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贯通式厢式中置轴列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1454发布日期:2020-06-09 18:54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贯通式厢式中置轴列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运输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贯通式厢式中置轴列车。



背景技术:

厢式中置轴列车是将货车、中置轴挂车等运载单元进行组合,组成超长汽车列车从事运输事业,并将汽车列车与甩挂列车与甩挂、甩箱等运输装置模式结合,提升货运车辆装备水平,对于提高运输装置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物流的转型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满意的经济效益。厢式中置轴列车,与厢式半挂列车相比,转弯半径小,道路的通过性更好。为此,国家标准规定厢式中置轴列车的总长可以更长,这样与厢式半挂车列车相比,厢体容积更大,可实现更多的装载容积。厢式中置轴列车属于国家鼓励车型。

现有的厢式中置轴列车,前车后门为双扇门,后车前面为封闭式结构;当需要采用叉车装货时,需要将前、后车分离,分别进行装货,装完货后再将前后车连接在一起;存在操作繁琐,装货效率低下的缺点,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贯通式厢式中置轴列车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贯通式厢式中置轴列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厢式中置轴列车采用叉车装货时,需要将前、后车分离,分别进行装货,装完货后再将前后车连接在一起;存在操作繁琐,装货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贯通式厢式中置轴列车,包括前厢式列车和后厢式列车,所述前厢式列车包括有整车动力机构的牵引车,且牵引车的后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前厢式列车下方的前车车体,所述前车车体底部的后方固定安装有牵引钩,且牵引钩上固定安装有朝向前厢式列车后方的牵引杆,所述后厢式列车的下方设置有带有轮胎的后车车体,且后车车体底部的前方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牵引杆的一端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前厢式列车和后厢式列车通过牵引杆形成同步运动,所述前厢式列车的后部设置有前车厢体的后门,且前车厢体的后门采用四扇折叠式门结构,所述后厢式列车的前方设置有后车厢体的前门,且后车厢体的前门采用四扇折叠式门结构,所述后车厢体的前门内部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位于后车车体上的转动铰链,且转动铰链上安装有位于四扇折叠式门结构下方的摆渡桥板。

进一步的,所述前车厢体的后门的四扇折叠式门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前厢式列车两侧内壁上的第一铰座,且第一铰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肋板,所述第一肋板远离第一铰座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门板,且第一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铰座,所述第二铰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肋板,且第二肋板远离第二铰座的一端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门板,所述第二门板外侧壁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锁扣。

进一步的,所述后车厢体的前门内部的四扇折叠式门结构位于摆渡桥板的一侧,且摆渡桥板的长度与前厢式列车和后厢式列车之间的距离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摆渡桥板包括高强度钢板,且高强度钢板底部的外壁上焊接有等距离呈条形分布的加强筋,高强度钢板顶部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四扇折叠式门结构由两个第一门板、两个第二门板、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共同组成,且四扇折叠式门结构开启时,先打开位于中心的两个第二门板,最后开启位于两侧的两个第一门板。

进一步的,所述前车厢体的后门内的四扇折叠式门结构与后车厢体的前门内的四扇折叠式门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门板底端的外壁上焊接有插销,且前厢式列车和后厢式列车靠近第一门板的端部外壁上焊接有固定套,插销插接在固定套的内部形成对第一门板在前厢式列车或者后厢式列车上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摆渡桥板沿着转动铰链竖直旋转,且摆渡桥板的顶端搭接在前厢式列车后端的前车厢体的后门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前车厢体的后门内的四扇折叠式门结构与后车厢体的前门内的四扇折叠式门结构打开后,前厢式列车与后厢式列车通过摆渡桥板形成贯通式厢体通道。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贯通式厢式中置轴列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厢式中置轴列车,前厢式列车与后厢式列车通过摆渡桥板形成贯通式厢体通道,实现前后车不分离的情况下,同时装货,简化了装货操作,提高装货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厢式中置轴列车,前车后门为四扇折叠门结构,后车前门也为四扇折叠门结构,解决就传统上两扇门占用空间大的弊端,便于人们对前厢式列车后部与后厢式列车前部的打开,结构新颖,设计合理,方便了人们的操作。

(3)整体结构操作性强,牵引可靠性好,满足物流灵活配厢的需求,对于提高运输装置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物流的转型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牵引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摆渡桥板翻转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车厢体的后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摆渡桥板的收起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厢式列车、2后厢式列车、3牵引杆、4前车厢体的后门、5后车厢体的前门、6摆渡桥板、7转动铰链、8前车车体、9牵引车、10牵引钩、11连接架、12第一铰座、13第一肋板、14第一门板、15第二铰座、16第二肋板、17第二门板、18固定锁扣、19后车车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贯通式厢式中置轴列车,如图1-图5所示,包括前厢式列车1和后厢式列车2,前厢式列车1包括有整车动力机构的牵引车9,牵引车9作为该列车的动力源,对该列车起到牵引的作用,且牵引车9的后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前厢式列车1下方的前车车体8,前车车体8底部的后方固定安装有牵引钩10,且牵引钩10上固定安装有朝向前厢式列车1后方的牵引杆3,后厢式列车2的下方设置有带有轮胎的后车车体19,且后车车体19底部的前方固定安装有连接架11,通过牵引钩10、牵引杆3和连接架11的配合,把前厢式列车1和后厢式列车2连为一体,实现对货物转运的需求,连接架11与牵引杆3的一端形成固定连接,前厢式列车1和后厢式列车2通过牵引杆3形成同步运动,前厢式列车1的后部设置有前车厢体的后门4,且前车厢体的后门4采用四扇折叠式门结构,便于人们对门板的开启,方便人们装卸货物,后厢式列车2的前方设置有后车厢体的前门5,且后车厢体的前门5采用四扇折叠式门结构,后车厢体的前门5内部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位于后车车体19上的转动铰链7,且转动铰链7上安装有位于四扇折叠式门结构下方的摆渡桥板6,在门板开启后,摆渡桥板6沿着转动铰链7旋转,摆渡桥板6的顶端搭接在前厢式列车1上,实现前厢式列车1和后厢式列车2的贯通。

进一步的,前车厢体的后门4的四扇折叠式门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前厢式列车1两侧内壁上的第一铰座12,且第一铰座1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肋板13,第一肋板13远离第一铰座12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门板14,第一门板14通过第一肋板13沿着第一铰座12的旋转,达到第一门板14打开的目的,且第一门板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铰座15,第二铰座15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肋板16,且第二肋板16远离第二铰座15的一端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门板17,第二门板17通过第二肋板16沿着第二铰座15的旋转,实现第二门板17与第一门板14之间的叠合,第二门板17外侧壁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锁扣18,对门板起到锁止的效果。

进一步的,后车厢体的前门5内部的四扇折叠式门结构位于摆渡桥板6的一侧,且摆渡桥板6的长度与前厢式列车1和后厢式列车2之间的距离相适配,使得摆渡桥板6沿着转动铰链7旋转之后,可搭接在前厢式列车1上,保证了前厢式列车1和后厢式列车2之间的贯通。

进一步的,摆渡桥板6包括高强度钢板,且高强度钢板底部的外壁上焊接有等距离呈条形分布的加强筋,高强度钢板顶部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纹,提高了摆渡桥板6的支撑强度,且达到很好的防滑的效果。

进一步的,四扇折叠式门结构由两个第一门板14、两个第二门板17、第一肋板13和第二肋板16共同组成,且四扇折叠式门结构开启时,先打开位于中心的两个第二门板17,最后开启位于两侧的两个第一门板14,折叠式门结构的设计,满足前厢式列车1和后厢式列车2之间间隙小的弊端,便于人们对门板的开启。

进一步的,前车厢体的后门4内的四扇折叠式门结构与后车厢体的前门5内的四扇折叠式门结构相同,结构相同的门板,便于实际生产中的制造,方便后期的维修和更换。

进一步的,两个第一门板14底端的外壁上焊接有插销,且前厢式列车1和后厢式列车2靠近第一门板14的端部外壁上焊接有固定套,插销插接在固定套的内部形成对第一门板14在前厢式列车1或者后厢式列车2上的固定,插销与固定套的配合,实现对门板的锁止和开启。

进一步的,摆渡桥板6沿着转动铰链7竖直旋转,且摆渡桥板6的顶端搭接在前厢式列车1后端的前车厢体的后门4内部,采用旋转后搭接的方式,更便利的使用前厢式列车1和后厢式列车2之间的贯通。

进一步的,前车厢体的后门4内的四扇折叠式门结构与后车厢体的前门5内的四扇折叠式门结构打开后,前厢式列车1与后厢式列车2通过摆渡桥板6形成贯通式厢体通道,实现从后厢式列车2向前厢式列车1内部的货物装卸。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由于前厢式列车1与后厢式列车2的厢体之间的间隙长度有限,若前车厢体的后门4与后车厢体的前门5为双扇门,这样车门打开时与对方的厢体之间产生干涉,无法正常打开,故本实用新型的前车厢体的后门4与后车厢体的前门5采用四扇折叠式门结构,首先将两个第二门板17沿着第二铰座15旋转,从而把中间的两扇门进行折叠,然后再通过第一肋板13沿着第一铰座12翻转,实现四扇门的完全打开;前车厢体的后门4与后车厢体的前门5打开后,操作者将摆渡桥板6沿着转动铰链7由竖直向前转动,使摆渡桥板6的前端搭在前厢式列车1上的前车车体8上,这样就实现叉车从后厢式列车2的后门驶入后车车厢内,经过摆渡桥板6驶入前厢式列车1的车厢内,实现装卸货物作业。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