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785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够折叠的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比如童车、折叠式婴儿车、婴儿车一般都具有车架和安装在车架上的用于供儿童乘坐的座兜。车架通常都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在展开状态下使用儿童推车,在折叠状态下,儿童推车的尺寸被减小以便于储存或运输。

在一些情况下,在车架折叠之前从车架上移除座兜,并且在没有座兜的情况下折叠收缩车架。这种情况下,车架虽然折叠后空间减少,但座兜仍然占用较大体积,且车架与座兜分离,不方便存放和运输。

在另一些情况下,座兜和车架在附接至彼此的同时被折叠。目前市场上的这种类型的童车和折叠式婴儿车在处于折叠状态时具有不适当的大尺寸,或者具有笨拙的形状使得该设备不便于储存和运输。特别地,座兜在车架内被折叠和定位的方式是不理想的,无法与车架很好地收拢贴合。

一些童车或折叠式婴儿车具有下述座兜的布置方式:座兜能够根据父母或负责照顾的人的愿望而沿着面向前的方向或面向后的方向被定向安装。关于这种类型的折叠式婴儿车,通常的情况是,仅当座兜处于面向前的朝向时可以进行折叠。如果座兜处于面向后的朝向,那么在折叠之前,座兜必须首先被移除并且放置成处于面向前的朝向。这种类型的一些折叠式婴儿车允许在处于面向后的朝向时折叠,但是在处于面向后的朝向时折叠效果比处于面向前的朝向时显著更差。在这一方面,面向后的折叠可能难以执行,或者与从面向前朝向的朝向的折叠相比,当从面向后的朝向折叠时被折叠的折叠式婴儿车的尺寸或形状更大或笨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座兜能够与车架一起折叠且座兜能够贴合车架的儿童推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车架、设置在车架下方前部的前轮和设置在车架下方后部的后轮。所述儿童推车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车架上的座兜,所述车架上具有用于支撑座兜的座兜接口座,所述座兜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座兜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用于与座兜接口座固定对接;

座位板,所述座位板与固定座枢轴连接;

靠背板,所述靠背板与固定座枢轴连接;

折叠限位机构,所述折叠限位机构设置在固定座、座位板和靠背板相互连接处,所述折叠限位机构具有仅限制所述座位板和靠背板中的一个部件相对固定座转动的限制状态和解除限制的解锁状态,

当所述座兜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座位板和靠背板转动相对展开且两者之间形成用于供人乘坐的空间;

当所述座兜折叠时,所述折叠限位机构处于限制状态,所述座位板和靠背板中未被折叠限位机构限制的部件能够相对固定座转动进而向所述座位板和靠背板中的被折叠限位机构限制转动的部件靠拢;

当所述座兜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座位板和靠背板相互靠拢到位,所述座位板和靠背板中未被折叠限位机构限制的部件触发所述折叠限位机构动作进入解锁状态,所述座位板和靠背板能相对固定座同步转动进而座兜能够调整角度与折叠的车架靠拢贴合。

具体的,所述座兜具有两种安装在车架上的安装方式,分别为面向车架前方的正向安装方式和面向车架后方的反向安装方式,

将以正向安装方式安装在车架上的座兜折叠时,所述折叠限位机构处于限制状态,所述座位板被折叠限位机构限制相对固定座向前下方转动,所述靠背板能够向前转动与座位板靠拢,当靠背板靠近座位板到位时,所述靠背板触发折叠限位机构进入解锁状态使座位板被解除限制,所述靠背板和座位板能够相对固定座同步向前下方转动;

将以反向安装方式安装在车架上的座兜折叠时,所述折叠限位机构处于限制状态,所述靠背板被折叠限位机构限制相对固定座向前下方转动,所述座位板能够向前转动与靠背板靠拢,当座位板靠近靠背板到位时,所述座位板触发折叠限位机构进入解锁状态使靠背板被解除限制,所述座位板和靠背板能够同步相对固定座向前下方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折叠限位机构包括活动地设置在固定座上的锁定件、固定设置在靠背板且与固定座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头和固定设置在座位板且与固定座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头,所述固定座上具有转轴部,所述锁定件能够在转轴部上滑动,所述第一连接头上开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连接头通过第一轴孔套设在所述转轴部上并能绕转轴部转动,所述第一轴孔内开设有与锁定件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连接头上开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连接头通过第二轴孔套设在所述转轴部上并能绕转轴部转动,所述第二轴孔内开设有与锁定件配合的第二卡槽,所述锁定件在转轴部上具有伸出转轴部的伸出位置和收缩在转轴部内的收缩位置,当折叠限位机构处于限制状态时,所述锁定件处于伸出位置,所述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与锁定件相抵接触,所述锁定件限制靠背板或座位板相对固定座转动;当折叠限位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定件处于收缩位置,所述锁定件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中脱离进而将座位板和靠背板释放,所述座位板和靠背板能够相对固定座同步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部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在转轴部的下部形成开口,所述锁定件滑动地设置在限位槽内且能沿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上下滑动,当所述锁定件处于伸出位置时,所述锁定件自所述开口处伸出转轴部。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部上设置有导向销,所述锁定件上对应开设有沿锁定件滑动方向开设的导向孔,所述导向销插入在导向孔内,所述锁定件能够在导向销的引导下上下滑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槽为沿第一轴孔周向延伸的弧形槽,所述第二卡槽为沿第二轴孔周向延伸的弧形槽。

具体的,所述锁定件的下前部设有用于与第一卡槽接触的前斜面和与第二卡槽接触的第二抵部,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壁上对应前斜面开设有第一斜面,

在所述座兜以正向安装方式安装在车架上的状况下,

所述座兜折叠时,所述折叠限位机构处于限制状态,所述锁定件处于伸出位置,所述第二抵部抵在第二卡槽的槽壁上限制座位板向前下方转动,所述前斜面与第一斜面接触,驱动所述靠背板向前转动,所述第一连接部绕转轴部转动,所述第一斜面相对前斜面滑动,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第一斜面与前斜面配合推动锁定件向收缩位置滑动;

所述座兜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部推动所述锁定件处于收缩位置使锁定件与第一卡槽以及第二卡槽脱离,所述折叠限位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所述靠背板和座位板能够相对固定座同步转动。

进一步的,在所述座兜以正向安装方式安装在车架上的状况下,当所述折叠限位机构处于限制状态时,所述第一卡槽位于第一轴孔的下部,所述第一斜面位于第一卡槽的前部,所述前斜面位于第一斜面的后方,所述第二卡槽位于第二轴孔的下部,所述第二抵部位于第二卡槽的前部。

具体的,所述锁定件的下后部设有用于与第二卡槽接触的后斜面和与第一卡槽接触的第一抵部,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壁上对应后斜面开设有第二斜面,

在所述座兜以反向安装方式安装在车架上的状况下,

所述座兜折叠时,所述折叠限位机构处于限制状态,所述锁定件处于伸出位置,所述第一抵部抵在第一卡槽的槽壁上限制靠背板向下转动,所述后斜面与第二斜面接触,驱动所述座位板向前转动,所述第二连接部绕转轴部转动,所述第二斜面相对后斜面滑动,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二斜面与后斜面配合推动锁定件向收缩位置滑动;

所述座兜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部推动所述锁定件处于收缩位置使锁定件与第一卡槽以及第二卡槽脱离,所述折叠限位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所述靠背板和座位板能够相对固定座同步转动。

进一步的,在所述座兜以反向安装方式安装在车架上的状况下,当所述折叠限位机构处于限制状态时,所述第二卡槽位于第二轴孔的下部,所述第二斜面位于第二卡槽的前部,所述后斜面位于第二斜面的后方,所述第一卡槽位于第一轴孔的下部,所述第一抵部位于第一卡槽的前部。

以上所涉及到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是在所述儿童推车的正常使用儿童推车推行前进的方向为前,推行后退的方向为后,操作者自身的左右上下的方位定义本文的左右上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通过折叠限位机构的设置,使座兜自身在完成折叠后还能够相对车架转动调整方位进而与车架靠拢贴合,使得车架与座兜一起折叠后占用的空间小,便于存放和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座兜以正向安装方式安装时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座兜以反向安装方式安装时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折叠状态下的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儿童推车折叠状态下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座兜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座兜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座兜的局部剖视图(露出第二连接头);

图9为锁定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座兜以正向安装方式安装且折叠时的侧视图;

图11为图10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座兜以正向安装方式安装且处于折叠状态时的侧视图(露出第一连接头);

图13为图12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为座兜以反向安装方式安装且折叠时的侧视图(露出第一连接头);

图15为图14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6为座兜以反向安装方式安装且处于折叠状态时的侧视图(露出第一连接头);

图17为图16中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固定座;2、座位板;3、靠背板;4、锁定件;5、第一连接头;6、第二连接头;11、转轴部;12、限位槽;13、导向销;41、前斜面;42、第二抵部;43、后斜面;44、第一抵部;45、导向孔;51、第一轴孔;52、第一卡槽;53、第一斜面;61、第二轴孔;62、第二卡槽;63、第二斜面;100、车架;101、前轮;102、后轮;200、座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车架100、设置在车架100下方前部的前轮101和设置在车架100下方后部的后轮102。

所述儿童推车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车架100上的座兜200,所述车架100上具有用于支撑座兜200的座兜接口座(图未示)。

所述座兜200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座兜200包括:

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用于与座兜接口座固定对接;

座位板2,所述座位板2与固定座1枢轴连接;

靠背板3,所述靠背板3与固定座1枢轴连接;

折叠限位机构,所述折叠限位机构设置在固定座1、座位板2和靠背板3相互连接处,所述折叠限位机构具有仅限制所述座位板2和靠背板3中的一个部件相对固定座1转动的限制状态和解除限制的解锁状态;

座兜锁定机构,所述座兜锁定机构具有将固定座1、座位板2和靠背板3相互锁定的锁定状态和将固定座1、座位板2和靠背板3释放的解锁状态。

所述折叠限位机构包括活动地设置在固定座1上的锁定件4、固定设置在靠背板3且与固定座1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头5和固定设置在座位板2且与固定座1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头6。

所述固定座1上具有转轴部11,所述转轴部11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限位槽12,所述限位槽12在转轴部11的下部形成开口。所述锁定件4滑动地设置在限位槽12内且能沿限位槽12的延伸方向上下滑动。所述转轴部11上还设置有导向销13,所述锁定件4上对应锁定件4的滑动方向开设有导向孔45。所述导向销13插入在导向孔45内,所述锁定件4能够在导向销13的引导下上下滑动。

所述锁定件4在转轴部11上具有伸出转轴部11的伸出位置和收缩在转轴部11内的收缩位置。当所述锁定件4处于伸出位置时,所述锁定件4自所述开口处伸出转轴部11。当所述锁定件4处于收缩位置时,所述锁定件4向上滑动收缩在限位槽12内。

所述第一连接头5上开设有第一轴孔51,所述第一连接头5通过第一轴孔51套设在所述转轴部11上并能绕转轴部11转动。所述第一轴孔51内开设有与锁定件4配合的第一卡槽52。所述第二连接头6上开设有第二轴孔61,所述第二连接头6通过第二轴孔61套设在所述转轴部11上并能绕转轴部11转动。所述第二轴孔61内开设有与锁定件4配合的第二卡槽62。所述第一卡槽52为沿第一轴孔51周向延伸的弧形槽,所述第二卡槽62为沿第二轴孔61周向延伸的弧形槽。

所述锁定件4的下前部设有用于与第一卡槽52接触的前斜面41和与第二卡槽62接触的第二抵部42,所述第一卡槽52的槽壁上对应前斜面41开设有第一斜面53。所述锁定件4的下后部设有用于与第二卡槽62接触的后斜面43和与第一卡槽52接触的第一抵部44,所述第二卡槽62的槽壁上对应后斜面43开设有第二斜面63。

所述座兜200具有两种安装在车架100上的安装方式,分别为面向车架100前方的正向安装方式和面向车架100后方的反向安装方式。

如图10至13所示,在所述座兜200以正向安装方式安装在车架100上的状况下:

当所述座兜200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座位板2和靠背板3转动相对展开且两者之间形成用于供人乘坐的空间。所述靠背板3位于座位板2的后上方。所述座兜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

所述座兜200折叠时,所述座兜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所述折叠限位机构处于限制状态,所述锁定件4处于伸出位置,所述第二抵部42抵在第二卡槽62的槽壁上限制座位板2向前下方转动,所述前斜面41与第一斜面53接触。驱动所述靠背板3向前转动,所述第一连接部5绕转轴部11转动,所述第一斜面53相对前斜面41滑动,所述第一连接部5通过第一斜面53与前斜面41配合推动锁定件4向收缩位置滑动;

所述座兜200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靠背板3向前转动与座位板2靠拢到位,所述第一连接部5推动所述锁定件4处于收缩位置使锁定件4与第一卡槽52以及第二卡槽62脱离,所述折叠限位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所述座位板3被解除限制,所述靠背板3和座位板2能够相对固定座1同步转动。这样,座兜200在正向安装方式下能够调整角度与折叠的车架100靠拢贴合。

如图10和11所示,在所述座兜200以正向安装方式安装在车架100上的状况下,当所述折叠限位机构处于限制状态时,所述第一卡槽52位于第一轴孔51的下部,所述第一斜面53位于第一卡槽52的前部,所述前斜面41位于第一斜面53的后方,所述第二卡槽62位于第二轴孔61的下部,所述第二抵部42位于第二卡槽62的前部。

如图14至17所示,在所述座兜200以反向安装方式安装在车架100上的状况下:

当所述座兜200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座位板2和靠背板3转动相对展开且两者之间形成用于供人乘坐的空间。所述靠背板3位于座位板2的前上方。所述座兜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

所述座兜200折叠时,所述座兜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所述折叠限位机构处于限制状态,所述锁定件4处于伸出位置,所述第一抵部44抵在第一卡槽52的槽壁上限制靠背板3向下转动,所述后斜面43与第二斜面63接触。驱动所述座位板2向前转动,所述第二连接部6绕转轴部11转动,所述第二斜面63相对后斜面43滑动,所述第二连接部6通过第二斜面63与后斜面43配合推动锁定件4向收缩位置滑动;

所述座兜200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座位板2向前转动与靠背板3靠拢到位,所述第二连接部6推动所述锁定件4处于收缩位置使锁定件4与第一卡槽52以及第二卡槽62脱离,所述折叠限位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所述靠背板3被解除限制,所述靠背板3和座位板2能够相对固定座1同步转动。这样,座兜200在反向安装方式下能够调整角度与折叠的车架100靠拢贴合。

如图14和15所示,在所述座兜200以反向安装方式安装在车架100上的状况下,当所述折叠限位机构处于限制状态时,所述第二卡槽62位于第二轴孔61的下部,所述第二斜面63位于第二卡槽62的前部,所述后斜面43位于第二斜面53的后方,所述第一卡槽52位于第一轴孔51的下部,所述第一抵部44位于第一卡槽52的前部。

可见,通过折叠限位机构的设置,使座兜200自身在完成折叠后还能够相对车架100转动调整方位进而与车架100靠拢贴合,使得车架100与座兜200一起折叠后占用的空间小,便于存放和运输。

如上所述,我们完全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宗旨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法。相关技术领域的从业者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同的变化及实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