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墙和边顶连接结构及会议车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14326发布日期:2022-01-15 09:4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侧墙和边顶连接结构及会议车厢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厢连接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侧墙和边顶连接结构及设有上述侧墙和边顶连接结构的会议车厢。


背景技术:

2.随着铁路运输行业的飞速发展,车辆技术不断创新,车辆的样式也向多元化、智能化发展。针对一些用户的要求,列车上需要设置用于部分旅客开会的会议室。
3.现有的列车一般用于旅客乘坐使用,为了旅客使用方便,会设置用于放置旅客行李的行李架,而对于会议室车来说,设置行李架容易阻碍参会人员站立和行走,还会影响侧墙附近的照明,所以在列车的会议室中多取消了行李架的设置,原有的安装结构已难以适应边顶和侧墙的连接,且不利于提高会议室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墙和边顶连接结构及会议车厢,能够方便地进行侧墙和边顶的连接,提高会议室的美观性。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侧墙和边顶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座、安装板以及连接件,连接座设置于侧墙板的外侧面上;安装板贴合于边顶板以及连接座的外侧面上,用于封堵侧墙板和边顶板之间的开口,安装板的内壁上部设有向上延伸的弹性压紧件,弹性压紧件能够弹性抵接在边顶板的内侧壁上、以配合安装板从两侧夹紧边顶板;连接件靠近安装板的下边缘设置,用于连接连接座与安装板。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座包括连接板和外伸板,连接板与侧墙板的外壁相连;外伸板连接于连接板的下边缘、并向背离侧墙板的一侧延伸,外伸板的底面与安装板的内侧壁相贴合、并通过连接件相连。
7.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板上设有供连接件嵌入的沉头孔,沉头孔的外端安装有装饰帽。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弹性压紧件包括固定部以及压紧部,固定部连接于安装板的内侧壁上;压紧部连接于固定部的上边缘,且与固定部一体成型,压紧部的靠近固定部的一侧向远离安装板的一侧折弯凸起、以使压紧部的上边缘弹性压紧于边顶板的内侧壁上。
9.一些实施例中,压紧部的上边缘还设有向背离边顶板的一侧延伸的辅助部,压紧部和辅助部之间形成抵接于边顶板的内侧壁上的圆弧过渡部。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弹性压紧件在安装板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弹性压紧件在车体的走向上间隔排布。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车体的走向上,相邻两个安装板中的其中一个的侧边缘设有限位件,限位件向安装板的内侧折弯凸起形成限位面,限位面能够贴合于相邻的安装板的内侧壁上、以限位相邻的安装板的内外位置。
12.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板的内侧壁上设有贴合于所述边顶板上的第一隔声垫,所述安装板的下边缘设有贴合于所述侧墙板上的第二隔声垫。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安装板为pvc一体成型构件,弹性压紧件为一体成型与安装板上的金属件。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会议车厢,该会议车厢设有侧墙和边顶连接结构。
15.本技术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墙和边顶连接结构,安装板能够对侧墙板和边顶板之间的开口进行封堵,安装板的下边缘通过连接件与连接座相连,安装板上的弹性压紧件与安装板分别从内外两侧对边顶板的下边缘进行夹紧限位,实现了侧墙和边顶板之间的有效连接,具有良好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侧墙和边顶连接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ⅰ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ⅱ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安装板和弹性压紧件的相对位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4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4中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有两个限位件的安装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未设置限位件的安装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8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26.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7.1、连接座;11、连接板;12、外伸板;2、安装板;21、沉头孔;22、装饰帽;23、第一隔声垫;24、第二隔声垫;3、连接件;4、弹性压紧件;41、固定部;42、压紧部;43、辅助部;44、圆弧过渡部;5、限位件;51、限位面;61、侧墙板;62、边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
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若干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0.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9,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墙和边顶连接结构及会议车厢进行说明。侧墙和边顶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座1、安装板2以及连接件3,连接座1设置于侧墙板61的外侧面上;安装板2贴合于边顶板62以及连接座1的外侧面上,用于封堵侧墙板61和边顶板62之间的开口,安装板2的内壁上部设有向上延伸的弹性压紧件4,弹性压紧件4能够弹性抵接在边顶板62的内侧壁上、以配合安装板2从两侧夹紧边顶板62;连接件3靠近安装板2的下边缘设置,用于连接连接座1与安装板2。
31.本实施例提供的侧墙和边顶连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侧墙和边顶连接结构,安装板2能够对侧墙板61和边顶板62之间的开口进行封堵,安装板2的下边缘通过连接件3与连接座1相连,安装板2上的弹性压紧件4与安装板2分别从内外两侧对边顶板62的下边缘进行夹紧限位,实现了侧墙和边顶板62之间的有效连接,具有良好的美观性。
32.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连接座1采用如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2,连接座1包括连接板11和外伸板12,连接板11与侧墙板61的外壁相连;外伸板12连接于连接板11的下边缘、并向背离侧墙板61的一侧延伸,外伸板12的底面与安装板2的内侧壁相贴合、并通过连接件3相连。
33.连接板11与侧墙板61有效连接,二者可以通过焊接连接,也可以借助螺钉等构件进行连接。外伸板12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通过其底面与安装板2的内侧壁有效贴合,并借助连接件3将安装板2安装在外伸板12上,连接件3可以选择螺栓或螺钉,使安装板2的下边缘稳定连接在连接座1上。
34.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安装板2上设有供连接件3嵌入的沉头孔21,沉头孔21的外端安装有装饰帽22。安装板2上设置的沉头孔21供连接件3嵌入,避免连接件3的外端头露出,装饰帽22可塞入沉头孔21的外端,以提高安装板2外侧面的美观性。
35.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压紧件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弹性压紧件4包括固定部41以及压紧部42,固定部41连接于安装板2的内侧壁上;压紧部42连接于固定部41的上边缘,且与固定部41一体成型,压紧部42的靠近固定部41的一侧向远离安装板2的一侧折弯凸起、以使压紧部42的上边缘弹性压紧于边顶板62的内侧壁上。
36.固定部41连接于安装板2的内侧壁上,其上边缘的压紧部42自下而上向靠近侧墙板61的一侧折弯,然后再向靠近安装板2的一侧延伸,直至与安装板2的内壁抵接,实现对安装板2的有效压紧。压紧部42的上边缘与安装板2之间具有用于容纳边顶板62的间隙,压紧部42和安装板2可以同时从内侧和外侧对边顶板62进行限位夹紧,保证了安装板2的上边缘与边顶板62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实现了边顶板62与安装板2之间的有效衔接,具有良好的美观性。
37.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压紧部42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压紧部42的上边缘还设有向背离边顶板62的一侧延伸的辅助部43,压紧部42和辅助部43之间形成抵接于边顶板62的内侧壁上的圆弧过渡部44。
38.在压紧部42上边缘设置辅助部43,辅助部43可以配合压紧部42形成圆弧过渡部44,进而利用圆弧过渡部44实现与边顶板62的内侧壁抵接接触,避免对边顶板62的内壁造成刮擦划伤。弹性压紧件4在安装板2的内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多个弹性压紧件4在车体的延伸方向上间隔排布,可对边顶板62的不同位置进行限位。
39.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安装板2采用如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4,在车体的走向上,相邻两个安装板2中的其中一个的侧边缘设有限位件5,限位件5向安装板2的内侧折弯凸起形成限位面51,限位面51能够贴合于相邻的安装板2的内侧壁上、以限位相邻的安装板2的内外位置。
40.在相邻两个安装板2上,只在其中一个安装板2的侧边缘设置限位件5,限位件5用于限位相邻两个安装板2在内外方向上的相对位置。限位件5向安装板2的内侧折弯凸起,借助限位面51贴合在相邻的安装板2的内壁上,实现与相邻安装板2之间的内外位置的限定,使两个安装板2的外板面处于圆滑过渡的状态,提高外部美观性。
41.作为另一个实施例,请参阅图7至图9,也可以在同一个安装板2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限位件5,而与上述安装板2相邻的安装板2上则无需设置限位件5。在车体的走向上,设有限位件5的安装板2和没有设置限位件5的安装板2间隔排布,实现多个安装板2之间的有效限位。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安装板2的内侧壁上设有贴合于所述边顶板62上的第一隔声垫23,所述安装板2的下边缘设有贴合于所述侧墙板61上的第二隔声垫24。
43.第一隔声垫23对边顶板62和安装板2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且在车体的走向上延伸成条状,避免车体型腔内的噪声向车厢内传播,第一隔声垫23为隔音棉或其他具有隔音性能的材质。
44.同样的,安装板2与侧墙板61接触的边缘设有与第一隔声垫23材质一致的第二隔声垫24,将侧墙板61与安装板2之间的间隙有效封堵,也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
45.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安装板2为pvc一体成型构件,弹性压紧件4为一体成型与安装板2上的金属件。安装板2采用注塑成型,弹性压紧件4一体成型在安装板2上,弹性压紧件4为金属构件,具有良好的弹性抵接性能,便于配合安装板2形成对边顶板62两侧壁的夹紧作用,便于保证安装板2与边顶板62连接的可靠性。
46.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会议车厢,该会议车厢设有侧墙和边顶连接结构。设有上述结构的会议车厢为乘客的行走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有助于增大会议车厢的内部空间,具有良好的美观性。
4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