端相连。竖杆0垂直于横杆1、横杆2。

竖杆0的两侧上,有矩形槽8、矩形槽9。矩形槽8、矩形槽9从竖杆顶端向下,其长度小于竖杆0的长度。矩形槽8、弧形槽9在竖杆0上对侧分布。

圆角矩形片6的一端固定在竖杆底部,另一端有圆形孔7。圆角矩形片6的圆角构造,能够避免乘客触碰时被划伤。

滑动片3是半圆环构造(图2),其末端有矩形块12、矩形块13。矩形块12、矩形块13的宽度,小于矩形槽8、矩形槽9的长度。

矩形块12嵌在矩形槽8中,矩形块13嵌在矩形槽9中。矩形块12能够沿着矩形槽8上下滑动、矩形块13能够沿着矩形槽9上下滑动。

延长杆5是圆柱体构造,延长杆5穿过圆角矩形片7上的圆形孔7,圆形孔7限制着延长杆5在水平方向的运动。

延长杆5通过转轴4跟滑动片3的半圆弧底外缘固定在一起。延长杆5能够以转轴为中心,在垂直方向进行上下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图。

其中:0——竖杆;1——横杆;2——横杆;3——滑动片;4——转轴;5——延长杆;6——圆角矩形片;7——圆形孔;8——矩形槽;9——矩形槽;10——螺孔;11——螺孔;12——矩形块。

图2是滑动片的构造图。

其中:3——滑动片;12——矩形块;13——矩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横杆1的一端跟竖杆0的上端相连,一端上有垂直于横杆1截面的螺孔10。横杆2的一端跟竖杆0的下端相连,一端上有垂直于横杆1截面的螺孔11。

通过螺孔10、螺孔11,将横杆1、横杆2以及与其固定在一起的竖杆0固定在车门两侧。

竖杆0的两侧上,有矩形槽8、矩形槽9。滑动片3是半圆环构造,其末端有矩形块12、矩形块13。矩形块12嵌在矩形槽8中,矩形块13嵌在矩形槽9中。

矩形块12能够沿着矩形槽8上下滑动、矩形块13能够沿着矩形槽9上下滑动。

滑动片3通过转轴4跟延长杆5固定在一起,延长杆5能够以转轴为中心,在垂直方向进行上下转动。

延长杆5的一端穿过圆角矩形片6上的圆形孔7,能够在圆形孔7内上下运动。圆形孔7限制了延长杆5在水平方向的运动。

滑动片3运动到最低位置之后,竖杆0、延长杆5、圆角矩形片6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三角形构造,乘客可扶着延长杆5上下车时,因为手部给予延长杆5的作用力是向下或左右方向,延长杆5保持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