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挂索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18820发布日期:2021-12-11 10:56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脱挂索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索道系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脱挂索道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脱挂索道系统仅限于通过与索道连接的吊架将吊厢吊起,在景区内实现观光的目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游客一般需要转乘其他的交通工具到达转接部,容易造成乘客短时集中、交通拥堵等问题,给脱挂索道系统的运营造成较大的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挂索道系统,以将现有的脱挂索道系统和城市交通结合。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挂索道系统,包括:索道;吊架,吊架可移动地设置在索道上并与索道连接;小车底盘,小车底盘可移动地设置;吊厢,吊厢具有观光状态和城市状态两种工作状态,在观光状态下,吊厢的上端和吊架连接;在城市状态下,吊厢的下端和小车底盘连接;转接部,转接部和索道的一部分在水平面的投影上重合,小车底盘具有和转接部对接的转接位置;吊厢通过吊架、转接部和小车底盘的配合实现观光状态和城市状态的转换。
5.进一步地,吊厢包括厢体、第一磁吸件、第一储能器和辅助用电机构,第一磁吸件设置在厢体的上端,辅助用电机构和第一储能器均设置在厢体内,第一储能器和第一磁吸件、辅助用电机构电连接,以为第一磁吸件和辅助用电机构供电。
6.进一步地,吊架包括依次连接的抱索器、吊杆和架体,抱索器与索道连接,架体的下端设置有铁磁性触点,在观光状态下,铁磁性触点和第一磁吸件吸合。
7.进一步地,吊厢包括厢体和设置在厢体底端的磁性导轨,小车底盘包括主体、第二磁吸件、车轮结构、第二储能器和制动系统,车轮结构设置在主体的下侧,第二磁吸件设置在主体的上侧,制动系统和第二储能器均设置在主体内,第二磁吸件和磁性导轨可吸合或分离的设置;第二储能器和第二磁吸件、制动系统电连接,以为第二磁吸件和制动系统供电。
8.进一步地,第二磁吸件的承载面低于转接部的承载面,小车底盘还包括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可移动地设置在主体上,以在转接位置将吊厢从第二磁吸件输送至转接部。
9.进一步地,吊厢还包括第一应急电源和座椅,座椅设置在厢体内,第一应急电源设置在座椅下;小车底盘还包括第二应急电源,第二应急电源设置在主体内,第二应急电源和第二磁吸件、制动系统电连接。
10.进一步地,转接部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输送部,输送部包括支架、传动带、驱动器和多个输送辊,多个输送辊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上,驱动器通过传动带带动多个输送辊转动。
11.进一步地,转接部具有入口和出口,转接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变速段、第一匀速段、第一转弯段、第二匀速段、第二转弯段、第三匀速段和第二变速段,第一变速段的一端具
有入口,第二变速段的一端具有出口。
12.进一步地,转接部还包括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第一导向部包括两个第一导梁,第一变速段位于两个第一导梁之间,第二导向部包括两个第二导梁,第二变速段位于两个第二导梁之间。
13.进一步地,吊厢还包括光伏组件,光伏组件设置在厢体上,光伏组件和第一储能器电连接。
14.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脱挂索道系统,包括:索道;吊架,吊架可移动地设置在索道上并与索道连接;小车底盘,小车底盘可移动地设置;吊厢,吊厢具有观光状态和城市状态两种工作状态,在观光状态下,吊厢的上端和吊架连接;在城市状态下,吊厢的下端和小车底盘连接;转接部,转接部和索道的一部分在水平面的投影上重合,小车底盘具有和转接部对接的转接位置;吊厢通过吊架、转接部和小车底盘的配合实现观光状态和城市状态的转换。采用该方案,脱挂索道系统既包括索道、吊架和吊厢连接的观光状态,又包括吊厢和小车底盘连接的城市状态,并能够在转接部实现观光状态和城市状态之间的无缝转换,与现有技术中只能在景区中运行的脱挂索道系统相比,本方案中的脱挂索道系统既能在城市中运行,也能在景区中运行,既能够解决景区旅游道路无法行车的问题,又能解决城市道路的交通拥堵或规划道路沿途障碍等问题,使现有技术中只具有观光状态的脱挂索道系统融入城市的立体交通中,使城市交通向立体化方向推进。
附图说明
15.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6.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脱挂索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示出了图1的脱挂索道系统中的吊厢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示出了图2的吊厢的俯视图;
19.图4示出了图2的吊厢的侧视图;
20.图5示出了图1的脱挂索道系统中吊架和吊厢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示出了图5中的吊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示出了图1的脱挂索道系统中小车底盘和吊厢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3.图8示出了图7中的小车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24.图9示出了图8的小车底盘的俯视图;
25.图10示出了图1的脱挂索道系统中吊厢和输送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1示出了图10的输送部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2示出了图11的输送部中的驱动器和输送辊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脱挂索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9.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30.10、索道;20、吊架;21、抱索器;22、吊杆;23、架体;24、铁磁性触点;30、小车底盘;31、主体;32、第二磁吸件;33、车轮结构;34、第二储能器;35、提升机构;36、第二应急电源;40、吊厢;41、厢体;42、第一磁吸件;43、第一储能器;44、磁性导轨;45、第一应急电源;46、座椅;50、转接部;51、输送部;511、支架;512、传动带;513、驱动器;514、输送辊;52、入口;53、
出口;541、第一变速段;542、第二变速段;551、第一匀速段;552、第二匀速段;553、第三匀速段;561、第一转弯段;562、第二转弯段;57、第一导向部;58、第二导向部;59、循环段;60、旋转部。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脱挂索道系统,包括:索道10;吊架20,吊架20可移动地设置在索道10上并与索道10连接;小车底盘30,小车底盘30可移动地设置;吊厢40,吊厢40具有观光状态和城市状态两种工作状态,在观光状态下,吊厢40的上端和吊架20连接;在城市状态下,吊厢40的下端和小车底盘30连接;转接部50,转接部50和索道10的一部分在水平面的投影上重合,小车底盘30具有和转接部50对接的转接位置;吊厢40通过吊架20、转接部50和小车底盘30的配合实现观光状态和城市状态的转换。
33.在本实施例中,脱挂索道系统既包括索道10、吊架20和吊厢40连接的观光状态,又包括吊厢40和小车底盘30连接的城市状态,并能够在转接部50实现观光状态和城市状态之间的无缝转换,与现有技术中只能在景区中运行的脱挂索道系统相比,本方案中的脱挂索道系统既能在城市中运行,也能在景区中运行,既能够解决景区旅游道路无法行车的问题,又能解决城市道路的交通拥堵或规划道路沿途障碍等问题,使现有技术中只具有观光状态的脱挂索道系统融入城市的立体交通中,使城市交通向立体化方向推进。其中,小车底盘30可自动在城市中行驶或在人为操作下在城市道路行驶。
34.具体地,脱挂索道系统中包括多个转接部50,多个转接部50结合组成循环往复系统,形成一个综合交通枢纽。
35.如图2至图4所示,吊厢40包括厢体41、第一磁吸件42、第一储能器43和辅助用电机构,第一磁吸件42设置在厢体41的上端,辅助用电机构和第一储能器43均设置在厢体41内,第一储能器43和第一磁吸件42、辅助用电机构电连接,以为第一磁吸件42和辅助用电机构供电。这样设置,通过第一储能器43对第一磁吸件42供电,以此来实现第一磁吸件42的得电和失电,进而控制厢体41和吊架20的连接情况。
36.具体地,整个厢体41的运行过程中第一储能器43始终优先保证对第一磁吸件42的供电,以保证吊厢40和吊架20连接的可靠性。
37.具体地,厢体41为铝合金结构。辅助用电机构包括自动开关门机构、照明系统、空调系统以及运行轨迹控制系统。厢体41内还配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所有辅助用电机构。
38.如图5和图6所示,吊架20包括依次连接的抱索器21、吊杆22和架体23,抱索器21与索道10连接,架体23的下端设置有铁磁性触点24,在观光状态下,铁磁性触点24和第一磁吸件42吸合。这样设置,在观光状态下,第一磁吸件42得电,第一磁吸件42和铁磁性触点24吸合,进而连接吊架20和吊厢40。通过第一磁吸件42的得电和失电来控制吊架20和吊厢40之
间的连接和分离,便于实现系统运行的自动化。
39.具体地,第一磁吸件42为4个,铁磁性触点24也为4个,4个铁磁性触点24的相对位置关系和4个第一磁吸件42的相对位置关系相同,4个铁磁性触点24和4个第一磁吸件42一一对应设置,当二者位置重合时,4个第一磁吸件42得电,4个第一磁吸件42分别与4个铁磁性触点24吸合,提高吊架20和吊厢40连接的可靠性。
40.可选地,本技术中的吊架20的规格尺寸和现有技术中的吊架20尺寸相同,以保证脱挂索道系统既可以单独运行本技术中的吊厢40,也可以单独运行传统吊厢,还可以同时运行本技术中的吊厢40和传统吊厢。
41.如图7至图9所示,吊厢40包括厢体41和设置在厢体41底端的磁性导轨44,小车底盘30包括主体31、第二磁吸件32、车轮结构33、第二储能器34和制动系统,车轮结构33设置在主体31的下侧,第二磁吸件32设置在主体31的上侧,制动系统和第二储能器34均设置在主体31内,第二磁吸件32和磁性导轨44可吸合或分离的设置;第二储能器34和第二磁吸件32、制动系统电连接,以为第二磁吸件32和制动系统供电。这样设置,通过第二储能器34对第二磁吸件32供电和失电,在城市状态下,第二磁吸件32得电,第二磁吸件32和磁性导轨44吸合连接,进而连接吊厢40和小车底盘30。通过第二磁吸件32的得电和失电来控制吊厢40和小车底盘30之间的连接和分离,便于实现系统运行的自动化。
42.具体地,磁性导轨44为2根,2根磁性导轨44平行设置在厢体41的底部,第二磁吸件32为4个,2个第二磁吸件32对应1根磁性导轨44的两侧设置,在城市状态下,4个第二磁吸件32得电,4个第二磁吸件和2根磁性导轨吸合。这样设置,提高了吊厢40和小车底盘30连接的可靠性。其中,小车底盘30上还包括有机械自锁结构,当第二磁吸件32和磁性导轨44吸合时,即第二磁吸件32得电时,机械自锁结构锁紧;当第二磁吸件32和磁性导轨44分离时,即第二磁吸件32失电时,机械自锁结构打开。
43.具体地,小车底盘30是基于agv的电动小车底盘,通过小车底盘30内的制动系统,使小车底盘30可以实现单独人工制动;也可以在小车底盘30与吊厢40连接后,与吊厢40共同人工制动;还可以在小车底盘30与吊厢40连接后,按照吊厢40内的运行轨迹控制系统的预定路线自动制动。这样设置,实现了小车底盘30运动的自动化和多样化。
44.进一步地,第二磁吸件32的承载面低于转接部50的承载面,小车底盘30还包括提升机构35,提升机构35可移动地设置在主体31上,以在转接位置将吊厢40从第二磁吸件32输送至转接部50。
4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磁吸件32的承载面低于转接部50的承载面,便于厢体41从转接部50下落到小车底盘30的主体31上,也能够对从主体31运输到转接部50的厢体41起止挡作用,以确保连接厢体41的小车底盘30位于转接位置内。通过设置提升机构35,可以将与小车底盘30连接的厢体41输送至转接部50的承载面上,也可以在小车底盘30接收从转接部50输送的厢体41时对厢体41起到一定的缓冲和限位作用,防止厢体41在转接位置转接时出现意外状况。
46.具体地,提升机构35可以为转动结构,在转接位置时,通过转动结构的转动的对厢体41施加一个斜向上的推力或者斜向下的阻力,推力和阻力的方向完全相反。这样设置,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实现厢体41的输送。
47.如图2和图8所示,吊厢40还包括第一应急电源45和座椅46,座椅46设置在厢体41
内,第一应急电源45设置在座椅46下;小车底盘30还包括第二应急电源36,第二应急电源36设置在主体31内,第二应急电源36和第二磁吸件32、制动系统电连接。这样设置,可以保证在吊厢40厢体41电量不足以及小车底盘30主体31电量不足的情况下,第一应急电源45能够对厢体41供电,第二应急电源36能够对主体31供电,以保证吊厢40和吊架20连接的可靠性以及吊厢40和小车底盘30连接的可靠性。
48.具体地,当厢体41处于紧急情况时,第一应急电源45为第一磁吸件42和辅助用电结机构供电,以保证第一磁吸件42不会出现因断电导致连接不稳定的情况,保证吊厢40的第一磁吸件42和吊架20的铁磁性触点24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其中,紧急情况可以理解为第一储能器43无法继续为第一磁吸件42供电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当厢体41内的第一储能器43的电量即将不足以支撑第一磁吸件42正常使用。
49.具体地,当小车底盘30处于紧急状态时,第二应急电源36为第二磁吸件32、制动系统供电,以保证第二磁吸件32不会出现因断电导致连接不稳定的情况,保证吊厢40的磁性导轨44和小车底盘30的第二磁吸件32连接的可靠性。其中,紧急情况可以理解为第二储能器34无法继续为第二磁吸件32、制动系统供电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当第二储能器34的电量不足以支撑第二磁吸件32整除使用。
50.具体地,第一应急电源45在使用时优先为第一磁吸件42供电,第二应急电源36在使用时优先为第二磁吸件32供电。
51.具体地,厢体41还包括电量预警系统,在厢体41和吊架20连接之前,若厢体41内第一储能器43电量不足,则电量预警系统会阻止第一储能器43对第一磁吸件42供电,厢体41不会与吊架20连接。
52.如图10至图12所示,转接部50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输送部51,输送部51包括支架511、传动带512、驱动器513和多个输送辊514,多个输送辊514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511上,驱动器513通过传动带512带动多个输送辊514转动。
5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器513来驱动多个输送辊514中的其中一个转动,进而带动包覆在多个输送辊514外围并与输送辊514连接的传动带512转动,最终通过传动带512的转动带动其余输送辊514转动。这样设置,通过驱动器513来驱动多个输送辊514转动,便于控制多个输送辊514的转速,通过多个输送辊514和传动带512的连接,可以降低输送部51的运行噪音,提高游客的舒适感。
54.具体地,在转接部50内,吊厢40在多个输送辊514上运行,通过调节驱动器513来调节多个输送辊514的转速,进而控制吊厢40在多个输送辊514上的运行速度,保证吊厢40的平稳运行,便于吊厢40转换为观光状态时吊厢40与吊架20的吸合。
55.具体地,输送辊514为对称结构,输送辊51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段、第一导向段、第一辊段、连接段、第二辊段、第二导向段和第二安装段,第一辊段、第二辊段的径向尺寸大于连接段、第一安装段、第二安装段的径向尺寸,第一导向段、第二导向段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辊段、第二辊段的径向尺寸,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分别安装在两端的支架511内,吊厢40的底面与第一辊段、第二辊段接触,吊厢40内的两根磁性导轨44分别与第一导向段、第二导向段限位配合,保证吊厢40沿系统转动方向前进。
56.具体地,输送辊514的第一辊段、第二辊段上均包覆有衬胶,通过设置衬胶可以增大输送辊514与吊厢40的磁性导轨44之间的摩擦力,保证厢体41能够稳定地在输送部51上
运行,减小噪音。
57.如图1所示,转接部50具有入口52和出口53,转接部5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变速段541、第一匀速段551、第一转弯段561、第二匀速段552、第二转弯段562、第三匀速段553和第二变速段542,第一变速段541的一端具有入口52,第二变速段542的一端具有出口53。这样设置,通过转接部50来实现吊厢40城市状态和观光状态的转换,增加脱挂索道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58.具体地,在吊厢40从观光状态转换到城市状态的过程中,与吊架20连接的吊厢40从入口52进入,先通过第一变速段541减速,在经过第一匀速段551时,吊厢40内的第一磁吸件42失电,吊架20和吊厢40的连接断开,吊厢经过第一转弯段561、第二匀速段552、第二转弯段562、第三匀速段553和在第二变速段542,此时、吊厢40位于转接部50的输送部51上,第二变速段542为匀速段,最终将吊厢40输送至位于出口53位置的小车底盘30上并与小车底盘30连接;在吊厢40从城市状态转换到观光状态的过程中,与小车底盘30连接的吊厢40到达入口位置,小车底盘30内的第二磁吸件32失电,小车底盘30内的机械自锁结构打开,小车底盘30和吊厢40的连接断开,再通过小车底盘30内的提升机构35将吊厢40输送到转接部50的第一变速段541内并减速,吊厢40经过第一转弯段561到达第二匀速段552,在吊厢40位于第二匀速段552时,吊厢40的移动速度与吊架20的移动速度相同,吊厢40内的第一磁吸件42得电,并与吊架20的铁磁性触点24连接,连接后的吊厢40和吊架20共同经过第二转弯段562和第三匀速段553,在经过第二变速段542时,连接后的吊厢40和吊架20加速并通过出口53离开转接部50。
59.具体地,在吊厢40从观光状态转换到城市状态的过程中,连接在一起的吊厢40和吊架20在第一变速段541的减速主要是通过吊架20上与索道10连接的抱索器21实现的;在吊厢40从城市状态转换成观光状态的过程中,吊厢40在第一变速段541的减速主要是通过转接部50内的多个输送部51实现的,连接在一起的吊厢40和吊架20在第二变速段542的加速主要是通过吊架20上与索道10连接的抱索器21实现的。
60.具体地,第一转弯段561和第二转弯段562的输送辊514为弯型辊,具体地,弯型辊为锥形转弯辊道。转接部50设置在站台内,当吊厢40与转接部50连接并在转接部50上移动时,游客可以在除了第一变速段541和第二变速段542以外的其他路段离开吊厢40或进入吊厢40。
61.可选地,转接部50可以同时包含多个入口52和出口53,以实现多方向的换乘,每两个相连的入口52和出口53之间均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变速段541、第一匀速段551、第一转弯段561、第二匀速段552、第二转弯段562、第三匀速段553和第二变速段542。
62.进一步地,转接部50还包括第一导向部57和第二导向部58,第一导向部57包括两个第一导梁,第一变速段541位于两个第一导梁之间,第二导向部58包括两个第二导梁,第二变速段542位于两个第二导梁之间。
6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导向部57和第二导向部58对进入或离开转接部50的吊厢40进行导向,防止吊厢40在观光状态时进入转接部50的运动过程中出现晃动进而无法与转接部50连接的情况,以及防止吊厢40在离开转接部50进入城市状态的过程中与小车底盘30的连接出现偏差,进而导致小车底盘30内的机械自锁结构无法锁紧的情况,保证吊厢40与转接部50连接的可靠性。并且,第一导向部57和第二导向部58可对小车底盘30进行导
向。
64.具体地,吊厢40还包括光伏组件,光伏组件设置在厢体41上,光伏组件和第一储能器43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光伏组件将运行过程中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将电能储存在第一储能器43中,以为整个吊厢40供电,发电效率高,且不会污染环境,工作稳定可靠。
65.具体地,吊厢40还包括汇流箱,汇流箱设置在座椅46下,光伏组件转换而来的电能通过汇流箱汇流到一起,并传送到第一储能器43内通过第一储能器43保存。光伏组件为玻璃,厢体41的玻璃为光伏玻璃,在观光状态和城市状态下,光伏玻璃能够更好地吸收太阳能并将所吸收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第一储能器43还具有外部接口,可以通过外部接口补充电能,防止因环境因素导致光伏组件无法有效充能的情况。
66.如图13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脱挂索道系统中的转接部50包括输送部51和旋转部60,旋转部60能够整体旋转一定角度,例如90
°
,通过旋转部60实现吊厢40在转接部50内的转向,且转接部50包括两个入口52和一个出口53,转接部50内部还包括循环段59。这样设置,通过旋转部60来实现吊厢40的转向,减小了转接部50所占用的面积,同时采用旋转部60实现吊厢40的转向更加稳定,自动化程度高,转弯过程中不会对吊厢40造成损伤,两个入口52分别和出口53对应形成两条转换路线,每个入口52和出口53之间均具有多个变速段、匀速段和转弯段,以保证吊厢40在转接部50内转接的可靠性。同时转接部50内还包括有循环段59,循环段59的两端与匀速段连接,吊厢40内的电量若不足,可以使吊厢40进入循环段59,循环段59内具有充电装置,以为吊厢40的厢体41充电。可选地,旋转部60可为旋转辊。
6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