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躺式儿童玩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9923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躺式儿童玩自行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自行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躺式儿童玩自行车。



背景技术:

儿童自行车一般为后驱动,把手在靠近前轮一侧,这种儿童自行车通过前把手控制前轮转动实现转向;但在控制这类自行车时,需要使用者上身前倾,长时间骑行会感到十分之疲劳;而且一部分小孩因为对自行车不熟练,双手不能很好地控制把手,身体向不平行后摔下车;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而现有的一种躺式儿童玩自行车,前轮驱动,然后配上躺式座椅,小孩仅需要躺睡在座椅上,就能达到轻松骑行;但这种躺式儿童玩自行车,座椅和把手固定在车架上,驾驶人员需要相匹配的身高才能骑行;而且这种躺式自行车的车架结构强度底,容易变形。

故有必要对现有躺式儿童玩自行车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躺式儿童玩自行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躺式儿童玩自行车,它包括有异型管、前轮、脚踏转轴、传动链、躺式座椅、U型把手总成、弹簧、铰轴和U型架;所述异型管由第一半圆管、第二半圆管和直扁管组成;所述第一半圆管一端和第二半圆管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半圆管另一端与直扁管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半圆管、第二半圆管和直扁管经一体焊接而成;所述第一半圆管一端和第二半圆管连接而成的一部分为前车架部分;所述前车架部分呈“~”型形状;所述第一半圆管的开口朝下;所述第二半圆管的开口朝下;所述第一半圆管的正下方设置有若干个前轮固定管;所述前轮与前轮固定管转动连接;所述脚踏转轴与第一半圆管转动连接;所述脚踏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脚踏总成;所述脚踏转轴的轴身上设置有主动轮;所述前轮通过传动链与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半圆管的左右两臂之间连接有支撑管;所述直扁管上分别套有把手套管和座椅固定套管;所述把手套管通过第一自行车管快拆装置锁紧固定在直扁管上;所述座椅固定套管上设置有第二自行车管快拆装置;所述座椅固定套管通过第二自行车管快拆装置锁紧固定在直扁管上;所述U型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后轮;所述U型架的顶部设置有下U型板;所述躺式座椅的底部固定有座椅固定板;所述座椅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上U型板;所述上U型板与直扁管相固定连接;所述上U型板插入到下U型板内;所述上U型板通过铰轴与下U型板相铰接;所述铰轴的轴向方向与直扁管的轴向方向相互平行;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弹簧对称设置在铰轴的左右两侧;所述弹簧一端与上U型板的内底壁相固定连接;弹簧另一端与下U型板的内底壁相固定连接;所述把手套管的顶表面与U型把手总成的底部相固定连接;所述U型把手总成的两臂分别设置在躺式座椅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套管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一端延伸至把手套管其中一端面;所述第一自行车管快拆装置的两个固定端分别设置在第一开口槽的左右两侧;所述座椅固定套管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二开口槽一端延伸至座椅固定套管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二自行车管快拆装置的两个固定端分别固定在第二开口槽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U型把手总成的两端分别为扶手部位;所述U型把手总成的两臂均设置有承托板;两个承托板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扶手部位的正下方。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躺式儿童玩自行车,前车架部分呈“~”型形状,结构更加稳固;人坐在车上后,分别松开第一自行车管快拆装置和第二自行车管快拆装置,然后把调整好躺式座椅和U型把手总成,调整至最舒适的位置,骑行者认为最舒适的位置,再重新锁紧第一自行车管快拆装置和第二自行车管快拆装置;通过U型把手总成使直扁管绕铰轴转动,实现转向;该结构车架的强度高,不容易产生变形,更加耐用;而躺式座椅和U型把手总成的位置调整方便,适合多种身高的小朋友骑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右视图;

图3是异型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异型管;101、第一半圆管;101a、前轮固定管;102、第二半圆管;

102a、支撑管;103、直扁管;2、前轮;3、脚踏总成;4、脚踏转轴;

5、主动轮;6、传动链;7、躺式座椅;8、座椅固定板;801、上U型板;

9、承托板;10、U型把手总成;1001、扶手部位;11、把手套管;

1101、第一开口槽;12、第一自行车管快拆装置;13、座椅固定套管;

1301、第二开口槽;14、后轮;15、第二自行车管快拆装置;16、弹簧;

17、铰轴;18、U型架;1801、下U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躺式儿童玩自行车,它包括有异型管1、前轮2、脚踏转轴4、传动链6、躺式座椅7、U型把手总成10、弹簧16、铰轴17和U型架18;所述异型管1由第一半圆管101、第二半圆管102和直扁管103组成;所述第一半圆管101一端和第二半圆管102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半圆管102另一端与直扁管103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半圆管101、第二半圆管102和直扁管103经一体焊接而成;所述第一半圆管101一端和第二半圆管102连接而成的一部分为前车架部分;所述前车架部分呈“~”型形状;所述第一半圆管101的开口朝下;所述第二半圆管102的开口朝下;所述第一半圆管101的正下方设置有若干个前轮固定管101a;所述前轮2与前轮固定管101a转动连接;所述脚踏转轴4与第一半圆管101转动连接;所述脚踏转轴4的两端均设置有脚踏总成3;所述脚踏转轴4的轴身上设置有主动轮5;所述前轮2通过传动链6与主动轮5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半圆管102的左右两臂之间连接有支撑管102a;所述直扁管103上分别套有把手套管11和座椅固定套管13;所述把手套管11通过第一自行车管快拆装置12锁紧固定在直扁管103上;所述座椅固定套管13上设置有第二自行车管快拆装置15;所述座椅固定套管13通过第二自行车管快拆装置15锁紧固定在直扁管103上;所述U型架18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后轮14;所述U型架18的顶部设置有下U型板1801;所述躺式座椅7的底部固定有座椅固定板8;所述座椅固定板8的底部设置有上U型板801;所述上U型板801与直扁管103相固定连接;所述上U型板801插入到下U型板1801内;所述上U型板801通过铰轴17与下U型板1801相铰接;所述铰轴17的轴向方向与直扁管103的轴向方向相互平行;所述弹簧16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弹簧16对称设置在铰轴17的左右两侧;所述弹簧16一端与上U型板801的内底壁相固定连接;弹簧16另一端与下U型板1801的内底壁相固定连接;所述把手套管11的顶表面与U型把手总成10的底部相固定连接;所述U型把手总成10的两臂分别设置在躺式座椅7的左右两侧;前车架部分呈“~”型形状,结构更加稳固;人坐在车上后,分别松开第一自行车管快拆装置12和第二自行车管快拆装置15,然后把调整好躺式座椅7和U型把手总成10,调整至最舒适的位置,骑行者认为最舒适的位置,再重新锁紧第一自行车管快拆装置12和第二自行车管快拆装置15;通过U型把手总成10使直扁管103绕铰轴17转动,实现转向;该结构车架的强度高,不容易产生变形,更加耐用;而躺式座椅7和U型把手总成10的位置调整方便,适合多种身高的小朋友骑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把手套管1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槽1101;所述第一开口槽1101一端延伸至把手套管11其中一端面;所述第一自行车管快拆装置12的两个固定端分别设置在第一开口槽1101的左右两侧;所述座椅固定套管13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槽1301;所述第二开口槽1301一端延伸至座椅固定套管13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二自行车管快拆装置15的两个固定端分别固定在第二开口槽1301的左右两侧;把手套管11通过第一自行车管快拆装置12夹紧在直扁管103上;第一开口槽1101处提供把手套管11收紧时的变形余量;第一自行车管快拆装置12松开后,第一开口槽1101处回复到原来状态下,把手套管11在直扁管103上自由滑动;同理,座椅固定套管13通过第二自行车管快拆装置15夹紧在直扁管103上;第二开口槽1301处提供座椅固定套管13收紧的变形余量;第二自行车管快拆装置15松开后,第二开口槽1301处回复到原来状态下,座椅固定套管13在直扁管103上自由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U型把手总成10的两端分别为扶手部位1001;所述U型把手总成10的两臂均设置有承托板9;两个承托板9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扶手部位1001的正下方;在骑行时,手掌紧握扶手部位1001;手臂放在承托板9上,降低骑行的疲劳强度。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前车架部分呈“~”型形状,结构更加稳固;人坐在车上后,把手套管通过第一自行车管快拆装置夹紧在直扁管上;第一开口槽处提供把手套管收紧时的变形余量;第一自行车管快拆装置松开后,第一开口槽处回复到原来状态下,把手套管在直扁管上自由滑动;同理,座椅固定套管通过第二自行车管快拆装置夹紧在直扁管上;第二开口槽处提供座椅固定套管收紧的变形余量;第二自行车管快拆装置松开后,第二开口槽处回复到原来状态下,座椅固定套管在直扁管上自由滑动;把调整好躺式座椅和U型把手总成,调整至最舒适的位置,骑行者认为最舒适的位置,再重新锁紧第一自行车管快拆装置和第二自行车管快拆装置;通过U型把手总成使直扁管绕铰轴转动,实现转向;该结构车架的强度高,不容易产生变形,更加耐用;而躺式座椅和U型把手总成的位置调整方便,适合多种身高的小朋友骑行;U型把手总成的两臂均设置有承托板;在骑行时,手掌紧握扶手部位;手臂放在承托板上,降低骑行的疲劳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