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用扣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897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用扣具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扣具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自行车用扣具结构。



背景技术:

以自行车为假日休闲以及上班、上课的交通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也越来越多人将自行车融入日常生活中,而自行车的使用者想要携带或装载任何物品,使用者必须在身上背负背包,或者是将物品悬挂在自行车的把手上,甚至是由使用者自己用手提拿,以上操作均会对使用者本身骑乘自行车时的平衡度造成影响,不仅增加了使用者的行车负担,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后两种方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使用者提出在自行车车架上装载置物架,该置物架通过一种扣具固定于自行车车架上,其中,该扣具的锁紧功效不够理想,当自行车在颠簸的路面行驶时,容易产生剧烈震动或晃动,久而久之,会导致扣具不能与自行车车架固定,甚至出现扣具脱离自行车车架的现象,这样会影响使用者正常骑乘自行车,甚至会出现交通事故。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行车用扣具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自行车用扣具结构包括一基板、安装于基板上并用于与自行车车架扣合的扣具以及安装于基板上并配合扣具将基板固定于自行车车架上的锁扣,该基板端面设置有一容槽,所述锁扣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基板上,其中,该锁扣中部具有一可收纳于基板的容槽中或可翻转凸伸出容槽外的锁勾。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扣包括枢接于基板中的主体部、成型于主体部上端的捏拿部以及成型于主体部中部后端的定位块;所述锁勾成型于主体部中部前端,且该锁勾与捏拿部之间形成有定位空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块的后端面为用于定位的平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捏拿部呈扭曲状。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扣具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基板上的扣座以及成型于扣座前端的弹性扣臂,该弹性扣臂与扣座之间形成有与自行车车架定位的扣槽。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扣槽呈“R”字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扣座后端成型有一第一定位扣及第二定位扣,该第一定位扣扣合定位于基板下端边缘,并通过螺钉锁固;第二定位扣扣合定位于基板中部。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板中部具有与所述第二定位扣适配的卡位,第二定位扣扣合定位于该卡位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板上端具有凸出于基板前端面的凸条,该凸条前端具有一弧形面,该弧形面与扣具对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复数个沉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通过基板上的沉孔配合螺钉锁固箱包或置物架等用于放置物品的承载物上,而该箱包或置物架再通过本实用新型紧固于自行车车架上。其中,本实用新型与自行车车架装配时,先将扣具扣合定位于自行车车架上,在转动锁扣,使锁扣中锁勾与捏拿部之间的定位空间锁合在自行车车架上,以此使本实用新型锁固于该自行车车架,且其结构十分稳固,且本实用新型不会意外脱离自行车车架,以致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极高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锁扣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4所示,为一种自行车用扣具结构,该扣具结构包括一基板1、安装于基板1上并用于与自行车车架扣合的扣具2以及安装于基板1上并配合扣具2将基板1固定于自行车车架上的锁扣3,其中,所述基板1上设置有复数个沉孔14,该沉孔14配合螺钉锁固在箱包或置物架等用于放置物品的承载物上,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先通过螺钉锁固在箱包或置物架上,该箱包或置物架再通过本实用新型紧固于自行车车架上。

所述基板1上端具有凸出于基板1前端面的凸条13,该凸条13前端具有一弧形面,该弧形面与扣具2对接,以致使扣具2安装在基板1上后,结构更加稳定。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扣具2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锁扣3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基板1上,其中,具体而言,所述锁扣3包括枢接于基板1中的主体部32、成型于主体部32上端的捏拿部33、成型于主体部32中部后端的定位块34以及成型于主体部32中部前端的锁勾31,其中,该锁勾31与捏拿部33之间形成有定位空间。

所述基板1端面设置有一容槽11,该锁扣3中部具有一可收纳于基板1的容槽11中或可翻转凸伸出容槽11为的锁勾31。也就是说,该锁勾31在不使用时,可收纳于基板1的容槽11中,另外,该锁勾31在使用时,可翻转凸伸出容槽11外,用于锁紧自行车车架。

所述定位块34的后端面为用于定位的平面,当锁扣3转动而使锁勾31可翻转凸伸出容槽11外时,该定位块34的后端面与容槽11底面接触,这样可对翻转后的锁勾31起到一定的支撑定位作用,以此使锁扣3稳定锁紧在自行车车架上。

所述捏拿部33呈扭曲状,其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以致使该形状的捏拿部33便于使用者采用食指和拇指捏拿,且捏拿起来十分舒适。

所述扣具2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基板1上的扣座21以及成型于扣座21前端的弹性扣臂22,该弹性扣臂22与扣座21之间形成有与自行车车架定位的扣槽23。其中,所述扣槽23呈“R”字形。

所述扣座21后端成型有一第一定位扣211及第二定位扣212,该第一定位扣211扣合定位于基板1下端边缘,并通过螺钉锁固;第二定位扣212扣合定位于基板1中部。其中,所述基板1中部具有与所述第二定位扣212适配的卡位12,第二定位扣212扣合定位于该卡位12中。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通过基板1上的沉孔14配合螺钉锁固在箱包或置物架等用于放置物品的承载物上,而该箱包或置物架再通过本实用新型紧固于自行车车架上。其中,本实用新型与自行车车架装配时,先将扣具2扣合定位于自行车车架上,在转动锁扣3,使锁扣3中锁勾31与捏拿部33之间的定位空间锁合在自行车车架上,以此使本实用新型锁固于该自行车车架,且其结构十分稳固,且本实用新型不会意外脱离自行车车架,以致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极高的市场竞争力。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