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4775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滑板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车。



背景技术:

滑板车均具有脚踏板,使用时使用者脚踩脚踏板,在脚踏板的头部设有把手杆,把手杆的上端可设置把手。现有的滑板车其把手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把手杆与脚踏板之间固定,无法折叠;另一种是把手杆与脚踏板之间可折叠。由于可折叠式的滑板车可减小体积,便于携带,因此越来越受欢迎。现有的折叠式滑板车还存在的缺点在于:把手杆和脚踏板之间的可折叠结构较为复杂,进行折叠时操作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滑板车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操作更简便的滑板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滑板车,包括脚踏板,所述脚踏板的头部设有把手杆,还包括一套管,所述的把手杆可升降地套于所述的套管内,所述的套管上设有用于将该套管与把手杆锁定或解锁的定位机构;

所述的套管铰接在所述脚踏板的头部,所述的把手杆位于低位时所述的脚踏板之间锁定;所述的把手杆上拉后与所述的脚踏板之间解锁,从而把手杆与套管可翻转。

进一步,所述脚踏板的头部设有一个铰接腔,所述套管的尾部及把手杆的下部插入所述的铰接腔中,一铰轴横穿所述的铰接腔、套管、把手杆,所述套管通过该铰轴与所述的脚踏板铰接;

所述铰接腔的底面上设有下凹的定位腔,所述把手杆的下端可穿过套管的下端而插入该定位腔或上升脱离该定位腔。

进一步,所述的把手杆上开设有沿其轴向的行程孔,所述的铰轴从所述的行程孔中穿过。

进一步,所述把手杆的下端具有下端面,所述的把手杆内设有弹簧,该弹簧的下端顶在所述把手杆的下端面上从而可将所述把手杆的下端顶入所述的定位腔内。

进一步,所述的把手杆内设有轴向定位的弹簧块,所述弹簧的上端顶在所述的弹簧块上。

进一步,所述的弹簧块套在所述的铰轴上。

进一步,所述的定位机构为:所述的套管上铰接有扳扣,该套管上开设有与所述的扳扣对应的锁口;

转动所述的扳扣,当所述的扳扣与所述的把手杆抵触摩擦时所述的套管与所述的把手杆之间锁紧、当所述的扳扣与所述的把手杆脱离时所述的套管与所述的把手杆之间解锁。

进一步,所述套管的下端设有转头,所述的转头位于所述的铰接腔内。

进一步,所述的转头上设有凸起的导向筋,所述的铰接腔内设有与所述的导向筋配合的导向槽。

进一步,所述的转头上设有限位面,所述的脚踏板上设有阻挡面,当所述的限位面与所述的阻挡面相抵时所述的把手杆直立、且所述把手杆正对所述的定位腔。

本实用新型在正常使用时,把手杆的下端插入定位腔中定位,把手杆与套管之间通过定位机构锁定。当需要将把手杆折叠起来时,操作定位机构,使把手杆与套管之间解锁,然后向上提把手杆,使把手杆脱离定位腔,之后再将把手杆向脚踏板的方向旋转折叠,在把手杆旋转折叠过程中,套管也一起转动折叠,折叠到位后松开把手杆即可。将把手杆立起来时,同样将把手杆外拉,并将其旋转立正即可,到位后把手杆下端插入定位腔中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把手杆和脚踏板之间的可折叠结构较为简单,进行折叠时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下的纵剖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下的横剖图。

图4是脚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把手杆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把手杆折叠状态下的纵剖图。

图7是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把手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8,滑板车,包括脚踏板1,所述脚踏板1的头部设有把手杆2,还包括一套管3,所述把手杆2可升降地套于所述的套管3内,所述的套管3上设有用于将该套管3与把手杆2锁定或解锁的定位机构。

所述的套管铰接在所述脚踏板的头部,所述的把手杆位于低位时所述的脚踏板之间锁定,把手杆直立从而滑板车可正常使用;所述的把手杆上拉后与所述的脚踏板之间解锁,从而把手杆与套管可翻转,将把手杆与套管翻折至横向折叠状态可大大较小滑板车的体积。

本实施例中,所述脚踏板1的头部设有一个铰接腔4,所述套管3的尾部及把手杆2的下部插入所述的铰接腔4中,一铰轴5横穿所述的铰接腔4、套管3、把手杆2,所述套管3通过该铰轴5与所述的脚踏板1铰接。此处的铰轴横穿,是指铰轴5与脚踏板1的长度方向垂直。

所述铰接腔4的底面上设有下凹的定位腔6,所述把手杆2的下端可穿过套管3的下端而插入该定位腔6或上升脱离该定位腔6。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把手杆2上开设有沿其轴向的行程孔7,所述的铰轴5从所述的行程孔7中穿过,因此把手杆2可顺利升降。

在正常使用时,把手杆2的下端插入定位腔6中定位,把手杆2与套管3之间通过定位机构锁定。当需要将把手杆2折叠起来时,操作定位机构,使把手杆2与套管3之间解锁,然后向上提把手杆2,使把手杆2脱离定位腔6,之后再将把手杆2向脚踏板1的方向旋转折叠,在把手杆2旋转折叠过程中,套管3也一起转动折叠,折叠到位后松开把手杆2即可。将把手杆2立起来时,同样将把手杆2外拉,并将其旋转立正即可,到位后把手杆2下端插入定位腔6中定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把手杆2的下端具有下端面8因而下端封闭,所述的把手杆内设有弹簧9,该弹簧9的下端顶在所述把手杆2的下端面8上从而可将所述把手杆2的下端顶入所述的定位腔6内。在弹簧9的作用下,当把手杆2的下端插入定位腔6时可起到辅助稳定把手杆2的作用;当把手杆2从折叠状态恢复到直立状态后,在弹簧9的作用下把手杆2的下端可自动弹入定位腔6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把手杆2内设有轴向定位的弹簧块10,所述弹簧9的上端顶在所述的弹簧块10上,所述的弹簧块10套在所述的铰轴5上。本实施例中,把手杆的下端设置一个封头11,从而在把手杆2的下端形成一个下端面8。采用上述结构,弹簧9的定位及安装都比较简便。当然弹簧块也可直接固设在把手杆内。把手杆2在旋转时,弹簧块10及弹簧9随之一起旋转。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机构的具体结构形式为:所述的套管3上铰接有扳扣12,该套管3上开设有与所述的扳扣12对应的锁口17;转动所述的扳扣12,当所述的扳扣12穿过锁口17与所述的把手杆2抵触摩擦时所述的套管3与所述的把手杆2之间锁紧、当所述的扳扣12与所述的把手杆2脱离时所述的套管3与所述的把手杆2之间解锁。本实施例中,实现上述效果的具体结构形式为:在扳扣12的铰接处形成有锁紧部,锁紧部的面向把手杆的面呈弧形,锁紧部中偏心穿设有锁紧铰轴13从而通过该锁紧铰轴13铰接在套管上,扳动扳扣12,由于锁紧部偏心铰接,因此可实现在转动过程中锁紧部与把手杆抵触摩擦锁紧,或者锁紧部与把手杆之间不形成抵触从而实现解锁。

当然,定位机构还可以采用其他具体结构形式,例如:在套管和把手管上套一旋套,套管的上端开设轴向的缝隙,旋套和套管之间螺纹配合,且旋套的内壁设置成斜面,如此则旋转旋套时通过斜面的作用可将套管上端的壁面向内挤压,达到套管和把手杆之间锁定的目的;或者,直接采用插入套管和把手杆的销子的形式来进行锁定和解锁,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管3的下端设有转头14,所述的转头14位于所述的铰接腔4内。所述的转头14上设有凸起的导向筋15,所述的铰接腔4内设有与所述的导向筋14配合的导向槽,在把手杆折叠和翻起的过程中,导向筋14在导线槽中运动,两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可起到旋转导向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转头14上设有限位面16,所述的脚踏板1上设有阻挡面,当所述的限位面16与所述的阻挡面相抵时所述的把手杆2直立、且所述把手杆2正对所述的定位腔6,此时把手杆2下降正好将其下端插入定位腔6中定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