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地冰面两用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娱乐生活,现在市面上有许多娱乐小车,但是功能较为单一,小孩只能在特定场合玩耍。比如采用普通轮式结构只能在平地玩耍;采用冰板结构小车只能在冰面玩耍。因此,在当前技术领域急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能够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且可灵活切换的复合平地冰面两用娱乐小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可变换的平地冰面两用小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形对娱乐小车的限制。根据在不同地面的环境要求,当在平地上玩耍时收起冰板,放下车轮;当在冰面玩耍时收起车轮,放下冰板。整个小车结构简单,小车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易于实现冰车、轮式小车之间的变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地冰面两用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平地冰面两用车,包括车身、车轮结构和冰板,所述冰板滑动连接在车身的左右两侧,所述车轮结构采用折叠结构,且安装在车身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车身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两个燕尾榫接头,所述冰板上开设有两个燕尾榫槽,所述燕尾榫接头与燕尾榫槽相配合,使冰板安装在车身上与车身构成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燕尾榫槽的两边开设有导槽,所述燕尾榫接头的两边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装配有冰板螺丝,通过所述冰板螺丝与所述导槽相配合,使得冰板与车身紧固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槽的两端均开设有配合孔,所述配合孔与冰板螺丝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冰板螺丝上套装有圆孔销,所述圆孔销插入配合孔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冰板的上端还安装有把手。
优选地,所述车身的底部开设有对称布置的两组凹槽,所述在每个凹槽内安装有车轮结构。
优选地,所述车轮结构包括车轮、支撑板和轮叉,其中,所述车轮固定安装在轮叉上,所述轮叉铰接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在车身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和轮叉接合面的铅垂和水平方向上均开设有支撑板螺纹孔,所述支撑板螺纹孔内配合安装有支撑板螺丝,用以在铅锤方向或水平方向上固定车轮结构。
优选地,所述车身的前端设置有用以连接牵引装置的连接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平地冰面两用车,能够进行车轮、冰板之间的任意互换。可以进行简单变形,适用于平地轮式运行和冰面滑行。平面和冰面两种小车的结合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可节省原材料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了小车的环境适应力。
进一步的,采用轮式结构在平地运行和收起冰板作为小车两边护栏保护孩子的安全,提高小车运动稳定性;采用冰车运行可收起车轮保证小车在运行过程中不被杂物剐蹭,车子两边的把手可保证孩子的安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小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小车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小车的冰面运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小车的平地运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小车的车身结构示意图。
其中:1.把手;2.冰板;3.冰板螺丝;4.圆孔销;5.配合孔;6.车轮;7.冰板燕尾榫槽;8.车轮螺栓;9.支撑板螺丝;10.支撑板;11.轮叉螺栓;12.轮叉;13.第一车轮螺母;14.支撑板螺孔;15.支撑板螺栓;16.连接装置;17.第二车轮螺母;18.车身;19.轮叉螺母;20.燕尾榫;21.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变形平地冰面两用小车的结构主要包括车身18、车轮结构和冰板2三大结构组成。其中,所述冰板2安装在车身18的两侧,所述车轮结构设置在车身18的底部,同时,所述车身18的前端设置有连接装置16,用以连接牵引装置。
所述车身18的底部开设有对称布置的四个凹槽,所述在每个凹槽内安装有车轮结构。所述车轮结构包括车轮6、支撑板10和轮叉12,其中,所述车轮6通过车轮螺栓8和第一车轮螺母13和第二车轮螺母17相配合固定安装在轮叉12上,所述轮叉12通过轮叉螺栓11和轮叉螺母19相配合铰接在支撑板10上。所述支撑板10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配合安装有支撑板螺栓15,所述支撑板10通过支撑板螺栓15安装在车身18底部的凹槽内。所述支撑板10和轮叉12接合面的铅垂和水平方向上均开设有一个支撑板螺纹孔14,所述支撑板螺纹孔14内配合安装有支撑板螺丝9,用以在铅锤方向或水平方向上固定车轮结构,使车轮能够放下固定和折叠收起。
所述车身18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燕尾榫接头20,所述冰板2上开设有两个燕尾榫槽7,通过燕尾榫接头20与燕尾榫槽7相配合,使得冰板2安装在车身18的左右两侧。
所述燕尾榫槽7的两边开设有导槽,所述燕尾榫接头20的两边开设有螺纹孔21,所述螺纹孔21内装配有冰板螺丝3,通过所述冰板螺丝3与所述导槽相配合,使得冰板2与车身18紧固连接。所述导槽的两端均开设有配合孔5,所述配合孔5上安装有冰板螺丝3,所述冰板2通过冰板螺丝3固定安装在车身18上,同时,所述冰板螺丝3上套装有圆孔销4,所述圆孔销4与配合孔5相配合,用于承担冰板2对冰板螺丝3上的力,提高冰板2的受力载荷,增大冰车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冰板螺丝3定位冰板2与车身18之间的滑动距离。所述冰板2的上端安装有可供手扶的把手1,保证在冰车行进过程中的安全。
当小车在平地行走时,小车变形步骤为:
首先,松动冰板2上的冰板螺丝3,同时,向上移动冰板2到一定位置使圆孔销4与配合孔5配合,之后再拧紧冰板螺丝3;
之后,再松开支撑板螺丝9放下折叠的轮叉12。当轮叉12铅垂时,轮叉12上的支撑板螺丝9与铅锤方向的支撑板螺孔14对齐,拧紧支撑板螺丝9使轮叉12紧固不动,小车在平面正常行走。
当小车在冰面运行时,小车变形步骤为:
首先,松动冰板2上的冰板螺丝3,同时,向下移动冰板2到一定位置使圆孔销4与配合孔5配合拧紧冰板螺丝3;
之后,松开支撑板螺丝9折叠收起轮叉12。当轮叉12水平时,轮叉12上的支撑板螺丝9与支撑板10水平方向上的支撑板螺纹孔14对齐,拧紧手拧螺丝使轮叉12紧固不动,小车在冰面正常行走。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