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运控集成系统及其操作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16357发布日期:2021-09-11 00:29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运控集成系统及其操作终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集成与智能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运控集成系统及其操作终端。


背景技术:

2.轨道交通线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这直接带来运营指挥、维护保障工作量的大幅增加,各类工作人员如列车司机、站务、乘务管理人数大量扩张,并导致长期高频度重复作业,极易引起疲劳、失误并酿成事故,且运维成本也随之剧增。因此,减员增效以及降低成本的需求应运而生。
3.因此,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fao)技术顺势而上,成为当前轨道交通建设的主角。在fao运营模式下,运营人员的操作以多专业系统的联动指挥、控制与协作为基础,集中行车指挥为龙头,为应对 fao的运营需求,亟需搭建面向列车全自动运行、运行环境高度自律以及符合rams要求(rams要求指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的要求)的运控集成系统,同时也亟需设计一种便于部署在系统中并便于运营人员高效操作的操作终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缺乏能够满足轨道交通系统的fao运营需求的运控集成系统及操作终端,以符合rams要求的缺陷,提出一种新的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运控集成系统及其操作终端。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运控集成系统的操作终端,所述运控集成系统包括多个专业子系统,其特点在于,所述操作终端包括数据处理单元、调度监控单元、数据存储单元、接口交互单元和综合显示装置;
7.其中,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分别通信连接至所述调度监控单元、所述数据存储单元和所述接口交互单元,所述综合显示装置则经由视频传输接口连接至所述调度监控单元,所述接口交互单元还通信连接至所述专业子系统;
8.所述接口交互单元被配置为能够自所述专业子系统采集专业数据以发送至所述数据处理单元,以及自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获取控制指令以下发至所述专业子系统;
9.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被配置为能够处理所述专业数据并生成所述控制指令、可视化信息、以及待存储数据,以及将所述待存储数据发送至所述数据存储单元进行存储,并将所述可视化信息发送至所述调度监控单元;
10.所述调度监控单元被配置为能够基于所述可视化信息提供调度用人机界面,并通过所述视频传输接口指示所述综合显示装置显示所述调度用人机界面。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调度监控单元被配置为能够提供fao调度人机界面,并且所述调度监控单元具有输入装置,并被配置为能够响应于用户经由所述输入装置输入的指令在所述 fao调度人机界面中执行fao调度任务。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综合显示装置被配置为能够放大显示所述fao调度人机界面。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综合显示装置还被配置为能够显示所述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情况信息。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所述调度监控单元、所述数据存储单元和所述接口交互单元分别设有用于实现所述通信连接的网络接口。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接口交互单元还具有用于连接至所述专业子系统的串行接口,所述串行接口为rs

232接口或rs

422接口。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调度监控单元采用工业级计算机,所述接口交互单元采用嵌入式计算机,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和所述数据存储单元采用小型计算机或服务器,所述数据存储单元配备有磁盘阵列。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可视化信息包括所述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列车运行状态信息、机电设备状态信息、报警信息。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专业子系统包括 cctv系统和ats系统。其中,cctv系统即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ats系统全称为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即自动列车监控系统。
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运控集成系统,其特点在于,所述运控集成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操作终端。
20.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21.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运控集成系统及其操作终端,能够面向列车全自动运行、并且运行环境高度自律以及符合 rams要求,还具有便于部署在轨道交通系统中以及便于运营人员实现高效操作的优点。
附图说明
23.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运控集成系统的操作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以下的描述为示例性的,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的其他类似情形也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25.在以下的具体描述中,方向性的术语,例如“左”、“右”、“上”、“下”、“前”、“后”等,参考附图中描述的方向使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部件可被置于多种不同的方向,方向性的术语是用于示例的目的而非限制性的。
26.参考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运控集成系统的操作终端,运控集成系统包括多个专业子系统(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三个专业子系统)。
27.操作终端包括列车运行控制与机电设备监控集成数据处理单元、运控集成系统调度监控单元、运控集成系统数据存储单元、运控集成系统接口交互单元和运控集成系统综合显示装置。容易理解的是在前文中,分别将这几个部分依次简称为数据处理单元、调度监控单元、数据存储单元、接口交互单元和综合显示装置。
28.其中,列车运行控制与机电设备监控集成数据处理单元分别通信连接至运控集成系统调度监控单元、运控集成系统数据存储单元和运控集成系统接口交互单元,运控集成系统综合显示装置则经由视频传输接口连接至运控集成系统调度监控单元,运控集成系统接口交互单元还通信连接至专业子系统;
29.运控集成系统接口交互单元被配置为能够自专业子系统采集专业数据以发送至列车运行控制与机电设备监控集成数据处理单元,以及自列车运行控制与机电设备监控集成数据处理单元获取控制指令以下发至专业子系统;
30.列车运行控制与机电设备监控集成数据处理单元被配置为能够处理专业数据并生成控制指令、可视化信息、以及待存储数据,以及将待存储数据发送至运控集成系统数据存储单元进行存储,并将可视化信息发送至运控集成系统调度监控单元;
31.运控集成系统调度监控单元被配置为能够基于可视化信息提供调度用人机界面,并通过视频传输接口指示运控集成系统综合显示装置显示调度用人机界面。
3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运控集成系统调度监控单元被配置为能够提供fao调度人机界面,并且运控集成系统调度监控单元具有输入装置,并被配置为能够响应于用户经由输入装置输入的指令在fao调度人机界面中执行fao调度任务。
3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运控集成系统综合显示装置被配置为能够放大显示fao调度人机界面。
3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运控集成系统综合显示装置还被配置为能够显示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情况信息。
3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列车运行控制与机电设备监控集成数据处理单元、运控集成系统调度监控单元、运控集成系统数据存储单元和运控集成系统接口交互单元分别设有用于实现通信连接的网络接口。
3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运控集成系统接口交互单元还具有用于连接至专业子系统的串行接口,串行接口为rs

232接口或rs

422接口。
3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可视化信息包括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列车运行状态信息、机电设备状态信息、报警信息。
3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专业子系统包括cctv系统和ats系统。
3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方式的一些具体应用实例,可更为具体地对操作终端的上述五个主要组成部分或单元配置如下。
40.举例来说,运控集成系统调度监控单元可选用工业级计算机,用于连接列车运行控制与机电设备监控集成数据处理单元、运控集成系统综合显示装置,向调度人员提供符合运控集成要求的fao调度人机界面。
41.列车运行控制与机电设备监控集成数据处理单元可选用pc服务器或小型计算机,通过采集运控集成系统接口交互单元的各专业数据,整合包括列车运行全过程指挥监控、运行环境保障、故障及灾害处置、智慧车站服务、智能运维支持等全线运营行为和业务,进
行运控集成。
42.运控集成系统数据存储单元可选用pc服务器或小型计算机,并配置磁盘阵列,集中存储所有原始数据以及集成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数据。
43.运控集成系统接口交互单元可选用嵌入式计算机,采集各接口专业的数据,并传输至集成数据处理单元;同时对于一部分需要下发给各接口专业的控制指令或数据传输给各专业系统。例如,对于cctv 专业,运控集成系统接口交互单元采集各摄像头的状态信息,并向其发送调用控制命令;对于ats专业,运控集成系统接口交互单元采集列车阻塞信息、列车位置信息,并向其发送供电分区是否带电信息、车站火灾信息等。
44.运控集成系统综合信息显示装置可选用大屏幕显示设备,是运控集成系统调度监控单元显示的扩展,将人机界面展示在大屏幕上,用于需各岗位调度人员协同作业时,运营状况的清晰呈现。
4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运控集成系统,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操作终端。
4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运控集成系统及其操作终端,能够面向列车全自动运行、并且运行环境高度自律以及符合 rams要求,还具有便于部署在轨道交通系统中以及便于运营人员实现高效操作的优点。
47.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且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