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式活动顶盖和铁路敞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1819发布日期:2020-05-20 00:16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对开式活动顶盖和铁路敞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开式活动顶盖和应用了该活动顶盖的铁铁路敞车。



背景技术:

铁路敞车是铁路运输中的主要车型,在已有的铁路货车总量中数量最多,它主要承担运送煤炭、矿石、矿建物资、木材、钢材等大宗货物的任务,也可以用来运送一些重型机械设备。铁路敞车按卸货方式不同可分为两类:—类是适用于人工或机械装卸作业的敞车,另一类是适用于大型工矿企业、站场、码头之间成列固定编组运输、用翻车机卸货的敞车。

目前,铁路敞车在运输煤炭之类的散粒货物时,煤炭的扬尘对铁路沿线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严重危害了铁路职工及线路周边人民群众的健康。同时也产生了不小的煤损,给国家造成了资源浪费,给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为了避免铁路敞车当中的货物散落,部分铁路敞车顶部安装有活动顶盖。但是现有的活动顶盖打开不便,开闭机构复杂,且需要人员介入,无法实现顶盖的自动打开/关闭。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铁路敞车活动顶盖所存在的打开困难、开闭机构复杂、无法自动开闭的问题,提供一种对开式活动顶盖和应用了该活动顶盖的铁路敞车。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对开式活动顶盖,包括:

所述对开式活动顶盖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于货厢顶部的所述顶盖单元,两个所述顶盖单元同步运动,每个所述顶盖单元端部均设有止挡机构,所述止挡机构沿货厢长度方向上的投影互相错开,拨盖装置可与其中一个所述顶盖单元的所述止挡机构抵接,实现所述顶盖单元的打开或关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挡机构包括触碰臂,所述触碰臂设置于所述端部横梁上,所述触碰臂凸出于所述顶盖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顶盖单元上的触碰臂关于货厢顶部中心对称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顶盖单元上的触碰臂数量为一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顶盖单元上的触碰臂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触碰臂在所述端部横梁沿货厢宽度方向间隔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部横梁朝上的侧面为安装面,其中一个所述顶盖单元的所述触碰臂位于所述端部横梁的中部区域,另一所述顶盖单元的所述触碰臂位于所述端部横梁的两端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碰臂沿货厢长度方向上的投影在竖直方向上互相错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碰臂沿货厢长度方向上的投影在水平方向上互相错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部横梁朝上的侧面为安装面,所述触碰臂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铁路敞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对开式活动顶盖,所述对开式活动顶盖设置于铁路敞车货厢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开式活动顶盖和铁路列车,活动顶盖设置于铁路敞车顶部。敞车行进过程中,通过活动顶盖上的止挡机构与设置在地面上的拨盖机构形成止挡,使得活动顶盖相对于敞车货厢发生运动,完成活动顶盖的打开或关闭。并且,对开式活动顶盖当中两个活动单元上的止挡机构设置于不同位置,各止挡机构沿列车行进方向上的投影互相错开,因此不同的止挡机构能够触碰特定位置的拨盖机构,能够自动完成预定的开盖或关盖动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设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开式活动顶盖的铁路敞车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开式活动顶盖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开式活动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路敞车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开式活动顶盖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适用于本实用新型中对开式活动顶盖的拨盖装置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开式活动顶盖处于折叠状态的立体图。

其中:

顶盖单元100;第一顶盖101;第二顶盖102;连接轴110;遮挡件120;端部横梁130;滑动机构140;滑动轨道200;第一轨道210;第二轨道220;第三轨道230;限位件240;拨盖装置300;立柱310;旋转机构320;拨盖机构330;升降机构340;配重机构350;爬梯380;护栏390;联动机构400;绳轮410;环形钢丝绳420;调节机构430;安装架800;支腿810;货厢900;侧墙910;端墙9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文中为组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货用铁路敞车主要用于运输煤炭、矿石、木材等大宗货物,为了便于装卸货物,其货厢顶部不设顶盖,铁路敞车的货厢一般由长度较长的侧墙、长度较短的端墙和底架组成。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敞车用对开式活动顶盖,能够在装卸货物时打开顶盖,方便货物的装卸;在运输或其他不需要装卸货物的时期关闭顶盖,防止货物散落造成污染。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开式活动顶盖以及其相关设备,包括安装架800、顶盖单元100、滑动轨道200和拨盖装置300:

安装架800包括安装板和支腿810,支腿810一端固定安装于侧墙910和端墙920,侧板固定安装于支腿810的另一端。侧板的尺寸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铁路敞车进行相应调整,并通过多个支腿810固定连接于货厢900,并作为活动顶盖系统当中顶盖单元的安装基础。顶盖单元100能够展开或折叠,并具有相应的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顶盖单元100处于展开状态时,能够对敞车货厢900的顶部进行封闭;顶盖单元100处于折叠状态时,能够收缩于货厢900沿长度方向的端部,使得货厢900顶部开启。顶盖单元100的一端设置有端部横梁130,端部横梁130上设置有止挡机构。

顶盖单元100的数量为两个,顶盖单元100包括第一顶盖101和第二顶盖102,两个顶盖单元100相对设置于货厢900的两侧,形成一种对开门式结构。相应的,货厢900上的第二轨道220也具有两段,设置于敞车货厢90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同时,两个顶盖单元100之间设有联动机构400,联动机构400能够使两个顶盖单元100的活动具有关联性,总是同时打开或关闭。

设置于安装架800上的滑动轨道200,其包括第一轨道210,第一轨道210沿水平方向设置于安装架800顶部;敞车货厢900包括侧墙910和端墙920,滑动轨道200成对设置于货厢900沿长度方向两侧的侧墙910上,顶盖单元100可在滑动轨道200内滑动,从而实现整个顶盖单元100的展开与折叠。

设置于地面的拨盖装置300,当铁路敞车运行时,拨盖装置300能够阻碍止挡机构的运动,使得止挡机构带动顶盖单元100与货厢900发生相对运动,完成顶盖单元100的展开与折叠。

优选的,请参阅图2和图3,止挡机构包括触碰臂,触碰臂设置于端部横梁130上方,且与端部横梁130固定连接。触碰臂沿货厢长度方向的投影不被顶盖单元100或者敞车中其他部分沿同方向的投影遮挡,换句话说,触碰臂的顶端要高于整个敞车其他部分。相应的,拨盖机构当中与止挡机构相碰触的部分也位于敞车的上部,由于触碰臂顶部高于其他部分,则拨盖机构只会与触碰臂发生碰撞,从而打开或关闭活动顶盖。

优选的,请参阅图2,两个顶盖单元100上的触碰臂关于货厢顶部的几何中心对称设置。通常情况下,货厢为长方体形,货厢顶部的几何中心即为货厢顶部长方形的几何中心。由于铁路敞车于轨道当中运行经常需要调头,将顶盖单元100上的触碰臂以中心对称形式设计,敞车掉头前后触碰臂与地面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例如,第一顶盖101上设有触碰臂a,第二顶盖102上设有触碰臂b,触碰臂a和触碰臂b关于货厢顶部几何中心对称设置;以地面作为参考系,列车调头后,触碰臂b移动到了列车调头前触碰臂a的位置,触碰臂a移动到了列车调头前触碰臂b的位置,虽然各个触碰臂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是多个触碰臂的整体位置相对于地面这一参考系并未发生变化,该设计形式可以保证及时敞车调头,触碰臂在调头前后的功能保持不变。

为便于描述,下文将敞车两端分为设有第一顶盖101的第一端和设有第二顶盖102的第二端,并以东南西北方向进行举例说明。通常情况下,敞车进入卸货地点卸货有三种方式:情况一、敞车由南向北驶入卸货地点,卸货完成后由北向南驶离卸货地点,整个过程中第一端始终位于靠北一侧,第二端始终位于靠南一侧,换句话说,敞车卸货时不调头;情况二、敞车由南向北驶入卸货地点,卸货完成后由北向南驶离卸货地点,进入卸货地点时第一端位于靠北一侧,第二端位于靠南一侧,离开卸货地点时,第一端位于靠南一侧,第二端位于靠北一侧,换句话说,敞车卸货完成后调头;情况三、敞车由南向北驶入卸货地点,卸货完成后继续由南向北行驶驶离卸货地点,整个过程中第一端始终位于靠北一侧,第二端始终位于靠南一侧,换句话说,敞车相当于经过卸货地点。

优选的,每个顶盖单元100上的触碰臂数量为一个,两个顶盖单元100上的触碰臂分别设置于货厢顶部两侧,以下结合实际情况对触碰臂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情况一:敞车第一端位于靠北侧,第一顶盖101上的触碰臂a位于货厢顶部靠西一侧,第二顶盖102上的触碰臂b位于货厢顶部靠东一侧,拨盖装置d设置于铁路东侧。敞车由南向北行驶进入卸货地点,驶入前活动顶盖处于关闭状态,经过拨盖装置300时,拨盖装置d和触碰臂b接触,使得第二顶盖102折叠收缩,同时通过联动机构带动第一顶盖101折叠收缩,完成活动顶盖的打开。卸货完成后,活动顶盖处于打开状态,由北向南驶离卸货地点经过拨盖装置300时,拨盖装置d和触碰臂b接触,使得第二顶盖102展开,同时通过联动机构带动第一顶盖101展开,完成活动顶盖的关闭。

情况二:敞车调头后,相当于触碰臂a和触碰臂b的位置互换,敞车的第二端位于靠北侧,仍然按照情况一当中的过程完成活动顶盖的打开和关闭。

情况三:敞车第一端位于靠北侧,进入卸货地点和活动顶盖打开的过程与情况一相同。卸货完成后,敞车继续沿轨道由南向北行驶驶离卸货地点,经过设置于铁路西侧的拨盖装置c,拨盖装置c与触碰臂a发生接触,使得第一顶盖101展开,同时通过联动机构带动第二顶盖102展开,完成活动顶盖的关闭。换句话说,拨盖装置d用于打开活动顶盖,拨盖装置c用于关闭活动顶盖,同时由于触碰臂中心对称设置,无论敞车调头与否,拨盖装置c和d的作用始终不变。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对情况一、二、三描述中涉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只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优选的,请参阅图1和图2,每个顶盖单元100上均设置有两个触碰臂,且位于同一顶盖单元100上的两个触碰臂分别设置于沿货厢宽度方向的两侧;相应的,拨盖装置300也成对设置于铁路轨道的两侧,在活动顶盖打开或关闭时分别对应于两个触碰臂。由于活动顶盖受重量和结构限制,触碰臂所能提供的力大小有限,对于活动顶盖整体重量较大的情况,只设置一组拨盖装置300和触碰臂可能导致打开或关闭力不足;同时,由于拨盖装置300的结构限制,其与触碰臂的接触点靠接敞车货厢的宽度两侧,设置一个拨盖装置300,只对活动顶盖上某一侧的触碰臂施加作用力,可能导致活动顶盖两个滑动轨道200处的滑动不匹配,造成卡死或滑动不顺畅的情况。设置两个触碰臂,一方面能够增加打开或关闭活动顶盖的作用力,另一方面能够从活动顶盖的两侧同时施力,避免两滑动轨道200处滑动机构140的滑动不同步。

在一些实施例当中,多个触碰臂沿着货车宽度方向错位设置。例如第一顶盖101上的触碰臂设置于中间位置,第二顶盖102上的触碰臂设置于端部横梁130靠近两端的位置。从上方向下伸入的拨盖机构330能够设置于不同位置,并触碰特定位置的触碰臂,完成预定开闭盖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当中,多个触碰臂沿着货车高度方向错位设置。例如第一顶盖101上的触碰臂向上伸出20cm,第二顶盖102上的触碰臂向上伸出10cm,两个触碰臂在存在一定高度差。调整拨盖机构330的高度,并碰触伸出长度较高的触碰臂,完成预定的开闭盖动作。

优选的,请参阅图2和图3,端部横梁130朝上的侧面为安装面,触碰臂均固定连接于安装面。例如,端部横梁130由方管制成,其两端固定连接于两个顶盖单元110端部的滑动机构140,方管一侧面朝上作为安装面;同时,拨盖装置300当中与触碰臂接触的部分可视为在敞车上方自上而下延伸形成。由于活动顶盖单元100端受力并且对整个顶盖单元100的滑动起引导作用,故端部的滑动机构140结构体积一般较大,为了避免拨盖装置300从侧面伸入并与滑动机构140发生干涉,故将触碰臂设置于端部横梁130的顶面,拨盖装置300自上而下设计,并且也能够避免拨盖装置300从侧面伸入时碰到不应触碰的触碰臂。此外,触碰臂也能够偏向货厢顶部中心设置,减少由于触碰臂与拨盖装置300接触受力而对端部横梁130产生的力矩。

优选的,触碰臂也可设置于顶盖单元100的两侧,相应的,拨盖装置300由侧面向敞车靠近并与触碰臂接触。为简化拨盖装置300结构,降低拨盖装置300的高度,可将触碰臂设置于顶盖单元100的侧面。

具体的,每个顶盖单元100上均设置有一个触碰臂,且两个触碰臂设置于敞车的两侧。例如,由南向北行驶的敞车,第一顶盖101上的触碰臂a设置于西侧,第二顶盖102上的触碰臂b设置于东侧,且触碰臂a和触碰臂b的高度相同。由于两个顶盖单元100为对开式设计,且设有联动机构,故触碰臂a和触碰臂b可视为沿货厢顶部几何中心对称设置。设置于顶盖单元100侧面的触碰臂工作原理与设置于顶盖单元100顶部的触碰臂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由于活动顶盖单元100端部受力并且对整个顶盖单元100的滑动起引导作用,端部的滑动机构140结构体积一般较大,可将触碰臂设置于滑动机构140的侧面,以简化顶盖单元100的结构。

请参阅图1和图3,活动顶盖包括安装架800、顶盖单元100、滑动轨道和拨盖装置300:

优选的,顶盖单元100包括多个遮挡件120和多个连接轴110。多个遮挡件120用于遮盖货厢的顶部敞口。多个连接轴110相互平行并可滑动地设置在货厢的顶部敞口处,多个连接轴110具有两两间隔预设距离的第一状态,以及两两相对抵靠的第二状态。每个遮挡件120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两个连接轴110连接,当多个连接轴110处于第一状态时,多个遮挡件120遮盖货厢900的顶部敞口。遮挡件120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通过铰链结构铰接在一起,且具有相对展开的状态和相对折叠的状态。第一盖板远离第二盖板的一侧与一个连接轴110铰接,第二盖板远离第一盖板的一侧与相邻的连接轴110铰接,当多个连接轴11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处于相对展开的状态。当多个连接轴110处于两两相对抵靠的第二状态时,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相对折叠,从而货厢900的顶部敞口打开。并且,连接轴110两端设置有滑动机构140,滑动机构140设置于滑动轨道200内,使得连接轴110可沿滑动轨道200滑动,进而带动顶盖单元100展开或折叠。优选的,第一轨道210的长度大于侧墙910的长度,顶盖单元100处于收缩状态时,可完全收缩于第一轨道210凸出于敞车货箱900顶部的凸出段,使得货箱900顶部完全打开。

优选的,请参阅图2和图4,滑动轨道还包括第二轨道220和第三轨道230。第一轨道210沿水平方向设置于安装架800顶部,第二轨道220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安装架800侧面,第三轨道230连接第一轨道210和第二轨道220;其中,第二轨道220和第三轨道230可视为第一轨道210凸出于敞车货厢900的凸出段向下弯折得到。当顶盖单元100处于折叠状态时,能够全部收缩于第二轨道220或第二轨道220和第三轨道230内,使得货厢900顶部完全开放。由于顶盖单元100即使收缩后仍具有一定厚度,所以容纳折叠状态下顶盖单元100的滑动轨道200应具有一定长度。设置竖直方向上的第二轨道220,可以避免由于第一轨道210凸出货厢900的凸出段过长,使得相邻两个货厢900之间的间距变短甚至发生干涉。

上述将顶盖单元100收缩至第一轨道210凸出于敞车货厢900的凸出段,或是收缩于设置于货厢900延长度方向两端侧面的第二轨道220内,均是为了使货厢900顶部完全打开。因铁路敞车,特别是运送煤炭、石料等散粒状货物的铁路敞车,其卸货时通常是将敞车货厢900通过翻车机翻转180°,从而将货物倾倒出货厢900。若顶盖单元100收缩后不能使货厢900顶部完全打开,一方面会影响货物倾倒的速率,另一方面货物倾倒时也会冲击顶盖单元100,存在造成顶盖单元100损坏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当中,对于设置有联动机构的对开式活动顶盖,只在顶盖单元100当中的某一个上设置止挡机构,以下以第一顶盖上设置止挡机构为例进行说明。敞车运行时,顶盖单元100处于关闭状态,设置有第二顶盖的一端首先经过拨盖装置300,由于第二顶盖上不设止挡机构,货厢900的前半部分不会和拨盖装置300发生碰撞。货厢900后半部分,即第一顶盖所封闭的部分经过拨盖装置300时,拨盖装置300和第一顶盖可活动一端上的止挡机构碰撞,带动第一顶盖折叠并相对于货厢900产生运动;同时,第一顶盖通过联动机构带动第二顶盖运动,二者运动速度相同,方向相反。当第一顶盖完全折叠收缩时,第二顶盖也同步完成折叠收缩,使得货厢900顶部完全打开。此时相当于第一顶盖作为主动件,带动作为从动件的第二顶盖运动。但应注意,此种主被动配合形式的对开式活动顶盖,想要关闭顶盖,敞车需要调头,即关闭顶盖时需要设置有第一顶盖的一端首先经过拨盖装置300,方可正常完成顶盖的关闭动作。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当中,对于设置有联动机构的对开式活动顶盖,两个顶盖单元100上均设置有止挡机构,两个顶盖单元100上的止挡机构错位设置。例如,敞车由南向北行驶时,第一顶盖位于货厢900上靠北部的一端,即敞车经过拨盖装置300时第一顶盖首先经过拨盖装置300,第一顶盖上的止挡机构设置于敞车西侧,而第二顶盖上的止挡机构设置于敞车东侧。敞车进入卸货地点卸货时,顶盖单元100处于关闭状态,敞车首先经过设置于卸货地点南部的开盖用拨盖装置300,开盖用拨盖装置300设置于铁路轨道东侧。敞车经过时,位于东侧的开盖用拨盖装置300不会与第一顶盖上位于西侧的止挡机构碰撞,只会与第二顶盖上位于东侧的止挡机构碰撞,并带动第二顶盖折叠,同时第二顶盖通过联动机构带动第一顶盖折叠,完成顶盖单元100的打开。敞车卸货完毕后继续由南向北行驶(在图中用箭头标示南北方向),经过卸货地点北部的关盖用拨盖机构,关盖用拨盖机构设置于铁路轨道西侧。敞车经过时,位于西侧的关盖用拨盖装置300不会与第二顶盖上位于东侧的止挡机构碰撞,只会与第一顶盖上位于西侧的止挡机构碰撞,并带动第一顶盖展开,同时第一顶盖通过联动机构带动第二顶盖展开,完成顶盖单元100的关闭。

优选的,请参阅图2,联动机构包括传动轮、环形传动件和端部横梁,两个传动轮设置于货厢90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环形传动件设置于两个传动轮上,并可绕着传动轮转动,环形传动件位置较为靠上的半部分为上侧传动件,位置较为靠下的传动件为下侧传动件,两个顶盖单元100的端部横梁分别固定连接于上侧传动件和下侧传动件。例如,第一顶盖连接于上侧传动件,第二顶盖连接于下侧传动件,当第一顶盖折叠使顶盖单元100打开时,第一顶盖端部横梁向左运动,带动上侧传动件向左运动,使得环形传动件逆时针转动。同时,下侧传动件向右运动,并带动第二顶盖端部横梁向右运动,使得第二顶盖折叠。

优选的,如图5所示,联动机构400包括链轮和链条,图中只示出了链轮链条的部分结构。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上端部横梁处的滑动机构140,分别通过长连接板和短连接板和链条固定连接,同时,为了防止链条因自身重量下垂,安装架上还设有链条支撑板,链条穿过多个链条支撑板上的开槽。链轮链条控制顶盖单元同步打开的工作原理与传动轮和传动件的工作原理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链轮和链条配合、绳轮和钢丝绳配合等只是一些可实施的方式,其他常见的同步传动机构,如带轮和皮带等,均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活动顶盖系统。

优选的,对于设置有联动机构400的对开式活动顶盖,联动机构400还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可以主动驱动联动机构400,使得联动机构400带动顶盖单元100完成打开或关闭。例如,对于上述设有传动轮410和环形传动件420的顶盖单元100,驱动机构为电机,电机直接连接或通过减速机构连接于传动轮410,并能驱动传动轮410转动,环形传动件420张紧于传动轮410,传动轮410转动可带动环形传动件420转动,进而带动顶盖单元100运动。又例如,对于设有链条和链轮作为联动机构400的活动顶盖系统,链条链轮的布置方式及与顶盖单元100的连接方式,与上述传动轮410和传动件的设置方式类似。设置电机,电机可连接于链轮,驱动链轮带动链条转动,或是连接于链条,直接驱动链条转动。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两种形式只是驱动机构和联动机构400的一些可实施方式,机械领域内其他常见驱动机构和联动机构400亦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活动顶盖系统。

优选的,请参阅图7,联动机构400上设有调节机构430。如图7所示,调节机构430包括螺栓,传动轮410通过调节机构430安装于顶盖单元100上,通过调节螺栓,可以调整两个传动轮410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环形传动件420的张紧力。应当理解的是,螺栓只是一种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其他常见张紧力调节机构亦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

优选的,请参阅图6,滑动轨道200还包括限位件240,对于只有第一轨道210的滑动轨道200,限位件240设置于第一轨道210的两端末端。对于包括第二轨道220、第三轨道230的滑动轨道200,限位件240设置于第二轨道220竖直方向靠下的末端。顶盖单元100当中的滑动机构140滑动设置于滑动轨道200当中,为了防止顶盖单元100收缩时,滑动机构140从滑动轨道200当中脱出,在第二轨道220末端设置限位件240。顶盖单元100收缩时,最靠近限位件240的滑动机构140与限位件240接触,并不再继续移动,使得滑动机构140不会从滑动轨道200当中脱出。

优选的,请参阅图1,拨盖装置300的数量为2个,2个拨盖装置300相对设置于铁路轨道的两侧。相应的,止挡机构也设置有2个,在顶盖单元100打开或关闭时分别对应于2个拨盖装置300。由于顶盖单元100受重量和结构限制,止挡机构所能提供的力大小有限,只设置一组止挡机构和拨盖装置300可能会导致打开或关闭力不足;同时,由于拨盖装置300设置于铁路两侧,设置一个拨盖装置300时,只对顶盖单元100上某一侧的止挡机构施加作用力,可能导致活动顶盖系统两个滑动轨道200处的滑动不匹配,造成卡死现象。设置两个拨盖装置,一方面能够增加对顶盖单元100的作用力,另一方面能够从顶盖单元100两侧同时施力,避免两滑动轨道200处的运动不匹配。

优选的,顶盖单元100当中遮挡件120的材质为刚性材质。刚性遮挡件120形状为长方体形,其长度等于货厢900顶部的宽度,厚度可根据具体需求而定,一般情况下厚度在1mm-20mm范围内。刚性遮挡件120能够在顶盖单元100打开时,遮盖货厢900顶部,防止外部杂物进入货厢900内,或是货厢900内的货物散落。同时,刚性遮挡件120还能起一定的连接作用,使得连接轴110两端的滑动机构140运动保持同步。进一步的,为了避免两个相邻的刚性遮挡件120之间留有缝隙,可在两个刚性遮挡件120的缝隙处填充有篷布等柔性材料,既不影响顶盖单元100的正常伸缩,又可以防止因刚性遮挡件120之间缝隙导致的货物散落或杂物进入。

优选的,活动顶盖系统还包括锁紧机构。锁紧机构设置于顶盖单元100上,当顶盖单元100展开,对货厢900顶部进行封闭后,锁紧机构能够对顶盖单元100进行锁止,使得顶盖单元100处于展开状态无法折叠,并保持对货厢900的封闭。例如,对于对开式活动顶盖,锁紧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两个顶盖单元100上的锁体和锁舌,两个顶盖单元100展开时,锁体和锁舌相互靠近,顶盖单元100完全展开时,锁舌插入锁体内,在不受到超过一定大小的力的作用时,锁舌和锁体保持锁止状态,使得两个顶盖单元100无法折叠。由于敞车运行时自身晃动,或是一些其他意外因素对顶盖单元100施加力,可能导致顶盖单元100在敞车行驶时意外打开,设置锁紧机构可以避免顶盖单元100因意外打开。

以下对适用于本实用新型中对开式活动顶盖的拨盖机构做补充说明: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当中的拨盖装置300包括立柱310、旋转机构320和拨盖机构330:立柱310固定设置于轨道两侧的地面上,作为整个拨盖装置300的安装基础;旋转机构320可转动地设置于立柱310顶部,旋转机构320包括旋转臂、旋转支撑和旋转电机,旋转臂通过旋转支撑可转动地连接于立柱310,立柱310竖直设置,旋转臂水平设置,旋转臂可在水平面内转动,驱动电机作为旋转臂的动力源,可以直接或通过旋转支撑间接驱动旋转臂转动;拨盖机构330设置于旋转臂远离立柱310的一端,拨盖机构330能够在设有活动顶盖的敞车经过两侧设有拨盖装置300的轨道处时,止挡活动顶盖,但不影响敞车的正常行驶,使得活动顶盖和敞车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完成活动顶盖的打开或关闭。当旋转臂转动至于轨道平行时,称为初始状态,当旋转臂转动至轨道上方时,称为工作状态;对于不需要打开或关闭活动顶盖时,例如轨道上经过的车辆为普通货车或其他不设活动顶盖的敞车,旋转臂处于初始状态,由于立柱310与轨道之间设有一定距离,且旋转臂与轨道平行,则整个拨盖装置300完全处于轨道外侧,不影响敞车的正常行驶;当需要打开和关闭活动顶盖时,旋转机构320驱动旋转臂向轨道一侧转动90°,旋转臂位于轨道上方,拨盖装置300能够止挡活动顶盖从而完成对其的打开或关闭。

具体的,于图示实施例当中,铁路敞车活动顶盖为纵向对开可折叠式活动顶盖,其包括两个顶盖单元100,每个顶盖单元100可活动的一端设置有触碰头,触碰头向上伸出并高于活动顶盖其他部位。设有活动顶盖的铁路敞车进入散料场站时,活动顶盖处于关闭状态,经过活动顶盖拨盖装置300时,旋转臂处于工作状态,使得拨盖机构330位于铁路轨道上方,且拨盖装置300和触碰头在敞车行驶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拨盖装置300能够止挡触碰头,使得顶盖单元100相对于地面静止,同时敞车主体仍在继续前进,即活动顶盖与敞车主体之间发生位移,通过该种方式,完成铁路敞车活动顶盖的打开;当活动顶盖打开至极限位置无法再继续运动时,为了避免拨盖装置300继续和触碰头止挡,导致拨盖装置300或活动顶盖损坏,活动顶盖完全打开后,旋转机构320带动旋转臂向敞车行进方向一侧转动,带动拨盖装置300与触碰头脱离,敞车和活动顶盖继续前进。活动顶盖的关闭过程与此相同。

优选的,活动顶盖拨盖装置300还包括升降机构340,升降机构340使之与旋转机构320和拨盖机构330之间,能够带动拨盖机构330上下移动。由于铁路敞车类型多种多样,活动顶盖的种类也不相同,导致活动顶盖上用以触碰并形成止挡的触碰头具有多种高度,为了适应不同高度的活动顶盖,开闭机构设置有升降机构340,升降机构340能够带动拨盖机构330上下运动,使拨盖装置300用以止挡活动顶盖的部位处于不同高度。同时,升降机构340也能够在活动顶盖完全打开或关闭时同时上升,以使拨盖机构330与活动顶盖脱离,防止拨盖装置300或活动顶盖损坏。

具体的,升降机构340包括升降机架、升降轨道、升降电机和丝杠,升降轨道固定垂直设置于旋转臂远离立柱310的一端,升降机架滑动设置于升降轨道内,丝杠包括丝杠轴和丝杠螺母,丝杠轴连接于升降电机,丝杠螺母固定连接于升降机架,升降电机驱动丝杠轴转动,丝杠螺母将丝杠轴的转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并带动固连于其上的升降机架沿着升降轨道上下滑动。

优选的,旋转支撑包括轴承、连接机架和齿轮传动单元,轴承内圈固定连接于立柱310,外圈套设有从动齿轮,连接机架一端固定连接于从动齿轮朝向上的一侧面,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旋转臂,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并组成齿轮传动单元,旋转电机转动,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连接机架转动,连接机架带动旋转臂旋转。

优选的,齿轮传动机构还包括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为一个或多个,传动齿轮设置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主动齿轮、传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互相啮合。由多级传动齿轮构成的齿轮传动单元,能够通过较小的驱动力驱动旋转机构320转动,相应的旋转电机的额定输出功率减小,旋转电机的尺寸和重量减小,使得整个拨盖装置300的尺寸和重量减小。

优选的,活动顶盖拨盖装置300还包括配重机构350,配重机构350包括配重单元和传递单元,传递单元连接于配重单元,同时拨盖装置300包括拨盖臂和定位块,拨盖臂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旋转机构320,另一端与传递单元连接,定位块固定设置于旋转机构320上,配重单元能够通过传递单元对拨盖臂施加作用力,使得拨盖臂抵靠在定位块上并处于垂直向下的状态。

优选的,传递单元包括定滑轮组和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配重单元,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拨盖臂,钢丝绳绕设于定滑轮组,并通过定滑轮组将配重单元产生的垂直方向的力转化为作用于拨盖臂的水平方向的力。

优选的,定滑轮组包括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第一定滑轮设置于立柱310上端,第二定滑轮设置于旋转机构320远离立柱310一端的顶部,第三定滑轮设置于旋转机构320远离立柱310一端的底部,且第三定滑轮的下端和拨盖臂的下端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立柱上设有爬梯380和护栏390,爬梯380能够方便操作人员爬上立柱顶部,对拨盖装置进行维护和保养,护栏390能够防止人员攀爬爬梯380时意外跌落,减少人员受伤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铁路敞车,其顶部设置有上述的对开式活动顶盖,顶盖可以封闭或打开敞车顶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对开式活动顶盖和设有该活动顶盖的铁路敞车,能够通过将止挡机构进行和拨盖装置组合设计,使得敞车在铁路上沿预订轨道运行时,在特定位置,通过特定的止挡机构与拨盖机构配合,自动完成活动顶盖的打开和关闭,结构简单,无需人工操作。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