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乘型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7719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跨乘型车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跨乘型车辆,尤其是关于一种跨乘型车辆的前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跨乘型车辆中,如图9所示,左右的指示灯(916)靠近包括下部外壳(912)及上部外壳(913)的前外壳部(914)的车宽方向的外方而配置。因此,左右的指示灯间的距离变大,容易确保左右的指示灯的识别性。

又,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跨乘型车辆中,如图10所示,在侧视时,左右的指示灯(916)设置于下部外壳(912)的左右两侧部的上侧开口缘部。即,在侧视时,下部外壳(912)的左右两侧部设置于较左右的指示灯(916)低的位置。

因此,侧视时的左右的指示灯(916)的透光外壳(926)内的发光部不会被下部外壳(912)的左右两侧部遮蔽,因此能够确保左右的指示灯(916)的侧视时的被视认性。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3328842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在左右的指示灯靠近前外壳部的车宽方向的外方配置的情形时,当将跨乘型车辆停车时,有左右的指示灯的透光外壳的侧方容易与其它跨乘型车辆等接触的虞。

为了提高指示灯的透光外壳的侧方保护性,考虑利用外壳覆盖左右的指示灯(916)的透光外壳(926)的侧方。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跨乘型车辆中,左右的指示灯(916)的透光外壳(926)的表面以沿着下部外壳(912)、上部外壳(913)的左右的侧面的方式倾斜地形成。即,左右的指示灯(916)的透光外壳(926)与包括下部外壳(912)及上部外壳(913)的前外壳部(914)形成于大致同一平面。

在此情形时,为了提高侧方保护性,当使下部外壳(912)的左右两侧部作为透光外壳(926)的侧方保护构件而以自透光外壳(926)的外方覆盖的方式向上方移动时,在侧视时,指示灯(916)的透光外壳(926)的露出面积将变小,且透光外壳(926)内的发光部会被下部外壳(912)的左右两侧部遮蔽。其结果,左右的指示灯(916)的侧面被视认性将降低。

又,指示灯(916)的透光外壳(926)因与上述壳部(914)形成于大致同一平面,故不具有较周围的外壳部突出的部分。因此,由于配置透光外壳(926)内的发光部的空间受到限制,故而也无法将发光部配置于较下部外壳(912)的上缘更向车辆前方且上方突出的空间。

根据以上情况,于先前的跨乘型车辆中,显然难以兼顾指示灯(916)的侧面保护性的提高与侧面被视认性的确保。

本发明是鉴于此种状况而完成者,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发光单元的侧面保护性并且能够确保侧面被视认性的跨乘型车辆。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跨乘型车辆的主旨在于包含:车体框架,其具有头管;前外壳部,其具备配置于上述头管的前方的前部外壳、及配置于上述头管的车宽方向的外方且至少一部分分别连接于上述前部外壳的左缘及右缘的左右的侧部外壳;及左右的发光单元,它们具备能够透光的透光外壳部、及具有能够于上述透光外壳部的内部发光的第1发光部的指示灯部,且上述左右的发光单元分别设置于上述前外壳部;且上述透光外壳部包括自上述前外壳部露出的露出部,上述露出部具有以延伸至车辆前方且车宽方向的外方的方式形成的上方面部、以自上述上方面部的车宽方向的外缘部延伸至下方的方式形成的侧方面部、以连接上述上方面部的前缘部与上述侧方面部的前缘部的方式形成的前方面部、及通过上述上方面部、上述侧方面部、及上述前方面部的交叉而形成的顶角部,上述左右的侧部外壳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上述露出部的上述侧方面部的车宽方向的外方,且在侧视时,上述露出部的上述侧方面部的一部分与上述左右的侧部外壳的上述至少一部分重叠,上述顶角部在侧视时配置于较上述左右的侧部外壳的上缘部更高的位置,且在侧视时,上述第1发光部配置于较上述左右的侧部外壳的上述上缘部更高的位置,且接近上述顶角部而配置。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在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中,左右的侧部外壳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透光外壳部的露出部的侧方面部的车宽方向的外方,且在侧视时透光外壳部的露出部的侧方面部的一部分与左右的侧部外壳的上述至少一部分重叠。因此,与在侧视时透光外壳部的露出部的侧方面部不与左右的侧部外壳重叠的方面相比,因能够 利用左右的侧部外壳保护透光外壳部的露出部的侧方面部,故能够提高透光外壳部的侧面保护性。

又,透光外壳部的露出部具有通过与三个面(上方面部、侧方面部及前方面部)的交叉而形成的顶角部。又,指示灯部的第1发光部在侧视时配置于较左右的侧部外壳的上缘部更高的位置,且接近顶角部而配置。借此,能够于形成于所述突出的透光外壳部的露出部的内部的空间配置指示灯部的第1发光部。

即,于透光外壳部的露出部的内部,能够有效地利用形成于较左右的侧部外壳的上缘部高的位置的空间,在侧视时,指示灯部的第1发光部的整体能够配置于较左右的侧部外壳的上缘部更高的位置。借此,指示灯部的第1发光部不会被左右的侧部外壳遮蔽,因此,即便透光外壳部的露出部的侧方面部的一部分与左右的侧部外壳重叠也能够确保发光单元的侧面被视认性。

根据以上情况,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发光单元的侧面保护性并且能够确保侧面被视认性的跨乘型车辆。

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的跨乘型车辆的主旨在于:上述左右的侧部外壳的上述上缘部自车辆前方朝向车辆后方且上方延伸。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在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中,左右的侧部外壳的上缘部自车辆前方朝向车辆后方且上方延伸。借此,透光外壳部的露出部具有较左右的侧部外壳更向车辆前方且上方突出的构成。

即,于透光外壳部的露出部的内部,能够有效地利用形成于较侧部外壳的上缘部更前方且更高的位置的空间,在侧视时,指示灯部的第1发光部的整体能够配置于较左右的侧部外壳的上缘部更前方且更高的位置。借此,指示灯部的第1发光部不会被左右的侧部外壳遮蔽,因此,即便透光外壳部的露出部的侧方面部的一部分与左右的侧部外壳重叠,也能够提高发光单元的侧面保护性并且能够确保侧面被视认性。

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态的跨乘型车辆的主旨在于:上述露出部具有通过上述上方面部与上述前方面部的交叉而形成的前交界线,在俯视时,上述前交界线自车辆前方朝向车辆后方且车宽方向的外方延伸,而成为上述露出部的前缘,且上述前方面部以自上述前交界线朝向下方延伸至车宽方向的内方且车辆后方的方式构成。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态,在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中,前方面部以自前交界线朝向下方延伸至车宽方向的内方且车辆后方的方式构成。因此,前方面部的侧方不易与其它跨乘型车辆等接触,能够进而提高其侧面保护性。

本发明的第4实施形态的跨乘型车辆的主旨在于:上述左右的侧部外壳包括上倾斜 表面部,上述上倾斜表面部以随着自上述上缘部向下方前进而朝向外方倾斜的方式形成,在俯视时,上述露出部的上述侧方面部较上述左右的侧部外壳的上述上倾斜表面部更位于车宽方向的内方。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4实施形态,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在俯视时,上述露出部的上述侧方面部较上述左右的侧部外壳的上述上倾斜表面部更位于车宽方向的内方。因此,在俯视时,透光外壳部的露出部不具有较左右的侧部外壳更向车辆的外方突出的部分,因此,通过左右的侧部外壳,能够进而提高透光外壳部的侧面保护性。借此,能够确保侧面被视认性,且同时能够进而提高发光单元的侧面保护性。

本发明的第5实施形态的跨乘型车辆的主旨在于:上述前外壳部的外表面与上述露出部并非形成于同一平面,上述前部外壳包括上表面,所述上表面相对于与上述露出部的交界线具有阶差而形成。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5实施形态,在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中,前部外壳具有形成于与露出部的交界线及位于所述交界线的上方的上表面之间的阶差部。因此,在前外壳部被头灯或周围环境的光线照射的情形时,因能够形成因阶差部导致的较暗的区域,故在前视时,能够增大发光单元的周围的较暗的背景与自发光单元出射的光的对比。借此,因能够提高前部外壳与透光外壳部的露出部的识别性,故能够提高发光单元的侧面保护性,且同时能够进而确保侧面被视认性。

本发明的第6实施形态的跨乘型车辆的主旨在于:于上述露出部的上述侧方面部与上述左右的侧部外壳的车宽方向的内方部之间形成有朝向外方扩展的空间。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6实施形态,在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中,形成于露出部的侧方面部与左右的侧部外壳的车宽方向的内方部之间形成有朝向外方扩展的空间。因此,通过所述扩展的空间,露出部不易被左右的侧部外壳遮蔽,能够增加露出部的可见角度,因此,能够进而确保透光外壳部的侧面被视认性。借此,即便为了使发光单元的侧面保护性提高,而以透光外壳部的露出部的侧方面部的一部分与左右的侧部外壳重叠的方式配置发光单元,也能够确保侧面被视认性。

本发明的第7实施形态的跨乘型车辆的主旨在于:上述左右的发光单元于上述透光外壳部的内部进而包括具有能够发光的第2发光部的位置灯部,上述位置灯部较上述指示灯部更配置于下方,且在侧视时上述位置灯部的第2发光部较上述左右的侧部外壳的上述上缘部更位于车辆前方。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7实施形态,在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中,位置灯部与指示灯部同样地配置于左右的发光单元,且不会被左右的侧部外壳遮蔽。借此,能够提高左右的 发光单元的位置灯部的侧面保护性,并且能够确保侧面的视认性。

本发明的第8实施形态的跨乘型车辆的主旨在于:上述前外壳部进而包括下部外壳,所述下部外壳配置于较上述前部外壳及上述左右的发光单元更下方且上述左右的侧部外壳之间,上述下部外壳包括前部,所述前部在俯视时较上述露出部及上述前部外壳的前缘部更位于车辆前方。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8实施形态,在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中,为确保发光单元的侧面被视认性,将指示灯部的第1发光部配置于形成于突出的透光外壳部的露出部的内部的空间,而使前外壳部的外表面与露出部并非形成于同一平面,故与使透光外壳与前外壳部的外表面大致形成于同一平面的情况相比,覆着于透光外壳部的泥水较不易随着车辆行驶时所产生的行驶风而被带走。

然而,在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中,前外壳部进而包括下部外壳,所述下部外壳的前部是在俯视时较露出部及前部外壳的前缘部更位于车辆前方,借此除了能够提高对露出部的自车辆前方的保护性,也能够避免于车辆行驶时,由前轮所扬起的泥水等喷溅覆着于透光外壳部。借此,能够确保发光单元的侧面被视认性并且能够提高侧面保护性,同时避免泥水覆着至透光外壳部,并且也能够提高自车辆前方的保护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的左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的车辆前部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局部放大左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的前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的车辆前部的一部分构造的局部放大前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的车辆前部的一部分构造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的车辆前部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7(a)是发光单元的前视图,图7(b)是将透光外壳部卸除的发光单元的前视图,图7(c)是发光单元的俯视图,图7(d)是发光单元的侧视图,图7(e)是自上方观察图7(a)的D-D线的剖面的发光单元的剖视图。

图8(a)是自前方且下方观察图1的A-A线的剖面的图,图8(b)是自右方观察图3的B-B线的剖面的图,图8(c)是自右方观察图3的C-C线的剖面的图。

图9是先前的跨乘型车辆的前外壳部的前视图。

图10是表示先前的跨乘型车辆的前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面参照随附图式所示的一实施例一面对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详细地进行说明。

于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分别意指自乘坐于跨乘型车辆1的骑乘者观察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再者,下述图1~6中的“前”、“后”、“左”、“右”、“上”、及“下”的文字标识分别表示“前方”、“后方”、“左方”、“右方”、“上方”及“下方”。

图1是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的左侧视图,隐藏于车体外壳的车体框架2以虚线表示。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的车辆前部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局部放大左侧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的前视图,车体框架2以虚线表示。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的车辆前部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局部放大前视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的车辆前部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的车辆前部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7(a)是发光单元的前视图。图7(b)是将透光外壳部卸除的发光单元的前视图。图7(c)是发光单元的俯视图。图7(d)是发光单元的侧视图。图7(e)是自上方观察图7(a)的D-D线的剖面的发光单元的剖视图。图8(a)是自前方且下方观察图1的A-A线的剖面的图。图8(b)是自右方观察图3的B-B线的剖面的图。图8(c)是自右方观察图3的C-C线的剖面的图。图9是先前的跨乘型车辆的前外壳部914的前视图。图10是表示先前的跨乘型车辆的前部的侧视图。

<车辆整体>

图1所示的跨乘型车辆1是所谓“底梁式”的跨乘型车辆。车体框架2包括头管21。更详细来说,车体框架2具备头管21、前框架部22、及后框架部23。

头管21供转向机构3的转向轴(未图示)插入且将其能够旋动地支持,且朝向车辆前方延伸至斜下方。前框架部22通过焊接等连接于头管21,且朝向车辆后方延伸至斜下方,且较前轮5更位于后方。后框架部23焊接于前框架部22的下部且朝向后方延伸,且自下方支持座部7。

于转向机构3的上部设置供骑乘者操作的把手6。于转向机构3的下部设置前叉4。前轮5配设于前叉4的下端,借此,能够旋转地支持于转向机构3的下部。通过骑乘者操作把手6,前轮5能以相对于在车辆左右方向的中央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向左右偏向的方式旋动。前叉4具有悬架机构,通过悬架机构伸缩而吸收冲击。伴随着前叉4 的悬架机构伸缩,前轮5于上下方向移动。于前轮5的上方配置前挡泥板10。前挡泥板10覆盖前轮5的上方。

于车体框架2的后框架部23支持有单元摆动式动力单元10,使之能以枢轴部P为中心上下摆动。于动力单元10的上方安装有座部7,使之能以其前端部的铰链销(未图示)为中心相对于置物箱(未图示)开闭。骑乘者以乘坐于座部7的乘坐部将脚置于置脚部8的上表面的姿势操纵转向机构3而驾驶跨乘型车辆1。

动力单元10例如具备引擎(未图标)、及配置于自引擎的侧方延伸至车辆后方的传动箱101中的V型皮带式无段变速机,是将引擎与传动箱101一体化的构造者。引擎是使汽缸轴大致水平朝向前方而搭载。引擎是空冷式的单汽缸4循环的引擎。但,引擎的型式并无特别限定。引擎可为水冷式也可为多汽缸引擎。于传动箱101的后端部支持有由引擎的驱动力驱动的后轮9使之旋转自如。于传动箱101的上方配置有过滤供给至引擎的外部气体的空气滤清器AC。引擎与传动箱101也可未一体化而为分体的构造。如图1所示,传动箱101设置于车体左侧。但是,传动箱101也可设置于车体右侧。

再者,本发明的车体框架并不限定于上述形态。例如,车体框架的接合方法并不限定于焊接,可利用螺栓等固定,也可通过铸造而一体地制造。又,车体框架并不限于管构件,也可为铸造框架,剖面并不限于圆形状,也可为方形状。于可能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并不限于机车,也包括三轮机车的方面的跨乘型车辆。

<前外壳部30>

跨乘型车辆1具备车体外壳部。车体外壳部包括前外壳部30。如图3所示,前外壳部30具备前部外壳301、及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前部外壳301与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分体地形成。

如图1所示,前部外壳301配置于头管21的前方。前部外壳301以在侧视时自前方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构成。如图3所示,前部外壳301在前视时以下缘部随着自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向车宽方向的外方(车宽方向的右方及左方)前进而朝向车辆上方延伸的方式构成。即,在前视时,前部外壳301具有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向车辆下方突出的形状。

如图3所示,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配置于头管21的车宽方向的外方,至少一部分分别连接于前部外壳301的左缘及右缘。又,如图1、2所示,在侧视时,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上缘部302LU、302RU自车辆前方朝向车辆后方且上方延伸。

又,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分别包括上倾斜表面部302La、302Ra、及下倾斜 表面部302Lb、302Rb。如图3所示,上倾斜表面部302La、302Ra以随着自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上缘部302LU、302RU向下方前进而朝向车宽方向的外方倾斜的方式形成。下倾斜表面部302Lb、302Rb与上倾斜表面部302La、302Ra一体地成形,以随着向下方前进而朝向车宽方向的内方倾斜的方式形成。借此,由上倾斜表面部302La、302Ra与下倾斜表面部302Lb、302Rb构成的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在前视时成为向车宽方向的外方凹曲的形状。即,于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中,上倾斜表面部302La、302Ra与下倾斜表面部302Lb、302Rb的交叉部302Lc、302Rc在车宽方向上位于最外方。当然,上倾斜表面部302La、302Ra与下倾斜表面部302Lb、302Rb也可为分体。

又,如图1所示,在侧视时,上倾斜表面部302La、302Ra以自车辆前方朝向后方且上方倾斜的方式形成。下倾斜表面部302Lb、302Rb以自车辆前方朝向后方且下方倾斜的方式形成。借此,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于车辆侧视下成为向车辆前方凹曲的形状。即,于车辆侧视下具有回旋镖形状。又,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在侧视时具有位于前轮5的后方的部分。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前端部在侧视时较前轮的轴更位于后方。即,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整体在侧视时较前轮的轴更配置于后方。

前外壳部30进而包括配置于较前部外壳301更下方且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之间的下部外壳303。如图1所示,在侧视时,下部外壳303配置于头管21的前方。如图3所示,在前视时,下部外壳303在车宽方向上以自上倾斜表面部302La与下倾斜表面部302Lb的交叉部302Lc延伸至上倾斜表面部302Ra与下倾斜表面部302Rb的交叉部302Rc的方式构成。如图2所示,在侧视时,下部外壳303以自前部外壳301的前端部延伸至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前端部的方式构成。如图6所示,下部外壳303包括在俯视时较前部外壳301的前缘部更位于车辆前方的前部303f。下部外壳303的前部303f以随着自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向车宽方向的外方(车宽方向的右方及左方)前进而朝向车辆后方延伸的方式构成。即,在俯视时,下部外壳303具有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向车辆前方突出的形状。

如图3所示,在前视时,下部外壳303配置于前轮5的上方。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以自左右夹持前轮5的方式配置。即,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与下部外壳303在前视时以自上方包围前轮5的方式配置。如图4所示,在前视时,利用前部外壳301的下缘部、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车宽方向的内缘部、及下部外壳303的上缘部形成有配置下述发光单元40L、40R的开口部O。

又,前外壳部30进而包括后部外壳304。如图1所示,后部外壳304以自后方覆盖头管21及前框架部22的方式配置。

又,前外壳部30于较前部外壳301更靠上方进而包括包围把手6的把手外壳305。于把手外壳305安装有头灯HL。

<发光单元40L、40R>

如图3所示,于前外壳部30设置有左右的发光单元40。详细来说,如图4所示,左右的一对发光单元40在前视时较头管21更配置于左方及右方,且设置于前外壳部30的左右的开口部O。

如图7(a)所示,左右的发光单元40L、40R具备能够透光的透光外壳部41、及具有能于透光外壳部41的内部发光的第1发光部S1的指示灯部42。第1发光部S1例如为高功率LED。

又,左右的发光单元40L、40R于透光外壳部41的内部进而包括具有能够发光的第2发光部S2的位置灯部43。如图7(b)所示,位置灯部43较指示灯部42更配置于下方。

透光外壳部41包括自前外壳部30露出的露出部411。详细来说,如图7(d)所示,透光外壳部41包括露出部411及安装部412。安装部412是安装于前外壳部30且被前外壳部30隐藏的部分。露出部411是未安装于前外壳部30且未被前外壳部30隐藏的部分。关于“是否为被前外壳部30隐藏的部分”,是在前方行驶的车辆的骑乘者或对向车、步行者自任何场所任何角度均无法观察到的情形时,则为“被前外壳部30隐藏的部分”。即,如果在侧视下被前外壳部30遮蔽,但在自其它角度能够观察到的情形时,则不能称为“被前外壳部30隐藏的部分”,其仅相当于“未被前外壳部30隐藏的部分”。又,露出部411是于透光外壳部41安装于前外壳部30时,较与各车体外壳相接的缘部更位于外方而自各车体外壳露出的部分。

露出部411包括上方面部411U、侧方面部411S、及前方面部411F。如图7(c)所示,在俯视时,上方面部411U以延伸至车辆前方且车宽方向的外方的方式形成。上方面部411U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以自车宽方向的内方至车宽的外方逐渐变大的方式形成。如图7(a)所示,在前视时,上方面部411U以自内缘部延伸至车宽方向的外方且车辆上方的方式形成。如图7(d)所示,在侧视时,上方面部411U以自前方朝向上方且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

如图7(d)所示,在侧视时,侧方面部411S以自上方面部411U的车宽方向的外缘部延伸至下方的方式形成。侧方面部411S以自上方面部411U的车宽方向的外缘部延伸至下方的方式形成。前方面部411F以连接上方面部411U的前缘部与侧方面部411S的前 缘部的方式形成。

露出部411具有通过上方面部411U与前方面部411F的交叉而形成的前交界线411L1。如图7(a)所示,在前视时,前交界线411L1自车宽方向的内方朝向外方且上方延伸。如图7(c)所示,在俯视时,前交界线411L1自车辆前方朝向车辆后方且车宽方向的外方延伸,而成为露出部411的前缘。又,前方面部411F以自前交界线411L1朝向下方延伸至车宽方向的内方且车辆后方的方式构成。借此,前方面部411F自车辆上方朝向下方成为“逆倾斜”的形状。如图7(d)所示,在侧视时,前交界线411L1自车辆前方朝向车辆后方且上方延伸。

露出部411具有通过上方面部411U与侧方面部411S的交叉而形成的上方侧交界线411L2。如图7(a)所示,在前视时,上方侧交界线411L2自车宽方向的内方朝向外方且上方延伸。如图7(c)所示,在俯视时,上方侧交界线411L2自车辆前方朝向车辆后方延伸,而成为露出部411的外缘。又,侧方面部411S以自上方侧交界线411L2朝向下方延伸至车宽方向的内方的方式构成。借此,侧方面部411S自车辆上方朝向下方成为“逆倾斜”的形状。如图7(d)所示,在侧视时,上方侧交界线411L2自车辆前方朝向车辆后方且上方延伸。

露出部411具有通过前方面部411F与侧方面部411S的交叉而形成的下方侧交界线411L3。如图7(a)所示,在前视时,下方侧交界线411L3自车宽方向的外方朝向内方且下方延伸。又,如图7(d)所示,下方侧交界线411L3在侧视时以自上方朝向下方且前方延伸的方式形成。

露出部411具有通过上方面部411U、侧方面部411S、及前方面部411F的交叉而形成的顶角部411K。

如图4所示,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露出部411的侧方面部411S的车宽方向的外方。详细来说,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上倾斜表面部302La、302Ra配置于露出部411的侧方面部411S的车宽方向的外方。即,如图6所示,在俯视时,露出部411的侧方面部411S较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上倾斜表面部302La、302Ra更位于车宽方向的内方。

如图2所示,在侧视时,露出部411的侧方面部411S的一部分与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如果详细进行叙述,则露出部411的侧方面部411S的一部分与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上倾斜表面部302La、302Ra重叠。即,在侧视时,露出部411的侧方面部411S的一部分被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上倾斜表面部302La、302Ra遮蔽。

前外壳部30的外表面与露出部411并非形成于同一平面。所谓“并非形成于同一平面”是指前外壳部30的前部外壳301的外表面相对于露出部411具有阶差而形成,于露出部411的侧方面部411S与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车宽方向的内方部之间形成有回折部。

详细来说,如图8(a)所示,包括相对于交界线411L4具有阶差而形成的上表面301U。又,如图8(a)所示,于露出部411的侧方面部411S与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车宽方向的内方部之间形成有朝向外方扩展的空间。即,于以通过侧方面部411S且沿与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上缘部302LU、302RU正交的方向且车辆左右方向延伸的面切开时,露出部411的侧方面部411S与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车宽方向的内方部之间的距离随着自车辆内方向外方前进而变大。

如图6所示,下部外壳303的前部303f在俯视时较露出部411更位于车辆前方。即,下部外壳303的前部303f在俯视时较露出部411及前部外壳301的前缘部更位于车辆前方。

如图1所示,在侧视时,露出部411的顶角部411K在侧视时配置于较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上缘部302LU、302RU更高的位置。指示灯部42的第1发光部S1在侧视时配置于较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上缘部302LU、302RU更高的位置,且接近顶角部411K而配置。此处,所谓“第1发光部S1接近顶角部411K而配置”是指于顶角部411K周围的透光外壳内方的角部空间配置第1发光部S1即可,在侧视时,第1发光部S1也可不与顶角部411K重叠。所谓“顶角部411K周围的透光外壳内方的角部空间”是指于将露出部411的前交界线411L1、上方侧交界线411L2、及下方侧交界线411L3的各者三等分时,由各交界线的包括顶角部411K的线段所划分的内部空间。又,指示灯部42的第1发光部S1在侧视时设置于较上方侧交界线411L2中的后端部与顶角部411K的中间位置更靠近顶角部411K的位置。

又,如图4所示,指示灯部42的第1发光部S1在前视时位于与顶角部411K大致相同的高度。在前视时,第1发光部S1设置于较前交界线411L1中的内端部与顶角部411K的中间位置更靠近顶角部411K的位置。如图6所示,指示灯部42的第1发光部S1在俯视时一部分较前部外壳301更配置于车宽方向的外方,且设置于较上方侧交界线411L2中的后端部与顶角部411K的中间位置更靠近顶角部411K的位置。又,指示灯部42的第1发光部S1在俯视时于车辆前后方向靠近顶角部411K而配置。又,如图1及2所示,在侧视时,第1发光部S1设置于较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上缘部302LU、302RU更靠近顶角部411K的位置。

如图8(c)所示,位置灯部43包括第2发光部S2、位置灯透光外壳43C、及位置灯支持部43S。位置灯透光外壳43C由透明或有色透明的树脂等形成。第2发光部S2例如使用多个白色LED光源。优选为,第2发光部S2由7个LED光源形成。如图7(e)所示,第2发光部S2于位置灯部43的后部支持于位置灯支持部43S。又,以能够使来自背面侧的照射光扩散的方式对位置灯透光外壳43C的表面实施有褶皱加工,因此,于第2发光部S2点亮时,能够获得位置灯透光外壳43C的表面整体为发光体的外观。具体来说,构成收纳第2发光部S2的空间的位置灯透光外壳43C的内表面由横截面为半圆状的多个突起构造构成。借此,能够使自第2发光部S2的多个白色LED出射的光的照度分布均一。

如图7(b)所示,第2发光部S2在前视时以随着自车宽方向的内方向外方前进而朝向上方倾斜的方式配置。如图1所示,在侧视时,位置灯部43的第2发光部S2的一部分较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上缘部302LU、302RU更位于车辆前方。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在侧视时,位置灯部43的位置灯透光外壳43C较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上缘部302LU、302RU更位于车辆前方。

如图8(b)所示,于以通过指示灯部42的第1发光部S1的中心而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面切开时,露出部411的前方面部411F与下部外壳303之间的距离随着自车辆内方向外方前进而变大。前外壳部30的前部外壳301的外表面相对于露出部411的上方面部411U具有阶差而形成。又,如图8(b)所示,于以通过指示灯部42的第1发光部S1的中心而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面切开的剖视图中,指示灯部42的第1发光部S1的至少一部分较露出部411的上方面部411U与前部外壳301的交界线411L4更配置于前方,且位于与通过露出部411的前方面部411F与上方面部411U的交叉部的水平线大致相同的高度。

如图8(c)所示,于以通过位于位置灯部43的第2发光部S2的车宽方向的最内方的LED而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面剖开时,露出部411的前方面部411F与下部外壳303之间的距离随着自车辆内方向外方前进而变大。前外壳部30的前部外壳301的外表面相对于露出部411的上方面部411U具有阶差而形成。又,如图8(c)所示,于利用通过位于位置灯部43的第2发光部S2的车宽方向的最内方的LED且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面剖开的剖视图中,指示灯部42的第2发光部S2较露出部411的上方面部411U与前部外壳301的交界线411L4更配置于后方,且较通过露出部411的前方面部411F与上方面部411U的交叉部的水平线更配置于下方。

<实施形态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实施形态的跨乘型车辆1包含:车体框架2,其具有头管21;前外壳部30,其具备配置于头管21的前方的前部外壳301、及配置于头管21的车宽方向的外方且至少一部分分别连接于前部外壳301的左缘及右缘的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及左右的发光单元40L、40R,它们具备能够透光的透光外壳部41、及具有能于透光外壳部41的内部发光的第1发光部S1的指示灯部42,且上述左右的发光单元分别设置于前外壳部30;且透光外壳部41包括自前外壳部30露出的露出部411,露出部411具有以延伸至车辆前方且车宽方向的外方的方式形成的上方面部411U、以自上方面部411U的车宽方向的外缘部延伸至下方的方式形成的侧方面部411S、以连接上方面部411U的前缘部与侧方面部411S的前缘部的方式形成的前方面部411F、及通过上方面部411U、侧方面部411S、及前方面部411F的交叉而形成的顶角部411K,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露出部411的侧方面部411S的车宽方向的外方,且在侧视时,露出部411的侧方面部411S的一部分与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至少一部分重叠,顶角部411K在侧视时配置于较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上缘部更高的位置,第1发光部S1在侧视时配置于较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上缘部更高的位置,且接近顶角部411K而配置。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中,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透光外壳部41的露出部411的侧方面部411S的车宽方向的外方,且在侧视时,透光外壳部41的露出部411的侧方面部411S的一部分与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因此,与在侧视时透光外壳部41的露出部411的侧方面部411S不与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重叠的方面相比,因能够利用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保护透光外壳部41的露出部411的侧方面部411S,故能够提高透光外壳部41的侧面保护性。

又,透光外壳部41的露出部411具有通过与三个面(上方面部411U、侧方面部411S及前方面部411F)的交叉而形成的顶角部。又,指示灯部42的第1发光部S1在侧视时配置于较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上缘部更高的位置,且接近顶角部411K而配置。借此,能够于形成于所述突出的透光外壳部41的露出部411的内部的空间配置指示灯部42的第1发光部S1。

即,于透光外壳部41的露出部411的内部,能够有效地利用形成于较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上缘部更高的位置的空间,在侧视时,指示灯部42的第1发光部S1的整体能够配置于较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上缘部更高的位置。借此,指示灯部42的第1发光部S1不会被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遮蔽,因此,即便透光外 壳部41的露出部411的侧方面部411S的一部分与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重叠,也能够确保发光单元40L、40R的侧面被视认性。

根据以上情况,本实施形态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发光单元的侧面保护性并且能够确保侧面被视认性的跨乘型车辆。

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优选的形态的主旨在于: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上缘部302LU、302RU自车辆前方朝向车辆后方且上方延伸。

根据本实施形态,在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中,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上缘部302LU、302RU自车辆前方朝向车辆后方且上方延伸。借此,透光外壳部41的露出部411具有较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更向车辆前方且上方突出的构成。

即,于透光外壳部41的露出部411的内部,能够有效地利用形成于较侧部外壳302L、302R的上缘部302LU、302RU更前方且更高的位置的空间,在侧视时,指示灯部42的第1发光部S1的整体能够配置于较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上缘部302LU、302RU更前方且更高的位置。借此,指示灯部42的第1发光部S1不会被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遮蔽,因此,即便透光外壳部42的露出部411的侧方面部411S的一部分与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重叠,也能够提高发光单元40L、40R的侧面保护性并且确保侧面被视认性。

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优选的形态的主旨在于:露出部411具有通过上方面部411U与前方面部411F的交叉而形成的前交界线411L1,且在俯视时,前交界线411L1自车辆前方朝向车辆后方且车宽方向的外方延伸,且成为露出部411的前缘,且前方面部411F以自前交界线411L1朝向下方延伸至车宽方向的内方且车辆后方的方式构成。

根据本实施形态,在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中,前方面部411F以自前交界线411L1朝向下方延伸至车宽方向的内方且车辆后方的方式构成。因此,前方面部411F的侧方不易与其它跨乘型车辆1等接触,能够进而提高其侧面保护性。

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优选的形态的主旨在于: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包括上倾斜表面部,上述上倾斜表面部随着自上缘部302LU、302RU向下方前进而朝向外方倾斜的方式形成,且在俯视时,露出部411的侧方面部411S较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上倾斜表面部302La、302Ra更位于车宽方向的内方。

根据本实施形态,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在俯视时露出部411的侧方面部411S较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上倾斜表面部302La、302Ra更位于车宽方向的内方。因此,在俯视时,透光外壳部42的露出部411不具有较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更 向车辆的外方突出的部分,因此,通过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能够进而提高透光外壳部42的侧面保护性。借此,能够确保侧面被视认性,且同时能够进而提高发光单元40L、40R的侧面保护性。

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优选的形态的主旨在于:前外壳部30的外表面与露出部411并非形成于同一平面,前部外壳301包括上表面301U,所述上表面301U相对于与露出部411的交界线411L4具有阶差而形成。

根据本实施形态,在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中,前部外壳301具有形成于与露出部411的交界线411L4及位于所述交界线411L4的上方的上表面301U之间的阶差部。因此,在前外壳部30被头灯HL或周围环境的光线照射的情形时,因能够形成因阶差部导致的较暗的区域,故在前视时,能够增大发光单元40L、40R的周围的较暗的背景与自发光单元40L、40R出射的光的对比。借此,因能够提高前部外壳301与透光外壳部41的露出部411的识别性,故能够提高发光单元40L、40R的侧面保护性,且同时能够进而确保侧面被视认性。

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优选的形态的主旨在于:于露出部411的侧方面部411S与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车宽方向的内方部之间形成有朝向外方扩展的空间。

根据本实施形态,在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中,形成于露出部411的侧方面部411S与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车宽方向的内方部之间形成有朝向外方扩展的空间。因此,通过所述扩展的空间,露出部411不易被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遮蔽,能够增加露出部411的可见角度,因此,能够进而确保透光外壳部41的侧面被视认性。借此,即便为了提高发光单元40L、40R的侧面保护性,而以透光外壳部41的露出部411的侧方面部411S的一部分与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重叠的方式配置发光单元40L、40R,也能够确保侧面被视认性。

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优选的形态的主旨在于:左右的发光单元40L、40R于透光外壳部41的内部进而包括具有能够发光的第2发光部S2的位置灯部43,位置灯部43较指示灯部42更配置于下方,且在侧视时,位置灯部43的第2发光部S2较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上缘部302LU、302RU更位于车辆前方。

根据本实施形态,在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中,位置灯部43与指示灯部42同样地配置于左右的发光单元40L、40R,且不会被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遮蔽。借此,能够提高左右的发光单元40L、40R的位置灯部43的侧面保护性,并且能够确保侧面的视认性。

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优选的形态的主旨在于:前外壳部30进而包括下部外壳303,所述下部外壳303配置于较前部外壳301及左右的发光单元40L、40R更下方且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之间,且下部外壳303包括前部,所述前部在俯视时较露出部411及前部外壳301的前缘部更位于车辆前方。

根据本实施形态,在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中,为确保发光单元40L、40R的侧面被视认性,将指示灯部42的第1发光部S1配置于形成于突出的透光外壳部41的露出部411的内部的空间,而使前外壳部30的外表面与露出部411并非形成于同一平面,故与使透光外壳41与前外壳部30的外表面大致形成于同一平面的情况相比,覆着于透光外壳部41的泥水较不易随着车辆行驶时所产生的行驶风而被带走。

然而,在本发明的跨乘型车辆1中,前外壳部30进而包括下部外壳303,所述下部外壳303的前部303f是在俯视时较露出部411及前部外壳301的前缘部更位于车辆前方,借此除了能够提高对露出部411的自车辆前方的保护性,也能够避免于车辆行驶时,由前轮5所扬起的泥水等喷溅覆着于透光外壳部41。借此,能够确保发光单元40L、40R的侧面被视认性,并且能够提高侧面保护性,同时避免泥水覆着至透光外壳部41,并且也能够提高来自车辆前方的保护性。

<其它实施形态>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业者能够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教示进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各种设计变更。因此,本发明的应被保护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也包括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内进行的不脱离本发明的各种设计变更。

例如,前外壳部30的构成并不限定于实施例,可由多个外壳构件形成,所述外壳构件的分割位置并不限定于实施例。

前部外壳301、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下部外壳303、后部外壳304、及把手外壳305等车体外壳为外观构件,可分别由塑料等材料适当形成。各外壳构件为利用射出成形而形成的一体成形制品,但也可包括多片构件。例如,于本实施形态的前外壳部30中,前部外壳301与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为分体,但也可被一体化。又,它们也可各自包括多个构件。车体外壳整体上左右对称,于外观上及制造上均优选。

于露出部411中,上方面部411U、侧方面部411S、及前方面部411F优选为形成为平面状。然而,并不限于此,上方面部411U、侧方面部411S、及前方面部411F也可为大致弯曲状。又,露出部411优选为具有通过各交界线形成的锐利的脊线或顶点,但并不限于此,各交界线附近也可为带弧度的形状,也可并非有棱角的形状。

又,用以配置第1发光部S1的“顶角部411K的周围的透光外壳内侧的角部空间” 是于将露出部411的前交界线411L1、上方侧交界线411L2、及下方侧交界线411L3的各者三等分时由各交界线的包括顶角部411K的线段划分的内部空间,但并不限于此,仅需通过于较左右的侧部外壳302L、302R的上缘部302LU、302RU更高的突出的透光外壳部41的露出部411的内部空间配置第1发光部S1,而确保发光单元40L、40R的侧面被视认性即可,也可将露出部411的前交界线411L1、上方侧交界线411L2、及下方侧交界线411L3的各者二等分、四等分、或五等分……,于由各交界线的包括顶角部411K的线段划分的内部空间配置第1发光部S1。

又,用于指示灯部42的第1发光部S1的光源与用于位置灯部43的第2发光部S2的光源的种类并不限定于上述所述的实施例,也可为灯泡、LED等任一者。

又,本发明并不限于二轮机车,也可应用于三轮机车的方面的速克达型车辆。再者,也可应用于电动车辆、运动型的机车、轻型的机车、或ATV(All Terrain Vehicle(全地形型车辆))等四轮越野车等速克达型车辆以外的跨乘型车辆。电动车辆并不限于二轮车,也包括三轮车的方面。再者,在应用于电动车辆的情形时,动力单元并非引擎而是马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