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架空乘人装置用调压抱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3090发布日期:2019-01-18 19:35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下架空乘人装置用调压抱索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设备连接件,尤其涉及一种井下架空乘人装置用调压抱索器。



背景技术:

井下架空乘人装置(即矿用索道)是结合我国煤矿井下巷道特点,研制、开发适应我国煤矿特征的系列化绳索运人系统,解决了矿山井下长距离、大垂度运送人员问题,缩短职工上下班时间,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了长时间连续运输,具有高效、安全等特点,成为煤矿井下运送人员的首选设备。架空乘人装置(即矿用索道)其工作原理类似于底面旅游索道,即它主要通过电动机带动减速机上的摩擦轮作为驱动装置,采用架空的无极循环的钢丝绳作为牵引承载,钢丝绳主要靠尾部张紧装置进行张紧,沿途依托绳轮支撑,以维持钢丝绳在托轮间的饶度和张力,抱索器将乘人吊椅与钢丝绳连接并随之做循环运行,从而达到运送人员的目的。然而,现有的抱索器主要为固定式结构,其紧固的钢丝绳压力不可调,导致长期使用后,钢丝绳与上、下压板间隙增大,导致钢丝绳出现滑动、磨损,缩短了钢丝绳使用寿命,同时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井下架空乘人装置用调压抱索器。

具体技术方案实现如下:一种井下架空乘人装置用调压抱索器,包括有上压板、连接板、下压板、调节杆和手柄,所述上压板左端设有第一夹持部,所述上压板右端与连接板左端上部焊接,所述上压板下端通过螺栓与下压板上端连接,所述下压板左端设有第二夹持部,所述连接板中部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连接板螺纹连接,且调节杆左端穿过连接板与下压板抵接,所述调节杆右端设有手柄。

优选地,所述上压板上表面开有长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为圆弧形。

优选地,所述第二夹持部为与第一夹持部对应的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井下架空乘人装置用调压抱索器,可对钢丝绳进行调压,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上压板,2-连接板,3-下压板,4-调节杆,5-手柄,6-钢丝绳,11-第一夹持部,12-螺栓,31-第二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见图1~2所示:一种井下架空乘人装置用调压抱索器,包括有上压板1、连接板2、下压板3、调节杆4和手柄5,所述上压板1左端设有第一夹持部11,所述上压板1右端与连接板2左端上部焊接,所述上压板1下端通过螺栓12与下压板3上端连接,所述下压板3左端设有第二夹持部31,所述连接板2中部设有调节杆4,所述调节杆4与连接板3螺纹连接,且调节杆4左端穿过连接板2与下压板3抵接,所述调节杆4右端设有手柄5。

优选地,所述上压板1上表面开有长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11为圆弧形。

优选地,所述第二夹持部12为与第一夹持部11对应的圆弧形。

具体地,安装过程中需先用上压板1将钢丝绳6卡住,然后用螺栓12插入上压板1中,注意此时上、下压板之间的螺栓12并未拧紧连接,需先拧动手柄5,使得调节杆4慢慢推动下压板3,一直抵紧钢丝绳6直至变形,之后再拧紧螺栓12,使得上、下压板连接紧固,确保上、下压板完全抱紧整个钢丝绳6,在长期使用后,可通过旋拧手柄5,通过调节杆4推动下压板3将钢丝绳6抵紧,从而达到调压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