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距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13808发布日期:2022-08-12 21:26阅读:79来源:国知局
间距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控制领域,更详细地说,涉及通过测量滑车间距和滑车速度来自动采取制动措施达到防碰撞效果的间距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一般车辆,例如滑道类滑车通常采用机械刹车手柄制动、限速器制动、磁涡流制动等方式。上述制动方式无法自动监测车距和车速,当乘客不操作时,无法在滑行轨道全程任意时刻避免车辆之间的碰撞,且在湿滑天气时,机械刹车制动或限速器的效果会受天气影响而减弱,滑车容易出现超过最高速度的情况。由于缺少实时的速度和车距监测,存在安全隐患,所以需有更为安全的间距控制系统来解决上述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间距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全程车距和滑车速度实时监控并自动刹车,防止滑车碰撞,提高安全性。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间距控制系统,包括速度测量单元、距离测量单元、制动单元、供电单元、控制面板、中央处理器,
5.所述速度测量单元设置在每个滑车上,测量每个滑车的速度,为速度传感器测速,或磁感应传感器与磁铁的组合方式测速;
6.所述距离测量单元设置在每个滑车上,测量前后滑车的距离,为距离传感器测距,或磁感应传感器与磁铁组合方式测距;
7.所述制动单元设置在每个滑车上,为电子刹车或磁涡流刹车;
8.所述供电单元设置在站台,为速度测量单元、距离测量单元、制动单元、控制面板、中央处理器供电;
9.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站台上,为人员操作面板,设有开机、自动、手动、急停、故障确认按钮;
10.当所述距离测量单元为距离传感器测距时,所述中央处理器为多个,分别设置在每个滑车上,滑车上的中央处理器(1)通过接收所述速度测量单元和所述距离测量单元反馈的信号,并控制制动单元,来实现滑车的间距控制和限速,
11.当所述距离测量单元磁感应传感器与磁铁组合方式测距时,所述间距控制系统还包括天线和rfid设备,所述天线置于每辆滑车和站台,用于传递和接收信号;所述rfid设备,即每辆滑车上都有唯一的rfid标签,站台设有rfid阅读器;所述中央处理器为多个,分别设置在每个滑车和站台上,滑车上的中央处理器(1)通过接收所述速度测量单元和所述距离测量单元反馈的信号,并控制制动单元,来实现滑车的间距控制和限速,站台的中央处理器(2)用于通过天线和rfid设备与滑车进行信息交换。
12.优选地,所述速度传感器位于车轮处,通过测量车轮旋转速度反馈给中央处理器计算滑车速度。
13.优选地,所述磁感应传感器与磁铁组合方式为两个前后并列的磁感应传感器位于滑车下方,磁铁固定在轨道上,或磁铁位于滑车,两个前后并列磁感应传感器位于轨道上。
14.优选地,所述距离传感器为红外距离传感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或雷达。
15.优选地,所述的距离传感器为每辆滑车的前部安装接收器,后部安装发射器。
16.优选地,所述磁涡流刹车为磁涡流刹车位于滑车下方,刹车片位于轨道上,或刹车片位于滑车下方,磁涡流刹车位于轨道上。
17.优选地,所述供电单元为滑触充电。
1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间距控制系统,中央处理器分别设置在每个滑车上,或每个滑车上和站台上,通过接收所述速度测量单元和所述距离测量单元反馈的信号,并控制制动单元,来实现滑车的间距控制功能和限速,可以实现全程车距和滑车速度实时监控并自动刹车,防止滑车碰撞,提高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间距控制系统,其中采用磁涡流刹车不通过机械摩擦产生制动力,因此不受湿滑天气影响,且材料不会受到磨损,无需大量更换。更加经济安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间距控制系统,其中采用rfid设备,用来识别每辆滑车的id并与系统交换信息,具有识别准确且快速、储存信息量大、寿命长、工作效率高的优点,方便管理滑车数目和滑行记录,十分适合在滑车数量较多的情况下使用。
附图说明
20.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间距控制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间距控制系统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23.实施例1。
24.间距控制系统采用磁感应传感器、磁铁测距。如图1所示的一种间距控制系统,所述间距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磁涡流刹车、刹车片、磁感应传感器、磁铁、控制面板、天线、rfid设备、滑触充电装置,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接收速度测量单元和距离测量单元反馈的信号,进行滑车速度和距离的计算并控制制动单元,来实现滑车的间距控制功能和限速功能。所述滑触充电装置为供电单元。
25.所述中央处理器为多个,位于每辆滑车和站台。滑车上的中央处理器1用来进行滑车速度计算、滑车间距计算和控制磁涡流刹车。当滑车速度超过最高要求(如40km/h时)或后车距离前车小于安全距离(如20m)时,将会下达制动命令,防止滑车超速和滑车碰撞的情况。站台的中央处理器2用于通过rfid设备和天线与滑车注册并进行信息交换。
26.所述rfid设备,每辆滑车上都有唯一的rfid标签,站台设有中央处理器、rfid阅读器和天线,每辆滑车在站台通过rfid阅读器与标签之间的识别完成注册和信息交换。rfid阅读器将读取的滑车id上传给站台中央控制器。站台中央控制器将每辆滑车的前一辆id信息通过天线传递给每辆滑车上的中央处理器,使滑车出站后全程锁定并接收前车信号。每辆滑车滑行结束后会将滑行期间储存的信息在站台通过天线反馈给站台中央处理器,如轨道磁铁的缺失,磁感应传感器失效等故障信息。站台中央处理器进行分析,如果故障严重
(如磁铁丢失数量超过规定值或滑车磁感应传感器失效)则系统报错,停止发车。
27.所述速度传感器位于车轮处,通过测量车轮旋转速度反馈给中央处理器,计算出滑车速度。
28.所述磁感应传感器与磁铁组合方式为两个前后并列的磁感应传感器位于滑车下方,磁铁固定在轨道上,或磁铁位于滑车,两个前后并列磁感应传感器位于轨道上。当滑车经过时,两个磁感应传感器分别识别到轨道上的磁铁,中央处理器通过两个磁感应传感器的距离和识别的时间差来计算滑车速度。
29.所述磁涡流刹车制动为磁涡流刹车与刹车片的组合,根据涡流制动原理,通过金属切割磁感线产生制动力。磁涡流刹车位于滑车下方,刹车片位于轨道上,或刹车片位于滑车下方,磁涡流刹车位于轨道上。当中央处理器发出刹车指令时,电机2操作连杆,释放磁涡流刹车实现制动功能。
30.所述刹车片位于轨道全程,安装在管轨之间。根据涡流制动原理,通过金属切割磁感线产生制动力,刹车片为金属材料。
31.所述磁感应传感器位于滑车下方。由两个前后相距不远的磁感应传感器(如5cm)组成磁感应传感器组,当滑车经过时,两个磁感应传感器分别识别到轨道上的磁铁,将信号反馈给滑车中央处理器,通过两个磁感应传感器的距离和识别到磁铁的时间差来计算滑车速度。当滑车速度超过安全值(如40km/h)时,滑车中央处理器会下发减速指令,滑车的磁块组释放,当速度下降后,磁块组会慢慢抬起。
32.所述磁铁位于轨道上。轨道上每间隔一定距离(如1.5m)分布着磁铁。滑车下方装有磁感应传感器。当滑车经过时,磁感应传感器会检测到这些轨道上的磁铁,将滑车经过的磁铁数量信号反馈给中央处理器,前车经过磁铁数量的信号通过无线局域网传递给后车的中央处理器,通过信号处理,计算出前车与后车间的距离。当后车与前车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如20m),后车的中央处理器会下发刹车指令给电机2,滑车的磁块组释放,提供最大制动力,防止后车与前车相撞。当距离大于安全距离时,磁块组会慢慢抬起。
33.所述磁感应传感器与磁铁组合方式为磁铁固定在轨道上,磁感应传感器位于滑车下方,当滑车经过时,磁感应传感器识别到轨道上的磁铁并将信息反馈给滑车的中央处理器,滑车中央处理器根据经过的磁铁数量计数,计算前车与后车的距离。或磁铁位于滑车下方,磁感应传感器位于轨道。
34.所述控制面板为人员操作面板,设有开机、自动、手动、急停、故障确认按钮、故障记录、滑车出站记录。实现对滑车的手动、自动、急停控制功能,查看运行记录、故障记录。
35.所述天线,置于站台和每辆滑车上,用于传递信号。前车向后车传递距离测量信号、后车追踪前车id的信号和滑车向站台中央处理器传递滑行过程记录的故障信息。
36.所述滑触充电装置,滑车下方装有滑触,每次滑车滑行前在站台进行滑触充电。
37.实施例2。
38.如图2所示。间距控制系统采用距离传感器测距。所述距离传感器为红外距离传感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雷达。每辆滑车前部安装接收器,后部安装发射器。发射器发出波束,接收器接受。通过波束在空气的传播速度和从发射到接收所用时间的信号反馈给中央处理器,计算出滑车之间的距离。中央处理器1只设置在每个滑车上,不设置中央处理器2和天线、rfid设备。其他同实施例1。
3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间距控制系统,中央处理器分别设置在每个滑车上,或每个滑车上和站台上,通过接收所述速度测量单元和所述距离测量单元反馈的信号,并控制制动单元,来实现滑车的间距控制功能和限速,可以实现全程车距和滑车速度实时监控并自动刹车,防止滑车碰撞,提高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间距控制系统,其中采用磁涡流刹车不通过机械摩擦产生制动力,因此不受湿滑天气影响,且材料不会受到磨损,无需大量更换。更加经济安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间距控制系统,其中采用rfid设备,用来识别每辆滑车的id并与系统交换信息,具有识别准确且快速、储存信息量大、寿命长、工作效率高的优点,方便管理滑车数目和滑行记录,十分适合在滑车数量较多的情况下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