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1549发布日期:2018-11-14 00:1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减震自行车车架。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最常用和最简单的道路交通工具,尤其是今天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各国自行车的拥有量和使用更加多了起来,同时自行车的品牌更加丰富、制造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自行车生产企业在自行车架的结构、材质、功能等个性化方面进行了不断技术创新,现有的车架的减震的缓冲装置一般都是另外在增加的部件并且均以立管和车座为基础进行安装,其缓冲效果主要作用于车座,对整体车架的缓冲并未起到一定效果,因此其减震效果较差,并且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车架的减震的缓冲装置一般都是另外在增加的部件并且均以立管和车座为基础进行安装,其缓冲效果主要作用于车座,对整体车架的缓冲并未起到一定效果,因此其减震效果较差,并且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减震自行车车架,包括头管、上管、下管和立管,所述上管包括左分管和右分管,所述左分管和右分管均安装在头管上,所述左分管和右分管安装后呈“人”字形,所述立管穿过在由左分管、右分管和辅助板形成的闭合框架中,所述上管下端设有下管,所述下管的尾端和立管的尾端相连,所述下管和立管连接端的下方设有用于安装脚踏板的安装管;

所述左分管和右分管内部为中空设置,所述左分管和右分管内部均设有内筒,所述内筒的一端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周围设有弹簧a,所述移动杆的一端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尾端设有安装板;

所述头管内部设有用于安装车把杆的内管,所述内管上端设有上压板,所述上压板下端设有弹簧b,所述弹簧b的下端设有下压板。

我们将现有普通的上管从中间一分为二成为左分管和右分管,并且将其端部焊接在头管上,在两个分管之间焊接支撑板,将分管分开,这样左分管和与右分管在支撑板的作用力下形成“人”字形的框架,将立管穿过由左右分管和支撑板围成的三角形框架中,并且将立管与支撑板焊接在一起,起到限位和固定的作用;同时在立管下端设置了下管,用作支撑和连接头管,为了提高两个分管的支撑力,在左右分管的下端各焊接了一个辅助板,该辅助板的尾端焊接在下管和立管的焊接位置,这样形成了该自行车车架的基本结构,该种结构相比较现有的车架两侧的左右分管承担了原本车架的后叉,节省了用料,降低了成本,同时分管一体成型,解决了后叉的连接问题,使得车架整体稳定性更强。

于此同时,现有的车架的减震的缓冲装置一般都是另外在增加的部件并且均以立管和车座为基础进行安装,其缓冲效果主要作用于车座,对整体车架的缓冲并未起到一定效果,因此其减震效果较差,并且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等问题。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在上管中设置缓冲结构,该缓冲结构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缓冲结构:我们在传统的头管内置了内管,从头管端部到头管的二分之一处为空腔,内管端部安装有上压板,该上压板套在内管上,并且可以在内管上下滑动,在头管二分之一的位置焊接有下压板,上述的空腔下端和上压板上留有内管穿过的孔,该内管的二分之一位置的下端与头管之间无缝隙;在上下压板之间安装有弹簧b,由于上压板与内管是活动链接,而下压板与头管是固定连接,因此将车把安装在头管内之后,只需再车把上安装一个外直径与上述空腔外直径相似的压块,这样在骑行时车把下压时,使得上压板在内腔内移动压缩弹簧b,在弹簧b的回复力下缓冲对车把的压力,同时也缓冲了车把对于前轮轴的压力,实现对于前轮的减震目的;

后部缓冲结构:主要体现在左右分管上,我们将左右分管分为前段和后段,前段为正常管状,后段的前端内部钻出一个长度大约为分管整体长度的六分之一的内筒,该内筒的尾端为开口,开口处有通孔,通孔直径小于内筒的内直径,然后在内筒内安装一个移动杆,该移动杆的直径与通孔直径一致,移动杆的前端安装卡块,该卡块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以限定移动杆的移动,防止移动杆脱离内筒;移动杆的尾端焊接顶板,该顶板的尾端焊接了连接板,连接板的尾端焊接了用于安装在后轮轴上的安装板,在移动杆周围套上弹簧a,弹簧a的两端与内筒和顶板活动连接,完成了其基本结构,并在左右分管的尾端内部均设有卡槽,该卡槽均为“c”形槽,连接板平行于分管并插入卡槽内,并且可以在卡槽内滑动。

这样将安装板固定在后轮轴上之后,在骑行过程中,无论是车座上压力还是后轮在崎岖山路上行驶颠簸,都会使得移动杆带动安装板和后轮轴在内筒内滑动,此时会压缩弹簧a,由于弹簧a的回复力和弹力,既可以有效的分散给分管带来的压力,还可以为车座和整体车架提供缓冲力,起到减震效果,同时也提高了车架整体的质量,大大加长了车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左分管和右分管的下端均设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尾端与下管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左分管和右分管之间设有支撑板,所述立管靠近支撑板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的端部设在靠近支撑板的位置,所述内筒的尾端设有通孔,所述移动杆的端部穿过通孔进入内筒。

进一步的,所述左分管和右分管的尾端内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为“c”形槽,所述连接板插入卡槽内,并且端部与移动杆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头管和内管的下端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压板套在内管外缘,所述下压板与头管内部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a的一端与内筒的尾端连接,所述弹簧a的另一端连接在卡槽一端,所述卡槽一端设有顶板,所述弹簧a安装在顶板上,所述移动杆、顶板和连接板一次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杆的端部设有卡块,所述卡块设在内筒内部,所述卡块的直径小于内筒直径并大于通孔直径,所述卡块可以在内筒内移动。

本发明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创造通过将安装板固定在后轮轴上之后,在骑行过程中,无论是车座上压力还是后轮在崎岖山路上行驶颠簸,都会使得移动杆带动安装板和后轮轴在内筒内滑动,此时会压缩弹簧a,由于弹簧a的回复力和弹力,既可以有效的分散给分管带来的压力,还可以为车座和整体车架提供缓冲力,起到减震效果,同时也提高了车架整体的质量,大大加长了车架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创造将分管分开,这样左分管和与右分管在支撑板的作用力下形成“人”字形的框架,将立管穿过由左右分管和支撑板围成的三角形框架中,并且将立管与支撑板焊接在一起,起到限位和固定的作用;同时在立管下端设置了下管,用作支撑和连接头管,为了提高两个分管的支撑力,在左右分管的下端各焊接了一个辅助板,该辅助板的尾端焊接在下管和立管的焊接位置,这样形成了该自行车车架的基本结构,该种结构相比较现有的车架两侧的左右分管承担了原本车架的后叉,节省了用料,降低了成本,同时分管一体成型,解决了后叉的连接问题,使得车架整体稳定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减震自行车车架的主视图

图2是一种减震自行车车架的俯视图

图3是一种减震自行车车架主剖图

图4是头管的主剖图

图中:

1、头管2、上管3、立管

4、下管5、辅助板6、安装板

7、安装管8、支撑板9、内筒

10、移动杆11、弹簧a12、卡槽

13、连接板14、内管15、上压板

16、弹簧b17、下压板18、右分管

19、左分管20、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减震自行车车架,包括头管1、上管2、下管4和立管3,所述上管2包括左分管19和右分管18,所述左分管19和右分管18均安装在头管1上,所述左分管19和右分管18安装后呈“人”字形,所述立管3穿过在由左分管19、右分管18和辅助板5形成的闭合框架中,所述上管2下端设有下管4,所述下管4的尾端和立管3的尾端相连,所述下管4和立管3连接端的下方设有用于安装脚踏板的安装管7;

所述左分管19和右分管18内部为中空设置,所述左分管19和右分管18内部均设有内筒9,所述内筒9的一端设有移动杆10,所述移动杆10的周围设有弹簧a11,所述移动杆10的一端设有卡槽12,所述卡槽12内设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尾端设有安装板6;

所述头管1内部设有用于安装车把杆的内管14,所述内管14上端设有上压板15,所述上压板15下端设有弹簧b16,所述弹簧b16的下端设有下压板17。

如图2所示,我们将现有普通的上管2从中间一分为二成为左分管19和右分管18,并且将其端部焊接在头管1上,在两个分管之间焊接支撑板8,将分管分开,这样左分管19和与右分管18在支撑板8的作用力下形成“人”字形的框架,将立管3穿过由左分管19和右分管18和支撑板8围成的三角形框架中,并且将立管3与支撑板8焊接在一起,起到限位和固定的作用;同时在立管3下端设置了下管4,用作支撑和连接头管1,为了提高两个分管的支撑力,在左分管19和右分管18的下端各焊接了一个辅助板5,该辅助板5的尾端焊接在下管4和立管3的焊接位置,这样形成了该自行车车架的基本结构,该种结构相比较现有的车架两侧的左分管19和右分管18承担了原本车架的后叉,节省了用料,降低了成本,同时分管一体成型,解决了后叉的连接问题,使得车架整体稳定性更强。

于此同时,现有的车架的减震的缓冲装置一般都是另外在增加的部件并且均以立管3和车座为基础进行安装,其缓冲效果主要作用于车座,对整体车架的缓冲并未起到一定效果,因此其减震效果较差,并且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等问题。

如图4所示,我们提出了一种在上管2中设置缓冲结构,该缓冲结构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缓冲结构:我们在传统的头管1内置了内管14,从头管1端部到头管1的二分之一处为空腔,内管14端部安装有上压板15,该上压板15套在内管14上,并且可以在内管14上下滑动,在头管1二分之一的位置焊接有下压板17,上述的空腔下端和上压板15上留有内管14穿过的孔,该内管14的二分之一位置的下端与头管1之间无缝隙;在上下压板17之间安装有弹簧b16,由于上压板15与内管14是活动链接,而下压板17与头管1是固定连接,因此将车把安装在头管1内之后,只需再车把上安装一个外直径与上述空腔外直径相似的压块,这样在骑行时车把下压时,使得上压板15在内腔内移动压缩弹簧b16,在弹簧b16的回复力下缓冲对车把的压力,同时也缓冲了车把对于前轮轴的压力,实现对于前轮的减震目的;

如图3所示后部缓冲结构:主要体现在左分管19和右分管18上,我们将左分管19和右分管18分为前段和后段,前段为正常管状,后段的前端内部钻出一个长度大约为分管整体长度的六分之一的内筒9,该内筒9的尾端为开口,开口处有通孔,通孔直径小于内筒9的内直径,然后在内筒9内安装一个移动杆10,该移动杆10的直径与通孔直径一致,移动杆10的前端安装卡块,该卡块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以限定移动杆10的移动,防止移动杆10脱离内筒9;移动杆10的尾端焊接顶板20,该顶板20的尾端焊接了连接板13,连接板13的尾端焊接了用于安装在后轮轴上的安装板6,在移动杆10周围套上弹簧a11,弹簧a11的两端与内筒9和顶板20活动连接,完成了其基本结构,并在左分管19和右分管18的尾端内部均设有卡槽12,该卡槽12均为“c”形槽,连接板13平行于分管并插入卡槽12内,并且可以在卡槽12内滑动。

这样将安装板6固定在后轮轴上之后,在骑行过程中,无论是车座上压力还是后轮在崎岖山路上行驶颠簸,都会使得移动杆10带动安装板6和后轮轴在内筒9内滑动,此时会压缩弹簧a11,由于弹簧a11的回复力和弹力,既可以有效的分散给分管带来的压力,还可以为车座和整体车架提供缓冲力,起到减震效果,同时也提高了车架整体的质量,大大加长了车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左分管19和右分管18的下端均设有辅助板5,所述辅助板5的尾端与下管4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左分管19和右分管18之间设有支撑板8,所述立管3靠近支撑板8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9的端部设在靠近支撑板8的位置,所述内筒9的尾端设有通孔,所述移动杆10的端部穿过通孔进入内筒9。

进一步的,所述左分管19和右分管18的尾端内部设有卡槽12,所述卡槽12为“c”形槽,所述连接板13插入卡槽12内,并且端部与移动杆10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头管1和内管14的下端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压板15套在内管14外缘,所述下压板17与头管1内部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a11的一端与内筒9的尾端连接,所述弹簧a11的另一端连接在卡槽12一端,所述卡槽12一端设有顶板20,所述弹簧a11安装在顶板20上,所述移动杆10、顶板20和连接板13一次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杆10的端部设有卡块,所述卡块设在内筒9内部,所述卡块的直径小于内筒9直径并大于通孔直径,所述卡块可以在内筒9内移动。。

以上对本发明创造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创造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