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地形车货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8237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地形车货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地形车部件技术,尤其是一种全地形车货架。



背景技术:

全地形车可以行驶在多种复杂的路面上,如海滩、泥泞小道、乡间泥路等,为了增加全地形四轮车的载物能力,在四轮车前、后部都设有载物架,现有技术中这种载物架有多种结构,效果也不同。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2529828A,一种全地形车货架,这种全地形车车身上配置有货架总成及发动机,在发动机上方设置有动力舱盖,货架总成设置于动力舱盖的上方位置,在不影响动力舱盖经常需要开启的前提下,充分地对发动机舱盖上方的空间加以利用,拓宽了轻型全地形车空间利用率。又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1350936Y设计的一种全地形车可拆卸式载物架,包括载物架本体,载物架本体由管架、货架主体件、货架嵌接件组成,货架主体件、货架嵌接件可拆卸式连接在一起;货架主体件、货架嵌接件分别与管架可拆卸式连接;货架嵌接件与货架主体件的中心线重合;货架嵌接件设置在货架主体件的中间部位,通过与货架主体件相接触的两个或三个接触面而连接。这种载物架,塑料货架由分体式设置的主体件和嵌接件连接而成,在需要拆卸开以补充冷却液和电器件需维护时将嵌接件拆卸下来,利用塑料货架本身的弹性变形来实现其自由度的约束。由于全地形车行驶过程的震动、摇晃性大,各种携带的物品也比较复杂,如行李箱包、电池、制动液等等,现有的这些结构很难满足这些基本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全车型货架存在的不足,满足全地形车辆行驶的震动摇摆对随车携带物品的要求,以及车辆装配维修的需要,提供一种全地形车货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全地形车货架,包括行李架焊接骨架、盖板,其特征是所述的骨架由管件构成的、具有三个连续排列平面区域的焊接体,骨架底部设有与车架连接固定连接的支撑架;所述的盖板包括左、中、右三块盖板;三个连续排列的平面区域中间部位设有可拆卸式中盖板,可拆卸式中盖板通过若干处快拆机构与骨架连接;盖板上还设有若干处菱形孔座。本技术方案作为一种行李架使用,安装在全地形车的前部和后部,分别通过支撑架与前车架、后车架连接;其中上部盖板由左、中、右三块组成,中间盖板为可拆式,左、右盖板为固定式,使整个行李架保持平整,并满足打开中间盖板即可进行补充冷却水、电器维修等作业。快拆机构不仅能快速打开中间盖板,而且通过锲形插头、橡胶套的设计使连接时稳定防震。菱形孔座的设置满足更多类型行李的放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盖板上设有若干处锲形插头,在骨架与中盖板配合部位设有若干处具有安装通孔的固定板,安装通孔中设有工字形橡胶套,锲形插头通过橡胶套与固定板的安装通孔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工字形橡胶套设有两处相互平行且上大下小的垫圈部,橡胶套的内孔与锲形插头配合。工字形橡胶套两处垫圈部构成的外部凹槽与固定板的厚度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左、中、右三块盖板中,左盖板、右盖板以中盖板的中心线对称布置。对称结构可以用于前车架和后车架两个部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骨架三个连续排列的平面区域为左、中、右三安装区,其中与中间安装区配合的中盖板为梯形板结构,左、右安装区朝同一方向倾斜,使骨架呈凹形。这种呈凹形的骨架具有更大的结构强度,对前后撞击起到更大的保护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盖板梯形结构的一底边部位设有朝上方向的翻边。有利于人员抓握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的盖板上表面设有防滑纹。增加行李放置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盖板上还设有若干个多边形孔。满足更多的物品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拆式中间盖板的设计使整个行李架使用平整,并满足快速、随时进行冷却水制动液补充、电器维修等作业;锲形插头、橡胶套的快拆机构的设计,使货架使用时稳固、避震;菱形孔座等多种承接孔满足了更多类型行李携带;净重小而整体结构强度大,外形美观独特,加工制作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快拆机构部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 骨架,11. 支撑架,12. 固定板,2. 盖板,21. 左盖板,22. 中盖板,221. 锲形插头,23. 右盖板,24. 菱形孔座,3. 快拆机构,31. 橡胶套,4. 装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一种全地形车货架,主要由焊接骨架1和盖板2组成。其中骨架1是由管件变制焊接而成的,具有三个连续排列的平面区域,骨架1底部设有与车架连接固定连接的支撑架11,如图4所示,在骨架1上三个平面区域中的中间区域设有4处具有安装通孔的固定板12。

盖板2包括左盖板21、中盖板22和右盖板23三块,如图2所示,三块盖板中,左盖板21、右盖板23以中盖板22的中心线对称布置;骨架1三个连续排列的平面区域中间部位安装可拆卸式的中盖板22,两边分别安装左盖板21和右盖板23。左盖板21和右盖板23上分别设有4处菱形孔座24,以及两处多边形孔。中盖板22梯形结构的短边底边部位设有朝上方向的翻边。骨架1三个连续排列的平面区域即为三块盖板的三个安装区,其中与中间安装区配合的中盖板22为梯形板结构,左、右安装区朝同一方向倾斜,使骨架1呈凹形,以提高其水平方向的抗撞击能力。

可拆卸式中盖板22通过4处快拆机构3与骨架1连接。具体地说,在中盖板22上设有4处锲形插头221,参见图3、图4,在骨架1与中盖板22配合部位的管与管交接处设有4个具有安装通孔的固定板12,安装通孔中装配有工字形橡胶套31,锲形插头221通过橡胶套31与固定板12的安装通孔配合。其中,工字形橡胶套31设有两片相互平行且上大下小的垫圈部,橡胶套的内孔与锲形插头221配合,工字形橡胶套31两片垫圈部构成的外部凹槽与固定板12的厚度配合。

另外,三块盖板上表面均设有防滑纹,左盖板21和右盖板23分别通过3个装配螺栓4和骨架1固定。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变换后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