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运索道运载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4616发布日期:2019-08-09 21:06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货运索道运载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运索道运载器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货运索道运载小车。



背景技术:

货运索道是指用于运输货物的“索道”,多用于工矿企业和山区。主要形式有单线循环式索道和双线循环式索道两种,前者在循环运转并形成闭合环的钢丝绳两侧,等间距各挂若干个货厢,一侧货厢载货,另一侧货厢空载,钢丝绳既承载又牵引,后者在循环运转的钢丝绳两侧各加一条承载索,用以承受线路中的载荷,钢丝绳仅作牵引用。索道能跨越山谷、河流等,克服地面障碍物,非常适用于山区、林区、山岳型、景区等交通不便、地形复杂的地方,可节省人力物力,解放劳动力。

目前,国内货运索道上使用的运载小车,抱索器部分装卸不方便,松开拧紧螺栓时费时,操作使用不方便,小车通过托架式的平稳性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1325451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货运索道单轮运载小车,包括抱索器、小车吊臂,抱索器安装在小车吊臂中部;小车吊臂上部的孔中装有销轴,销轴上安装有滑轮,结构简单、部件少、抱索器锁紧可靠、可实现自动脱索,提高运输效率对钢丝绳的损伤小。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货物运载时,被运载的可能是管材类较长的货物,也可能是袋装类就短的其它货物,而小车不便于运输不同的货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货运索道运载小车,具有便于运载不同货物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货运索道运载小车,包括小车本体,所述小车本体包括顶板、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铰接在第一侧板两端的两个门板,所述顶板与底板平行,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垂直设置在底板与顶板之间,所述门板与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锁紧件,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管材类货物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门板相互配合围城一个相对密闭空间,门板铰接在第一侧板两端,要运输的货物是管材类较长的货物时,打开第一锁紧件,此时,两个门板与第二侧板脱离,将管材类货物垂直于门板放置在底板上,启动固定件,固定件可阻止管材类货物在小车内晃动,可运输管材类货物;要运输的货物是袋装等其它较短的货物时,将其放入小车内,此时,启动第一锁紧件,使得两个门板与第二侧板相对固定,小车本体处于相对密闭状态,袋装等其它较短的货物被锁在相对密闭的小车内,方便运输,可以用小车本体运输不同的货物。且门板与第二侧板脱离,将管材类货物垂直于门板放置在底板上时,只要管材的重心在底板上,即可运输不同长度的管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锁紧件包括设置在第二侧板上的卡勾和设置在门板上与卡勾相卡合的卡圈,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磁铁,所述门板上设置有用于与磁铁吸合的铁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勾与卡圈相卡合,此时,门板与第二侧板相固定,可将袋装等其它较短的货物放在在相对密封的小车本体内,当卡勾与卡圈相离时,门板与第二侧板相离,此时铁片与磁铁吸合,可将管材类货物放置在小车内,第一锁紧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施。铁片与磁铁吸合,可将门板固定在第一侧板上,阻止运输过程中门板的晃动,便于安全运输货物,延长门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一弹性半环和第二弹性半环,所述第一弹性半环远离底板一端设置有第一弹性连接段环,所述第一弹性连接段与第二弹性半环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管材类货物锁紧在第一弹性半环与第二弹性半环之间的第二锁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管材类货物放置在第一弹性半环与第二弹性半环之间,一定程度上可阻止管材类货物在底板上晃动;第一弹性连接段、第二弹性半环以及锁紧件的设置便于固定第一弹性半环与第二弹性半环之间的不同数量的管材类货物,且运输过程中,管材类货物不会脱离小车本体,便于稳定运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弹性半环上设置有用于供第一弹性连接段穿过的穿孔,所述锁紧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弹性连接段上的插块和设置在第二弹性半环上用于供插块插入的若干插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性连接段穿过穿孔,且插块插入插槽内时,可将管材类货物固定在第一弹性半环与第二弹性半环之间;当插块与插槽脱离,第一弹性连接段与第二弹性半环相离,此时,可将管材类货物从第一弹性半环与第二弹性半环之间取出,锁紧件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槽两端开口设置,所述插槽内设置有用于按压插块以使插块脱离插槽的按压块,所述按压块与插槽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压块与插槽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按压块可在插槽内活动,按压按压块,此时,插块与插槽脱离,从而方便拆卸管材类货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上沿着垂直于管材的轴向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弹性半环和第二弹性半环上设置有用于在滑槽内滑动的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沿着垂直于管材的轴向开设在底板上,滑块在滑槽内滑动,使得第一弹性半环与第二弹性半环可在底板上滑动,从而可调节第一弹性半环与第二弹性半环之间的距离,从而便于固定不同数量的管材类货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为燕尾槽,所述滑块为与燕尾槽相配合的燕尾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块与燕尾槽相互配合,可阻止第一弹性半环或第二弹性半环与底板脱离,从而便于稳定固定管材类货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设置有用于推动滑块的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滑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推动气缸,推动气缸推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推动滑块的方式简单,节约劳动力;推动气缸将滑块推动到合适位置后,不启动推动气缸,此时,推动气缸还能起到固定滑块位置的作用,阻止滑块滑动,从而便于稳定的固定管材类货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门板与第二侧板脱离,此时,可将管材类货物垂直于门板放置在底板上,启动固定件,固定件可阻止管材类货物在底板小车内晃动,方便运输管材类货物;要运输的货物的是袋装等其它较短的货物时,将其放入小车内,此时,启动第一锁紧件,使得门板与第二侧板相对固定,袋装等其它较短的货物被锁在密闭的小车内,可以用小车本体运输不同的货物;

2.铁片与磁铁吸合,可将门板固定在第一侧板上,阻止运输过程中门板的晃动,便于安全运输货物,延长门板的使用寿命;

3.第一弹性连接段、第二弹性半环以及锁紧件的设置便于固定第一弹性半环与第二弹性半环之间的不同数量的管材类货物,运输过程中,管材类货物不会脱离小车本体,便于稳定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用于运输袋装类货的物状态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用于运输管材类货物的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部分剖视图。

图6是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小车本体;11、顶板;12、底板;13、第一侧板;14、第二侧板;15、门板;2、第一锁紧件;21、卡勾;22、卡圈;23、磁铁;24、铁片;3、固定件;31、第一弹性半环;311、第一弹性连接段;32、第二弹性半环;4、插块;41、插槽;411、按压块;4111、弹簧;5、穿孔;6、滑槽;61、滑块;62、推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货运索道运载小车,包括小车本体1,小车本体1包括顶板11、底板12、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以及铰接在第一侧板13两端的两个门板15,顶板11与底板12平行,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垂直设置在底板12与顶板11之间,门板15与第二侧板14之间设置有第一锁紧件2,底板1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管材类货物的固定件3。底板12、顶板11、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和门板15相互配合围城一个相对密闭空间,门板15铰接在第一侧板13两端,方便将货物放进小车本体1内,要运输的货物是管材类较长的货物时,打开第一锁紧件2,此时,两个门板15与第二侧板14脱离,将管材类货物垂直于门板15放置在底板12上,启动固定件3,固定件3可阻止管材类货物在小车内晃动,可运输管材类货物;要运输的货物是袋装等其它较短的货物时,将其放入小车内,此时,启动第一锁紧件2,使得两个门板15与第二侧板14相对固定,小车本体1处于相对密闭状态,袋装等其它较短的货物被锁在相对密闭的小车内,方便运输,可以用小车本体1运输不同的货物。且门板15与第二侧板14脱离,将管材类货物垂直于门板15放置在底板12上时,只要管材的重心在底板12上,即可运输不同长度的管材。

参照图1、2,第一锁紧件2包括设置在第二侧板14上的卡勾21和设置在门板15上与卡勾21相卡合的卡圈22,卡勾21与卡圈22相卡合,此时,门板15与第二侧板14相固定,可将袋装等其它较短的货物放在在相对密封的小车本体1内,结合图3,当卡勾21与卡圈22相离时,门板15与第二侧板14相离,此时铁片24与磁铁23吸合,可将管材类货物放置在小车内,第一锁紧件2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施。第一侧板13上设置有磁铁23,门板15上设置有用于与磁铁23吸合的铁片24,铁片24与磁铁23吸合,可将门板15固定在第一侧板13上,阻止运输过程中门板15的晃动,便于安全运输货物,延长门板15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3、4,固定件3包括设置在底板12上的第一弹性半环31和第二弹性半环32,将管材类货物放置在第一弹性半环31与第二弹性半环32之间,一定程度上可阻止管材类货物在底板12上晃动;第一弹性半环31远离底板12一端设置有第一弹性连接段311和第二弹性半环32,第一弹性连接段311与第二弹性半环32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管材类货物锁紧在第一弹性半环31与第二弹性半环32之间的第二锁紧件。第一弹性连接段311、第二弹性半环32以及锁紧件的设置便于固定第一弹性半环31与第二弹性半环32之间的不同数量的管材类货物,且运输过程中,管材类货物不会脱离小车本体1,便于稳定运输。

参照图3、4,底板12上沿着垂直于管材的轴向开设有滑槽6,第一弹性半环31和第二弹性半环32上设置有用于在滑槽6内滑动的滑块61,滑槽6沿着垂直于管材的轴向开设在底板12上,滑块61在滑槽6内滑动,使得第一弹性半环31与第二弹性半环32可在底板12上滑动,从而可调节第一弹性半环31与第二弹性半环32之间的距离,从而便于固定不同数量的管材类货物。本实施例中,滑槽6为燕尾槽,滑块61为与燕尾槽相配合的燕尾块,燕尾块与燕尾槽相互配合,可阻止第一弹性半环31或第二弹性半环32与底板12脱离,从而便于稳定固定管材类货物。在其它实施例中,滑槽6还可以是T型槽,滑块61为与T型槽相配合的T型块。

参照图3、4,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上均设置有用于推动滑块61的推动气缸62,推动气缸62的活塞杆与滑块61连接,启动推动气缸62,推动气缸62推动滑块61在滑槽6内滑动,推动滑块61的方式简单,节约劳动力;推动气缸62将滑块61推动到合适位置后,不启动推动气缸62,此时,推动气缸62还能起到固定滑块61位置的作用,阻止滑块61滑动,从而便于稳定的固定管材类货物。

参照图4、5,第二弹性半环32上设置有用于供第一弹性连接段311穿过的穿孔5,锁紧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弹性连接段311上的插块4和设置在第二弹性半环32上用于供插块4插入的若干插槽41。第一弹性连接段311穿过穿孔5,且插块4插入插槽41内时,可将管材类货物固定在第一弹性半环31与第二弹性半环32之间;当插块4与插槽41脱离,第一弹性连接段311与第二弹性半环32相离,此时,可将管材类货物从第一弹性半环31与第二弹性半环32之间取出,锁紧件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施。

参照图5、6,插槽41两端开口设置,插槽41内设置有用于按压插块4以使插块4脱离插槽41的按压块411,按压按压块411,此时,插块4与插槽41脱离,从而方便拆卸管材类货物,按压块411与插槽41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4111,弹簧4111一端与插槽41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按压块411连接,按压块411可在插槽41内活动,方便按压按压块411。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卡勾21与卡圈22相卡合,此时,门板15与第二侧板14相固定,底板12、顶板11、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和门板15相互配合围城一个相对密闭空间,将货物放进小车本体1内,便于运输袋装等其它较短的货物;当卡勾21与卡圈22相离时,门板15与第二侧板14相离,此时铁片24与磁铁23吸合,门板15贴合在第一侧板13上,可将管材类货物放置在小车内,此时,启动固定件3,使第一弹性连接段311穿过穿孔5,且插块4插入插槽41内时,可将管材类货物固定在第一弹性半环31与第二弹性半环32之间;可以用小车本体1运输不同的货物,运输方便,操作简单。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