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平衡稳定结构的儿童踏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6016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平衡稳定结构的儿童踏板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踏板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平衡稳定结构的儿童踏板车。



背景技术:

踏板车的技术已广为人知,踏板车的结构是:在把手的下方设有车头,车头的前端设有前滚轮,车头的后端设有可滑行的踏板,使用时使用者单脚踏在踏板车上,另外一只脚蹬踏地面,依靠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使踏板车与地面产生反作用力,推动踏板车与使用者前行,使用者持续的蹬踏地面,踏板车持续的前行,市面上出售的踏板车普遍存在平衡感差,稳定性不好的缺点,初学者常常由于踏板车的不稳定而摔跤,易摔破皮肤,严重者造成骨折,因此,安全性能差,不利于儿童或初学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平衡稳定结构的儿童踏板车,在踏板处设有平衡稳定结构,平衡稳定性好,适合初学者或儿童使用,安全性佳,使用非常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有平衡稳定结构的儿童踏板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前端设有立杆,所述立杆的上端设有把手且下端设有前轮,所述车架的后端设有踏板组,所述踏板组的后端连接有后轮,所述踏板组包括连接臂和踏板,所述踏板的前端与连接臂连接,所述踏板包括分板和主板,所述分板包括结构相同的左分板和右分板,所述左分板包括左前分板与左后分板,所述左前分板的后端与所述主板的左侧边铰接,所述左后分板的前端与所述主板的左侧边铰接,所述右分板包括右前分板与右后分板,所述右前分板的后端与所述主板的右侧边铰接,所述右后分板的前端与所述主板的右侧边铰接;

所述左前分板的前端、所述左后分板的后端、所述右前分板的前端和所述右后分板的后端分别设为半球形端部,每一所述半球形端部分别通过过渡段与左前分板的前端、所述左后分板的后端、所述右前分板的前端和所述右后分板的后端一体连接,所述半球形端部与所述半球形端部的平面设于远离主板的一侧,所述半球形端部的球面设于靠近主板的一侧;

所述左前分板与所述左后分板的长度相同,所述右前分板与所述右后分板的长度相同,所述左前分板与左后分板旋转后端部贴合形成左球形端部,所述右前分板与右后分板旋转后端部贴合形成右球形端部;

所述主板的左侧边的前端和后端以及右侧边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一倒“ω”形状的卡口和连接块,倒“ω”形状的卡口的弧面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主板固定连接,所述半球形端部可卡于卡口内。

进一步地说,还设有两个侧轮,两个所述侧轮分别套于左球形端部和右球形端部。

进一步地说,所述过渡段的一面为平面且另一面为弧面,所述过渡段的平面与所述半球形端部的平面平齐,所述过渡段的弧面与所述半球形端部的球面相连。

进一步地说,所述卡口的高度为0.3-0.8cm,所述连接块的高度为0.3-0.5cm。

进一步地说,所述左前分板和所述左后分板的截面为矩形,所述矩形的长为1-2cm且宽为1-1.5cm。

进一步地说,所述右前分板和所述右后分板的截面为矩形,所述矩形的长为1-2cm且宽为1-1.5cm。

进一步地说,所述半球形端部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分板的矩形截面的长度。

进一步地说,所述半球形端部的直径等于所述分板的矩形截面的长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具有以下几点:

本发明的踏板包括主板与分板,分板包括左分板与右分板,左分板包括左前分板和左后分板,右分板包括右前分板和右后分板,左前分板与左后分板分别与主板的左侧边铰接,右前分板与右后分板分别与主板的右侧边铰接,左分板的前后端和右分板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半球形端部,且半球形端部的平面设于远离主板的一侧,球面设于靠近主板的一侧,左前分板与左后分板旋转贴合后形成左球形端部,右前分板与右后分板旋转贴合形成右球形端部,然后再左球形端部和右球星端部套上侧轮,增加踏板车的平衡稳定性,避免初学者或儿童摔伤,安全性能佳;同时主板的左右两侧边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卡口结构,当不需使用平衡结构时,可将左前分板、左后分板、右前分板和右后分板分别卡与卡扣结构,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踏板组的结构示意图一(不装左右侧轮);

图3为本发明的踏板组的结构示意图一(装左右侧轮);

图4为本发明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分的附图标记如下:

立杆1、把手2、前轮3、踏板组4、连接臂41、主板421、左前分板422、左后分板423、右前分板424、右后分板425、半球形端部426、后轮5、卡扣结构6、卡口61、连接块62、侧轮7、卡口的高度h1和连接块的高度h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种带有平衡稳定结构的儿童踏板车,如图1-图4示,包括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前端设有立杆1,所述立杆的上端设有把手2且下端设有前轮3,所述车架的后端设有踏板组4,所述踏板组的后端连接有后轮5,所述踏板组包括连接臂41和踏板,所述踏板的前端与连接臂连接,所述踏板包括分板和主板421,所述分板包括结构相同的左分板和右分板,所述左分板包括左前分板422与左后分板423,所述左前分板的后端与所述主板的左侧边铰接,所述左后分板的前端与所述主板的左侧边铰接,所述右分板包括右前分板424与右后分板425,所述右前分板的后端与所述主板的右侧边铰接,所述右后分板的前端与所述主板的右侧边铰接;

所述左前分板的前端、所述左后分板的后端、所述右前分板的前端和所述右后分板的后端分别设为半球形端部425,每一所述半球形端部分别通过过渡段与左前分板的前端、所述左后分板的后端、所述右前分板的前端和所述右后分板的后端一体连接,所述半球形端部与所述半球形端部的平面设于远离主板的一侧,所述半球形端部的球面设于靠近主板的一侧;

所述左前分板与所述左后分板的长度相同,所述右前分板与所述右后分板的长度相同,所述左前分板与左后分板旋转后端部贴合形成左球形端部,所述右前分板与右后分板旋转后端部贴合形成右球形端部;

所述主板的左侧边的前端和后端以及右侧边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卡扣结构6,所述卡扣结构包括一倒“ω”形状的卡口61和连接块62,倒“ω”形状的卡口的弧面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主板固定连接,所述半球形端部可卡于卡口内。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左前分板的后端与所述主板的左侧边通过活页铰接,所述左后分板的前端与所述主板的左侧边通过活页铰接;所述右前分板的后端与所述主板的右侧边通过活页铰接,所述右后分板的前端与所述主板的右侧边通过活页铰接。

还设有两个侧轮7,两个所述侧轮分别套于左球形端部和右球形端部。

所述侧轮与所述后轮的结构、形状及大小相同。

所述过渡段的一面为平面且另一面为弧面,所述过渡段的平面与所述半球形端部的平面平齐,所述过渡段的弧面与所述半球形端部的球面相连。

所述卡口的高度h1为0.3-0.8cm,所述连接块的高度h2为0.3-0.5cm。

所述左前分板和所述左后分板的截面为矩形,所述矩形的长为1-2cm且宽为1-1.5cm。

所述右前分板和所述右后分板的截面为矩形,所述矩形的长为1-2cm且宽为1-1.5cm。

所述半球形端部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分板的矩形截面的长度。

所述半球形端部的直径等于所述分板的矩形截面的长度。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或工作流程如下:

本发明在使用时,为增加踏板车的平衡稳定性,将踏板的左右分板展开,左前分板与左后分板贴合形成左球形端部,右前分板与右后分板贴合形成右球形端部,然后将侧轮分别套于左右球形端部,不使用时,卸下侧轮,将各分板卡于位于主板两侧边的卡扣结构。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