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弧碟数控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8144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形弧碟数控电动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具体说是一种圆形弧碟数控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符合国家定的节能环保趋势,通过对能源和环境的节省和保护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电动汽车结构与内燃机汽车相同,具有较大的转弯半径,在狭小环境下通行、转弯以及倒车等操作时,需要精准控制,甚至出现能进不能出、单向通行、长距离倒车退出等情况,不便于便捷驾驶。现有如专利cn201110177964.x公开的太阳能圆碟型前后反向原地回转汽车,前转向轮代驱动轮设置在车身的正前部,通过转向推拉杆与后转向轮代驱动轮相连接,转向推拉杆的前后斜角反向推拉,实现前后反向同步转向、即向左转弯时,前轮向左,后轮向右,向右转弯时前轮向右,后轮向左,转向轮转至极致时,车辆可在原地回转;其不足之处在于:转向推拉杆在前、后转向轮代驱动轮之间,转向推拉杆与前、后转向轮代驱动轮之间的干涉,不可能将左、右转向轮代驱动轮推拉至与左右侧轮垂直状态,则仍然具有转弯半径,无法实现原地回转,且前后转向轮代驱动轮直接垂直设置在车大架下方呈转动状态,车轮受任何碰撞侧向力时,极易损坏,影响使用寿命和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寿命长、安全,且能实现原地回转,可便捷驾驶的圆形弧碟数控电动车。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形弧碟数控电动车,包括球形车身、车架,车架设置于球形车身内的下部,车架的左右分别设有左、右车轮,车架的前后分别设有前、后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车轮均连接有轮毂电机,前、后车轮分别与其上的轮毂电机主轴同轴,轮毂电机主轴上固定垂直连接旋转连杆一端,旋转连杆另一端旋转连接一折弯支架,折弯支架与轮毂电机主轴间设有减震簧,折弯支架包括上支轴、下支架和中部折弯架,下支架与其连接的车轮平面平行,上支轴轴线与其连接的车轮处于同一平面,下支架的下端旋转连接旋转连杆另一端,下支架的上端经中部折弯架连接上支轴下端,上支轴中部经轴承上下限位穿接一法兰套,法兰套的法兰边固定支撑在车身或车架上,上支轴上端固定穿接一伞齿盘,所述前、后车轮之间还设有一经轴承支撑在车身或车架上的驱动轴,驱动轴前、后端上分别固定穿接两伞齿轮,两伞齿轮分别啮合前、后车轮上各自上支轴上的伞齿盘,所述驱动轴或任一上支轴上连接有数控驱动电机。

一种圆形弧碟数控电动车,包括球形车身、车架,车架设置于球形车身内的下部,车架的左右分别设有左、右车轮,车架的前后分别设有前、后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车轮均连接有轮边电机,前、后车轮轴心均连接有车轴,车轴上固定垂直连接旋转连杆一端,旋转连杆另一端旋转连接一折弯支架,折弯支架与车轴间设有减震簧,折弯支架包括上支轴、下支架和中部折弯架,下支架与其连接的车轮平面平行,上支轴轴线与其连接的车轮处于同一平面,下支架的下端旋转连接旋转连杆另一端,下支架的上端经中部折弯架连接上支轴下端,上支轴中部经轴承上下限位穿接一法兰套,法兰套的法兰边固定支撑在车身或车架上,上支轴上端固定穿接一伞齿盘,所述前、后车轮之间还设有一经轴承支撑在车身或车架上的驱动轴,驱动轴前、后端上分别固定穿接两伞齿轮,两伞齿轮分别啮合前、后车轮上各自上支轴上的伞齿盘,所述驱动轴或任一上支轴上连接有数控驱动电机。

所述中部折弯架与旋转连杆间活动铰接设置减震簧。

所述左、右车轮经钢板簧支撑、数控马达车桥驱动连接在车架上。

所述球形车身包括球面玻璃天窗、多块球面玻璃开启门和中部圆周车身,球面玻璃天窗设置于球形车身的顶部,多块球面玻璃开启门呈上下翻转开启状连接于球面玻璃天窗的四周,中部圆周车身设置于多块球面玻璃开启门下部。

所述中部圆周车身为多段对应多块球面玻璃开启门的分段式结构,分段式结构对应球面玻璃开启门呈沿中部圆周车身圆周方向推拉移动状态。

所述分段式结构上设置或内藏可充气的救生圈段。

所述左、右车轮还可各自单独设置轮毂电机或轮边电机驱动。

所述数控驱动电机由方向盘经编码器控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优点是:通过折弯支架连接车轮,折弯支架的上支轴旋转轴线经过车轮平面,在车辆方向盘旋转驱动旋转时,由编码器将旋转角位移转化为数控信号发送给数控驱动电机,数控驱动电机群驱动轴旋转,驱动轴经其上伞齿轮、伞齿盘传动转弯支架的上支轴,上支轴经中部折弯架、下支架、旋转连杆、车轴或轮毂电机主轴带动车轮旋转,前、后车轮可单独驱动或通过驱动轴的两端同时驱动,可完全实现车轮的360度旋转,满足车辆原地转弯的需求,适合各种道路通行使用需求,且车轮非直接支撑,通过折弯支架和旋转连杆过渡支撑,在车轮遭受侧向撞击力时,能有效避免硬性损伤,延长车轮使用寿命,确保使用安全;在车身设计时,驱动轴的高度位置如需变换,可采用在驱动轴两端垂直方向上采用伞齿轮配合螺杆进行高度方向上的动力传递,以确保车身内部空间的合理设计摆布。球形车身的人员进出,通过推拉移动分段式结构的中部圆周车身,结合多块球面玻璃开启门上下翻转开启,能满足各种狭小环境下的人员进出,适用性强;在中部圆周车身分段式结构上设置或内藏可充气的救生圈段,可在车辆淹水或落水时充气,提高使用安全性。球形车身上可设置太阳能板,用于节约能源,提高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车架结构俯视图;

图3为前车轮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中:球面玻璃天窗1、球面玻璃开启门2、中部圆周车身3、车架4、钢板簧5、左车轮6、右车轮7,数控马达车桥8、前车轮9、后车轮10、车轴11、轮边电机12、旋转连杆13、减震簧14、下支架15、中部折弯架16、上支轴17、法兰套18、伞齿盘19、伞齿轮20、驱动轴2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4所示:一种圆形弧碟数控电动车包括球形车身和车架4,球形车身包括球面玻璃天窗1、多块球面玻璃开启门2和中部圆周车身3,球面玻璃天窗设置于球形车身的顶部,多块球面玻璃开启门呈上下翻转开启状连接于球面玻璃天窗的四周,中部圆周车身设置于多块球面玻璃开启门下部;中部圆周车身3为多段对应多块球面玻璃开启门的分段式结构,分段式结构对应球面玻璃开启门呈沿中部圆周车身圆周方向推拉移动状态;分段式结构上设置或内藏可充气的救生圈段。车架4设置于球形车身内的下部,车架的左右分别设有左、右车轮6、7,左、右车轮经钢板簧5支撑、数控马达车桥8驱动连接在车架上;车架的前后分别设有前、后车轮9、10,前、后车轮均连接有轮边电机12,前、后车轮轴心均连接有车轴11,车轴11上固定垂直连接旋转连杆13一端,旋转连杆13另一端旋转连接一折弯支架,折弯支架包括上支轴17、下支架15和中部折弯架16,下支架与其连接的车轮平面平行,上支轴轴线与其连接的车轮处于同一平面且对应其车轮中心,下支架的下端旋转连接旋转连杆另一端,下支架的上端经中部折弯架连接上支轴下端,中部折弯架与车轴或与旋转连杆或与车轴同步旋转的摆臂上之间活动铰接设置减震簧14,上支轴中部经轴承上下限位穿接一法兰套18,法兰套的法兰边固定支撑在车身或车架上,上支轴上端固定穿接一伞齿盘19,前、后车轮之间还设有一经轴承支撑在车身或车架上的驱动轴21,驱动轴前、后端上分别固定穿接两伞齿轮20,两伞齿轮分别啮合前、后车轮上各自上支轴上的伞齿盘,驱动轴或任一上支轴上连接有数控驱动电机,数控驱动电机由方向盘经编码器控制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轮边电机可采用现有的轮毂电机替换,其相应的车轴结构采用轮毂电机主轴代替;前、后、左、右车轮均可单独设置电机单独驱动。

本实施例中前、后车轮均具有驱动,也可单独设置前轮驱动或后轮驱动;本实施例中左、右车轮亦可单独设置驱动。

本实施例中方向驱动采用方向盘控制,也可采用机械传动、耐冲手轮控制、自动驾驶脉冲控制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