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31382发布日期:2021-02-09 21:33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运输工具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当今社会中,轨道运输工具主要包括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动车组、高铁、客货车车箱、轻轨、地铁等交通运输载体,公路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是汽车。它们的正常运行都需要吸入大量的空气,以满足内燃机的燃烧、电子、机械部件的散热,以及空调等设施的冷却等需求。随着大量空气的吸入,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沙尘、柳絮、植物叶片、纸屑、塑料等漂浮物,被大量吸附在各种进气道的防尘装置上,而逐渐堵塞;随着进气量的减少,导致内燃机供气不足,电气设备、空调等散热效果差,严重影响交通运输工具的正常运转。
[0003]
现有的动车组设备舱的通风口设置在裙板上,位置较低,通风装置和裙板往往采用一体化成型的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各零部件的安装和拆卸较为困难,即使采用的是组装式的拆装结构,仍存在由于高速运行的列车可能导致的零部件松动甚至掉落,造成较大的安全问题。为此,为确保动车组安全运行,对裙板和通风装置的安装结构进行改良亟不可待。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通风装置。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风装置,包括框架总成以及与框架总成可拆卸安装的滤网总成,框架总成包括内框、插接板、导流板连接件、裙板与通风装置的插接结构以及除尘滤网与内框的插接结构;
[0006]
滤网总成包括端框和除尘滤网,除尘滤网背离压框的两侧与端框插接;
[0007]
裙板与通风装置的插接结构包括插接槽,插接槽插接有插接部,插接板平行布置于内框两侧,插接板一侧延伸形成搭接于内框上的第一托板,插接槽开设于插接板靠近第一托板一侧,插接部设于裙板内缘,裙板外缘和第一托板的端面相抵,裙板、插接板以及内框依次通过锁紧件固定在一起;
[0008]
除尘滤网与内框的插接结构包括压边以及与压边插接的压槽,压槽开设于压框一侧,压框插接在除尘滤网两侧并通过固定件固定,压框为条状结构,压框插接于插接板内。
[0009]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端框的内侧面采用圆弧面,圆弧面上沿端框本体宽度方向设有与除尘滤网波形一致的滤网插装槽,滤网插装槽内设有与端框一体的滤网定位隼,滤网定位隼插装在除尘滤网内。
[0010]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端框的内侧面采用圆弧面,圆弧面上沿端框本体宽度方向设有与除尘滤网波形一致的滤网插装槽,滤网插装槽内设有与端框一体的滤网定位隼,滤网定位隼插装在除尘滤网内。
[0011]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端框的外侧开设有若干隔板,每个所述隔板上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穿设有一限位条,且所述限位条的自由端依次穿设所述插接板和
所述导流板连接件以使所述端框和所述插接板固定在一起。
[0012]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端框靠近所述内框的一侧抵触设置有组装件,所述组装件的一侧延伸形成组装定位台,所述组装定位台和所述内框搭接且二者通过固定件固定。
[0013]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组装件的端部设有组装部,所述导流板连接件的端部开设有和所述组装部相配合的组装孔,所述组装部开设有搭接孔,所述组装件通过搭接块和所述导流板连接件固定在一起。
[0014]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搭接块包括锁紧部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尺寸和所述搭接孔的尺寸相匹配,所述锁紧部的尺寸大于所述组装孔的尺寸,所述锁紧部和所述导流板连接件的端面相抵以使所述定位部延伸至所述搭接孔内部。
[0015]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除尘滤网为波形过滤网,包括波形本体,所述波形本体的侧面上沿波峰至波谷方向间隔设有凸楞,在相邻的凸楞之间沿波峰至波谷方向设有数个进气孔;凸楞上部的两侧面设有尘埃反射面。
[0016]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插接板的中间穿设有中心导流板,所述中心导流板将所述内框所围成的空间分为进风区和出风区,在所述进风区内的所述插接板上插接有若干进风导流板,在所述出风区内的所述插接板上插接有若干与所述进风导流板相对于所述中心导流板轴对称布置的出风导流板。
[0017]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导流体框架总成以及滤网总成的表面均涂覆有超级纳米疏水涂层。
[0018]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9]
(1)通过将裙板内侧开设的插接部插接到开设于插接板靠近第一托板一侧的插接槽,直至裙板外缘和第一托板的端面相抵,此时裙板和插接板插紧组装完成,然后通过拧紧锁紧件依次将裙板、插接板以及内框固定在一起,锁紧件设置为螺栓和锁紧螺母,螺栓依次穿过开设于裙板、插接板和内框上的通孔,通过简单操作将锁紧螺母拧紧,从而完成裙板和通风装置之间的固定安装。通过设置这种插接的安装结构,能够保证裙板和通风装置之间的快速拆装,较为牢固,便于对裙板以及通风装置的拆装与维护。
[0020]
(2)通过组装件、导流板连接件以及搭接块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组装件通过搭接块和导流板连接件较为牢靠地固定在一起,组装时,通过组装部和组装孔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组装件和导流板连接件插接,由于搭接块包括锁紧部和定位部,定位部的尺寸和搭接孔的尺寸相匹配,且锁紧部的尺寸大于组装孔的尺寸,锁紧部和导流板连接件的端面相抵以使定位部延伸至搭接孔内部,进而完成组装件和导流板连接件之间的限位固定,避免了二者之间产生松动的可能性,然后通过插接块实现二者的限位,避免了高速列车行进时可能由于晃动引发的组装件或导流板连接件松动而产生的安全问题。
附图说明
[0021]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通风装置的插接式结构的裙板和通风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通风装置的框架总成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通风装置的滤网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通风装置的除尘滤网和端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通风装置的组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通风装置的进风导流板、中心导流板、出风导流板和导流板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加速导流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加速导流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中心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中心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中心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六的凸楞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的凸楞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中:1、裙板;11、插接部;2、插接板;21、第一托板;22、插接槽; 23、第二托板;3、框架总成;31、内框;32、导流板连接件;321、组装孔; 4、滤网总成;41、压框;411、压边;412、压槽;42、端框;421、滤网插装槽;422、滤网定位隼;423、隔板;424、限位孔;425、限位条;43、除尘滤网;431、波形本体;432、凸楞;433、进气孔;5、组装件;51、组装部;511、搭接孔;6、搭接块;61、锁紧部;62、定位部;7、中心导流板; 8、进风导流板;81、翼型引流面;82、加速导流面;9、出风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7]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38]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9]
实施例一:
[0040]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风装置,包括框架总成3 以及与框架总成3可拆卸安装的滤网总成4,框架总成3包括内框31、插接板2、导流板连接件32、裙板1与通风装置的插接结构以及除尘滤网43与内框31的插接结构;
[0041]
滤网总成4包括端框42和除尘滤网43,除尘滤网43背离压框41的两侧与端框42插
接;
[0042]
裙板1与通风装置的插接结构包括插接槽22,插接槽22插接有插接部 11,插接板2平行布置于内框31两侧,插接板2一侧延伸形成搭接于内框 31上的第一托板21,插接槽22开设于插接板2靠近第一托板21一侧,插接部11设于裙板1内缘,裙板1外缘和第一托板21的端面相抵,裙板1、插接板2以及内框31依次通过锁紧件固定在一起;
[0043]
除尘滤网43与内框31的插接结构包括压边411以及与压边411插接的压槽412,压槽412开设于压框41一侧,压框41插接在除尘滤网43两侧并通过固定件固定,压框41为条状结构,压框41插接于插接板2内。
[0044]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端框42的内侧面采用圆弧面,圆弧面上沿端框本体宽度方向设有与除尘滤网43波形一致的滤网插装槽421,滤网插装槽421内设有与端框一体的滤网定位隼422,滤网定位隼422插装在除尘滤网43内。
[0045]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端框42的外侧开设有若干隔板423,每个隔板423上均开设有限位孔424,限位孔424穿设有一限位条425,且限位条 425的自由端依次穿设插接板2和导流板连接件32以使端框42和插接板2 固定在一起。
[0046]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端框42靠近内框31的一侧抵触设置有组装件5,组装件5的一侧延伸形成组装定位台,组装定位台和内框31搭接且二者通过固定件固定。
[0047]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组装件5的端部设有组装部51,导流板连接件32的端部开设有和组装部51相配合的组装孔321,组装部51开设有搭接孔511,组装件5通过搭接块6和导流板连接件32固定在一起。
[0048]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搭接块6包括锁紧部61和定位部62,定位部62的尺寸和搭接孔511的尺寸相匹配,锁紧部61的尺寸大于组装孔321 的尺寸,锁紧部61和导流板连接件32的端面相抵以使定位部62延伸至搭接孔511内部。
[0049]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除尘滤网43为波形过滤网,包括波形本体 431,波形本体431的侧面上沿波峰至波谷方向间隔设有凸楞432,在相邻的凸楞432之间沿波峰至波谷方向设有数个进气孔433;凸楞432上部的两侧面设有尘埃反射面。通过将除尘滤网43设置为波峰形,能够增加进风截面积,提高除尘滤网43的过滤效果。
[0050]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插接板2的中间穿设有中心导流板7,中心导流板7将内框31所围成的空间分为进风区和出风区,在进风区内的插接板2上插接有若干进风导流板8,在出风区内的插接板2上插接有若干与进风导流板8相对于中心导流板7轴对称布置的出风导流板9。出风导流板9 的结构和进风导流板8的结构相同。其中,进风导流板8上表面从上至下依次为翼型引流面81和呈凹弧结构的加速导流面82,具体可参见图7;其中翼型引流面81与外界气流呈小角度,给予外界气流一定的迎面阻力,使其运行速度适当加快,压力减小;但考虑进气道风机的主动吸风的影响,角度可以适当加大;但原则是进气时外界气流与引流面不会出现分离,最大限度的将外界气流引入进气道。上述的加速导流面82,加速导流面82与相邻叶片式导流体的进风导流面的几何位置的配合,形成进气通道;通过其角度、形状、与加速导流面82关系的调整,达到调整外界气流流速与进入主通风道气流流速比例关系的目的;同时调整进气气流进入主通风道的角度,从而分配主通风道方向气流与进气道方向气流的比例关系。
[0051]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导流体框架总成3以及滤网总成4的表面均涂覆有超级
纳米疏水涂层。这种涂层大大降低气流通道表面的粘附力;当高铁动车组在大雪天气条件下运行时,雪花不能与通风道内的表面粘合,而迅速排回大气。所以,在下雪天气时,减少雪花在除尘器内堆积而发生堵塞,确保列车正常运行。
[0052]
实施例二:
[0053]
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加速导流面82设置为呈凸弧结构,具体可参见图8,这是因为风经由凹弧结构的加速导流面82局部会产生涡流,阻断且改变风的流向,不利于导流面对风的导流作用,采用凸弧结构的加速导流面82能够削减凹弧结构所带来的涡流影响,改善加速导流面82 部分的导流效果,从而促进风的流动。
[0054]
实施例三:
[0055]
本实施例相较于上述实施例而言不同之处在于中心导流板7的扰流面呈外弧结构,具体可参见图9,中心导流板7背离除尘滤网43的一侧为平面形,采用这种结构的中心导流板7的主动进风效果显著,能够显著调节进风量,使得主通风道形成较为理想的气流,从而实现自动除尘的效果,以时速 350km/h工况为例,平面形的中心导流板7进风量5884.9m3/h。
[0056]
实施例四:
[0057]
本实施例相较于上述实施例而言不同之处在于中心导流板7的扰流面呈外弧结构,具体可参见图10,中心导流板7背离除尘滤网43的一侧为为凹弧形,采用这种结构的中心导流板7的与实施例三中所公开的中心导流板7 的进风量不同,时速350km/h工况为例,内弧形中部导流体进风量 4165.0m3/h,小于平面形的中心导流板7的5884.9m3/h,弧度的变化可以引起进风量的不同,进而根据设备舱的进风需求,通过调整中心导流板7的形状设置进风量,从而满足实际不同的进风量需求。
[0058]
实施例五:
[0059]
本实施例相较于上述实施例而言不同之处在于中心导流板7的扰流面呈外弧结构,具体可参见图11,中心导流板7背离除尘滤网43的一侧为为外凸形,采用这种结构的中心导流板7的与实施例三中所公开的中心导流板7 的进风量不同,时速350km/h工况为例,外凸形中部导流体进风量 2843.7m3/h,远小于平面形的中心导流板7的5884.9m3/h,弧度的变化可以引起进风量的不同,进而根据设备舱的进风需求,通过调整中心导流板7的形状设置进风量,从而满足实际不同的进风量需求。
[0060]
实施例六:
[0061]
本实施例相较于上述实施例而言不同之处在于凸楞432的截面呈弧形结构,具体可参见图12,由于凸楞432上部的两侧面设有尘埃反射面;当漂浮物贴近进气孔433前,撞击在小角度斜面上发生弹射,急速避开进气孔433,为进气孔433创造了洁净空气层,确保了进气的清洁。反射面优选倾角为 30~60
°
;在实际列车高速运行是在两个相邻的凸楞432之间将形成气体洁净空间。
[0062]
实施例七:
[0063]
本实施例相较于上述实施例而言不同之处在于凸楞432的截面鱼鳍形结构,具体可参见图13,由于鱼鳍形凸楞432表面设为尘埃反射面,进气孔433设置于尘埃反射面上,鱼鳍形凸楞432间的间距更小,增加了凸楞432 结构排布的紧凑性,克服了截面呈弧形结构的凸楞432结构松散的问题,从而增加了气体洁净空间,气体滤过更加充分。
[0064]
实施例八:
[0065]
本实施例相较于上述实施例而言不同之处在于波形本体431两端沿波峰至波谷方向设有若干打胶孔,这种结构使得除尘滤网43和端框42插接好之后,通过往打胶孔内灌注粘合剂,使得粘合剂填充到打胶孔内部,能够提高除尘滤网43和端框42间接触面的密封性和粘合性,从而提高二者安装的牢固性,适用于实际列车高速运行情况。
[0066]
实施例九:
[0067]
本实施例相较于上述实施例而言不同之处在于在出风区内的插接板2上插接有若干出风导流板9的数量与布置的进风导流板8数量不相等,进而改变出风导流板9和与进风导流板8对称布置的结构,通过这种非对称进风的设计,利用空气对流循环原理增加设备舱内的气压,实现设备舱内的空气与大气对流循环,使得设备舱内的环境温度大幅下降。
[006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安装时,将裙板1内侧开设的插接部11插接到开设于插接板2靠近第一托板21一侧的插接槽22,直至裙板1外缘和第一托板21的端面相抵,此时裙板1和插接板2插紧组装完成,然后通过拧紧锁紧件依次将裙板1、插接板2以及内框31固定在一起,锁紧件设置为螺栓和锁紧螺母,螺栓依次穿过开设于裙板1、插接板2和内框31 上的通孔,通过简单操作将锁紧螺母拧紧,从而完成裙板1和通风装置之间的固定安装。通过设置这种插接的安装结构,能够保证裙板1和通风装置之间的快速拆装,较为牢固,便于对裙板1以及通风装置的拆装与维护。通风装置包括框架总成3,框架总成3包括内框31、导流板连接件32以及插接结构;插接板2平行布置于内框31两侧,插接板2一侧延伸形成搭接于内框31上的第一托板21,插接板2的背离第一托板21的一侧延伸形成第二托板23,导流板连接件32通过第二托板23与插接板2插接。通风装置还包括与框架总成3可拆卸安装的滤网总成4,滤网总成4包括压框41、端框42 和除尘滤网43,先将压框41插接在除尘滤网43两端并通过固定件固定,固定件可采用简易螺栓结构,再将压框41插接于插接板2内,端框42的内侧面采用圆弧面,圆弧面上沿端框42宽度方向设有与除尘滤网43波形一致的滤网插装槽421,滤网插装槽421内设有与端框42一体的滤网定位隼422,滤网定位隼422插装在除尘滤网43内,压框41为条状结构。端框42的外侧开设有若干隔板423,每个隔板423上均开设有限位孔424,限位孔424 穿设有一限位条425,且限位条425的自由端依次穿设插接板2和导流板连接件32以使端框42和插接板2固定在一起,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将端框42、导流连接板和插接板2牢牢固定在一起,安装较为稳定,层层递进式地完成组装,该结构设计合理,组装较为简单,易于上手。克服了传统过滤器被动吸附的缺点,利用了高铁动车组运行时,在裙板1进气口处产生的最便捷能源——强大的反向气流,将漂浮物与进气气流自行分离,分离后的漂浮物在主通风道气流裹挟下排回大气;同时,在导流板的导流面作用下,过滤网处气压增高,形成高压区,实现向设备舱的主动供风。
[0069]
端框42靠近内框31的一侧抵触设置有组装件5,组装件5的一侧延伸形成组装定位台,组装定位台和内框31搭接且二者通过固定件固定,固定件可采用简易螺栓结构。组装件5的端部设有组装部51,导流板连接件32 的端部开设有尺寸和组装部51相配合的组装孔321,组装部51开设有搭接孔511,组装件5通过搭接块6和导流板连接件32固定在一起。组装时,通过组装部51和组装孔321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组装件5和导流板连接件32 插接,由于搭接块6包括锁紧部61和定位部62,定位部62的尺寸和搭接孔 511的尺寸相匹配,锁紧部61的尺寸大于组装孔321的尺寸,锁紧部61和导流板连接件32的端面相抵以使定位部62延伸
至搭接孔511内部,进而完成组装件5和导流板连接件32之间的限位固定,避免了二者之间产生松动的可能性,然后通过插接块实现二者的限位,避免了高速列车行进时可能由于晃动引发的组装件5或导流板连接件32松动而产生的安全问题。
[0070]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