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汽车运输车下底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17827发布日期:2022-08-12 22:52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汽车运输车下底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货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层汽车运输车下底架。


背景技术:

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3.目前,国内的双层汽车运输车下层底架为凹底全钢铆焊接结构,由侧梁、牵引梁、枕梁、小横梁、小顺梁以及带有翻边长圆孔的钢质地板组焊而成。
4.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双层汽车运输车下层底架侧梁为板材冷弯成型,其结构强度低,由侧梁形成的凹底结构,下沉高度低,装载小汽车的高度有限,不能满足小汽车外形尺寸日益增大的趋势;且受转弯半径的限制,下层底架长度受限,使得车辆装载面的长度受限,从而导致装载小汽车的数量较少,增加了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汽车运输车下底架,利用斜底架和平底架配合形成下凹底结构,不再受限于侧梁,使得下底架的下沉的深度更低,同时两相邻的平底架之间通过短连接件进行连接,减小了下底架的转弯半径,解决了双层汽车运输车下底架凹底深度受限、转弯能力低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7.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层汽车运输车下底架,包括两个底架组件,所述底架组件由斜底架和平底架固定连接而成,所述平底架与地面平行,所述斜底架相对于平底架倾斜设置,两底架组件上的平底架之间通过短连接件活动连接。
8.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两个底架组件通过短连接件连接形成下凹底结构。
9.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短连接件由两根连接杆和一个万向节组成,两根连接杆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两根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其相邻的平底架固定连接。
10.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斜底架设有两个相互相平的第一侧梁,两个第一侧梁之间固定设有第一牵引梁、第一横梁、第一纵梁以及第二横梁;所述平底架设有两个相互相平的第二侧梁,两个第二侧梁之间固定设有第二牵引梁、第三横梁、第二纵梁以及第四横梁。
11.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牵引梁固定设置在斜底架一端的端部,第一横梁位于第一牵引梁的后侧且与第一牵引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梁设有若干个,若干第二横梁在第一横梁远离第一牵引梁的一侧间隔设置,相邻第二横梁之间以及第二横梁与其相邻的第一横梁之间均通过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纵梁固定连接。
12.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牵引梁固定设置在平底架一端的端部,第三横梁位于第二牵引梁的后侧且与第二牵引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梁设有若干个,若干第四横梁在第三横梁远离第二牵引梁一侧的后方间隔设置,相邻第四横梁之间以及第四横梁与其相邻的第三横梁之间均通过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纵梁固定连接。
13.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横梁由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组成,第一盖板为槽钢结构,第一盖板扣合在第二盖板上且与第二盖板固定连接。
14.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盖板为两端设有展开翼的板材结构,第二盖板两端的展开翼与其邻近的第一侧梁固定连接。
15.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斜底架远离第一牵引梁的一端与平底架远离第二牵引梁的一端固定连接,斜底架与平底架同侧相邻的侧梁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
16.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斜底架上固定设有第一地板,所述第一地板为平面结构,第一地板上设有若干孔洞;所述平底架上固定设有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为中间凸起结构,第二地板的两侧设有若干孔洞,所述第一地板与第二地板之间固定连接。
17.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本实用新型利用斜底架和平底架配合形成下凹底结构,侧梁不再一体成型,下凹深度不再受限于侧梁的自身强度,使得下底架的下沉的深度更低,同时两相邻的平底架之间通过短连接件进行连接,减小了下底架的转弯半径,提高了双层汽车运输车下底架的转弯能力,从而可以根据需求加长下底架的整体长度,以增加运输量。
19.2)本实用新型斜底架上的第一横梁为中空箱型结构,相较于单个槽钢的第一横梁强度更大,不易弯折变形,可更好的传递力。
20.3)本实用新型第一横梁上的第二盖板为两端设有展开翼的板材结构,可以增加第一横梁与第一侧梁的焊接接触面,更好的传递受力,以保证第一横梁的强度。
21.4)本实用新型平底架上的第二地板为中间凸起结构,第二地板靠近第二侧梁的两侧设有若干孔洞,用于积水的汇集并排出,以避免积水对货物的浸泡。
附图说明
22.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一种双层汽车运输车下底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斜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平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第一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为显示各部位位置而夸大了互相间间距或尺寸,示意图仅作示意使用;
28.其中,1、斜底架;2、平底架;3、短连接件;4、第一牵引梁;5、第一侧梁;6、第一横梁;7、第一地板;8、第一纵梁;9、第二横梁;10、第二牵引梁;11、第三横梁;12、第四横梁;13、第二纵梁;14、第二侧梁;15、第一盖板;16、第二盖板;17、第二地板。
具体实施方式
29.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30.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的双层汽车运输车下层底架侧梁为板材冷弯成型,其结构强度低,由侧梁形成的凹底结构,下沉高度低,装载小汽车的高度有限,不能满足小汽车外形尺寸日益增大的趋势;且受转弯半径的限制,下层底架长度受限,使得车辆装载面的长度受限,从而导致装载小汽车的数量较少,增加了运输成本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汽车运输车下底架。
31.实施例1
3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4所示,提出了一种双层汽车运输车下底架,包括,底架组件,底架组件设有两个,两个底架组件之间通过短连接件3进行连接。
33.如图1所示,每个底架组件均由一个斜底架1和一个平底架2组成,斜底架1与平底架2通过焊接、栓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平底架1与地面平行,斜底架1相对于平底架2倾斜设置。
34.本实施例中,斜底架1相对于平底架2的倾斜角度为6
°
,在其他实施例中倾斜角度也可以是其他角度,具体角度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这里不做过多的限制。
35.在进行底架组件之间的连接时,利用短连接件3将两个底架组件上的平底架2进行连接,形成下凹底结构,从而使得短连接件3两端的平底架2可以相对转动,大大减小了下底架整体的转弯半径,提高了双层汽车运输车下底架的转弯能力,从而可以根据需求加长下底架的长度,以增加运输量。
36.其中,短连接件3由两根连接杆和一个万向节组成,两根连接杆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使得两根连接杆具有相对转动的能力,两根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其相邻的平底架2固定连接。
37.如图2所示,斜底架1由第一牵引梁4、第一侧梁5、第一横梁6、第一地板7、第一纵梁8以及第二横梁9组焊而成。
38.具体的,第一侧梁5设有两个,两个第一侧梁5相互相平,两个第一侧梁5之间固定设有第一牵引梁4、第一横梁6、第一纵梁8以及第二横梁9。
39.其中,第一牵引梁4固定设置在斜底架1一端的端部,用于固定连接两侧的第一侧梁5,第一横梁6位于第一牵引梁4的后侧且与第一牵引梁4固定连接,第一横梁6固定设置在第一侧梁5的中间位置,第一牵引梁4、第一侧梁5以及第一横梁6共同组合形成斜底架1的主体框架。
40.第一牵引梁4由端梁和牵引部构成,端梁固定设置在斜底架1一端的端部,牵引部一端与端梁垂直连接,牵引部的另一端与第一横梁6固定垂直连接。
41.第一侧梁5采用球扁钢制成,不仅减轻了第一侧梁5的重量,还保证了第一侧梁5的强度。
42.第二横梁9设有若干个,若干第二横梁9在第一横梁6远离第一牵引梁4一侧的后方间隔设置,第二横梁9的两端分别与其邻近的第一侧梁5固定连接,相邻第二横梁9之间以及第二横梁9与其相邻的第一横梁6之间均通过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纵梁8固定连接。
43.如图4所示,第一横梁6采用板材拼接成中空箱型结构,具体的,第一横梁6由第一盖板15和第二盖板16组成,第一盖板15为冷弯槽钢结构,第一盖板15扣合在第二盖板16上且与第二盖板16固定连接。
44.第二盖板16为两端设有展开翼的板材结构,第二盖板16两端的展开翼用于与第一侧梁5固定连接,从而增加与第一侧梁5的焊接接触面,保证第一横梁6的强度,更好的传递受力。
45.中空箱型结构的第一横梁6相较于单个槽钢的第一横梁6强度更大,不易弯折变形,可更好的传递力。
46.第一地板7为平面结构,第一地板7固定设置在第一牵引梁4、第一横梁6、第一纵梁8、第二横梁9之上,地板7设有若干孔洞,用于积水的排出。
47.如图3所示,平底架2由地板7、第二牵引梁10、第三横梁11、第四横梁12、第二纵梁13以及第二侧梁14组焊而成。
48.具体的,第二侧梁14设有两个,两个第二侧梁14相互相平,两个第二侧梁14之间固定设有第二牵引梁10、第三横梁11、第二纵梁13以及第四横梁12。
49.其中,第二牵引梁14固定设置在平底架2一端的端部,用于固定连接两侧的第二侧梁13,第三横梁11位于第二牵引梁10的后侧且与第二牵引梁10固定连接,第三横梁11固定设置在第二侧梁14的中间位置,第二牵引梁10、第二侧梁14以及第三横梁11共同组合形成平底架2的主体框架。
50.第二牵引梁10的结构与第一牵引梁4的结构相同,同样是由端梁和牵引部构成,第二牵引梁10的端梁固定设置在平底架2一端的端部,牵引部一端与端梁固定垂直连接,牵引部的另一端与第三横梁11固定垂直连接。
51.第二侧梁14采用球扁钢制成,不仅减轻了第二侧梁14的重量,还保证了第二侧梁14的强度。
52.第四横梁12设有若干个,若干第四横梁12在第三横梁11远离第二牵引梁10一侧的后方间隔设置,第四横梁12的两端分别与其邻近的第二侧梁14固定连接,相邻第四横梁12之间以及第四横梁12与其相邻的第三横梁11之间均通过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纵梁13固定连接。
53.第二地板17为中间凸起结构,第二地板17固定设置在第二牵引梁10、第三横梁11、第四横梁12、第二纵梁13之上,第二地板17靠近第二侧梁14的两侧设有若干孔洞,第二地板17与其邻近的第一地板7之间固定连接,用于积水的汇集并排出。
54.在进行斜底架1和平底架2的连接时,斜底架1远离第一牵引梁4的一端与平底架2远离第二牵引梁10的一端对接,并呈现设定的角度,同侧相邻的第一侧梁5与第二侧梁14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一起。
55.在进行相邻的平底架2之间的连接时,利用短连接件3将相邻两个平底架2上的第二牵引梁14进行连接。
5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