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折叠运船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523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折叠运船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伸缩主杆以及两根分别与所述伸缩主杆的末端相铰接的带轮支杆,所述伸缩主杆上活动设置有支杆张合定位装置,所述支杆张合定位装置分别与两根所述带轮支杆相连接,所述伸缩主杆上以及所述带轮支杆上分别设置有张合式船体支撑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运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主杆包括第一主杆(1)以及第二主杆(2),所述第一主杆(1)适配套设在所述第二主杆(2)外部,所述第一主杆(1)的内壁与所述第二主杆(2)的外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一主杆(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主杆(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支杆铰接架(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运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杆(1)的上段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1),所述第二主杆(2)的尾段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11)相适配的活动弹销(21),所述第二主杆(2)的杆体上还设置有与船体底部相适配的稳定支承架(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运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支杆包括支杆体(31)以及车轮(32),所述车轮(32)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支杆体(31)的末端,所述支杆体(31)的首端铰接在所述支杆铰接架(12)的一个侧翼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运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张合定位装置包括活动定位架(41)以及两根连接杆(42),所述活动定位架(41)适配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杆(1)上,所述连接杆(42)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定位架(41)的侧部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杆体(31)相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运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定位架(41)包括架体(43)、中空顶盖(44)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架体(43)上部内的拨动块(45)、定位销(46)以及复位弹簧(47),所述架体(43)的中空下部(431)适配套设在所述第一主杆(1)上,所述定位销(46)的上端设置有滑动柱(461),所述拨动块(45)山设置有与所述滑动柱(461)相适配的滑动斜槽(451),所述滑动柱(461)适配设置在所述滑动斜槽(451)内,所述定位销(46)上还设置有弹簧固定柱(462),所述复位弹簧(47)套设在所述定位销(46)上并置于所述拨动块(45)的底面与所述滑动柱(461)之间,所述中空顶盖(44)通过螺栓(441)固定设置在所述架体(43)的顶部,所述拨动块(45)置于所述中空顶盖(44)的下方且所述拨动块(45)的顶部穿过所述中空顶盖(44),所述第一主杆(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定位销(46)相适配的定位孔(1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运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合式船体支撑杆包括定位座片(52)以及支撑杆体(51),所述支杆体(31)末端的两侧边上以及所述第二主杆(2)顶端的两侧边上均适配设置有两片所述定位座片(52),所述支撑杆体(51)的末端置于两片所述座片(52)之间并与两片所述座片(52)相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运船车,其特征在于:每片所述座片(52)的上部分别设置有收拢卡槽(53)以及展开卡槽(54),所述支撑杆体(51)内分别设置有依次相连接的提拉把(511)、连接弹簧以及卡位销(512),所述提拉把(511)以及所述卡位销(512)均穿出所述支撑杆体(51)的外壁,所述卡位销(512)分别与所述收拢卡槽(53)以及所述展开卡槽(54)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运船车,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第二主杆(2)上的所述支撑杆体(51)的顶端设置有推拉把手(55)。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