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乘型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9169发布日期:2019-04-29 13:2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鞍乘型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鞍乘型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了一种鞍乘型车辆,其主框架从前立管向后方斜下方延伸,在前立管与乘员座椅之间设置有供驾驶员的脚搁置的脚踏板,在该鞍乘型车辆的前立管后方配置有车体罩,在该车体罩上配置有挂物钩,该挂物钩具有指向后方的钩末端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8626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如专利文献1这样的安装有挂物钩的车辆中,存在驾驶员的脚部与挂物钩上挂着的物品接触的情况或者其他物品与挂物钩本身相接触的情况,因此理想的是具有能够更加牢固地保持物品的挂物钩的结构。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能够更加牢固地保持物品的挂物钩的鞍乘型车辆。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第1特征)是一种鞍乘型车辆,其车体框架11具备前立管21和主框架22,所述主框架22从所述前立管21向后方延伸,所述前立管21被车体罩45从后方覆盖,在所述车体罩45上配置有挂物钩61,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物钩61具有:勾挂物品80的挂物部61g;面对所述挂物部61g的开口部61j;以及被支承为能够摆动的被支承部61d,并且所述挂物钩61被构成为能够收纳到所述车体罩45的内侧,所述开口部61j被设置成:在所述挂物钩61收纳于所述车体罩45内时,所述开口部61j朝向所述车体罩45的内侧开口。

第2特征可以是如下结构,所述挂物钩61具有:主体部61c,所述被支承部61d形成于所述主体部61c的一部分;所述挂物部61g,其形成于该主体部61c;以及突出部61h,其从该挂物部61g的末端突出,所述挂物部61g和所述突出部61h从所述主体部61c向所述车体罩45的内侧延伸并且弯曲,从而形成钩部61e,所述挂物钩61的所述钩部61e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被收纳在所述车体罩45的内侧。

第3特征可以是如下结构,所述被支承部61d具有被配置成大致水平的支承轴61a,所述钩部61e被配置在比所述支承轴61a靠下方处,所述开口部61j被形成在所述被支承部61d与所述突出部61h之间。

第4特征可以是如下结构,在完全收纳所述挂物钩61的状态下,所述被支承部61d位于比所述主体部61c靠所述前立管21侧的位置,所述支承轴61a被设置在比所述车体罩45的背面53c靠所述车体罩45的内侧的位置。

第5特征可以是如下结构,所述主体部61c具有能够用手指等进行按压的按压部61f,该按压部61f相对于所述支承轴61a被设置在所述钩部61e的相反侧。

第6特征可以是如下结构,所述主体部61c被构成为从所述按压部61f到所述钩部61e弯曲,所述主体部61c的弯曲形状构成为沿着所述车体罩45的背面53c。

第7特征可以是如下结构,所述挂物钩61能够被收纳到配置于所述车体罩45的内侧的壳体66中,所述壳体66通过紧固部件72被固定在所述车体框架11上,该紧固部件72被配置成面对所述开口部61j,并且被配置在所述被支承部61d与所述钩部61e之间。

第8特征可以是如下结构,所述支承轴61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壳体66,在所述支承轴61a上安装有固定部件79,并且在所述固定部件79与所述壳体66之间设置有施力部件77,该施力部件77将所述挂物钩61压靠于所述壳体66。

第9特征可以是如下结构,在所述鞍乘型车辆中设置有从所述主框架22的后部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后框架24,在所述后框架24的上方配置有座椅17,在所述主框架22的下方以悬挂的方式固定有发动机34,在所述前立管21与所述座椅17之间设置有骑跨部53b,所述挂物钩61被配置在所述前立管21与所述主框架22之间的结合部的上部附近。

第10特征可以是如下结构,从侧面观察时,所述支承轴61a被配置成与所述骑跨部53b的前端上下排列,所述钩部61e被配置在比所述支承轴61a靠前方处。

第11特征可以是如下结构,所述壳体66被安装在框架部件26侧,该框架部件26对所述前立管21与所述主框架22之间的结合部进行加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特征,在将物品挂到挂物部上时,能够利用车体罩堵塞开口部,从而能够牢固地保持物品。

根据第2特征,通过设置钩部能够提高挂物的容易性,并且能够将从主体部延伸的钩部收纳到车体内侧,因此能够减少从车体罩突出的部分。

根据第3特征,在挂物品时,物品因重力被下拉,因此能够使钩部的一部分保持为收纳在车体罩内的状态。

根据第4特征,能够使支承轴靠近钩部的下端侧,能够缩短从支承轴到钩部的下端侧之间的距离,因此当挂物钩向后方转动时,能够减小挂物钩向后方的突出量。因此,能够在减少挂物钩的活动的同时使开口部向车体罩外侧露出。

根据第5特征,通过利用杠杠原理压下按压部,能够容易地使钩部摆动。

根据第6特征,能够减少挂物钩从车体罩突出的突出量,并且通过弯曲,能够在更少的移动区域内使用挂物部。

根据第7特征,能够将紧固部件收纳到开口部内,因此能够实现节省空间和紧凑化。

根据第8特征,通过施力部件,能够产生经由支承轴将挂物钩按压于壳体的按压力,并且在挂物钩使用时,能够将挂物钩的姿势保持在使挂物钩按压于壳体的状态。另外,通过将物品挂在挂物钩上,能够通过物品的重量使挂物钩向下方摆动。

根据第9特征,在设置有骑跨部的鞍乘型车辆中,在挂物钩上悬挂的物品沿着骑跨部被悬挂在左右中的一方。因此,虽然有时被配置在更接近乘员的脚部的位置处,并且由于脚部的动作物品会被施加向上的力,但根据本结构,即使物品上作用有向上的力,也能够牢固地保持物品。

根据第10特征,在钩部上挂着物品时,物品和挂物钩因重力被下拉,物品被从支承轴朝向铅直方向下方悬挂。因此,能够将物品支承在比驾驶员的脚部靠相对前方的位置处,因此能够使驾驶员的脚部与物品不易接触。另外,能够将物品以压靠于骑跨部的方式进行支承,因此能够抑制行驶时的物品的振动。

根据第11特征,用于加强前立管与主框架之间的结合部的框架部件被形成为高刚性。因此,通过在框架部件侧对壳体进行支承,能够牢固地支承壳体。由此,能够通过壳体对挂物钩牢固地进行支承,从而能够增加在挂物钩上挂着的物品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有挂物钩的自动二轮车的右视图。

图2是示出挂物钩及其周边的右视图。

图3是示出挂物钩及其周边的立体图。

图4是挂物钩及其周边的通过车宽方向中央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挂物钩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挂物钩的右视图。

图7是示出挂物钩的主视图。

图8是示出在钩壳体上组装的挂物钩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在钩壳体上组装的挂物钩的右视图。

图10是示出在钩壳体上组装的挂物钩的背面图。

图11是示出在钩壳体上组装的挂物钩的俯视图。

图12是示出前内罩内的挂物钩和钩壳体的立体图。

图13是沿图2中的xiii-xiii线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物品挂在挂物钩上的状态的作用图。

图15是示出在图14中示出的挂物钩和钩壳体的图。

图16是示出使挂物钩向后方摆动的状态的作用图。

图17是将实施例(本实施方式)的挂物钩与比较例的挂物钩进行比较的示意图,图17的(a)是示出实施例的挂物钩的图,图17的(b)是示出比较例的挂物钩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有挂物钩61的自动二轮车10的右视图。

自动二轮车10具备:前轮13,其经由前叉12被支承在车体框架11的前端部;后轮16,其经由摇臂14被支承在车体框架11的下部;以及座椅17,其被配置在车体框架11的前后方向中央部的上方。

车体框架11具有前立管21、主框架22、左右一对枢转框架23、以及左右一对后框架24。

前立管21构成车体框架11的前端部,并且前叉12被前立管21支承为能够转向。主框架22从前立管21以前高后低的方式朝向后方延伸。枢转框架23从主框架22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在左右的枢转框架23上安装有枢轴28,该枢轴28将摇臂14支承为能够上下摆动。后框架24从主框架22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向后方且后斜上方延伸。在后框架24的上部安装有收纳盒(未图示),在收纳盒的上部安装有座椅17。

前叉12的上端部安装有车把31,在前叉12的下端部经由车轴32支承有前轮13。摇臂14在其后端部经由车轴33支承有后轮16。

在主框架22和枢转框架23上支承发动机34。排气装置35从发动机34的前部下部向后方延伸。排气装置35具备:在发动机34具有的曲轴箱36的下方前后延伸的排气管37;以及与排气管37的后端部连接的消声器38。在曲轴箱36的下部安装有驾驶员用的踏板41。在后框架24的下部安装有同乘者用的踏板42。在摇臂14和车体框架11的后部架设有后缓冲单元43。

车体框架11和前叉12的周边被车体罩45覆盖。车体罩45具有车把罩51、前罩52、前内罩53、左右一对护腿板54以及左右一对侧罩57。

车把罩51覆盖车把31的中央部。前罩52从前方覆盖前叉12的上部和前立管21。前内罩53从后方覆盖前叉12的上部和前立管21,并且一直延伸到座椅17的下方。在前内罩53上形成有下端53a比座椅17的下端17a向下方凹陷的骑跨部53b。骑跨部53b是驾驶员在上下车时跨过的部分。在前内罩53的上部配置有能够勾挂物品的挂物钩61。左右护腿板54从前内罩53的两侧边缘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并从前方覆盖驾驶员的脚部。左右侧罩57覆盖座椅17的两侧部的下方。

标号63表示从上方覆盖前轮13的前挡泥板,标号64表示从上方覆盖后轮16的后挡泥板。

图2是示出挂物钩61及其周边的右视图。

在前立管21的后部和主框架22的前部上部安装有构成车体框架11的加强框架26。加强框架26是对前立管21与主框架22之间的结合部进行加强的部件。在加强框架26上以沿着前立管21的长度方向的方式安装有壳体支承托架71。

在前内罩53和壳体支承托架71上安装有钩壳体66。钩壳体66被配置在前内罩53内,并且挂物钩61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在钩壳体66上。

挂物钩61的大部分能够收纳在钩壳体66内。在挂物钩61上设置有左右一对支承轴61a,这些左右支承轴61a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被支承在钩壳体66上。

前内罩53的骑跨部53b具有前部背面53c、前部倾斜面53d、底面53e以及座椅侧前表面53f。

前部背面53c位于转向轴68和前立管21的后方,并且形成为截面向前方凸出的平滑弯曲的弯曲面,其中,转向轴68构成前叉12(参照图1)的上部并且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前立管21。在前部背面53c的比背面前端53g(在后文详述)靠上方处配置有挂物钩61。

前部倾斜面53d被形成为截面与前部背面53c的下端连续并且前部倾斜面53d以沿着主框架22的前部的方式倾斜。底面53e被形成为截面与前部倾斜面53d的后端连续,并且,底面53e是形成骑跨部53b的底的部分,在前后方向上大致水平地延伸。座椅侧前表面53f被形成为截面与底面53e的后端连续,座椅侧前表面53f在座椅17的前端部的下方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

支承轴61a位于前内罩53的前部背面53c的最前端位置处具有的背面前端53g的上方。挂物钩61的背面61b被配置为沿着前内罩53的前部背面53c并且与前部背面53c在大致相同的平面上。

图3是示出挂物钩61及其周边的立体图,并且示出了部分截面。

挂物钩61一体地具有主体部61c、被支承部61d以及钩部61e。

主体部61c是上下延伸的板状的部分,其以向前方凸出的方式弯曲。在主体部61c的背面61b的上部形成有作为凹部的按压部61f。按压部61f是使挂物钩61以支承轴61a为中心向后方摆动时用手指等按压的部分。被支承部61d是从主体部61c的上部或上端部向前方突出并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被支承于钩壳体66的部分。钩部61e是从主体部61c的下部或下端部向前方突出并勾挂物品的部分,钩部61e具有:被配置在主体部61c的根部侧并勾挂物品的挂物部61g;和从挂物部61g向前方斜上方延伸以避免在挂物部61g上挂着的物品脱落的突出部61h。

被支承部61d的前端与钩部61e的前端(详细来讲是突出部61h)之间是向前方开放的开口部61j,是成为将物品的勾挂部分向挂物部61g插入时或者从挂物部61g取出时的移动空间的部分。

在加强框架26的前部上部安装有板状的壳体支承托架71。在壳体支承托架71的背面通过小螺钉72安装有钩壳体66。壳体支承托架71被设置在前立管21与主框架22(参照图2)之间的结合部的附近。

钩壳体66被配置在前内罩53的内侧。在使挂物钩61向钩壳体66的最里侧摆动的状态(钩部61e的末端与钩壳体66抵接的状态)下,挂物钩61的背面61b被配置为沿着前内罩53的前部背面53c。另外,背面61b被设置成与前部背面53c大致在相同的面上。因此,挂物钩61的背面61b不会从前部背面53c向后方大幅突出。因此,驾驶员能够轻松地进行上下车。

如上述图2和图3所示,钩壳体66被安装加强框架26侧(具体为壳体支承托架71),加强框架26为加强前立管21与主框架22之间的结合部的框架部件。根据该结构,作为加强前立管21与主框架22之间的结合部的框架部件的加强框架26被形成为刚性高。因此,通过在加强框架26侧对作为壳体的钩壳体66进行支承,能够牢固地支承钩壳体66。由此,能够通过钩壳体66对挂物钩61牢固地进行支承,从而能够增加在挂物钩61上勾挂的物品的重量。

图4是挂物钩61及其周边的通过车宽方向中央的剖视图。

挂物钩61和钩壳体66构成挂物钩收纳体67的一部分。另外,壳体支承托架71、小螺钉72以及螺母部件73构成了支承挂物钩收纳体67的收纳体支承部74。

在使挂物钩61摆动到钩部61e的末端与钩壳体66(具体为后述的前壁66a)抵接的状态(为了方便,将该挂物钩61的位置作为初始位置)下,小螺钉72被配置在挂物钩61的开口部61j处。通过设置这样的开口部61j与小螺钉72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够实现车体(具体为钩壳体66内)的节省空间以及挂物钩收纳体67的紧凑化。

在壳体支承托架71上开设有贯通孔71a,螺母部件73被插入到在钩壳体66(具体来说是后文详述的前壁66a)上开设的螺母贯插孔66t和贯通孔71a中,并且被安装在壳体支承托架71上。通过将小螺钉72螺纹结合在螺母部件73上,从而使钩壳体66紧固于壳体支承托架71。

钩壳体66具有以前低后高的方式倾斜的前壁66a、从前壁66a的两侧边缘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侧壁66c、66d(侧壁66d请参照图9)、以及从前壁66a的下边缘前高后低地延伸的下壁66e。左右的侧壁66c、66d的下边缘通过下壁66e而连接。

在前壁66a上设置有在螺母贯插孔66t的下方向前方突出的凸部66b。凸部66b被插入到在壳体支承托架71的下部开设的卡合孔71b内。通过该凸部66b与卡合孔71b之间的卡合,能够防止钩壳体66相对于壳体支承托架71绕小螺钉72转动。

挂物钩61被钩壳体66的左右侧壁66c、66d从侧方覆盖,并且被下壁66e从下方覆盖。通过使下壁66e前高后低地倾斜,能够容易地将浸入到钩壳体66内的雨水等排出到外部。

转向轴68被设置在前立管21的上端的轴承75和设置在前立管21的下端的轴承(未图示)被支承为能够转动。

如以上所述那样,挂物钩61能够被收纳在作为配置于构成车体罩45的前内罩53的内侧的壳体的钩壳体66中。钩壳体66通过作为紧固部件的小螺钉72被固定在设置于车体框架11的加强框架26侧的壳体支承托架71上。该小螺钉72被配置成面对开口部61j,被配置在被支承部61d与钩部61e之间。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小螺钉72收纳在开口部61j内,从而能够实现节省空间。

图5是示出挂物钩61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挂物钩61的右视图,并且是以与图4所示的挂物钩61相同的摆动角度描绘的。图7是示出挂物钩61的主视图。

如图5~图7所示,挂物钩61的主体部61c的横向宽度(车宽方向的宽度)为w1。另外,被支承部61d的横向宽度也是w1。在主体部61c的按压部61f上形成有用于防滑的多个突起61w。

被支承部61d的两侧设置有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左右一对圆筒状的支承轴61a、61a。支承轴61a的比被支承部61d的横向宽度w1向侧方突出的突出量为δ。在左右的支承轴61a、61a上开设有在车宽方向上贯通的小螺钉贯插孔61k。

被支承部61d的前表面61m以从侧面观察时向后方凸出的方式弯曲,并且前表面61m的下部与主体部61c的前缘61n接近或一致。在被支承部61d的两侧的侧面61p上分别形成有凹入部61q。由此,能够实现挂物钩61的轻量化。

在主体部61c和被支承部61d的上部形成有在主体部61c和被支承部61d的宽度方向中央处前后延伸的上部肋61r。通过上部肋61r,能够使挂物钩61的上部的强度和刚性提高。

钩部61e是从主体部61c向前方呈钩状突出的部分,在从正面观察时,钩部61e被形成为横向宽度随着朝向上方而逐渐变窄。通过这样将钩部61e形成为越向上方宽度越窄,能够将物品容易地挂在钩部61e上。钩部61e的突出部61h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在钩部61e的下部形成有与主体部61c连接的下部肋61s。下部肋61s的横向宽度w2比横向宽度w1窄。通过在钩部61e设置下部肋61s,与将钩部61e的整体设为厚壁的情况相比,实现了钩部61e的轻量化,并且能够使强度和刚性提高。

在下部肋61s的靠主体部61c的下表面61x上形成有在支承轴61a的轴向上延伸的多个槽61y,这些多个槽61y构成了搭指部61z。搭指部61z是用于通过放上手指使挂物钩61向后方摆动的部分,并且通过多个槽61y能够抑制打滑。

如上述图4和图6所示,挂物钩61具有:在一端部形成有被支承部61d的主体部61c;在该主体部61c的另一端部上形成的挂物部61g;以及从该挂物部61g的末端突出的突出部61h。挂物部61g和突出部61h从主体部61c向车体罩45(具体为前内罩53)的内侧延伸并且弯曲,从而形成钩部61e。开口部61j被形成在被支承部61d与突出部61h之间,挂物钩61的钩部61e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被收纳在车体罩45的内侧。根据该结构,通过设置钩部61e能够使挂物的容易性提高,并且能够将从主体部61c延伸的钩部61e收纳在车体内侧,因此能够减少从车体罩45(具体为前内罩53)向后方突出的部分。

另外,如图6所示,主体部61c具有能够通过手指等按压的按压部61f,该按压部61f相对于支承轴61a被设置在钩部61e的相反侧。根据该结构,通过利用杠杆原理对按压部61f进行按压,能够容易地使钩部61e向后方摆动。

另外,如图2和图6所示,主体部61c从按压部61f向钩部61e被构成为弯曲,主体部61c的弯曲形状构成为沿着车体罩45具体为沿着前内罩53的前部背面53c。根据该结构,能够减少从前内罩53前部背面53c突出的突出量,并且通过弯曲能够在较小的移动区域内使用挂物部61g。

图8~图11是示出在钩壳体66上组装的挂物钩61的图,图8是立体图,图9是右视图,图10是背面图,图11是俯视图。

如图8~图11所示,钩壳体66一体地具有前壁66a、左右侧壁66c、66d、下壁66e以及下部安装部66f。

左右侧壁66c、66d分别一体地具有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罩安装部66g、66h。左右罩安装部66g、66h是被安装在前内罩53(参照图3)的内表面上的部分。

一个罩安装部66g的上壁66j和下壁66k在侧面观察时被形成为大致l字状。在下壁66k开设有小螺钉贯插孔66m。另一个罩安装部66h的上壁66n和下壁66p在侧面观察时被形成为大致l字状。在下壁66p开设有小螺钉贯插孔66q。

下部安装部66f是通过小螺钉被安装在前内罩53的内表面上的部分,在下部安装部66f上开设有小螺钉贯插孔66r。

在左右侧壁66c、66d的上部分别开设有轴贯插孔66s、66s。挂物钩61的支承轴61a、61a分别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插入在轴贯插孔66s、66s中。

如上所述那样,通过在左右侧壁66c、66d上设置罩安装部66g、66h,能够通过罩安装部66g、66h对侧壁66c、66d进行加强,从而能够使侧壁66c、66d的强度和刚性得以提高。

图12是示出前内罩53内的挂物钩61和钩壳体66的立体图。

在前内罩53的内表面上一体地形成有向前方突出的左右一对壳体支承部53h、53h。分别设置在钩壳体66的左右罩安装部66g、66h上的下壁66k、66p(下壁66p请参照图10)抵接在壳体支承部53h、53h的末端面上,分别贯通下壁66k、66p的小螺钉贯插孔66m、66q(参照图10)的小螺钉被拧入壳体支承部53h、53h中。另外,贯通钩壳体66的下部安装部66f的小螺钉贯插孔66r中的小螺钉被拧入前内罩53的内表面侧。由此,钩壳体66被安装在前内罩53上。这样,由于钩壳体66是在3个位置被安装在前内罩53上,因此能够牢固地安装钩壳体66。

图13是沿图2中的xiii-xiii线的剖视图。

钩壳体66通过前壁66a和左右侧壁66c、66d被形成为向后方开放的箱状,并且在侧壁66c、66d的轴贯插孔66s、66s中插入有挂物钩61的左右支承轴61a、61a。对于支承轴61a、61a,在挂物钩61的被支承部61d上以在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有筒部61t,在筒部61t的两端部上一体地形成有支承轴61a、61a。在形成于筒部61t和支承轴61a、61a的内侧的小螺钉贯插孔61k中,在其内周面的整体或一部分上形成有内螺纹61u。

在一个支承轴61a的从侧壁66c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部分依次嵌入有由弹性体构成的波形垫圈77和平垫圈78,并且在压缩波形垫圈77的同时向挂物钩61的小螺钉贯插孔61k(具体为小螺钉贯插孔61k的内螺纹61u)拧入有小螺钉79。

波形垫圈77在周向上形成为波状,并且处于被钩壳体66的侧壁66c和平垫圈78夹持并压缩的状态。

在筒部61t的端面61v与小螺钉79的头部79a之间配置侧壁66c、波形垫圈77以及平垫圈78。波形垫圈77由于在支承轴61a的轴向上被压缩而产生弹力。其结果是,筒部61t的端面61v被压靠到侧壁66c上,因此在筒部61t的端面61v与侧壁66c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能够使挂物钩61相对于钩壳体66保持在停止于期望的摆动位置的状态。

上述的挂物钩61、钩壳体66、波形垫圈77、平垫圈78、小螺钉79构成挂物钩收纳体67。

接着,对以上所述的挂物钩收纳体67向车体的组装要点进行说明。

在图4和图13中,将预先组装好的挂物钩收纳体67配置在安装至车体前的前内罩53的内表面、详细来说是配置在露出挂物钩61的开口的内表面侧。接着,使钩壳体66的左右罩安装部66g、66h(对于罩安装部66h,参照图8)与前内罩53的壳体支承部53h、53h抵接,将罩安装部66g、66h通过小螺钉紧固在壳体支承部53h、53h上。由此,挂物钩收纳体67被安装在前内罩53上。

接着,将前内罩53从车体后方盖在前立管21和主框架22上从而安装到车体上。此时,使得设置在主框架22上的壳体支承托架71的螺母部件73被插入到钩壳体66的螺母贯插孔66t中,并且钩壳体66的凸部66b被插入到壳体支承托架71的卡合孔71b内。之后,使挂物钩61向上方摆动,并在露出于钩壳体66内的螺母部件73上拧入小螺钉72,从而将钩壳体66固定在壳体支承托架71上。由此,挂物钩收纳体67向车体的组装结束。

这样,在安装有挂物钩61的钩壳体66上,在从侧面观察时从支承轴61a向下方偏移的位置处,配置有钩壳体66与壳体支承托架71之间的紧固部,因此在使挂物钩61摆动到最上方的位置处时,能够目视确认上述紧固部(详细来说为小螺钉72、螺母部件73),因此在组装时能够容易地进行紧固。

如以上示出的那样,支承轴61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在钩壳体66上,在支承轴61a上安装有作为固定部件的小螺钉79,并且在小螺钉79与钩壳体66之间设置有作为将挂物钩61压靠于钩壳体66上的施力部件的波形垫圈77。根据该结构,通过波形垫圈77,能够产生经由支承轴61a将挂物钩61按压到钩壳体66上的按压力,从而能够使挂物钩61在使用时按压到钩壳体66上并且保持挂物钩61的姿态。在使挂物钩61向后方摆动的状态下,通过将物品挂在挂物钩61上,能够使挂物钩61由于物品的重量而向下方摆动。

图14是示出在挂物钩61上挂着物品80的状态的作用图。图15是示出图14所示的挂物钩61和钩壳体66的图。

如图14和图15所示,作为物品80,例如是放入了东西的购物袋或手提袋的情况下,在物品80挂在挂物钩61上的状态下,物品80从前内罩53的骑跨部53b向左或右下垂并位于前内罩53和主框架22的侧方。另外,图中的标号84是支承轴61a的轴线,标号85是通过轴线84并铅直延伸的铅直线,物品80以沿着铅直线85的方式垂下。

在该状态下,挂物钩61的挂物部61g位于大致铅直线85上。另外,由于挂物钩61的搭指部61z位于比前内罩53的前部背面53c靠后方处,因此能够从该状态使手指搭在搭指部61z上并拉向后方。由此,能够将挂物钩61的钩部61e(具体为突出部61h)的末端部拉出到比前部背面53c靠后方处,从而使物品80摆动到能够从挂物钩61取下的位置处。这样的挂物钩61的摆动操作也可以是通过对按压部61f进行按压来执行。

如上述图4和图14所示,作为鞍乘型车辆的自动二轮车10的车体框架11具有前立管21和主框架22。主框架22从前立管21向后方斜下方延伸,前立管21被车体罩45(具体为前内罩53)从后方覆盖,并且在车体罩45上配置有挂物钩61。挂物钩61具有勾挂物品80的挂物部61g、面对挂物部61g的开口部61j、以及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在车体框架11侧(具体为在加强框架26上安装的钩壳体66)的被支承部61d。并且挂物钩61构成为能够收纳到车体罩45的内侧。开口部61j在挂物钩61收纳于车体罩45内时,朝向车体罩45的内侧开口,即被设置成朝向车辆前方开口。

根据该结构,在将物品80挂在挂物部61g上时,能够利用车体罩45(具体为前内罩53)堵塞开口部61j,从而能够牢固地保持物品80。

另外,如图6、图7以及图14所示,被支承部61d具有大致水平地配置的支承轴61a,在比支承轴61a靠下方处配置有钩部61e,开口部61j被形成在被支承部61d与突出部61h之间。根据该结构,在将物品80挂在钩部61e上时,物品80因重力向下方被下拉,因此能够使钩部61e的一部分保持为收纳在车体罩45具体为前内罩53内的状态。

另外,如图1、图2以及图14所示,设置有从主框架22的后部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后框架24。另外,在后框架24的上方配置有座椅17,在主框架22的下方以悬挂的方式固定有发动机34。另外,在前立管21与座椅17之间设置有骑跨部53b,挂物钩61被配置在前立管21与主框架22之间的结合部的上部附近。根据该结构,在设置有骑跨部53b的自动二轮车(鞍乘型车辆)10中,在挂物钩61上悬挂的物品80沿着骑跨部53b被悬挂在左右中的一方。因此,虽然有时被配置在更接近驾驶员的脚部的位置处,从而物品会由于脚部的动作而被施加向上的力,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即使在物品80上作用有向上的力,也能够牢固地保持物品80。

另外,如图2、图4以及图14所示,在从侧面观察时,支承轴61a被配置成与骑跨部53b的前端上下排列,钩部61e被配置在比支承轴61a靠前方的位置处。根据该结构,在钩部61e上挂着物品80时,物品80和挂物钩61因重力被拉动,因此物品80被从支承轴61a朝向铅直方向下方悬挂。因此,能够将物品80支承在相对前方处,从而可以抑制驾驶员的脚部与物品80相接触。另外,由于能够将物品80支承为压靠于骑跨部51b,因此能够抑制行驶时的物品80的振动。

图16是示出使挂物钩61向后方摆动的状态的作用图。

通过将按压部61f向前方按压或者将搭指部61z向后方拉出来使挂物钩61从初始位置绕支承轴61a摆动,在挂物钩61的突出部61h的末端与前内罩53的前部背面53c之间形成间隙87。

由此,如箭头所示,能够穿过间隙87而在钩部61e上勾挂物品或者将物品从钩部61e上取下。

挂物钩61通过波形垫圈77(参照图13)的弹力被保持在图中的位置处,因此无需为了使得挂物钩61不移动而用手进行保持,能够双手将物品挂在挂物钩61上。并且,在将物品挂在钩部61e上之后,由于挂物钩61由于物品的自重向下方摆动,因此可以不通过手使挂物钩61向下方摆动。

在将物品从钩部61e取下之后,在使挂物钩61收纳在钩壳体66内的情况下,用手使挂物钩61摆动,但也可以是,例如在挂物钩61与钩壳体66之间设置对挂物钩61向钩壳体66侧施力的扭转螺旋弹簧等复位弹簧。由此,能够使从钩壳体66向后方摆动的挂物钩61自动地返回到钩壳体66内的初始位置处。

图17是将实施例(本实施方式)的挂物钩61与比较例的挂物钩101进行比较的示意图。图17的(a)是示出实施例的挂物钩61的图,图17的(b)是示出比较例的挂物钩101的图。另外,图中的单点划线示出了前内罩53的前部背面53c。

如图17的(a)所示,挂物钩61在比主体部61c和前内罩53的前部背面53c靠前方处以隔开距离的方式设置有支承轴61a,在支承轴61a的下方配置有挂物部61g。

挂物钩61在以支承轴61a为中心向后方摆动时,将挂物钩61从前部背面53c向后方突出的最大突出量设为p1。

如图17的(b)所示,挂物钩101具有主体部101c、在主体部101c的上部设置的被支承部101d、在主体部101c的下部设置的钩部101e。在被支承部101d的上部设置有左右一对支承轴101a。钩部101e具有:从主体部101c的下部向前方延伸并勾挂物品的挂物部101g;和从挂物部101g向前方斜上方延伸的突出部101h。

另外,在图17的(a)和(b)中,从挂物钩61的支承轴61a到主体部61c的下端之间的高度与从挂物钩101的支承轴101a到主体部101c的下端之间的高度是相同的。另外,钩部61e和钩部101e的形状是相同的。另外,从支承轴61a到钩部61e的下端之间的高度与从支承轴101a到钩部101e的下端之间的高度是相同的。

即,在挂物钩61和挂物钩101中,从主体部61c到支承轴61a之间的距离与从主体部101c到支承轴101a之间的距离是不同的。在使前内罩53的前部背面53c、主体部61c的背面、以及主体部101c的背面一致的情况下,从前部背面53c到支承轴61a之间的距离与从前部背面53c到支承轴101a之间的距离是不同的。

在图17的(b)中,在挂物钩101以支承轴101a为中心向后方摆动时,将挂物钩101从前部背面53c向后方突出的最大突出量设为p2。

在图17的(a)和(b)中,p1<p2。在实施例的挂物钩61中,在初始位置处,支承轴61a相对于前部背面53c位于车辆前方,因此在挂物钩61相应地向后方摆动时,能够抑制从前部背面53c向后方突出的突出量。由此,在实施例的挂物钩61中,即使在向后方摆动的状态下,与使比较例的挂物钩101a向后方摆动时相比,能够更容易地进行上下车。

如上述的图4和图17所示,在完全收纳挂物钩61的状态下,被支承部61d位于比主体部61c靠前立管21侧的位置,支承轴61a被设置在比作为前内罩53的背面的前部背面53c靠前内罩53的内侧的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支承轴61a靠近钩部61e的下端侧,从而能够使从支承轴61a到钩部61e的下端侧的距离变短,因此能够减小挂物钩61在向后方转动时向后方突出的突出量p1。因此,能够通过较少的动作使开口部61j露出到前内罩53的外侧而不会成为阻碍。

上述的实施方式只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任意的变更和应用。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将钩壳体66借助于壳体支承托架71安装在加强框架26上,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将钩壳体66直接安装在加强框架26上。

另外,如图6所示,在挂物钩61上设置有按压部61f和搭指部61z这两者,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只设置按压部61f和搭指部61z中的一方。

另外,如图13所示,使将挂物钩61压靠到钩壳体66上的施力部件为波形垫圈77,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使施力部件为盘簧或其他弹性部件。

另外,在图1所示的骑跨部53b的下方配置有发动机等动力单元,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骑跨部53b的下方配置其他部件,例如电装品或收纳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中,车体内侧是指从车体罩朝向车体框架侧的空间。

标号说明

10:自动二轮车(鞍乘型车辆);

11:车体框架;

17:座椅;

21:前立管;

22:主框架;

24:后框架;

34:发动机;

45:车体罩;

53b:骑跨部;

53c:前部背面(背面);

61:挂物钩;

61a:支承轴;

61c:主体部;

61d:被支承部;

61e:钩部;

61f:按压部;

61g:挂物部;

61h:突出部;

61j:开口部;

72:小螺钉(紧固部件);

77:波形垫圈(施力部件);

79:小螺钉(固定部件);

80:物品。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鞍乘型车辆,其车体框架(11)具备前立管(21)和主框架(22),所述主框架(22)从所述前立管(21)向后方延伸,所述前立管(21)被车体罩(45)从后方覆盖,在所述车体罩(45)上配置有挂物钩(61),其特征在于,

所述挂物钩(61)具有:勾挂物品(80)的钩部(61e);面对所述钩部(61e)的开口部(61j);以及被支承为能够摆动的被支承部(61d),并且所述挂物钩(61)被构成为能够收纳到所述车体罩(45)的内侧,

所述开口部(61j)被设置成:在所述挂物钩(61)收纳于所述车体罩(45)内时,所述开口部(61j)朝向所述车体罩(45)的内侧开口,

在所述物品(80)勾挂于所述钩部(61e)的状态下,所述钩部(61e)的末端部被配置在所述车体罩(45)的内侧。

2.(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挂物钩(61)具有:主体部(61c),所述被支承部(61d)形成于所述主体部(61c)的一部分;所述挂物部(61g),其形成于该主体部(61c),该挂物部(61g)勾挂所述物品(80);以及突出部(61h),其从该挂物部(61g)的末端突出,

所述挂物部(61g)和所述突出部(61h)从所述主体部(61c)向所述车体罩(45)的内侧延伸并且弯曲,从而形成所述钩部(61e),

在所述物品(80)勾挂于所述钩部(61e)的状态下,所述突出部(61h)被配置在所述车体罩(45)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支承部(61d)具有被配置成大致水平的支承轴(61a),所述钩部(61e)被配置在比所述支承轴(61a)靠下方处,

所述开口部(61j)被形成在所述被支承部(61d)与所述突出部(61h)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完全收纳所述挂物钩(61)的状态下,所述被支承部(61d)位于比所述主体部(61c)靠所述前立管(21)侧的位置,所述支承轴(61a)被设置在比所述车体罩(45)的背面(53c)靠所述车体罩(45)的内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61c)具有能够用手指等进行按压的按压部(61f),该按压部(61f)相对于所述支承轴(61a)被设置在所述钩部(61e)的相反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61c)从所述按压部(61f)到所述钩部(61e)被构成为弯曲,所述主体部(61c)的弯曲形状构成为沿着所述车体罩(45)的背面(53c)。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挂物钩(61)能够被收纳到配置于所述车体罩(45)的内侧的壳体(66)中,

所述壳体(66)通过紧固部件(72)被固定在所述车体框架(11)上,该紧固部件(72)被配置成面对所述开口部(61j),并且被配置在所述被支承部(61d)与所述钩部(61e)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轴(61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壳体(66),在所述支承轴(61a)上安装有固定部件(79),并且在所述固定部件(79)与所述壳体(66)之间设置有施力部件(77),该施力部件(77)将所述挂物钩(61)压靠于所述壳体(66)。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鞍乘型车辆中设置有从所述主框架(22)的后部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后框架(24),在所述后框架(24)的上方配置有座椅(17),在所述主框架(22)的下方以悬挂的方式固定有发动机(34),在所述前立管(21)与所述座椅(17)之间设置有骑跨部(53b),所述挂物钩(61)被配置在所述前立管(21)与所述主框架(22)之间的结合部的上部附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从侧面观察时,所述支承轴(61a)被配置成与所述骑跨部(53b)的前端上下排列,所述钩部(61e)被配置在比所述支承轴(61a)靠前方处。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66)被安装在框架部件(26)侧,该框架部件(26)对所述前立管(21)与所述主框架(22)之间的结合部进行加强。

12.(追加)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挂物钩(61)具备形成有所述被支承部(61d)和所述钩部(61e)的主体部(61c),在所述主体部(61c)的上部具备通过用手指等按压而能够使所述挂物钩(61)转动的按压部(61f),

所述挂物钩(61)能够收纳到配置在所述车体罩(45)的内侧的壳体(66)中,

所述壳体(66)的后部和上端部是开放的,所述主体部(61c)比所述壳体(66)的上端部向上方突出。

说明或声明(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根据说明书第0025段、第0046段、图3、图14和图15的记载对权利要求1进行了修改。

根据说明书第0025段以及图15的记载对权利要求2进行了修改。

根据说明书第0022段、第0023段、第0025段、图8、图14和图15的记载追加了权利要求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