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敞车调修机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22242发布日期:2020-12-18 13:05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敞车调修机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敞车调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敞车调修机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敞车调修机是铁路敞车在厂修时使用的一种专用工装,可以对敞车车箱的端墙、侧墙、上沿梁、底架等变形部位进行修复,这些变形部位强度、刚度很大,用人力很难调修。尤其调修机在对敞车的端墙进行调修时,会受到敞车带来的反作用力,使得调修机在调修过程中容易沿轨道方向发生倾翻现象。

目前,为防止调修机在对敞车的端墙进行调修过程中倾翻,通常采用拉杆和活动夹具来对调修机进行固定和夹紧,但拉杆和活动夹具均比较重,安装、拆卸劳动强度大,并且穿销轴时拉杆孔不容易对正,需要反复调整调修机的位置,用时较长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在对敞车的端墙进行调修时,如何提高将调修机固定在轨道上时的便利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敞车调修机固定装置,包括定位总成和固定挡板,所述定位总成用于与调修机的走行装置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挡板用于设置在轨道的两侧;在对敞车的端墙进行调修时,所述定位总成向下翻转至与所述固定挡板抵接,以阻碍所述调修机朝向所述固定挡板的方向移动。

由此,固定挡板设置在两条平行的轨道的两侧,且设置在用于设置轨道的轨枕上,以提升固定挡板的抗压和抗冲击能力;在调修机对敞车的端墙的外涨、外凸的部位进行调修时,设置在调修机的走行装置上的定位总成通过向下翻转至与固定挡板抵接,以阻碍调修机沿轨道朝向固定挡板的方向移动,从而保证调修机在调修过程中不会移动和倾翻,以提升调修机的工作效率以及安全性能;且固定挡板的设置,通过调修机上定位总成与固定挡板的抵接,实现了调修机精确定位(可精确移动至轨道上的任一固定挡板处)的便捷性,提高了将调修机固定在轨道上时的便利性;而且相对于现有的固定调修机的拉杆装置而言,敞车调修机固定装置克服了现有调修机劳动强度大、不方便操作、效率低等弊病;而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可选地,所述定位总成包括活动挡板、底座和销轴,所述底座用于与所述走行装置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挡板通过所述销轴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定位总成还包括连接板,且所述活动挡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活动挡板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活动挡板具有用于与所述固定挡板抵接的抵接面,所述连接板与两个所述活动挡板的所述抵接面均平齐。

可选地,所述定位总成还包括筋板,所述筋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活动挡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筋板位于两个所述活动挡板与所述连接板所围成的区域内。

可选地,敞车调修机固定装置还包括防倾翻机构,所述防倾翻机构包括夹板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用于与所述走行装置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夹板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夹板水平设置,且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构成l形结构;所述夹板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块夹在两个所述第一夹板之间;在所述夹板夹在所述轨道上时,所述第二夹板由所述第一夹板朝向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延伸至所述轨道的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轨道之间、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轨道之间均具有间距。

可选地,所述夹板还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三夹板,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和所述第三夹板构成u形结构,且所述u形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连接块。

可选地,所述防倾翻机构还包括垫板,所述垫板夹在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连接块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固定孔,所述连接块上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所述第二固定孔,所述夹板与所述连接块在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处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敞车调修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总成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倾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倾翻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定位总成;11-活动挡板;12-底座;13-销轴;131-轴头;132-轴体;14-连接板;15-筋板;16-垫圈;17-开口销;2-固定挡板;3-防倾翻机构;31-夹板;311-第一夹板;312-第二夹板;313-第三夹板;32-连接块;33-垫板;4-调修机;41-走行装置;411-第一走行机构;412-第二走行机构;5-轨道;51-凹槽;6-敞车;7-敞车固定装置;8-轨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高”、“低”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且本文提供的坐标系xyz中,x轴的正向代表后方,x轴的反向代表前方,y轴的正向代表右方,y轴的反向代表左方,z轴的正向代表上方,z轴的反向代表下方;同时,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结合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敞车调修机固定装置,包括定位总成1和固定挡板2,定位总成1用于与调修机4的走行装置41的端部转动连接,固定挡板2用于设置在轨道5的两侧;在对敞车6的端墙进行调修时,定位总成1向下翻转至与固定挡板2抵接,以阻碍调修机4朝向固定挡板2的方向移动。

对于敞车调修机,其主要包括:敞车固定装置7、调修机4以及两条平行设置在轨枕8上的轨道5;调修机4包括与轨道5滑动连接的走行装置41,且调修机4可通过走行装置41在轨道5上移动,用于对敞车6进行调修;敞车固定装置7位于两条轨道5之间,用于固定敞车6,以便于调修机4对敞车6的调修。

由于敞车6的端墙变形主要有端墙上沿、端墙横带外涨、端墙板外凸等形式,需要用调修机4上设置的端墙调修系统中的油缸顶头,把外涨、外凸的部位顶回,以完成修复。而调修机4在对敞车6的端墙的外涨、外凸的部位进行修复时,油缸对端墙的推力是非常大的,同时调修机4也要受到由端墙带来的同等大小的反作用力(此处为沿轨道5方向的力,也是图1中沿x轴方向的力),因此通过设置敞车调修机固定装置,在调修机4对敞车6的端墙进行调修时,对调修机4进行定位和固定,以防止调修机4沿轨道5方向发生位移;具体地,敞车调修机固定装置的固定挡板2设置在轨道5的两侧,且设置在轨枕8上,以提升固定挡板2的抗压和抗冲击能力;在调修机4对敞车6的端墙进行调修时,设置在调修机4的走行装置41上的定位总成1通过向下翻转至与固定挡板2抵接,以阻碍调修机4沿轨道5朝向固定挡板2的方向移动,从而保证调修机4在调修过程中不会移动,以提升调修机4的工作效率以及安全性能;且通过调修机4上定位总成1与固定挡板2的抵接,实现了调修机4精确定位(可精确移动至轨道5上的任一固定挡板2处)的便捷性,提高了将调修机4固定在轨道5上时的便利性;而且相对于现有的固定调修机4的拉杆装置而言,敞车调修机固定装置克服了现有调修机4劳动强度大、不方便操作、效率低等弊病;而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可选地,结合图1、图2所示,固定挡板2设有多对,每条轨道5的两侧均对称设有固定挡板2;且每条轨道5及其两侧设置的固定挡板2与另一条轨道5及其两侧设置的固定挡板2呈对称式设计。

由于一条轨道5及其两侧设置的固定挡板2与另一条轨道5及其两侧设置的固定挡板2是对称设置的,为便于描述,下面以一条轨道5及其两侧设置的固定挡板2为例进行说明。在调修机4对敞车6的端墙进行调修时,比如对敞车6的位于前方(即图1中x轴负方向)的端墙进行调修,为防止调修机4沿轨道5方向(即图1中x轴方向)移动,只需在位于调修机4前端的走行装置41上设置定位总成1,并将定位总成1向下翻转至与轨道两侧的固定挡板2相抵,即可实现调修机4在轨道5上的固定,具体地,走行装置41上设置的定位总成1与位于走行装置41前方的固定挡板2抵接后,固定挡板2阻挡调修机4向前方移动,又由于调修机4对敞车6的位于前方的端墙调修时受到敞车6施加的向前的反作用力,以阻挡调修机4向后方(即图1中x轴正方向)移动,如此以实现对调修机4的固定和定位;同样地,在调修机4对敞车6的位于后方的端墙进行调修时,同样只需在位于调修机4后端的走行装置41上设置定位总成1,并将定位总成1向下翻转至与轨道两侧的固定挡板2相抵,即可实现调修机4在轨道5上的固定。每对固定挡板2均对称设置在轨道5的两侧,通过增加固定挡板2与定位总成1的抵接面积,以进一步提升固定挡板2的可靠性与调修机4的稳定性,保证了调修机4调修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进一步地,轨道5旁设有多对固定挡板2,例如四对;多对固定挡板2在轨道旁的位置不同,可使得各对固定挡板2分别适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调修机4,即使得各对固定挡板2分别适用于对多种不同规格的调修机4进行固定。

可选地,结合图3、图4所示,定位总成1包括活动挡板11、底座12和销轴13,底座12用于与走行装置41的端部固定连接,活动挡板11通过销轴13与底座12转动连接。

定位总成1通过活动挡板11来与固定挡板2抵接,具体地,底座12固定连接(比如焊接)在调修机4的走行装置41的端部,以保证定位总成1与走行装置41连接的稳固性;活动挡板11通过销轴13实现与底座12的转动连接,将活动挡板11向上(即图3中z轴正方向)翻转后,敞车6可在轨道5上自由移动,而将活动挡板11向下(即图3中z轴负方向)翻转后,活动挡板11与固定挡板2抵接,敞车6可停留在固定挡板2处;如此,使得敞车调修机固定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

可选地,结合图3、图4所示,销轴13包括轴头131与轴体132,轴体132贯穿底座12和活动挡板11设置;定位总成1还包括垫圈16和开口销17,开口销17位于轴体132远离轴头131的一端,且开口销17贯穿轴体132设置,开口销17的轴线垂直于销轴13的轴线,通过设置开口销17,保障了活动挡板11与底座12连接的稳固性;垫圈16位于开口销17与朝向开口销17的底座12之间,轴体132贯穿垫圈16设置,通过设置垫圈16,避免了开口销17与底座12直接接触而在长期使用中磨损的情况发生,延长了定位总成1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结合图4所示,定位总成1还包括连接板14,且活动挡板11设置有两个,两个活动挡板11分别垂直设置在连接板14的两侧。

在上述的每对固定挡板2均对称设置在轨道5的两侧的基础之上,定位总成1的活动挡板11设置有两个,以增加活动挡板11与固定挡板2的接触面积,提升定位总成1的可靠性;通过设置连接板14,且两个活动挡板11分别垂直设置在连接板14的两侧,使得连接板14将两个活动挡板11连接为一个整体,增加了定位总成1的稳固性,且使得两个活动挡板11可同时翻转,提升了操作定位总成1的便利性。

可选地,结合图4所示,活动挡板11具有用于与固定挡板2抵接的抵接面,连接板14与两个活动挡板11的抵接面均平齐。

在上述的每对固定挡板2均对称设置在轨道5相对的两侧的基础之上,两个活动挡板11的抵接面均平齐,其中活动挡板11的抵接面为活动挡板11用于与固定挡板2接触的侧面,平齐指的是两个活动挡板11的抵接面位于同一平面;连接板14与两个活动挡板11的抵接面均平齐,即连接板14的一个侧面与两个活动挡板11用于与固定挡板2接触的侧面均位于同一平面;如此设置,使得在走行装置41发生横向偏移(以垂直于轨道5方向为横向,沿轨道5方向为纵向)时,活动挡板11与固定挡板2之间会发生错位,而连接板14与活动挡板11的抵接面平齐设置则可以保证在活动挡板11与固定挡板2之间发生错位时,固定挡板2能够与连接板14形成抵接,仍然起到阻碍调修机4朝向固定挡板2移动的作用;因此,连接板14与两个活动挡板11的抵接面均平齐的设置,提升了定位总成1的稳固性与可靠性。

可选地,结合图4所示,定位总成1还包括筋板15,筋板1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活动挡板11固定连接,且筋板15位于两个活动挡板11与连接板14所围成的区域内。

在两个活动挡板11间设有连接板14的基础之上,筋板15同样用于连接两个活动挡板11,其优选为连接两个活动挡板11远离底座12的端部,通过在活动挡板11远离底座12的端部设置筋板15,进一步加强了定位总成1的结构强度,进一步提升了定位总成1的稳固性与可靠性。

可选地,结合图3-图5所示,敞车调修机固定装置还包括防倾翻机构3,防倾翻机构3包括夹板31和连接块32,连接块32用于与走行装置41的端部固定连接;夹板31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夹板311和第二夹板312,第一夹板311竖直设置,第二夹板312水平设置,且第一夹板311和第二夹板312构成l形结构;夹板31设置有两个,连接块32夹在两个第一夹板311之间;在夹板31夹在轨道5上时,第二夹板312由第一夹板311朝向连接块32的一侧延伸至轨道5的凹槽51内。

在上述固定挡板2通过与定位总成1抵接以阻碍调修机4朝向固定挡板2移动的基础之上,在调修机4调修端墙时,由于油缸顶头作用点较高,调修机4还要受到很大的沿轨道5方向(即图1中x轴方向)的倾翻力矩,因此在实施端墙调修时,需要调修机4能够夹紧在轨道5上,以防止倾翻现象的发生。防倾翻机构3通过设置l形结构的夹板31,在调修机4出现倾翻趋势时,夹板31能够勾住轨道5以防止调修机4沿轨道5方向倾翻,具体地,连接块32位于轨道5上方(图5中z轴正方向),且与走行装置41的端部固定连接;夹板31与连接块32可拆卸连接(比如使用螺栓连接),以便于夹板31出现损坏对其进行更换;两个夹板31位于连接块32相对的两侧,同时位于轨道5相对的两侧,以将轨道5夹在两个夹板31之间,使得防倾翻机构3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走行装置41发生横向偏移;第一夹板311竖直设置,即第一夹板311沿图5中z轴方向设置,第二夹板312水平设置,即第二夹板312沿图5中y轴方向设置,且第二夹板312由第一夹板311朝向连接块32的一侧延伸至轨道5的凹槽51,使得第一夹板311和第二夹板312构成l形结构;由于轨道5呈“工”型,分别位于轨道5两侧的凹槽51内的两个第二夹板312之间的距离小于“工”型的轨道5的上端的横向(即y轴方向)的尺寸,使得在调修机4沿轨道5方向具有倾翻趋势时,防倾翻机构3的位于轨道5两侧的l形的夹板31能够勾住轨道5以阻止调修机4倾翻;如此设置,以防止调修机4在调修端墙时倾翻,保证了调修机4调修工作的安全、稳定,且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地固定工作,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操作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可选地,结合图4、图5所示,第一夹板311与轨道5之间、第二夹板312与轨道5之间均具有间距。

夹板31与轨道5具有间距,比如9mm,以便于调修机4在轨道5上任意移动时不会受到来自夹板31的阻碍;而在调修机4呈倾翻趋势时,夹板31能够及时与轨道5接触以勾住轨道5,从而防止调修机4倾翻;如此,无需对调修机4的防倾翻进行操控,节省了操作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地,夹板31与轨道5的间距不应过大,否则调修机4呈倾翻趋势时夹板31不能及时勾住轨道5,导致调修机4倾翻,同时,夹板31与轨道5的间距不应过小,否则在调修机4移动过程中受到来自自身的震动时,夹板31容易与轨道5接触,阻碍到调修机4移动。

可选地,结合图6所示,夹板31还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三夹板313,第一夹板311、第二夹板312和第三夹板313构成u形结构,且u形结构的开口朝向连接块32。

第一夹板311、第二夹板312和第三夹板313构成u形结构,即夹板31呈u形结构,也就是夹板31沿垂直于轨道5方向截断时所露出的面的形状呈u形,且u形结构的开口朝向连接块32;具体地,第一夹板311呈平板状,以便于第一夹板311与连接块32贴合设置,以保证第一夹板311与连接块32的连接的稳定性,第二夹板312和第三夹板313同样呈平板状,且均垂直第一夹板311设置;第二夹板312和第三夹板313均从与第一夹板311的连接处朝向轨道5另一侧的夹板31延伸,第二夹板312延伸到凹槽51内,第三夹板313延伸到连接块32上方(即图6中z轴正方向);从而使得第一夹板311、第二夹板312和第三夹板313构成u形结构的夹板31。在本实施例中,夹板31的u形结构可以是:第二夹板312和第三夹板313分别位于第一夹板311的位于竖直方向(即图6中z轴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并且第二夹板312和第三夹板313均从与第一夹板311的连接处朝向轨道5另一侧的夹板31延伸;u形结构还可以是:第二夹板312和第三夹板313均位于第一夹板311朝向轨道5的一侧的侧面上,并且第二夹板312和第三夹板313均从与第一夹板311的连接处朝向轨道5另一侧的夹板31延伸;u形结构又可以是:第二夹板312和第三夹板313中的一个位于第一夹板311在竖直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处,另一个位于第一夹板311朝向轨道5的一侧的侧面上,并且第二夹板312和第三夹板313均从与第一夹板311的连接处朝向轨道5另一侧的夹板31延伸。进一步地,为进一步保证夹板31与连接块32的连接的稳定性,位于轨道5两侧的两个夹板31的两个第三夹板313可以是固定连接的(比如焊接或一体成型),使得位于轨道5两侧的两个夹板31构成一个整体。

为节约夹板31的生产材料,夹板31的u形结构优选为:第二夹板312和第三夹板313分别位于第一夹板311的位于竖直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u形结构的夹板31,可使得在将夹板31装配到连接块32上时,即便第二夹板312和第三夹板313的位置调换,夹板31依然可在调修机4具有沿轨道5方向的倾覆趋势时勾住轨道5,起到防倾覆的作用,这样,相对于防倾翻机构3仅设置第一夹板311和第二夹板312而言,能够防止误将夹板31未设置第二夹板312的一端与轨道5进行配合,起到防止误装配的作用,降低了安装夹板31的难度。进一步地,为使得夹板31上的第三夹板313在朝向轨道5的凹槽51设置后,整个防倾翻机构3的结构不变,第三夹板313和第二夹板312优选为位于第一夹板311两端的对称式结构,以使得夹板31呈对称式的u形结构,且使得位于轨道5两侧的两个夹板311结构一致;呈对称式的u形结构的夹板31在进行装配时,可无需注意第三夹板313或第二夹板312的朝向,即可以是第三夹板313朝向轨道5的凹槽51设置,也可以是第二夹板312朝向轨道5的凹槽51设置,且无需注意夹板31在轨道5的两侧的安装位置,即一个夹板31既可以安装在轨道5的左侧(即图6中y轴的负方向),又可以安装在轨道5的右侧(即图6中y轴的正方向),均不会改变整个防倾翻机构3的结构,且均可使得在调修机4具有沿轨道5方向的倾覆趋势时,夹板31能够勾住轨道5以起到防倾覆的作用;且对称式的u形结构的夹板31在起到防止误装配、降低安装难度作用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应急的作用,即在朝向轨道5的凹槽51设置的第二夹板312发生变形或断裂后,可将夹板31调整方向,使得第三夹板313朝向轨道5的凹槽51设置,继续发挥夹板31的勾住轨道5的作用,如此,使得夹板31能够起到应急的作用,也延长了夹板31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夹板31通过紧固件与连接块32可拆卸连接,具体地,第一夹板311上设有用于连接设置紧固件的安装孔;第一夹板311上安装孔优选为对称设计,以便于第三夹板313和第二夹板312的朝向改变时,比如夹板31上第三夹板313位于第二夹板312上方(图6中z轴正方向)变成第二夹板312位于第三夹板313上方时,夹板31依然可顺利装配,如此以降低安装夹板31的难度。

可选地,结合图4-图6所示,防倾翻机构3还包括垫板33,垫板33夹在第一夹板311与连接块32之间。

通过设置垫板33,可用于调整夹板31与轨道5的间距;比如设置不同厚度的垫板33,则夹板31与轨道5的间距会相应地改变。如此,在需要对夹板31与轨道5的间距进行改变时,不需要装配其他尺寸的夹板31甚至是连接块32,而是直接通过更换垫板33进行;垫板33的设置,提升了防倾翻机构3的适用性。

进一步地,夹板31、垫板33、连接块32通过紧固件实现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垫板33的更换。

可选地,第一夹板311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固定孔,连接块32上与第一固定孔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固定孔,夹板31与连接块32在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处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第一夹板311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固定孔,以保证夹板31与连接块32连接的稳固性;由于仅设置一个固定孔用于夹板31与连接块32的连接固定时,容易出现夹板31和连接块32绕该固定孔中的紧固件转动的情况,因此,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固定孔用于夹板31与连接块32的连接固定,即第一夹板311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固定孔,连接块32上设有与第一固定孔相数量相同的第二固定孔,以提高稳固性;夹板31与连接块32在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处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如此,便于在夹板31出现损坏后对夹板31进行更换,以保证调修机4的安全施工与调修机4的工作效率。

可选地,结合图1所示,走行装置41的前端和/或后端设有敞车调修机固定装置。

调修机4的走行装置41具有四个端部,具体地,走行装置41包括分别设置在两条轨道5上的第一走行机构411和第二走行机构412,第一走行机构411位于前方(即图1中x轴的负方向)的端部为第一端部,位于后方(即图1中x轴的正方向)的端部为第二端部;第二走行机构412位于前方的端部为第三端部,位于后方的端部为第四端部;因此第一端部和第三端部位于走行装置41的前端,第二端部和第四端部位于走行装置41的后端;由于调修机4在调修端墙时仅需固定住走行装置41前端或后端,因此可以仅在走行装置41的第一端部和第三端部分别设置一个敞车调修机固定装置,以适用于调修机4调修敞车6的位于前方的端墙,或仅在走行装置41的第二端部和第四端部分别设置一个敞车调修机固定装置,以适用于调修机4调修敞车6的位于后方的端墙;为提升调修机4的适用性,优选为在走行装置41的四个端部(即第一端部、第三端部、第二端部和第四端部)均设置一个敞车调修机固定装置,以使得调修机4适用于调修敞车6的位于前方的端墙以及敞车6的位于后方的端墙。值得说明的是,为便于描述,上述实施例中的图3-图6设有坐标轴,因此图3-图6所示出的仅为图1中走行装置41前端(即图1中x轴负方向)的一个端部的敞车调修机固定装置的相应结构,但是位于走行装置41的四个端部的四个敞车调修机固定装置的结构是相同的。

进一步地,在调修机4调修敞车6一端的端墙外涨、外凸的部位时,需将端墙外涨、外凸的部位顶回,调修机4在此过程中受到反作用力,因此仅需将调修机4的走行装置41的位于该反作用力方向的一端固定住,即可将调修机4固定在轨道5上。为便于描述,下面举例进行说明,在调修机4调修敞车6前方(即图1中x轴负方向)端墙时,调修机4施加给敞车6的作用力向后,调修机4受到的反作用力向前,此时将位于调修机4前端的走行装置41上的活动挡板11向下翻转以与固定挡板2抵接;在调修机4调修敞车6后方(即图1中x轴正方向)端墙时,调修机4施加给敞车6的作用力向前,调修机4受到的反作用力向后,此时将位于调修机4后端的走行装置41上的活动挡板11向下翻转以与固定挡板2抵接。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