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栏、车厢连接结构及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29891发布日期:2021-01-26 07:42阅读:70来源:国知局
栅栏、车厢连接结构及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0001]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栅栏、车厢连接结构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轨道车辆以其舒适性、安全性、可靠性等特点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轨道车辆在一次行驶过程中会经历多个站点,并在站点内的站台停留,以供乘客上下车和补充车内的物资。在轨道车辆的车厢上,车门毗邻车厢的端部,两个车厢相连接的部位通常与站台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乘客在上下车时有可能会坠入车厢连接处与站台之间的间隙内。
[0003]
在相关技术的方案中,为防止乘客坠入车厢连接处的间隙内,通常在两个车厢之间设置了安全警示带。安全警示带采用醒目的颜色(如黄色),并且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车厢上,以提示乘客远离该区域。
[0004]
但是,采用相关技术中的方案,安全警示带仅能够起到标识的作用,并不具备安全防护的能力,当乘客不小心坠入车厢连接处与站台之间的间隙时,安全警示带并不能为乘客的人身安全提供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栅栏、车厢连接结构及轨道车辆,主要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设置在车厢端部的安全警示带不能够为乘客的人身安全提供保护的问题。
[0006]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栅栏,设置在相互连接的第一车厢和第二车厢之间,所述第一车厢包括朝向所述第二车厢设置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二车厢包括朝向所述第一车厢设置的第二端面,包括:
[0007]
柔性主体,所述柔性主体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固定件,所述柔性主体通过所述固定件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端面朝向所述第一车厢外部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端面朝向所述第二车厢外部的一侧,所述柔性主体沿第二方向延伸;
[0008]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车厢和第二车厢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车厢和第二车厢的高度方向。
[0009]
如上所述的栅栏,可选地,所述柔性主体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柔性连接件,每一个所述柔性连接件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固定件。
[0010]
如上所述的栅栏,可选地,所述柔性连接件包括涤纶织带、橡胶带或链条。
[0011]
如上所述的栅栏,可选地,所述柔性主体包括:
[0012]
本体,所述本体在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固定通孔;
[0013]
至少两个柔性支撑件,每一个所述柔性支撑件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固定件,两个所述柔性支撑件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通孔内。
[0014]
如上所述的栅栏,可选地,所述主体包括涤纶织带,所述柔性支撑件包括链条。
[0015]
如上所述的栅栏,可选地,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一安装支架以及用
于连接所述第二端面的第二安装支架;
[0016]
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包括与所述第一端面平行的第一安装板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第一保护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一保护板靠近所述第一端面朝向所述第一车厢外部的一侧设置,位于所述柔性主体一端的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且被所述第一保护板遮挡;
[0017]
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包括与所述第二端面平行的第二安装板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第二保护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端面,所述第二保护板靠近所述第二端面朝向所述第二车厢外部的一侧设置,位于所述柔性主体另一端的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且被所述第二保护板遮挡。
[0018]
如上所述的栅栏,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均为金属支架或玻璃钢支架。
[0019]
如上所述的栅栏,可选地,所述第一端面朝向所述第一车厢外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角柱,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第一角柱上;所述第二端面朝向所述第二车厢外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角柱,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第二角柱上。
[0020]
如上所述的栅栏,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角柱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二角柱可拆卸连接。
[0021]
如上所述的栅栏,可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弹簧,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均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弹簧的挂环。
[0022]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厢连接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车厢和第二车厢,所述第一车厢和第二车厢之间设有如上任一所述的栅栏。
[0023]
如上所述的车厢连接结构,可选地,包括两个所述栅栏,两个所述栅栏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
[0024]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车厢,至少两个相邻的车厢采用如上所述的车厢连接结构。
[0025]
采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栅栏、车厢连接结构及轨道车辆,栅栏包括柔性主体,柔性主体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固定件,柔性主体通过固定件分别连接至第一端面朝向第一车厢外部的一侧以及第二端面朝向第二车厢外部的一侧,柔性主体沿第二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方向为第一车厢和第二车厢的延伸方向,第二方向为第一车厢和第二车厢的高度方向。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柔性主体遮蔽第一车厢和第二车厢之间的间隙,从而可以防止乘客掉落在车厢连接处与站台之间的间隙内,保护乘客的人身安全;当乘客发生意外坠落时,柔性主体可以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以保护乘客的人身安全,同时可以为乘客提供抓握目标,以辅助乘客站立,防止乘客进一步掉落至车厢连接处与站台之间的间隙内。
附图说明
[0026]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7]
图1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栅栏的主视结构简图;
[0028]
图2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栅栏的侧视结构简图;
[0029]
图3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栅栏的俯视结构简图;
[0030]
图4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厢连接结构的主视结构简图;
[0031]
图5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厢连接结构的侧视结构简图;
[0032]
图6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厢连接结构的俯视结构简图。
[0033]
附图标记:
[0034]
10-第一车厢;11-第一端面;20-第二车厢;21-第二端面;30-站台;
[0035]
100-栅栏;110-柔性主体;111-本体;112-柔性支撑件;120-固定件;130-第一安装支架;131-第一安装板;132-第一保护板;140-第二安装支架;141-第二安装板;142-第二保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7]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如图4中箭头所示,是指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或者说是车厢的延伸方向,或者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指的“纵向”;第二方向为车厢的高度方向,或者说是垂直于地面的方向;第三方向如图5中箭头所示,是指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或者说是车厢的宽度方向,或者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指的“横向”;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在三维坐标系中互相垂直。
[0038]
实施例一
[0039]
图1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栅栏的主视结构简图;图2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栅栏的侧视结构简图;图3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栅栏的俯视结构简图;图4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厢连接结构的主视结构简图;图5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厢连接结构的侧视结构简图;图6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厢连接结构的俯视结构简图;请参照图1-图6。
[0040]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栅栏100,设置在相互连接的第一车厢10和第二车厢20之间,用于保持第一车厢10和第二车厢20的车端接触,防止旅客坠入车端连接处和站台30之间的间隙内。其中,如图4-图6所示,第一车厢10包括朝向第二车厢20设置的第一端面11,第二车厢20包括朝向第一车厢10设置的第二端面21,栅栏100即设置在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21之间。
[0041]
具体的,栅栏100包括柔性主体110,柔性主体110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固定件120,柔性主体110通过固定件120分别连接至第一端面11朝向第一车厢10外部的一侧以及第二端面21朝向第二车厢20外部的一侧,柔性主体110沿第二方向延伸。柔性主体110由软性材料或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以缓冲乘客不慎坠落时的冲击力,并对乘客提供保护。
[0042]
本实施例通过柔性主体110遮蔽第一车厢10和第二车厢20之间的间隙,从而可以防止乘客掉落在车厢连接处与站台30之间的间隙内,保护乘客的人身安全;当乘客发生意外坠落时,柔性主体110可以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以保护乘客的人身安全,同时可以为乘客提供抓握目标,以辅助乘客站立,防止乘客进一步掉落至车厢连接处与站台30之间的间隙内。
[0043]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柔性主体11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柔性连接件,每一个柔性连接件在第一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固定件120。其中,柔性连接件可选为涤纶织带、橡胶带或链条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也即,本实施方式的柔性主体110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柔性连接件,多个柔性连接件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分布,从而增大柔性主体110的遮挡面积,以保护乘客。
[0044]
在另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柔性主体110包括本体111和至少两个柔性支撑件112,本体111在第二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固定通孔,每一个柔性支撑件112在第一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固定件120,两个柔性支撑件112分别设置在两个固定通孔内。本实施例中,本体111可选为涤纶织带,柔性支撑件112可选为链条。在本实施方式中,柔性主体110的本体111可选则较为柔软的涤纶织带等材料制成,从而能够更好的保护乘客,柔性支撑件112可以为柔性主体110提供一定的刚度。
[0045]
本实施例的栅栏100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端面11的第一安装支架130以及用于连接第二端面21的第二安装支架140,这样可以先将柔性主体110通过固定件120组装好以后再安装至车厢上,在固定件120较多时,可以大大的节省装车时间。
[0046]
具体的,请参照图1和图3,本实施例的第一安装支架130包括与第一端面11平行的第一安装板131以及垂直于第一安装板131的第一保护板132。第一安装板131用于连接第一端面11,可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安装至第一端面11上。第一保护板132靠近第一端面11朝向第一车厢10外部的一侧设置,位于柔性主体110一端的固定件120连接第一安装板131且被第一保护板132遮挡,这样固定件120不会直接外漏,从而可以保护乘客,避免乘客接触到固定件120。
[0047]
第二安装支架140包括与第二端面21平行的第二安装板141以及垂直于第二安装板141的第二保护板142。第二安装板141用于连接第二端面21,可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安装至第二端面21上。第二保护板142靠近第二端面21朝向第二车厢20外部的一侧设置,位于柔性主体110另一端的固定件120连接第二安装板141且被第二保护板142遮挡,这样固定件120不会直接外漏,从而可以保护乘客,避免乘客接触到固定件120。
[0048]
可选地,第一安装支架130和第二安装支架140均可选为金属支架或玻璃钢支架。
[0049]
第一端面11朝向第一车厢10外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角柱,第一安装板131固定在第一角柱上;第二端面21朝向第二车厢20外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角柱,第二安装板141固定在第二角柱上。
[0050]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板131与第一角柱可拆卸连接和/或第二安装板141与第二角柱可拆卸连接,这样,当需要对第一车厢10和第二车厢20的连接处进行检修维护时,可以通过拆卸第一安装板131或第二安装板141将栅栏100打开,以供检修人员通过。
[0051]
在另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固定件120可选为弹簧,弹簧的两端设有挂钩,第一安装板131和第二安装板141上均设有用于连接弹簧的挂环,弹簧的一端挂设在柔性主体110的柔性支撑件112上,另一端挂在挂环上。当需要对第一车厢10和第二车厢20的连接处进行检修维护时,可以通过将弹簧从挂环上取下以将栅栏100打开,供检修人员通过。
[0052]
实施例二
[0053]
图4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厢连接结构的主视结构简图;图5中示出
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厢连接结构的侧视结构简图;图6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厢连接结构的俯视结构简图;请参照图4-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厢连接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车厢10和第二车厢20,第一车厢10和第二车厢20之间设有如上实施例一所述的栅栏100。
[0054]
可选地,第一车厢10和第二车厢20之间可以设置两个栅栏100,两个栅栏100分别设置在第一端面11沿第二方向的两侧。这样,无论站台30在车辆的哪一侧均可以实现防止乘客坠落到站台与车间连接处的缝隙内的目的,提高安全性。
[0055]
本实施例的栅栏100的具体结构及其有益效果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一中做出了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的车厢连接结构由于设置了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栅栏100,因此能够防止乘客掉落至站台30与第一车厢10和第二车厢20之间的间隙内,防止乘客发生坠落站台的事故,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
[0056]
实施例三
[005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车厢,至少两个相邻的车厢采用如上实施例二所述的车厢连接结构。
[0058]
本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由于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二所述的车厢连接结构,因此能够防止乘客掉落至站台与车厢连接处之间的间隙内,防止乘客发生坠落站台的事故,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
[0059]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60]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61]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62]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63]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