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新型铃铛灯光的车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0947阅读:6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新型铃铛灯光的车把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新型铃铛灯光的车把手装置,具体地说是通过应用灯光装置、车铃铛、扇形击锤装置和车把手组成的车把手装置,属于生活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现阶段,自行车铃铛主要分为老式车铃铛和新式个性车铃铛,天黑时,在视野不好的道路上,可能看不清骑车者的位置,车铃铛警示作用并不大,进而自行车又安装上独立手电筒,但是手电筒是独立安装在车上,容易被偷盗,由于手电筒持续亮,会对过往车辆产生视觉上的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新型铃铛灯光的车把手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有新型铃铛灯光的车把手装置,包括灯光装置、车铃铛、扇形击锤装置和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光装置安装在车把手左端,所述的车铃铛安装在灯光装置右侧,所述的扇形击锤装置安装在车铃铛右侧。

所述的灯光装置包括LED灯、声控模块、压力开关和太阳能电池,按照顺序采用串联结构的方式连接。

所述的扇形击锤装置包括扇形击锤、第二弹簧固定柱和凸起拨块,所述的扇形击锤圆周阵列分布在扇形击锤装置的一侧,扇形击锤的一侧设有第二弹簧固定柱。

所述的车铃铛采用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结构,所述的第一空腔与扇形击锤对应成圆周阵列分布在车铃铛上,第二空腔分布于第一空腔的间隙中,第三空腔包围第一空腔,第三空腔分布间隙相对应第二空腔的分布位置。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天黑时,车铃铛响的同时,由声控模块控制LED 灯亮,进行灯光与声音的双重警示,增强交通安全,其中声光装置采用压力开关作为总开关,声控模块作为子开关,使用时,先打开压力开关,当车铃铛响时,声控模块接收到声音,导通电路,LED灯亮,进行灯光提醒,采用太阳能电池,保证电源充足;车铃铛采用多空腔结构,增强回音,使声音警示效果更加显著;扇形击锤装置的扇形击锤一侧设有第二弹簧固定柱,与车铃铛第一空腔一侧设有的第一弹簧固定柱在同一直线上,使弹簧不会产生弯曲,保证了弹簧能产生最大的弹力,增强了扇形击锤碰撞车铃铛产生的声响。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灯光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3为车铃铛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扇形击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灯光装置,2、车铃铛,3、扇形击锤装置,4、车把手,101、LED 灯,102、压力开关,103、太阳能电池,104、声控模块,201、第一空腔,202、第二空腔,203、第一弹簧固定柱,204、第三空腔,301、扇形击锤,302、第二弹簧固定柱,303、凸起拨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有新型铃铛灯光的车把手装置,包括灯光装置1、车铃铛2、扇形击锤装置3和车把手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光装置1安装在车把手4左端,所述的车铃铛2安装在灯光装置1右侧,所述的扇形击锤装置3安装在车铃铛2右侧。

所述的灯光装置包括LED灯101、声控模块104、压力开关102和太阳能电池103,按照顺序采用串联结构的方式连接。

所述的扇形击锤装置3包括扇形击锤301、第二弹簧固定柱302和凸起拨块 303,所述的扇形击锤301圆周阵列分布在扇形击锤装置3的一侧,扇形击锤301 的一侧设有第二弹簧固定柱302。

所述的车铃铛2采用第一空腔201、第二空腔202和第三空腔204结构,所述的第一空腔201与扇形击锤301对应成圆周阵列分布在车铃铛2上,第二空腔202分布于第一空腔201的间隙中,第三空腔204包围第一空腔201,第三空腔204分布间隙相对应第二空腔202的分布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方式为:首先根据道路与天色情况,当道路视野良好,无需LED灯101亮的情况下,只需通过小幅度拨动凸起拨块303,使扇形击锤301压缩弹簧,产生弹力,随后松开凸起拨块303,扇形击锤301在弹力的作用下,与车铃铛2内的第一空腔201内壁产生撞击,使车铃铛2内的第一空腔201、第二空腔202和第三空腔204产生声响,起到警示作用;当道路视野一般的情况下,按下压力开关102,拨动凸起拨块303,车铃铛2响铃的同时,声控模块104接收到声音,导通电路,LED灯101点亮,起到声音灯光双重警示。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