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浮车辆的滑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15654发布日期:2022-06-15 11:09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浮车辆的滑撬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浮车辆的滑撬装置,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作为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磁浮列车近年来发展迅速。磁浮车辆具有速度快、噪声低、无磨耗、爬坡能力强、曲线通过性好等优点,已在上海磁浮线实现商业运营。为了保证磁浮列车的安全可靠,通常会配有一种滑橇装置。滑橇装置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最后一级制动装置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实现车体的支撑。然而,当磁浮出现故障无法悬浮时,通过救援车辆拖行至维修点的过程中,滑橇由于与轨面的强烈摩擦,不仅会产生较大的前进阻力,同时对滑橇磨耗板及轨面均会造成较大的磨损。为了保证救援工作能够快速展开,同时延长滑橇装置寿命、保护轨面平滑,有必要对滑橇装置进行改进。
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7173620u公开了一种磁浮列车用垂向滑橇及其滑撬托。所述磁浮列车用垂向滑橇托包括托体,所述托体下端面纵向开有至少一个用于嵌装固定滑橇摩擦块的嵌槽,所述嵌槽的开口向下,且所述嵌槽朝向槽口的方向设有至少一个颈部。该实用新型解决了磁浮列车现有垂向滑橇抗冲击能力差,不适用磁浮列车长距离故障拖行的问题。但是磁悬浮列车长距离故障拖行时,仍然存在较大的前进阻力和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浮车辆的滑撬装置,通过控制滑撬磨损件的升降,从而快速、便捷地实现滑橇装置的滑动和滚动两种运行模式的自由切换,便于对意外状况下的磁浮车辆展开救援和维护。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磁浮车辆的滑撬装置,包括滑撬主体和设置在滑撬主体下方的滑撬磨损件,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支撑轮和升降驱动装置,所述支撑轮通过支撑杆与所述滑撬主体底部相连,所述支撑轮可穿过所述滑撬磨损件上设置的通孔;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滑撬主体底部,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滑撬磨损件上下移动并定位。
7.当所述滑撬磨损件向下移动抵接高速磁浮车辆的滑行轨轨面时,滑撬磨损件最低点位于支撑轮最低点的下方,滑撬磨损件与轨面接触,所述滑撬装置处于滑动运动模式;当所述滑撬磨损件向上移动靠近所述滑撬主体时,支撑轮穿过滑撬磨损件上设置的通孔,所述支撑轮的最低点位于所述滑撬磨损件最低点的下方,支撑轮与轨面接触,所述滑撬装置处于滚动运动模式。当高速磁浮车辆的悬浮系统失效时,驱动装置驱动滑撬磨损件向上移动使得滑撬装置处于滚动运动模式,在救援车辆的牵引下能够轻松的将磁浮车辆迁移出故障区。当需要将滑撬装置作为最后一级制动装置使用时,驱动装置驱动滑撬磨损件向下移动使得滑撬装置处于滑动运动模式,可帮助磁浮车辆实现紧急制动,有效提高磁浮车辆的使用安全性。当滑撬装置处于滑动模式时,通过升降驱动装置托起磁浮车辆,可提供一定的底部检修空间,便于磁浮车辆的检修工作快捷进行。
8.通过升降驱动装置改变滑撬磨损件的相对高度,从而快速、便捷地实现滑橇装置的滑动和滚动两种运行模式的自由切换,便于意外状况下的磁浮车辆实现紧急制动、救援和维护;同时该滑撬装置兼容性好,保留了现有高速磁浮滑撬方案的安装方式、基本机构和主要功能,而且相较现有滑撬方案还能大幅度减少滑撬板的损耗。
9.进一步的,所述滑撬主体和滑撬磨损件之间设有分别与所述滑撬主体和滑撬磨损件相连的减震弹力件。通过在滑撬主体和滑撬磨损件之间设置减震弹力件来缓解冲击振动,保护滑撬装置的使用安全。
10.为了确保滑撬磨损件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减震弹力件设于所述滑撬磨损件的中部。
11.进一步的,所述滑撬磨损件的顶部设有限位保护件,所述限位保护件环绕所述减震弹力件设置。限位保护件用于对减震弹力件进行限位、保护。
12.为了使滑撬装置处于滚动模式时,磁浮车辆行走更稳定。优选的,所述滑撬主体底部间隔设有多个所述支撑轮。
13.优选的,所述支撑轮为走行轮对,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走行轮对的连接轴相连。
14.为了减少滑撬磨损件与轨缝之间的摩擦,优选的,所述滑撬磨损件的两端底部设置有倾斜面。
15.进一步的,所述滑撬磨损件底部设有磨耗板。在滑撬装置处于滑动模式下,滑撬磨损件底部的磨耗板与轨面接触,产生摩擦制动力,帮助磁浮车辆实现紧急制动。
16.为了使滑撬磨损件升降更稳定,优选的,所述滑撬主体底部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升降驱动装置。
17.优选的,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的最大工作行程为100~150mm。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的最大工作行程最优为126mm。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9.1、通过升降驱动装置改变滑撬磨损件的相对高度,从而快速、便捷地实现滑橇装置的滑动和滚动两种运行模式的自由切换,便于意外状况下的磁浮车辆实现紧急制动、救援和维护。
20.2、当滑撬装置处于滑动模式时,通过升降驱动装置托起磁浮车辆,可提供一定的底部检修空间,便于磁浮车辆的检修工作快捷进行。
21.3、该滑撬装置兼容性好,保留了现有磁浮滑撬方案的安装方式、基本机构和主要功能,而且相较现有滑撬方案还能大幅度减少滑撬磨损件的损耗。
附图说明
22.图1为一种磁浮车辆的滑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一种磁浮车辆的滑撬装置的爆炸图;
24.图3为一种磁浮车辆的滑撬装置的滑撬主体的仰视图;
25.图4为一种磁浮车辆的滑撬装置滚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一种磁浮车辆的滑撬装置滑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滑撬主体;2-滑撬磨损件;3-支撑轮;4-升降驱动装置;5-通孔;6-支撑杆;7-安装法兰;8-安装接口;9-磨耗板;10-减震弹力件;11-限位保护件;12-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29.如图1所示,一种磁浮车辆的滑撬装置,包括滑撬主体1和滑撬磨损件2,滑撬磨损件2设置在滑撬主体1的下方。滑撬主体1顶部均匀设置有三个安装接口8,滑撬主体1通过安装接口8与车辆的悬浮架连接。如图2所示,滑撬主体1底部对称设有两个支撑轮3,支撑轮3通过支撑杆6与滑撬主体1连接,支撑杆6通过安装法兰7与滑撬主体1相连。滑撬磨损件2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通孔5,且通孔5与支撑轮3对应设置,支撑轮3能够自由穿过通孔5。滑撬磨损件2的中部设有减震弹力件10,减震弹力件10为减震弹簧,利用减震弹力件10来缓解冲击振动,保护滑撬装置的使用安全。新型滑撬装置以减震弹力件10所在轴线对称设置,减震弹力件10位于滑撬主体1和滑撬磨损件2之间,减震弹力件10的两端分别与滑撬主体1和滑撬磨损件2连接。滑撬磨损件2的顶部设置有限位保护件11,限位保护件11环绕减震弹力件10设置,限位保护件11用于对减震弹力件10进行限位、保护。如图3所示,滑撬主体1的底部两端对称嵌设有两个升降驱动装置4,升降驱动装置4的驱动轴与滑撬磨损件2连接。升降驱动装置4为液压缸体,升降驱动装置4的最大工作行程为100~150mm,最大工作行程最优为126mm。如图4所示,滑撬磨损件2的两端底部分别设置有倾斜面12,滑撬磨损件2底部和倾斜面12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磨耗板9。
30.升降驱动装置4通过驱动轴控制滑撬磨损件2上下移动,使得滑撬装置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当滑撬磨损件2靠近滑撬主体1时,支撑轮3的最低点位于滑撬磨损件2最低点的下方。如图4所示,此时,支撑轮3与轨面接触,滑撬装置处于滚动模式。当滑撬磨损件2远离滑撬主体1时,滑撬磨损件2最低点位于支撑轮3最低点的下方。如图5所示,此时,滑撬磨损件2底部的磨耗板9直接与轨面接触,产生摩擦制动力,滑撬装置处于滑动模式。在实际实用过程中,当磁浮车辆的悬浮系统失效时,需要在救援车辆带领下快速驶离故障区。设置滑撬装置处于滚动模式,在救援车辆的牵引下,就能够轻松的将磁浮车辆迁移出故障区。在紧急情况下,当需要将滑撬装置作为最后一级制动装置使用时,设置滑撬装置处于滑动模式,帮助磁浮车辆实现紧急制动,有效提高磁浮车辆的使用安全性。常态下,滑撬装置处于滚动模式。滑动模式除了为滑撬装置提供机械制动力的作用外,还可以在对磁浮车辆进行检修时,托起高速磁浮车辆的悬浮架,提供一定的底部检修空间,方便高速磁浮车辆的检修工作快捷进行。
31.本实用新型的磁悬浮车辆的滑撬装置,通过升降驱动装置改变滑撬磨损件的相对高度,从而快速、便捷地实现滑橇装置的滑动和滚动两种运行模式的自由切换,便于对意外状况下的磁浮车辆展开救援和维护。该滑撬装置兼容性好,保留了现有磁浮滑撬方案的安装方式、基本机构和主要功能,而且相较现有滑撬方案还能大幅度减少滑撬磨损件的损耗。
32.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