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保护转向油管的胶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3042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保护转向油管的胶套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保护转向油管的胶套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轻量化已经是车辆行业发展的主要课题,其中车身轻量化是目前攻坚的主要方向。而全铝车身则是解决车身轻量化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但是铝车身结构在设计中不仅需要在车身上做足工作,同样与之配合的众多零部件也需做适应性开发。例如,转向油管的适应性开发。

由于转向油管的布置需要,所述转向油管位于两侧车辆纵梁之间,并且需穿过铝车身纵梁。由于考虑到铝车身开孔后存在锋利边缘,以及转向油管软管在整车中的窜动问题,设计时还需要可以定位也可以保护转向油管的零件结构。现有技术一般在转向油管与纵梁连接处设置固定支架,以定位所述转向油管。但是增设固定支架会增加油管的安装成本,而且设置固定支架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整车车身的限制而不能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保护转向油管的胶套结构。由于所述转向油管包括并行地穿过车辆纵梁的多条管路,当油管穿过纵梁时,尤其是当油管穿过铝车身的纵梁时,油管容易被车身开孔后存在的锋利边缘影响而具有漏油风险,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胶套结构。所述胶套结构能够同时定位不同管径的油管,从而保证多条转向油管之间的间隔距离,以及保证油管与纵梁之间的间隔距离。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在保护转向油管的基础上还能起到减震的作用。所述胶套结构的集成化程度高,布置紧凑,其能够尽量避免转向油管在整车的窜动。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保护转向油管的胶套结构,所述转向油管包括并行地穿过车辆纵梁的多条管路,所述纵梁设置有供所述多条管路通过的通道,包括:胶套本体,其构造与所述通道的形状相配合,并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通道处;与所述胶套本体一体成型的定位部,其从所述胶套本体的内壁朝着所述胶套本体的中心方向延伸;开设在所述定位部处的多个定位孔,所述多个定位孔呈间隔排布,以使得所述多条管路之间具有预定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胶套本体具有沿着其外围边沿周向设置的凹槽,以使得所述通道的边沿能够紧密地嵌入所述凹槽处。

进一步地,所述胶套本体的外围边沿具有多个卡爪,所述多个卡爪的构造能够卡接在所述通道的边沿处。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具有第一厚度,所述胶套本体具有第二厚度,所述第二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胶套结构采用橡胶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定位孔的孔径分别与所述多条管路的管径相匹配,以使得所述多条管路分别固定于所述多个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定位孔的孔径大于与其对应的所述多条管路的管径,以使得所述多条管路分别在对应的所述多个定位孔中具有一定的活动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胶套结构为一体浇筑成型。

本实用新型用于保护转向油管的胶套结构由于设置了用于连接转向油管的多条管路的定位部,因此胶套结构能够同时定位不同管径的油管,从而保证多条转向油管之间的距离,以及保证油管与纵梁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胶套结构集成化程度高,布置紧凑,其能够尽量避免转向油管在整车的窜动,从而起到减震的作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在安装胶套结构时,只需要在车身纵梁上开设一个供所述多条管路通过的通道,而不需要开设对应转向油管多条管路的多个通道,减少了车身加工工序,降低了开发成本。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保护转向油管的胶套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胶套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胶套结构的侧视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的含义:

1、车身,21、第一油管,22、第二油管,3、胶套结构,31、第一定位孔,32、第二定位孔,41、胶套本体,42、凹槽,5、定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详细示出了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转向油管与车身1、以及与胶套结构3之间装配位置关系。所述转向油管包括并行地穿过车辆纵梁的多条管路,所述纵梁设置有供所述多条管路通过的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油管具有两条管路,分别是第一油管21、第二油管22,其中一条是高压油管,另一条是低压油管。胶套结构3设置在转向油管和车身1之间,用于保护转向油管免受车身1开孔后存在的锋利边缘的影响。在具体实施例中,车身1的通道形状并不限于圆孔型、椭圆形、方形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结合。在安装胶套结构3时,只需要在车身1的纵梁上开设一个供所述多条管路通过的通道,而不需要开设对应转向油管多条管路的多个通道,减少了车身1的加工工序,降低了开发成本。

如图2和图3所示,还可参见图1,详细示出了胶套结构3的具体结构。所述胶套结构3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多条管路的定位部5和用于连接所述通道的胶套本体41。所述胶套本体41的构造与所述通道的形状相配合,并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通道处。定位部5与所述胶套本体41一体成型。所述定位部5从所述胶套本体41的内壁朝着所述胶套本体41的中心方向延伸。所述定位部5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多个定位孔呈间隔排布,以使得所述多条管路之间具有预定距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分别是与所述第一油管21(参见图1)和所述第二油管22(参见图1)对应的第一定位孔31、第二定位孔3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定位孔的孔径分别与所述多条管路的管径相匹配,以使得所述多条管路分别固定于所述多个定位孔。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定位孔31的孔径与所述第一油管21匹配,以使得第一油管21需要定位的部位固定在所述第一定位孔31处。同理,所述第二定位孔32的孔径与所述第二油管22匹配,以使得第二油管22需要定位的部位固定在所述第二定位孔32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定位孔的孔径大于与其对应的所述多条管路的管径,以使得所述多条管路分别在对应的所述多个定位孔中具有一定的活动间隙。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定位孔31的孔径可以略大于与所述第一油管21,以使得在车辆发生颠簸和振动时,所述第一油管21能够在所述第一定位孔31处具有一定的活动间隙以缓冲振动带来的影响。同理,所述第二定位孔32的孔径可以略大于与所述第二油管22,以使得在车辆发生颠簸和振动时,所述第二油管22能够在所述第二定位孔32处具有一定的活动间隙以缓冲振动带来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定位孔之间的距离相对不变,所述多条管路穿过所述多个定位孔,以使得所述多条管路之间的距离相对不变。因此胶套结构3能够同时定位不同管径的油管,从而保证多条转向油管之间的距离,以及保证油管与纵梁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孔31和所述第二定位孔32之间具有合理的距离,从而保证了装配后的第一油管21和第二油管22之间具有合理的距离而不发生碰撞。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5具有第一厚度,所述第一厚度不需要设置的太厚,以使得所述定位部5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从而方便转向油管安装于定位部5,也有利于车辆振动时所述定位部5吸收所述转向油管的振动。

所述胶套结构3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通道的胶套本体41。所述胶套结构3固定于所述纵梁后,所述胶套本体41的外围边沿能够与所述通道的边沿紧固连接。图1示出了胶套结构3的胶套本体41固定于车身1(参见图1)的一种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胶套本体41具有沿着其外围边沿的周向设置的凹槽42,车身1(参见图1)的通道的边沿能够紧密地嵌入所述凹槽42处。其中,所述胶套本体41的凹槽42能够与全铝车身1(参见图1)的铝钣金件实现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胶套本体41具有第二厚度。所述第二厚度能够方便的在所述胶套本体41设置凹槽42。所述胶套本体41的第二厚度大于所述定位部5所述第一厚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套本体41的外围边沿具有多个卡爪,所述多个卡爪的构造能够卡接在所述通道的边沿处。以使得所述胶套本体41固定于车身1(参见图1)的通道边沿处。

在整车装配过程中,按照如图1的方式进行转向油管、车身1、以及胶套结构3的安装,还可参见图2和图3。安装流程如下:首先,将转向油管的第一油管21和第二油管22分别穿过胶套结构3的第一定位孔31(参见图2)和第二定位孔32(参见图2)。将转向油管的多条管路定位后,安装人员将带有所述胶套结构3的转向油管安装在车身1上,其中所述车身1的边沿能够嵌入所述凹槽42(参见图3)。

进一步地,由于胶套结构3具有变形能力,所述胶套结构3可以采用橡胶材料,以缓解车辆的颠簸和振动对油管带来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胶套结构3为一体浇筑成型,集成化程度高,布置紧凑,其能够尽量避免转向油管在整车的窜动,从而起到减震的作用。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