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铁道机车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铁道机车上下车用连接踏板。
背景技术:2.连接踏板用于火车上下乘客时使用,一般铺设在车厢口和站台之间。现有的连接踏板,大多仅为一块矩形板,其构造简单存在诸多问题。由于连接踏板没有任何固定的手段,当乘客踩踏在踏板上时,经常会出现晃动的现象,由于乘客多,踩踏位置不同,有时踩踏到踏板的边缘位置还会造成踏板的偏移,造成安全隐患,在雨雪天气,这样的情况更多,随着乘客的踩踏,连接踏板上会更加湿滑,容易滑倒,而且站台和车厢口存在一定的高度差,会造成连接踏板存在一定的斜度,而且更容易晃动,这样更容易导致乘客摔倒受伤,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3.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道机车上下车用连接踏板。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铁道机车上下车用连接踏板,包括:平板以及一体成型于平板两侧的折板,所述平板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平板的上端面纵向等距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平板的底面上安装有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和所述平板之间还安装有角度调整机构,所述把手和所述平板内部配合安装有拆取机构。
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流槽设置为前高后低的结构,便于排水也能够起到防滑作用,所述平板的后端面上对称安装有汇集槽,所述汇集槽设置为两侧高中间低的结构,便于水从站台缝隙排出。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横板、转轴,所述横板的上端面上等距安装有连接凸块,所述连接凸块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平板的底面上,所述吸附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板的底面,,通过角度调整机构能够在车厢与站台的高度不一时,使吸附机构仍然能够垂直地面,进行吸附,保证固定效果。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吸盘、安装罩,所述安装罩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板的底面,所述吸盘安装在所述安装罩的下端开口处,所述安装罩的侧面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内安装有单向阀,踏板放置后,通过重力的作用,吸盘能够将内部空气通过单向阀排出,并将连接踏板吸附固定,而且通过乘客的踩踏,吸附更加牢固,避免出现晃动不稳的现象。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拆取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平板内部的输气管道和用于输气管道密封的封闭结构,能够更方便的拿起连接踏板。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罩的上端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上端面固定安装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上端穿过所述横板上开设的通孔与所述输气管道相连通,所述输气管道的另一端安装有封闭结构,伸缩管用于使吸附机构能够跟随角度调整机
构转动。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封闭结构包括拉把和密封塞,所述把手的内部对应所述拉把开设有抽拉槽,所述拉把滑动安装在所述抽拉槽内,所述拉把的两侧开设有圆柱槽,所述圆柱槽内和所述抽拉槽的前侧面之间配合安装有弹簧,所述拉把的后端面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塞固定安装在密封块的前端,所述密封塞的另一端套装在所述输气管道的管口内,封闭结构能够使外部空气通过输气管道进入到吸盘内,从而使内部气压与外部相同,能够更省力的拿起连接踏板。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折板的上侧面粘接有荧光警示条,在光线不好时,能够更明显的显示出踏板的位置、长度和宽度,便于乘客踩踏,底面粘接有橡胶垫,用于折板底部的防刮伤和防磨损,折板能够保护平板底部的部件,使其更隐蔽,也能够在承受过大的力时,与吸附机构同时起到支撑作用。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平板的底面横向安装有加强肋条,能够提高连接踏板整体的支撑力。
12.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设置吸附机构将连接踏板进固定,由于踏板自身重力的作用,将吸盘将内部空气通过单向阀排出,对连接踏板进行吸附固定,避免连接踏板出现踩踏不稳出现晃动的现象,而且通过乘客的踩踏,会使吸附更加牢固,不会出现由于乘客多,踩踏位置不同,踩踏到踏板的边缘位置造成踏板的偏移,方便乘客使用;2、通过角度调整机构的设置,在车厢与站台的高度不一时,也能够在铺设的同时,使吸附机构相对于平板进行转动,使吸盘垂直地面,仍然能够使吸盘紧贴地面,保证踏板的固定效果;3、导流槽能够将平板表面的水导出,而且等距设置的导流槽能够形成波浪形的表面,使平板的表面摩擦力更大,更加防滑,汇集槽能够使导流槽内流出的水通过车厢和站台之间的缝隙流走,防止其流到站台和车厢;4、通过拉把拉出输气管道管口的密封塞,使外部空气通过输气管道进入到吸盘内,从而使内部气压与外部相同,能够使乘务员更省力的拿起连接踏板,方便连接踏板的取用和收放。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封闭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的吸附机构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后侧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角度调整机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平板;101、导流槽;102、汇集槽;2、把手;201、抽拉槽;3、折板;4、角度调整机构;401、横板;402、转轴;403、连接凸块;5、吸附机构;501、吸盘;502、安装罩;503、连通孔;504、伸缩管;505、排气孔;506、单向阀;6、荧光警示条;7、橡胶垫;8、封闭结构;801、拉
把;802、圆柱槽;803、弹簧;804、密封块;805、密封塞;9、输气管道;10、加强肋条。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6.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铁道机车上下车用连接踏板的具体实施例,包括:平板1以及一体成型于平板1两侧的折板3,平板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把手2平板1的上端面纵向等距设置有导流槽101,平板1的底面上安装有吸附机构5,吸附机构5和平板1之间还安装有角度调整机构4,把手2和平板1内部配合安装有拆取机构。
17.导流槽101设置为前高后低的结构,平板1的后端面上对称安装有汇集槽102,汇集槽102设置为两侧高中间低的结构。
18.导流槽101用于将平板1上的水导出,而且导流槽101能够使平板1的表面摩擦力更大,更加防滑,汇集槽102能够使导流槽101内流出的水通过车厢和站台之间的缝隙流走。
19.角度调整机构4包括横板401、转轴402,横板401的上端面上等距安装有连接凸块403,连接凸块403通过转轴402转动安装在平板1的底面上,吸附机构5固定安装在横板401的底面,车厢与站台的高度不一时,通过角度调整机构4能够使吸附机构5仍然紧贴地面,使踏板放置更牢固。
20.吸附机构5包括吸盘501、安装罩502,安装罩502固定安装在横板401的底面,吸盘501安装在安装罩502的下端开口处,安装罩502的侧面开设有排气孔505,排气孔505内安装有单向阀506,踏板放置后,通过重力的作用,吸盘501能够将内部空气通过单向阀506排出,并将连接踏板吸附固定,而且通过乘客的踩踏,吸附更加牢固,避免出现晃动不稳的现象。
21.拆取机构包括开设在平板1内部的输气管道9和用于输气管道9密封的封闭结构8,用于更省力的拿起连接踏板。
22.安装罩502的上端开设有连通孔503,连通孔503上端面固定安装有伸缩管504,伸缩管504的上端穿过横板401上开设的通孔与输气管道9相连通,输气管道9的另一端安装有封闭结构8,伸缩管504用于使吸附机构5能够跟随角度调整机构4转动。
23.封闭结构8包括拉把801和密封塞805,把手2的内部对应拉把801开设有抽拉槽201,拉把801滑动安装在抽拉槽201内,拉把801的两侧开设有圆柱槽802,圆柱槽802内和抽拉槽201的前侧面之间配合安装有弹簧803,拉把801的后端面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块804,密封塞805固定安装在密封块804的前端,密封塞805的另一端套装在输气管道9的管口内,在乘客全部通过后,通过拉把801拉出输气管道9的管口的密封塞805能够使外部空气通过输气管道9进入到吸盘501内,从而使内部气压与外部相同,能够更省力的拿起连接踏板,弹簧803提供推力,推动密封塞805重新对输气管道9的管口进行密封,方便下次的铺设使用。
24.实施例2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铁道机车上下车用连接踏板的具体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折板3的上侧面粘接有荧光警示条6,用于示出踏板的位置、长度和宽度,便于乘客踩踏,底面粘接有橡胶垫7,用于折板3底部的防刮伤和防磨损。
25.平板1的底面横向安装有加强肋条10,用于提升平板1的支撑强度,提高了连接踏板整体的支撑力。
26.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发明通过将连接踏板铺设在车厢门口和站台之间进行使用,连接踏板放置后,由于重力的作用,能够给吸盘501施加压力,将内部空气通过单向阀506排出,并将连接踏板吸附固定,而且通过乘客的踩踏,会使吸附更加牢固,避免出现晃动不稳的现象方便乘客使用,车厢与站台的高度不一时,铺设后角度调整机构4会相对于平板1进行转动,使吸附机构垂直地面,能够使吸盘仍然紧贴地面,使踏板放置更牢固,导流槽101能够将平板1表面的水导出,而且等距设置的导流槽101能够形成波浪形的表面,使平板1的表面摩擦力更大,更加防滑,汇集槽102能够使导流槽101内流出的水通过车厢和站台之间的缝隙流走,防止其流到站台和车厢,在乘客全部通过后,通过拉把801拉出输气管道9管口的密封塞805,使外部空气通过输气管道9进入到吸盘内,从而使内部气压与外部相同,能够使乘务员更省力的拿起连接踏板,弹簧803能够提供推力,推动密封塞805重新对输气管道9的管口进行密封,方便下次的铺设使用。
27.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28.上述虽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