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磁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1687阅读:1625来源:国知局
漏磁检测仪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漏磁检测仪。



背景技术:

在环保施工、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常需要采用金属制成的罐体等设施,这种大型的部件多采用多个零件拼凑焊接而成。其中,常见的有油罐等,油罐中储存油料,油料对金属可能造成腐蚀,为了尽早地发现腐蚀点,多采用漏磁检测仪对罐体底部进行检测。

目前,市面上的漏磁检测仪大多设置为推车状,推车的车体上设置感应器、磁极等结构,以便检测到罐体底部的锈蚀的斑点;在车体的侧边设置便于推动检测仪的手推杆,手推杆固定于车体上。使用这种漏磁检测仪的时候,扶住手推杆,沿着预计的路线推动,当遇到厚度发生改变的锈蚀点时,感应器感应到锈蚀点的存在,以便及时对锈蚀点进行修补。

这种漏磁检测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检测的油罐大小不一,检测仪的手柄又与车体固定,故在高度低的油罐中检测时,手柄易磕碰到油罐,影响漏磁检测仪的行进路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漏磁检测仪,其具有便于调整手柄与车体的相对位置以便适用于各种尺寸的油罐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漏磁检测仪,包括车体、位于车体正中的感应部、位于感应部四周的车轮,所述车体的侧边还设有手推杆,所述手推杆与车体之间通过调位组件连接,所述调位组件包括固连于手推杆上靠近车体一端的棘轮、位于车体上抵触于棘轮上的棘齿,所述棘轮铰接于车体上,所述棘齿通过按压组件呈杠杆式连接于车体上,所述按压组件包括位于棘齿面向地面一侧的压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同高度的罐体内使用漏磁检测仪时,通过对按压组件施力,使按压组件带动棘齿脱离棘轮,此时棘轮能够带动手推杆转动,手推杆在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棘轮一端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动,故另一端的竖直高度发生改变,以便适应不同高度的检测环境;当手推杆转动至预期高度时,撤去按压组件上的力,棘齿复位,陷于棘轮的轮齿中,将棘轮限位,使得手推杆的相对位置不易改变。

进一步设置:所述车体靠近手推杆的一侧设置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内设置有垂直于手推杆的轮轴,所述棘轮穿设于轮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腔为手推杆的运动提供了充裕的活动空间,轮轴则将棘轮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使棘轮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以轮轴为运动中心转动。

进一步设置:所述活动腔设置为锥形,锥形的大端连通至车体面向手推杆一侧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手推杆转动时,手推杆的运动路程为锥形,活动腔的形状能够尽量契合手推杆的运动路程。

进一步设置:所述活动腔的口部处设置防尘盖,所述防尘盖包括固定连接于活动腔口部竖直方向上两条边处的弹簧、位于弹簧相对的端部的盖板,所述盖板抵触于手推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手推杆的过程中, 盖板能够在弹簧的作用下始终抵触于手推杆上,减小活动腔的口部与外界的连通面积,减少外界杂质进入活动腔的量。

进一步设置:所述盖板包括与活动腔口部共面的第一板体、位于第一板体背离车体一侧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自第一板体处向弹簧处延伸且将弹簧覆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手推杆上下运动时,推动盖板,由于第二板体的长度大于第一板体的长度,故第二板体能够将弹簧也遮住,减少杂质污染。

进一步设置:所述棘齿垂直于棘轮的中心轴线,所述棘齿自棘轮处向车体侧壁外引出,棘齿引出车体侧壁外的一端上连接有踏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踏板能够便于在实际操作中调节棘齿与棘轮之间的相对位置。通过踩踏踏板即能够带动棘齿,无需弯腰,减轻劳动强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车体容纳棘齿处设置调节腔,所述棘齿与踏板之间设置有固连于调节腔中的杠杆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棘齿在运动过程中,以杠杆点为运动中心转动,使其两端在竖直方向上能够运动,以达到棘齿与棘轮之间相互抵触或脱离的目的。

进一步设置:所述调节腔设置为两个顶角相互连通的等边三角形,两个顶角所对的边分别与活动腔连通、与踏板所对的车体侧壁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棘齿的两端分别向活动腔和车体外延伸,带动踏板和棘轮;同时,棘齿在绕着杠杆点转动的过程中,其运动路程也与调节腔的轮廓契合,在适用的前提下,这种三角形的调节腔相较于矩形设置的活动腔,所去掉的部分更少,车体的强度更高。

进一步设置:所述杠杆点设置为位于两个等边三角形的顶角相连处的杆件,所述杆件垂直于棘齿的中心轴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棘齿在转动时,始终保持与杠杆点相垂直的状态,不易造成棘齿与杠杆点之间由于存在角度问题导致的卡滞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棘齿设置为圆柱杆状,所述棘轮的轮齿设置为矩形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矩形齿和圆柱杆状的棘齿相互配合时,由于两者的棱角相较于尖齿的棘轮棘齿不明显,故在使用过程中,棘轮棘齿之间的损耗程度低,使用寿命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根据实际操作空间的高度调节手推杆的高度,以便使用。同时,由于在车体上挖去的部分尽量少,整体车体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调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图2的A部放大图用于体现棘轮棘齿的结构;

图4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棘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图4的B部放大图用于体现棘齿与按压组件的结构。

图中,1、车体;2、感应部;3、车轮;4、手推杆;5、调位组件;51、棘轮;52、棘齿;6、按压组件;61、压簧;7、活动腔;8、轮轴;9、防尘盖;10、弹簧;11、盖板;111、第一板体;112、第二板体;12、踏板;13、调节腔;14、杠杆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漏磁检测仪,如图1所示,设置为推车状,包括贴近在地面上的车体1、位于车体1面向地面一侧的车轮3,在车体1的中间部位设置感应部2。车体1设置为矩形,在车体1的一条宽边处设置手推杆4,手推杆4自车体1的侧壁处引出,向背离地面的一侧延伸,与地面之间呈锐角设置。

如图1和2所示,手推杆4与车体1之间采用调位组件5连接,调位组件5设置为棘轮51机构,以达到自锁的目的。

如图2和3所示,调位组件5包括固连于手推杆4上的棘轮51、活动连接于车体1上的棘齿52。车体1面向手推杆4的一侧挖设有活动腔7,活动腔7设置为锥形,其大端延伸至车体1面向手推杆4一侧的侧壁处,与外界连通;其小端处设置轮轴8,轮轴8位于水平面上,且垂直于手推杆4,由于手推杆4与棘轮51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故轮轴8也垂直于棘轮51,使棘轮51能够绕轮轴8转动。

如图2和3所示,为了减少灰尘落入活动腔7中,在活动腔7的口部设置防尘盖9。防尘盖9共有两个,分别位于矩形的口部上下两条棱边处,每条棱边上固连有一个弹簧10,手推杆4即位于两个弹簧10之间,弹簧10面向手推杆4的一端上固定连接第一板体111,第一板体111抵触于手推杆4上。在第一板体111背离车体1的一侧还设有第二板体112,第二板体112自第一板体111处向背离手推杆4的方向延伸,其长度足以覆盖弹簧10。如此在弹簧10伸缩的过程中,第一板体111和第二板体112组成盖板11,第二板体112始终能够将弹簧10覆盖,降低灰尘落入其中的可能性。

如图3所示,在棘轮51背离地面的一侧设置棘齿52,棘齿52设置为圆柱形杆件,初始位置时,抵触于棘轮51的轮齿之间。为了减小轮齿与棘齿52之间的磨损,棘齿52采用矩形齿。

如图3和5所示,棘齿52平行于轮轴8,自棘轮51处向车体1的侧壁延伸,伸出侧壁处连接有踏板12,踏板12设置为水平的板状零件。

如图4和5所示,车体1中用于容纳棘齿52的空间即为调节腔13,调节腔13设置为两个顶角相互对顶的等边三角形,在两个顶角相连处设置杠杆点14,两个顶角相对的底边则分别与活动腔7连接、与踏板12所在的一侧侧壁连通,伸出侧壁外与外界相通。杠杆点14采用位于水平面上的杆件,杠杆点14垂直于棘齿52,且贯穿棘齿52,使得棘齿52能够绕杠杆点14转动。

如图4和5所示,为了使棘齿52能够自动复位,在棘齿52靠近踏板12的一端处设置按压组件6,按压组件6采用压簧61,压簧61的两端分别固连于棘齿52面向地面一侧、调节腔13的内壁上。

需要调节手推杆4的竖直高度时,踩踏踏板12,此时踏板12下压、压簧61收缩,带动棘齿52绕杠杆点14转动,棘齿52靠近棘轮51的一端抬起,此时转动手推杆4,当手推杆4转动至预期目的时,松开踏板12,此时压簧61复位,带动棘齿52复位,重新将棘轮51限位,此时与棘轮51固连的手推杆4也不能继续转动。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