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座式单轨列车转向架救援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1645发布日期:2018-12-25 20:09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跨座式单轨列车转向架救援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列车转向架救援工装。



背景技术:

跨座式单轨交通是一种全线高架的轨道交通系统,可以利用普通道路之上的空间,因此,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问题。同时,单轨列车由于使用橡胶轮胎和特殊转向架,对于陡坡、急弯适应性强,对地形无严格要求。另外,单轨列车系统由于采用电力牵引,列车运行中无排气污染,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因此,单轨列车具有有效利用城市空间、运行安全、适应地形能力强、环境效用优越、速度快、施工简便等优点。

单轨列车转向架在轨行区正线运营,因故障发生转向架严重破损时,搁置轨道梁上时,因轨道梁高架地形限制,各类救援无法进行,造成故障车八九小时无法下线,导致正线停运时间超长,全线瘫痪。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列车转向架救援工装,在单轨车发生转向架破损故障的情况下,使其能有效节约现场救援时间,降低社会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跨座式单轨列车转向架救援工装,包括可安装到转向架上且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辅助轮轴、套装在所述辅助轮轴上的辅助轮以及顶升工装,所述顶升工装包括与转向架可拆卸连接的安装座和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用于承受千斤顶的顶升力的承力件。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与转向架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开有通孔,所述承力件包括依次穿过两个分别位于两所述安装座上的通孔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位于两所述安装座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承力件还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连接轴的两端的轴套,两所述轴套分别位于两所述安装座的外侧,所述轴套的外表面具有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轴套与所述连接轴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多个所述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跨座式单轨列车转向架救援工装,在单轨车发生转向架破损故障的情况下,现场救援时间仅需18分钟。大大减少正线列车停运八九小时造成的巨大损失,可有效节约救援时间,降低社会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跨座式单轨列车转向架救援工装安装到转向架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列车转向架救援工装,包括可安装到转向架40上且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辅助轮轴10、套装在所述辅助轮轴10上的辅助轮20以及顶升工装30,转向架40上设有用于安装辅助轮轴10的轴孔,所述顶升工装30包括与转向架40可拆卸连接的安装座31和设置在所述安装座31上的用于承受千斤顶的顶升力的承力件,安装座31通过螺栓连接或者卡接等方式固定在转向架40上,安装座3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同样的,每个安装座31上可以分别设置一个承力件,也可以多个安装座31共用一个承力件,还可以是一个安装座31上安装多个承力件。承力件可以是与安装座31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设置。当单轨车发生转向架40破损故障时,先将安装座31安装到转向架40上,然后再将承力件安装在安装座31上,接着通过千斤顶将承力件向上顶起,从而转向架40的一端被千斤顶顶起,然后在转向架40上装上辅助轮轴10和辅助轮20,最后通过千斤顶将转向架40慢慢放下,直到辅助轮20接触到轨道梁为止,至此救援工装安装完毕,最后由司机将故障列车开回车库。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座31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座31的一端与转向架40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开有通孔311,所述承力件包括依次穿过两个分别位于两所述安装座31上的通孔311的连接轴32,所述连接轴32的两端分别位于两所述安装座31的外侧。安装救援工装时,先将一个安装座31与转向架40连接,再将连接轴32穿过安装座31上的通孔311,然后再在连接轴32上套上另一个安装座31,移动该另一个安装座31至合适位置后,实现该另一个安装座31与转向架40的连接。千斤顶可以直接作用于连接轴32的两端,从而将连接轴32顶起,进而将转向架40顶起。上述承力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力件还包括分别套设在所述连接轴32的两端的轴套33,两所述轴套33分别位于两所述安装座31的外侧,所述轴套33的外表面具有平面,优选轴套33为方形套,轴套33上的平面便于保证顶升方向垂直向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套33与所述连接轴32螺纹连接,便于调整轴套33的角度,同时轴套33的角度调整好之后,也容易保持在该角度不动,方便千斤顶的顶升。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座31上开设有多个所述通孔311,通孔311大致沿竖直方向分布。这样可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将连接轴32穿过安装座31上不同位置的通孔311,从而连接轴32的高度可调,现场救援更灵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