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中立柱加强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2495阅读:1162来源:国知局
汽车中立柱加强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零部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中立柱加强件。



背景技术:

汽车中立柱加强件是位于汽车前门与后门之间,用于连接门槛总成与顶盖的钣金加强件。汽车中立柱加强件不但决定了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能,同时也决定了门框变形量及车门铰链等安装点强度。现有汽车中立柱加强件钣金材料一般为普通高强度板冷冲压成型,采用n型断面,为了保证加强件强度以提高侧面碰撞性能不得不提高材料厚度在1.8mm以上,存在中立柱加强件本体重,涂装电泳不充分的问题,因此,需要对现有汽车中立柱加强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中立柱加强件,其能够在保证汽车中立柱加强件本体强度及汽车侧面碰撞性能的前提下,减少汽车中立柱加强件本体重量,实现汽车轻量化。

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中立柱加强件,包括中立柱加强件本体,所述中立柱加强件本体呈“工”字型,包括竖直段、与侧围外板上部加强件连接的上横段及与侧围门槛加强件总成的下横段,竖直段与上横段中部及下横段中部连接,所述竖直段的横截面呈n型,在竖直段上段的顶面上沿纵向设置有两条间隔布置的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上横段与下横段的横截面均呈Z型,使上横段通过三个平面与侧围外板上部加强件相对应的搭接型面搭接,使下横段通过三个平面与侧围门槛加强件总成搭接,提高了节点刚度,有效提高了门槛变形量性能。

进一步,在竖直段的上、中、下部均开设有减重孔,以实现轻量化,同时用于涂装漏液。

进一步,在上横段上设置有竖直贯通的排气筋,合上述涂装漏液孔提高了涂装电泳效果。

进一步,所述加强件本体同时提供车门铰链安装孔、车门传感器安装过孔、车门线束安装过孔和车门限位器安装过孔,满足相应零件布置要求。

进一步,所述中立柱加强件本体采用B1500HS,运用热成型工艺制成。在满足性能前提下材料厚度降低到1.2mm,实现减少零件本体重量,提高汽车轻量化;

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中立柱加强件,由于具有上述结构,中立柱加强件本体呈“工”字型,并在中立柱加强件本体上段在竖直方向增加两条加强筋,使立柱加强件本体上段的断面呈M形,在相同材料和料厚条件下有效提高加强件本体强度及刚度。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中立柱加强件本体重量、实现零件轻量化,满足汽车碰撞性能及门槛变形量等性能要求,提高涂装电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断面图;

图3为图1中沿BB线的断面图;

图4为图1中沿CC线的断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与周边零件搭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与周边零件搭接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参见图1至图6所示,该汽车中立柱加强件,包括中立柱加强件本体1,中立柱加强件本体采用B1500HS,运用热成型新工艺。所述中立柱加强件本体呈“工”字型,包括竖直段、与侧围外板上部加强件28连接的上横段2及与侧围门槛加强件总成27的下横段16,竖直段与上横段2中部及下横段16中部连接,所述竖直段的横截面呈n型,在竖直段上段的顶面上沿纵向设置有两条间隔布置的加强筋4。所述上横段2与下横段16的横截面均呈Z型,使上横段通过三个平面与侧围外板上部加强件28相对应的搭接型面搭接,使下横段16通过三个平面与侧围门槛加强件总成27搭接。在竖直段的上、中、下部均开设有减重孔3,以实现轻量化,同时用于涂装漏液。在上横段2上设置有竖直贯通的排气筋22,合上述涂装漏液孔提高了涂装电泳效果。所述加强件本体中下段设车门限位器安装过孔12、车门铰链安装孔9、车门传感器安装过孔19、车门线束安装过孔10和车门锁销安装孔20,满足相应零件布置要求。

参见图5和图6所示,所述加强件本体1上端内腔焊接中立柱上铰链安装加强件23,通过车门铰链安装孔9焊接的T型螺母提供车门铰链安装,同时中立柱上铰链安装加强件23下段焊接车门锁销螺母板24,通过车门锁销安装孔20焊接的T型螺母提供车门锁销安装。所述加强件本体1中段内腔焊接中立柱限位器安装加强件25,通过车门限位器安装孔12焊接的T型螺母提供车门限位器安装。所述加强件本体1下段内腔焊接中立柱下铰链安装加强件26,通过车门铰链安装孔9焊接的T型螺母提供车门下铰链安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